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螞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螞蟻教學設計1
1、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是師生一起尋訪了小動物,觀察了蝸牛,蚯蚓后的又一次觀察活動。本著‘科學探究始于細致的觀察’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注重著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察技能和細致認真的觀察品質。本課教學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發(fā)現、討論、交流,在互動中生成知識。同時,提高學生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材分析
《螞蟻》是義務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科學》(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課,本課的教學是指導孩子們動腦筋、想辦法,通過學生提問、猜想、觀察、整理觀察到的信息,然后根據實驗結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基本過程,同時,老師在教學中滲透“愛護小動物,不傷害它們,保護動物棲息地的原貌,保護它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
3、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外界總是充滿好奇,對很多的東西都感興趣,但他們的觀察方法還十分有限。他們的觀察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鼓勵、指導、幫助。學生在前面觀察植物的時候已經被一些動物所吸引,植物單元的學習也為動物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在觀察學習蝸牛,蚯蚓時也積累了一些觀察方法。
4、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
(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角,胸上長有6只腳。
過程與方法
。1)、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
(2)、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
5、教學重點
經歷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的過程,初步體會動物的多樣性。
6、教學難點
觀察螞蟻過程中不干擾螞蟻,室外觀察螞蟻的安全性。
7、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少許面包,少許白糖、和死掉的昆蟲,放大鏡。
教師準備:裝在玻璃瓶里的螞蟻、白紙、放大鏡、小盆子、小石塊。
8、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找螞蟻
要求:在校園內找螞蟻,不捉螞蟻,不驚擾螞蟻,最好找到螞蟻的窩。關注:學生是否按老師的要求找螞蟻。對沒有按要求做的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的教育。
設計意圖:為觀察螞蟻找到合適的地點和合適的方法。
二、觀察螞蟻
。ㄒ唬┦彝庥^察螞蟻:學生互說有關螞蟻的一些認識經驗和知識,討論在室外觀察螞蟻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怎樣解決。(用食物---如:面包渣、糖、蘋果等把螞蟻引出來,用放大鏡觀察。)
關注:學生是否能在不打擾螞蟻的情況下觀察;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認真記錄。
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觀察螞蟻,了解螞蟻在身體結構、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內觀察(對室外觀察的有效補充):怎樣讓螞蟻不到處亂跑?要求選用合理的方法限制螞蟻的活動又不能傷害螞蟻以便觀察。并做好記錄。觀察結束后,送螞蟻回家。
關注:學生是否能在真正不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和運動方面的信息并記錄。
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結構、運動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發(fā)現
學生交流觀察中的發(fā)現,適時提問,使學生交流更順暢和清晰,適當提供信息以幫助學生解答觀察中的`問題。
關注:學生對同學意見是否愿意傾聽。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傾聽的習慣;獲得更多有關螞蟻的信息。
四、課題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觀察了什么小動物,你有什么了現?你學會了哪些觀察方法?把你觀察到的用筆記錄下來(或畫下來)。
五、螞蟻相關知識介紹
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0.5mm-3cm),顏色有黑、褐、黃、紅等。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昆蟲,具明確的勞動分工(螞蟻有蟻后、雄蟻、工蟻、兵蟻。);在蟻群內至少二個世代重疊,且子代能在一段時間內照顧上一代。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目前已知的螞蟻約有1700種,我國境內確定的有600多種。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螞蟻一般都會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規(guī)模非常大。它有著良好的排水、通風措施。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7年,蟻后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50多年。一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1--10年。螞蟻發(fā)育為完全變異形態(tài)。螞蟻是動物界的小動物,可是它有很大的力氣,它能舉起超過它的體重差不多有100倍的重量。螞蟻不會迷路,在行進中會分泌一種‘信息素’,這種‘信息素’會引導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
9、板書設計
螞蟻
螞蟻身體特點:六只腳,頭上兩條觸角,分頭胸腹三部分用腳爬行,眼睛很小,用觸角打招呼。
10、教學評價
教師評價:學生是否能按要求認真細致的觀察螞蟻,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并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學生之間能否做到合作交流,認真聽取別人意見,增長自己見識。學生能否畫出螞蟻的身體結構圖。
