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專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專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專語文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三、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課文借物喻人、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準備: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2、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什么事?(種花生,過收獲節(jié)) 理解詳寫和略寫。
聯系舊知,本節(jié)課的口語交際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引入做好鋪墊。以課文為例,向學生滲透寫作方法。
二、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一)默讀 “過收獲節(jié)”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誰來參加我們的收獲節(jié)?這個收獲節(jié)是怎么過的?
、俪鍪荆骸澳峭砩咸焐淮蠛,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弊ブ攸c詞語談體會。
、谶@個收獲節(jié)是怎么過的?
(吃花生,談花生)
哪個是重點寫?
(談花生)
(二)抓住重點,精讀領悟
1、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談花生”段落
2、三個孩子認為花生有哪些好處?
3、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是什么?父親將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贊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質?
①出示父親說的話,齊讀。
、谔易印⑻O果有什么特點?(高高掛在指頭 鮮紅嫩綠)
、勐浠ㄉ?矮矮地長在地上!你覺得落花生怎樣?(默默奉獻)
4、指導朗讀
5、深入領會: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最可貴之處,目的是什么?(點出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6、讀父親的話“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闭f說對父親的話的理解
過渡:這次“收獲節(jié)”作者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將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齊讀。
、谡務勀銖闹杏煮w會到什么?
8、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
三、總結深化
1、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齊讀最后一節(jié)。(我們談到深夜才散……)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
四、拓展閱讀
p162-----165(必讀)
v 閱讀天地一:《玫瑰花》《虛榮的孔雀》
v 閱讀天地二:《平凡》 《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v 閱讀天地三: 《吃桔子》總體點評:
總體點評
衡量一個教學設計是否成功,不僅要看教案的設計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能夠指導實踐,在具體操作中“行得通”。本次課教學目標完成的較好,處理課文詳略得當,對于課文的重點進行深入地講解,并通過朗讀指導和課件的運用,深化了課文情感目標的落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在教室啟發(fā)引導下積極參與,涌現出很多奇思妙想,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中專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孫臏認真觀察、分析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思想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奇思妙想
1、宣布游戲規(guī)則。
2、一起來學《田忌賽馬》。
二、新課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賽馬過程
(1) 課文寫了田忌和齊威王幾次比賽?我們先看第一場(一學生貼賽馬圖,師演示動畫。)
(2) 很明顯,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失敗了。他們又進行了第二場比賽(請兩名同學演示課件)。這次比賽田忌以二比一獲勝了。
(3) 還有其他方法能讓田忌取勝嗎?請大家在指上列出你的方法。(請學生演示課件)(相機出示句子: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4) 這次比賽得歸功于誰的幫助?孫臏怎么會想出這種方法呢?他是怎么想的?(出示句子:雖然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但是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所以,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5) 萬一齊威王也換馬的出場順序呢?為什么不會?課文哪里可以看出齊威王非常得意?理解得意洋洋、譏諷、輕蔑等詞。(指導朗讀出得意洋洋的語氣)
(6) 看來,孫臏不僅觀察了馬,還揣摩了齊威王的心理,可以看出孫臏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7) 齊威王的第一次勝利靠的是實力,那田忌的第二次勝利靠的是什么?
3、朗讀訓練
(1) 小組讀。 (2)分角色讀。
三、小結
中專語文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渲、勒等生字,明確文章分為風光和人情這兩個部分,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兩個主要描寫方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關于草原風光的視頻,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這樣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順勢導入本課,跟隨作者老舍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原。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通過課題我們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寫草原的,那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對草原進行具體描寫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明確:本文從風光和人情兩個方面展開描寫。講解生字“渲”字。板書:風光,人情,渲。
2.朗讀感悟:在學生了解本文是圍繞兩個部分展開描寫的之后,我會把全班分為兩個小組,分別去朗讀相應的段落,體會散文的語言美。
3.賽讀感悟:男女生比賽從文中選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看看那組讀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讀
1.通過剛剛學生的朗讀比賽,我們已經體會了草原的風光美,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草原,看看草原的風光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有什么不同?
明確:文中描寫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輕輕流入云際!
