- 相關推薦
竹枝詞教學設計一等獎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竹枝詞教學設計一等獎,歡迎大家分享。
竹枝詞教學設計一等獎1
【教學目標】
1、了解張衡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文中相關文言知識;
3、學習張衡刻苦鉆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方法】
誦讀法、串講法、討論法
【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地震的預測與地動儀引出張衡,從而導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fā)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在地震學方面,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地動儀”(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渾天儀”(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在文學方面,他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星。名著《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赌隙假x》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南陽郡的社會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間風俗。此外還著有《定情賦》《同聲歌》《思玄賦》《歸田賦》《四愁詩》等30余篇。在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并研制出了“記里鼓車”“指南針”等。在數(shù)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并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圓周率雖稍有誤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這樣精確的計算,不能不使人們感到驚嘆。他的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在氣象學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風儀”,是一種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在機械學方面,他制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動日歷等;在藝術方面,他居東漢時期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張衡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張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奪目的科學和文學的雙子星。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曾題詞道:“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
2、介紹范曄。
范曄(398~445),南朝宋史學家。字蔚宗,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曾任尚書吏部郎、左衛(wèi)將軍、太子詹事。后來因為劉義康謀反案的牽連,被處死。根據(jù)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后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后漢書》。此書內(nèi)容充實,對考核史實有參考價值。文筆簡練生動,議論部分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文氣流暢,既具史學識見,又有較高文學價值。劉知幾稱贊《后漢書》“簡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補注》),王應麟則說“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幾人?”《后漢書》為“前四史”之一。
3、解題。
傳,傳記,記敘的內(nèi)容是一個人的生平事跡。
傳記要突出傳的`特點,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敘述其為人及對社會的影響。傳記基本特點:詳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
傳記種類: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本文屬評傳(既記敘人物事跡,有評介與探討人物思想狀況、所處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
4、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正音正字。
5、學生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6、學生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初知文意。
7、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明確: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傳記,以翔實的文筆全面記述了張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學、政治、文學等領域的諸多才能。
第1段,記述張衡的學業(yè)、品德和文學上的成就;
第2段,介紹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成就;
第3段,介紹張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三、合作探究
1、張衡憑什么名垂青史?
明確:文理兼通,基礎寬厚,質(zhì)樸謙遜,不慕名利,潛心治學,態(tài)度嚴謹,德才兼?zhèn),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是張衡取得巨大科學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張衡在科學上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明確:張衡在科學上的貢獻體現(xiàn)在科學著作與科學發(fā)明兩個方面。
3、人物傳記的寫作有何特點?在本文有何體現(xiàn)?
明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傳記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是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傳記的種類有: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本文屬評傳,既記敘人物的事跡,又評介與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傳記不可能把一個人一生的全部經(jīng)歷事無巨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本文寫了張衡在文學、科學、政治上的突出貢獻,強調(diào)了他在科學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間穿插了對其為人品格的評價。全文重點突出,詳略分明。
4、寫作特點。
(1)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人物的寫法。
本文是人物傳記,介紹人物以時間為經(jīng),以事跡為緯。張衡一生經(jīng)歷了東漢章帝、和帝、安帝和順帝四個時期。時間雖較長,文章敘述的時間線索卻很清楚。從表達方式上說,以記敘為主。在第4段寫候風地動儀,又以說明為主,輔以記敘。
(2)詳略得當?shù)募舨梅椒ā?/p>
本文介紹了張衡文學、科學、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為重點詳寫。在介紹科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時,又突出了候風地動儀的研究制造,介紹特別詳盡,對其他創(chuàng)造的介紹則較簡略。這樣詳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點突出,人物特點鮮明。
(3)語言凝練平實而又不乏情致。
四、梳理·積累
1、一詞多義。
(1)觀
觀太學(觀摩學習)
大王見臣列觀(殿堂)
此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
竹枝詞教學設計一等獎2
一、談話引入,了解詩人。
同學們,寒假里老師在常德市柳葉湖邊看到了一位英俊灑脫、氣度非凡的詩人,他漫步湖邊,身邊是兩只仙鶴相伴,背后是氣派威武的司馬樓?吹剿,我就情不自禁地吟起來——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說到這里,大家知道詩人是誰嗎?來一起和詩人打個招呼。這首詩的題目是——竹枝詞(電腦大屏幕1-3幅)——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書本,和詩人一起享受美好的春天,多彩浪漫的感情。請開書。(板書題目)