學生評價:能按要求認真細致的觀察螞蟻,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并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同學之間能否做到合作交流,認真聽取別人意見,增長自己見識。能否獨立畫出螞蟻的身體結構圖。
參考資料:教科版三年級科學教材、教學參考,科學課程標準等。
螞蟻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對比描寫的作用。
2.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充滿自信、堅持不懈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及課件,生字卡片,螞蟻資料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給大家說個謎語,想想它是什么。
“小小的個子,黑黑的衣裳,細細的手腳,大大的力量。
大樹見它怕,大堤見它哭,它比大象有力氣,天天爬來又爬去。”
對了,它就是螞蟻。
2.現在,誰來介紹一下你見過的螞蟻。
(1)學生介紹收集來的螞蟻的圖片或資料。
(2)互相交流所見所聞和資料。
(3)老師出示螞蟻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對螞蟻有初步了解。
(4)讓學生談談自己對螞蟻的看法。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糾正讀音。你認為哪個字的讀音應該注意,給大家提個醒。
仰:讀yǎng,不要讀為yáng。
信:讀xìn,不要讀為xìng。
3.把讀得不熟的地方多讀幾遍。
4.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選擇喜歡的方式練習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13個)
2.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巨人怕高不敢爬樹,而螞蟻不怕樹高,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故事。)
3.讀課文時,應用怎樣的語氣讀螞蟻和巨人所說的話?(讀巨人的話要用膽怯的口氣,看不起的口氣。讀螞蟻的話要用自信的口氣,敬仰的口氣。)
4.文章是怎樣運用對比描寫突出中心的?
巨人雖然身材魁偉,但是當他看到樹很高,爬上去很困難時,就放棄了,連連告退,跑掉了。
螞蟻盡管很小很小,但是它對爬上天充滿自信。它一步一步不停地往上爬。
5.指導朗讀。
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注意要讀出各自的語氣。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歡上天的小螞蟻嗎?為什么?
2、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較大的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
3、你有什么夢想?你想怎樣去實現?
五、小結。
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堅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教學時,教師要將落腳點放在“讀”和“說”這兩點上。
第一個落腳點“讀”。因為童話中出現了老爺爺、巨人、小螞蟻三者的'對話,我們可以從三者對話的語氣和動作中體會到老爺爺的慈愛和對巨人、小螞蟻的關愛;巨人的膽怯、害怕和不自信;小螞蟻的堅強勇敢、自信努力。學習時,應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三者的對話,老爺爺的話要讀得渾厚粗啞,并帶有關愛的情感;讀巨人的話要流露出不自信和膽怯;而讀小螞蟻的話時,語氣和巨人的恰恰相反,要讀得自信、堅定而有力量。
第二個落腳點“說”,是在學生讀的基礎上帶頭飾配樂分角色表演。在表演前,對學生的動作和語言作指導。之后請學生上臺用自己的語言看圖講這個故事,加強學生讀和說兩項基本功的訓練。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談談感受。、
2、這篇文章沒有結尾,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給文章加一個結尾。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2.指名復述課文,看誰講得好。
二 自主識字
1.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常:上下結構。上邊是“尚”字的變形,下邊是“巾”。
抬:左右結構。左邊是“扌”,右邊是“臺”,不要寫成“合”。
試:左右結構。左邊是“讠”,右邊是“式”,不要寫成“ ”。
充:上下結構。上邊是“ ”,不要漏寫最后一筆“、”,寫成“亡”。
信,左右結構。左邊是“亻”,右邊是“言”。
2.擴詞練習。
學生充分說。
常:常常 常綠 經常 通常 人之常情 習以為常 冬夏常青
抬:抬舉 抬頭 抬愛 高抬貴手
試:試用 試卷 考試 嘗試 試驗田 躍躍欲試
充:充分 充當 冒充 以次充好 充耳不聞
信:信心 信念 回信 信不過 真實可信 信口開河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教學時,教師要遵循下面的過程:教師講童話——學生讀童話學生字——續(xù)童話。先是配樂講童話,講完后提問“童話中出現了丁幾個事物”,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為后面學生看圖講童聲埋下伏筆。接下來是指導學生讀童話、學生字、續(xù)童話。這是本課的閃光點和側重點。可采,取多種方法讓學生讀課文,感受小螞蟻持之以恒的精神,懂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道理,并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最后續(xù)童話環(huán)節(jié),把重點放在了小螞蟻上天后看到了什么。指導聲生應緊緊圍繞童話中出現的小螞蟻、巨人、老爺爺來續(xù)寫,更好揭示童話的寓意。
螞蟻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體會小螞蟻給這本書帶來的影響,級法學兒童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欲望,體會童話的神奇力量。
2、認識十四個生字,體會童話的神奇魅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小螞蟻住進書里后發(fā)生那些有趣的事情,特別是它讓陳舊的書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
2、感受童話的神奇,感受語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回顧體會神奇
師說: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書里的螞蟻》,你們還記得小姑娘曾有一本什么樣的書?當螞蟻被夾進書里后,所有的字都感到怎樣呢?(學生回答師板書:新奇,陳舊) 今天我們就抓住著這“新與舊”的對比來讀課文,去感受童話的神奇魅力,感受語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二、深入課文朗讀感悟
師:你還記得文中的小螞蟻原來在哪嗎?