2.這一句中說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
明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羊群比喻為白色的大花。板書:比喻。
3.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渲染”“勾勒”體會畫面感。
明確:草原風光的總特點是洋洋灑灑的,風過草原給我們呈現了一幅綠色的中國畫,而不是一幅描繪細致的工筆畫,這里從側面寫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設置承上啟下的問題,在這樣的草原上生活著一個可愛的民族,他們對待客人是怎樣的呢?請你找到關于“人情”描寫的相關段落,勾畫出草原人們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現。
明確:草原民族的熱情,迎客、吃飯、飯后載歌載舞。
5.客人與草原民族的語言是不相通的,我們?yōu)槭裁茨苋缫患胰艘话闫錁啡谌谀?
明確:草原人們的熱情,民族團結深入人心。
6.全班朗誦文中最后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明確:體會作者分別時的心情,總結全文。
(四)拓展延伸
搜集與蒙古族相關的資料,思考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五)小結作業(yè)
畫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為你的畫配上相應的文字。
中專語文教學設計4
全面認識了教學內容的根本使命和特殊功能之后,一個更為重要的課題也就擺在我們的面前:如何來確定語文教學內容,怎樣的教學方式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進而來適應當前新的教育體制,滿足人們終身學習的需求。
一、系統(tǒng)性原則
我們再回到前面提到的“大語文”觀層面,既然“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語文的教學應該相應的和我們的生活接軌,我們對語文教學目的的認識也應該從傳統(tǒng)教學的追求高分,追求升學率轉到注重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的能力上來。
學校語文的教學作為家庭學習和社會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就應該遵循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語文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是確定其教學內容的依據,2000年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能力,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自然,教學內容的安排要盡可能的靈活、開放。不要僅僅局限于所謂的語文知識層面上,只教一些毫無思維價值的字、詞、句、段的理解,言語運用的理論,最重要的是要盡可能營造一些言語學習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多聽、勤說、多看、多寫到能聽、會說、能讀、會寫的能力層面。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睂W校語文教學只有在教給學生自主學習語言文字的方法和能力之后,才能更好地為他們今后的'社會學習環(huán)節(jié)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
二、適用性原則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面對的是不同性格的學生個體,他們的言語思維和語文能力都有不同的特點,最大的現實也在于每個人的語文知識層面不同,對語文課的需求也就不相同了。因此,教學內容的確定還應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盡可能的滿足每個學生的求知需求。
上世紀90年代初由皮連生教授等人引入的“任務分析”理論,它由確定學生起點能力、分析使能目標及類型、分析學習的支持性條件等環(huán)節(jié)組成,并通過將教學目標所蘊含的學習結果類型進行分類和指示達到目標學習的步驟來完成。國內外教學實踐證明,教師以任務分析理論和技術為指導進行教學設計,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避免施教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現象的發(fā)生②。在教學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時,結合本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整體感知,揣摩語言。在總體把握課文思想的內容的基礎上,對關鍵的詞語、句子加以揣摩。領會其內涵和表達作用,加深對語言運用的理解,不斷增強語感,進而更深刻地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這篇課文的重點在于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這就很清楚地明白通過這個篇目要教的重點知識就在于欣賞課文的語言表達技巧,能準確找出文中運用比喻、通感等修辭手法的語句,說出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理解。但在實際的課堂上,可能就會發(fā)現部分學生對基礎的修辭和寫作手法還不是很清楚,也就很難把握全篇課文的大意,不能領會作者創(chuàng)作此文的內心的情感,最終影響到對全篇的鑒賞。在這種情形下,就要很好地發(fā)揮老師的輔助和指導作用。脫開教學參考書和其他教學輔助用書的束縛,運用自己的言語思維分析作者的創(chuàng)作情感及文章結構,進而引導學生的思維參與進來,讓他們自己得出教學參考書中總結的結論,這樣無形之中,也將語言的學習與學生的思維訓練聯系在一起了。總之,課堂教學要時刻明白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則是個體學習的“指南針”,而非“指揮棒”。
三、開放性原則
學校教育中各學科教學都要以學生的一定智力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又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反映到語文教學上,就表現為語文和思維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③!罢Z言與思維分拆不開。語言要說的正確,有條有理,其實就是頭腦里想的正確,有條有理。因此,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要同時并舉!保ㄈ~圣陶《致范守綱》)而現實中的語文課堂則成了老師教授課文的天地,那是不是我們就該拋棄教材,自主的確定語文課的內容呢?當然不是。