二、自學品悟,初識詩歌。
(1)師范讀,指名學生有感情朗讀,學生齊讀。
(2)回憶自學方法
一步:解詩題,知作者。
二步;抓字眼,明詩意。
三步;多誦讀,悟詩情。
(3) 學生自學。同時希望學生一能上講臺黑板上書寫詩歌。
學生一能上來搜索本課相關學習內(nèi)容。(自學完可以小組里交換下意見)
(5-7分鐘)
(4)自學匯報
點評書寫同學的作品,提出建議。
電腦課代表給同學們介紹他搜集的資料。邊說邊講。
指名一學習小組匯報自學情況。
(5) 學生質(zhì)疑。
學到這里,大家腦海里有些怎樣的問題需要和老師一起解決,請大家隨意說下。(解釋下雙關修辭)
(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雙關。
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1、意義雙關
2、諧音雙關
誦讀詩歌,領悟情感
(1) 誦讀比賽,能背誦的同學可以不看書?蠢蠋煹氖謩。(1-4小組輪流讀到全班齊讀)學生男,女有感情范讀。
(2)過渡:同學們的詩歌把老師仿佛又帶到了美麗的柳葉湖邊,看,春風里,如絲如夢的柳條下,一個頭戴金釵,雙眼含笑,手挽著竹籃在湖邊洗衣服的漂亮姑娘。她突然癡情地望著湖那邊……
三、寫畫結合,想象意境
(聽到這里,同學們是不是有想繼續(xù)寫下去的.感覺。這就是靈感。讓我們揮灑手中的小小鋼筆,讓詩人描繪的情景在我們的筆下浮現(xiàn)出來,好嗎?)表達形式不限,展開自己的想象的翅膀,可以用不同的體裁來表達。多少字不限)
寫意境散文,繪心中夢畫。
學生自由寫片段,同時希望一學生上講臺來描繪圖畫。(5分鐘左右)
評畫,讀文。
三、 復習詩歌,賽詩讀詩。
△和老師來對對詩吧
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高適《別董大》
勸君更盡一杯酒,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故人西辭黃鶴樓,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正是江南好風景,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海內(nèi)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友情詩句
慈母手中線,……孟郊 《游子吟 》
遙知兄弟登高處,……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師北定中原日,……陸游《示兒》
——親情詩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 《無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白居易 《長恨歌》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崔護《題都城南莊》
————愛情詩句
竹枝詞教學設計一等獎3
【教學目標】
1、了解張衡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文中相關文言知識;
3、學習張衡刻苦鉆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方法】
誦讀法、串講法、討論法
【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地震的預測與地動儀引出張衡,從而導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fā)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在地震學方面,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地動儀”(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渾天儀”(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在文學方面,他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星。名著《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赌隙假x》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南陽郡的社會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間風俗。此外還著有《定情賦》《同聲歌》《思玄賦》《歸田賦》《四愁詩》等30余篇。在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并研制出了“記里鼓車”“指南針”等。在數(shù)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并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圓周率雖稍有誤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這樣精確的計算,不能不使人們感到驚嘆。他的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在氣象學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風儀”,是一種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在機械學方面,他制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動日歷等;在藝術方面,他居東漢時期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張衡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張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奪目的科學和文學的雙子星。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曾題詞道:“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
2、介紹范曄。
范曄(398~445),南朝宋史學家。字蔚宗,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曾任尚書吏部郎、左衛(wèi)將軍、太子詹事。后來因為劉義康謀反案的牽連,被處死。根據(jù)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后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后漢書》。此書內(nèi)容充實,對考核史實有參考價值。文筆簡練生動,議論部分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文氣流暢,既具史學識見,又有較高文學價值。劉知幾稱贊《后漢書》“簡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補注》),王應麟則說“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幾人?”《后漢書》為“前四史”之一。
3、解題。
傳,傳記,記敘的內(nèi)容是一個人的生平事跡。
傳記要突出傳的特點,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敘述其為人及對社會的影響。傳記基本特點:詳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
傳記種類: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本文屬評傳(既記敘人物事跡,有評介與探討人物思想狀況、所處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
4、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正音正字。
5、學生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6、學生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初知文意。
7、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明確: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傳記,以翔實的文筆全面記述了張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學、政治、文學等領域的諸多才能。
第1段,記述張衡的學業(yè)、品德和文學上的成就;
第2段,介紹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成就;
第3段,介紹張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三、合作探究
1、張衡憑什么名垂青史?
明確:文理兼通,基礎寬厚,質(zhì)樸謙遜,不慕名利,潛心治學,態(tài)度嚴謹,德才兼?zhèn)洌@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是張衡取得巨大科學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張衡在科學上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明確:張衡在科學上的貢獻體現(xiàn)在科學著作與科學發(fā)明兩個方面。
3、人物傳記的寫作有何特點?在本文有何體現(xiàn)?