師:它又是怎樣來到花蕊里的呢?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
( )的墻角邊,( )地開著一朵小花,在風里( )地唱著歌。
師問:
(1)古老是什么意思?你還能說古老的( )?
。2)孤零零怎么理解?可以換成什么詞,什么時候孤獨呢/你孤獨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3)這句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出小姑娘的心情呢?試著讀讀吧。
師:是呀,這朵小花非常孤單,有一天花旁邊來了一位朋友是誰?課件出示:
一只黑黑的螞蟻,順著花枝往上( ),靜靜地( )在花蕊里睡覺。
、耪l來學學螞蟻爬一爬的樣子?同學們做一個趴的動作。
、仆瑢W們在想象一下,小螞蟻會夢到什么了?
⑶此時小螞蟻的心情怎么樣,你能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嗎?
師:就這樣,小螞蟻被小姑娘夾進了一本陳舊書里,夾得扁扁的,
、 陳舊是什么樣的?
、萍偃缒憔褪悄侵晃浵仯粖A在書里心里會怎么想,什么感受?能讀出你的感覺嗎?
師:這只螞蟻來到這本陳舊的書里會發(fā)生哪些新奇的事呢,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的3 — 6自然段。
⑴學生回答
、普埻瑢W動筆畫出描寫小螞蟻與書的對話的句子,同桌互相讀讀
、钦?guī)捉M學生試著分角色練讀同時提問“細碎的聲音誰發(fā)出的,奇怪的樣子你會做出來嗎,不好意思可以換哪個詞”每句都表達怎樣的感情?學生試讀。
、仍僬覍W生分角色練讀,加動作。
師:這只樂意做字的小螞蟻,又做了哪些讓自己快樂開心的事呢?
⑴學生回答。
、迫绻憔褪菚锏淖郑吹叫∥浵佭@個會走路的'字會怎樣一種感受會說什么?
師:書里的字和你有同樣的感受,看看第七自然段中哪些語句是描寫所有字的想法的?
、胖笇Ю首x這句話
、瞥鍪尽拔覀冋娴奶盗恕弊訛槭裁催@么說同桌討論一下。
、侵笇Ю首x(男女生分角色讀)
師:此時舊書怎么樣了?
、拍猩x第九自然段,女生讀第十自然段
、埔驗闀械淖衷诖T,所以每天的故事不同,我們沒有這本書就讓我們來玩?zhèn)“文字串門”游戲好嗎?
、浅鍪編ё拥念^飾,找朋友。
⑷用詞組句子
、蛇@些游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發(fā)現什么了?
師: 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舊書的封皮上發(fā)現個字,他呀,走得太遠了不認識回家的路了,這個字是“丑”師帶上這丑字頭飾說:我沒有朋友你們誰幫幫我?組詞。
師:其實每個字都有它的作用,缺一不可所以(出示課件)“不過······”學生齊讀此句話。
、拍阒佬」媚餅槭裁礇]有買過其他的故事嗎?
⑵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三、抒發(fā)情感彰顯個性
師:
1、讀了這個童話你最喜歡文中的誰呀?
