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音樂《小山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音樂《小山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作品《小山羊》,感受少數(shù)民族歌曲的樸實特點,增強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2.通過對歌曲多次聆聽的欣賞,并配以討論、分析、哼唱等方法,學生能夠欣賞的同時跟著音樂哼唱旋律,提高對于音樂風格感知的能力。
3.了解侗族大歌的體裁特點,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作品樸實的情感,并深入準確地欣賞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深入并準確地欣賞歌曲,哼唱主題旋律。
【難點】
了解侗族大歌的體裁。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出示小山羊的圖片以及羊叫的聲音音頻,并提問:同學們,這是什么動物呀?在哪見過嗎?它是怎樣叫的呀?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是我們可愛的小山羊呀,順勢揭示課題《小山羊》。
(二)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第一遍音頻,并提問:聽聽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活潑、自由自在。
2.教師再次播放音頻,并提問:作品中是怎樣發(fā)出羊叫的呀?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咩、咩。
(三)深入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聆聽音頻,并提問學生:作品的旋律風格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是侗族大歌的風格。
2.再次感受旋律,教師提問學生:侗族大歌的風格具體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沒有伴奏,旋律優(yōu)美,音樂格調(diào)高雅平和,表現(xiàn)細膩微妙,是世界民族音樂的一朵奇葩。
3.教師請學生聆聽作品,并提出問題:音樂的歌詞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有兩段歌詞,一段是講小羊,第二段是講放羊的娃。
4.教師引導學生齊聲朗讀歌詞,并提問:誰能來飾演一下娃娃和小羊呢?
學生自由表演。
教師表揚并給予鼓勵性的評價。
5.完整聆聽,教師提問學生:作品表現(xiàn)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向往童年、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6.完整聆聽并哼唱。
(四)鞏固提高
教師以奧爾夫聲勢律動為主題,請學生跟隨音頻用創(chuàng)編伴奏的方式表現(xiàn)作品。
學生進行展示。
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并總結。
(五)小結作業(yè)
師生共同回顧音樂知識,教師呼吁學生平時多多聆聽各個民族的音樂,提升音樂多元審美能力。
布置課后作業(yè):搜集侗族大歌風格的其他代表作,思考對比本首歌的異同。
【小學音樂《小山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山羊教學設計06-23
小山羊教學設計5篇06-23
小山羊教學設計(5篇)06-23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14
小學音樂優(yōu)秀教學設計03-28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推薦】12-20
《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學設計07-25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20篇06-15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