前面我們提到課堂語文教學中借鑒的多是具有時代性的典范的言語作品,進行的多是有計劃、有指導、較集中、較全面的言語能力的培養(yǎng),這在很大程度上就依托著語文教材的優(yōu)勢。要知道每一套教材內容的選編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后的結果,它們中大多都是我國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作品中的精華,但每一個篇目并不是都能拿來當作教學內容來教學的,精讀課文的教學有示范的作用,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略讀課文的教學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是學生學中的指點。教材中的每篇課文,學生都要讀通、讀熟,精讀課文還要讀出感情,有些還要能夠背誦。但在理解上,不應是逐詞、逐句、逐段地串講、串問,一定要根據大綱的年段要求,根據課文和學生的實際,突出重點、難點,要少而精③。具體的篩選就在于老師教學內容的需要了,要知道教科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教材的使用是服務于教學內容有效展開的,F實生活中同樣有不少語文教育資源,諸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中外文學名著、其他人文科學讀物、科技讀物,廣播、電視節(jié)目,錄音帶、錄像帶、光盤等電子音像資料,網絡資源,博物館、紀念館,以及鮮活的現實,都可以經過篩選作為教學內容。當前引進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課件、觀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電視詩歌散文展播”和國際大專辯論賽等就是很好的例證。有效地利用現代科技,將原本死氣沉沉的課堂,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變得豐富多樣起來;將那些死板的、抽象的理論知識加以形象化、具體化。這樣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極有幫助的。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明白了語文教學內容確定時的一些基本原則,就可以大體上描述一下語文教學內容確定的方向:首先,語文教學內容包括與相應教學大綱、教學目標要求的語文基礎知識。包括常用的3500個漢字,語言、文章寫作知識,文學文化常識,經典作品及其權威闡釋和評價觀點等;其次是與語文教學能力目標相應的語文活動教學內容,包括各種與達成具體能力目標相關的閱讀活動、寫作活動、口語交際活動以及研究性語文學習活動等。合理的教學內容定下來后,教學方法的選擇空間就很寬泛了,完全沒必要人云亦云。
中專語文教學設計5
一、由杜甫詩句導入
有人說唐朝時李白用歌聲無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還原的請大家說一下所學杜甫的詩句——
二、出示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感受詩人的情懷
2、賞析詩歌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下面我們積累《詩經》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
Ppt出示:讀
1.一生讀,他生評價,糾錯
2.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句讀
四、品讀
1.師:打擊對這首詩歌的感受怎樣?用一個字概括出來就是——生答“悲”,師板書“悲”
2.師:悲從何來?請大家自由朗讀,找出悲的原因,從詩中找答案
生自由朗讀
生1:3、4兩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師:什么樣的身世?現在怎樣?為何看到落葉就悲?
生回答:命運多舛的身世,現在已經老了,此時可能重病在身
師:再讀一下!為何見到長江而悲?
生再讀
生:因為時光飛逝,生命流逝
師結: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時光流逝之悲
生2:1、2兩句,由景及情,悲涼的景情,全是冷色調
師:帶著這種感覺讀一下
生讀
3.師:其他同學也選了這句嗎?(無人回答)那大家再讀一下1、2句,思考一下,這兩句寫了什么秋景?
生3:“萬里”讓我想到了他蕭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懷(鼓掌)
師: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個詞?
生:孤獨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獨的心聲
4.師:還有哪里體現了悲?從原詩中找
生5:“艱難”句
師: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讀一下
生再讀
生6:“艱難”指生活上的苦,成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體上的病,無法借酒澆愁的悲飽經滄桑
師:只有一己之滄桑嗎?
生:還有國家
師板書:家國之悲
生齊讀
5.師小結
Ppt出示:品
6.師:再齊讀,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現的
師提示:看看目標
生答:借景抒情
配樂師朗誦,要求生再次體會詩歌悲情
2生讀,生齊讀
7.師補充杜甫晚年境遇(配樂抒情一段話)“你的命運即使像墨汁一樣黑,你也堅持用……我多想遇見你,在風急天高猿嘯哀的時候,為您拭去那苦澀的淚水,安慰您那顆悲痛憂傷的心”
【中專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專語文教學總結08-28
語文的教學設計01-08
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5-14
語文《江南》教學設計05-22
語文教學設計12-20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08-05
【精選】語文教學設計07-05
語文優(yōu)秀教學設計06-12
語文《畫風》教學設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