明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傳記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是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傳記的種類有: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本文屬評傳,既記敘人物的事跡,又評介與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傳記不可能把一個人一生的全部經(jīng)歷事無巨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本文寫了張衡在文學、科學、政治上的突出貢獻,強調(diào)了他在科學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間穿插了對其為人品格的評價。全文重點突出,詳略分明。
4、寫作特點。
(1)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人物的寫法。
本文是人物傳記,介紹人物以時間為經(jīng),以事跡為緯。張衡一生經(jīng)歷了東漢章帝、和帝、安帝和順帝四個時期。時間雖較長,文章敘述的時間線索卻很清楚。從表達方式上說,以記敘為主。在第4段寫候風地動儀,又以說明為主,輔以記敘。
(2)詳略得當?shù)募舨梅椒ā?/p>
本文介紹了張衡文學、科學、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為重點詳寫。在介紹科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時,又突出了候風地動儀的研究制造,介紹特別詳盡,對其他創(chuàng)造的介紹則較簡略。這樣詳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點突出,人物特點鮮明。
(3)語言凝練平實而又不乏情致。
四、梳理·積累
1、一詞多義。
(1)觀
觀太學(觀摩學習)
大王見臣列觀(殿堂)
此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
竹枝詞教學設計一等獎4
教學目標
1、掌握要求會寫的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展開想象,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詩句的意思。教學難點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教學準備掛圖或投影教學時數(shù)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話導入《竹枝詞》
同學們見過“太陽雨”嗎?一邊下雨,另一邊卻陽光燦爛。有一句詩說得好——(試探學生是否預習),嗯,就是我們本課要學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二、指導學習詩句
1、學生交流了解到的有關劉禹錫的資料。
2、簡介竹枝詞!爸裰υ~”是流行于古三峽地域的一種民歌,含思宛轉,清韻悠遠,音調(diào)和諧,明朗歡快。人們在勞作之余,成群結隊在江邊、堤畔吹笛、擊鼓,邊唱邊舞,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情,驅散一天的疲勞,是三峽人民最喜愛的娛樂方式。劉禹錫在夔州,經(jīng)常見到這種場面,極為欣賞,因而填寫了許多“竹枝詞”,今天要學的就是其中廣為流傳的一首。
3、理解詩意。
(1)指名朗讀,齊讀。
。2)借助注釋,自讀并思考詩句的`意思。
。3)同桌互說,再全班交流。“楊柳青青江水平”:江邊的楊柳青青,垂著綠色枝條,大江水面平靜。“聞郎江上唱歌聲”:只聽到江面上傳來情郎唱歌的聲音。“東邊日出西邊雨”:東邊出太陽,西邊卻下著雨!暗朗菬o晴還是晴”:說不是晴天吧,卻還是有晴的地方。
。4)朗讀全詩,再指名把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4、讀中想象。
(1)讀了這首詩的前兩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場太陽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邊,看到江邊的楊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綠,江水平靜,耳畔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歌聲,原來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這首詞的后兩句寫出了少女什么樣的心理?
三、指導朗讀、背誦背誦《竹枝詞》。
四、作業(yè)
1、默寫這兩首古詩。
2、課外搜集劉禹錫的其他《竹枝詞》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了解學生積累的描寫江南春景的古詩:《憶江南》(白居易)、《江南》(漢樂府)等。
2、引入《江南春》。
3、介紹作者。
二、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教師示范讀、同學練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和節(jié)奏。
2、結合注釋了解詩意,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扒Ю嵇L啼綠映紅”:千里江南,黃鶯歌唱,綠樹映紅花!八迳焦破祜L”:依山傍水的山村、城鎮(zhèn),酒旗迎風飄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北朝建的成百上千的寺廟,正沐浴在如煙細雨中!
4、體會詩人對江南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的贊美感慨之情。
5、再練讀詩句,讀出節(jié)奏與情感。
三、朗讀并背誦古詩
【竹枝詞教學設計一等獎】相關文章:
竹枝詞教案設計08-26
散步一等獎教學設計10-27
密度教學設計一等獎優(yōu)秀10-14
心的翅膀教學設計一等獎11-14
動與靜教學設計一等獎11-14
都市精靈教學設計一等獎11-14
誠信是金的教學設計一等獎11-15
威尼斯的小艇一等獎教學設計04-10
校園里的號令教學設計一等獎11-14
俗世奇人教學設計一等獎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