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終南別業(yè)》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終南別業(yè)》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王維的文學常識;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2、反復誦讀,感悟詩意,品味其藝術魅力。
3、欣賞詩歌描繪得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
《終南別業(yè)》通過描寫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生動刻畫了隱者形象,表現(xiàn)出詩人隱居終南山閑適怡樂、隨遇而安的情趣。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王維(約701—761),字摩詰,原籍太原,其父遷居于蒲州,遂為河東人。開元九年(721)中進士,作大樂丞。后受宰相張九齡知遇,得為右拾遺。后被貶,后為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與孟浩然齊名,稱為“王孟”。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有《王右丞集》。
2、從開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寶三年(744),王維先隱終南山,晚年又在陜西藍田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其實,由于政局變化無常,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閑自在,大約四十歲后,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描寫的,就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
3、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三、細讀品味:
1、“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薄獢⑹鲎约褐心暌院缶蛥拹菏浪锥欧罘鸾獭
2、“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寫詩人的興致和欣賞美景時的樂趣。 3、“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薄獙懺娙诵木抽e適,隨意而行,自由自在!白丛破饡r”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
4、“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薄M一步寫出悠閑自得的心情!芭既弧庇觥傲舟拧保恪罢勑Α薄盁o還期”了,寫出了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 四、合作探究:
怎樣賞析“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兩句?
明確:“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云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為后代詩家贊賞。今人俞陛云在《詩境淺說》中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云起,見妙境之無窮?晌蛱幨朗伦冎疅o窮,求學之義理義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边@是很有見地的?梢,這兩句詩便是一幅山水畫。 五、教師小結(jié):
這首詩詩中有畫,意境深遠,富含哲理。把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這首五律,通過寫詩人自己退隱山林后游山玩水,自由自在欣賞大自然的閑適情趣,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閑適怡樂、隨遇而安的情懷。
六、布置作業(yè):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七、板書設計:
終南別業(yè)
中年厭俗信佛教;賞景興致與樂趣; 隨意而行好心情;遇叟交談忘歸期。 ————閑適怡樂、熱愛自然。
【《終南別業(y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終南別業(yè)讀后感10-07
終南溝記的散文10-06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06-25
設計師終總結(jié)12-04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9篇06-25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9篇)06-25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合集9篇)06-25
設計師終工作總結(jié)08-07
終設計師工作總結(jié)05-05
《認識東、南、西、北》的教學反思范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