2、今天你當了書中的字,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四、課外拓展
師: 今天我們學了這個童話有趣嗎?王一梅阿姨還有好多作品,如《住在雨街的貓》,《想走的樹和想留下的兔子》等作品,希望同學課下欣賞吧。
師: 最后老師要送給同學一組讀書的相關名言警句,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愛讀書,會讀書的人。
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
2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3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裴松之
五 板書設計
書里的螞蟻
會 說 話
陳舊 新奇
會 走 路
螞蟻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
2、能夠在觀察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不斷改進觀察的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教學難點:
對觀察方法的探究。
教學準備:
放螞蟻的瓶子、白紙、放大鏡、水、水槽、三、四塊塑料泡沫、昆蟲觀察盒、毛筆、水彩筆、玻璃片(投影片)、沙、繩子、幾條硬紙條、記錄紙和筆。
教學活動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你們帶來了什么?
2、出示課題:螞蟻。
二、激發(fā)探究欲望。
1、說說你是怎樣捉到螞蟻的?
2、學生畫一只螞蟻。選幾幅展示。
3、比較。為什么有的會畫錯?
三、引導探究。
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分組自行探究。
教師不時穿插到每個小組的旁邊觀察學生的活動。密切注意學生在做什么?說什么?爭論什么?扯得太遠要幫助他們回到主題上來,鉆進“牛角尖”得要幫助他們跳出來。
在學生的觀察活動中,要適時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認為怎樣?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換一種材料再試試?
四、開展研討、說螞蟻。
1、把材料從學生處拿開。
2、說說剛才的研究中你們遇到了那些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的?有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讓我們一起解決。
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每組選出一個學生代表小組發(fā)言,研討中發(fā)現的`事實有另一個學生記錄下來。
教師把學生的觀點板書下來,即使錯誤的發(fā)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記錄下來。當學生的發(fā)言出現矛盾時,當場討論解決。教師要注意把握方向,對于怎樣更好地觀察螞蟻,螞蟻身體的特點這些問題一定要討論。
五、課外延伸
1、剛才我們初步觀察了螞蟻,實際上還有許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你們想不想繼續(xù)研究?下課后,每個小組繼續(xù)研究螞蟻,下節(jié)課我們舉行一個螞蟻信息報告會。
2、看螞蟻的反應,猜測螞蟻的想法,送螞蟻回原來的地方。
螞蟻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和1全部首,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增強勞動意識,培養(yǎng)從小熱愛勞動的情感,感悟沒有播種就沒有收獲,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4、用續(xù)編故事或寫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愿望。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和一個偏旁部首。
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有勞動就有收獲的道理。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風的聲效錄音。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跟勞動相關的課文《好日子》,誰愿意說一說文中的三只小老鼠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啊,辛勤的勞動讓三只快樂的小老鼠過上了好日子,那么今天這兩只小動物是不是也跟小老鼠一樣的熱愛勞動呢?(板書課題:蜻蜓 螞蟻)誰和誰?(板書:和),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跟勞動有關的寓言故事《蜻蜓和螞蟻》,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打開書,想聽老師讀課文嗎?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圈出來的生字的讀音。
。2)自由讀課文,思考:在蜻蜓和螞蟻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這只小蜻蜓只顧著夏天享樂,沒有準備過冬的糧食,到了冬天,饑餓難耐,找到小螞蟻來求助,小螞蟻給小蜻蜓講生活中不能幻想不勞而獲的道理。)
。3)那么我們來一齊看一看它的照片好嗎?誰能看這幅圖用上我們學過的一個成語說一說小蜻蜓在怎么樣的干什么。(小蜻蜓在悠然自得的唱著歌)
。4)“悠然自得”和課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個詞語意思相近?(逛來逛去),你能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嗎?“逛來逛去”說明什么?(閑著沒事),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很快冬天就到了,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時間過得快呢?(轉瞬之間),“轉瞬之間”還可以換成哪個詞語?你能用“轉瞬之間”說一句話嗎?齊讀第一自然段。冬天的世界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來看一看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讀第二自然段。
。2)冬天的景象可以用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你能找到嗎?(荒涼)識記“荒”字。(與“流”聯系起來記憶,水流得一滴都不剩了,大地上長出荒草來)你知道什么叫“荒涼”嗎?(荒涼就是人煙少,冷清的樣子)什么樣的景象才能叫做荒涼呢?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老師的描述邊想象荒涼的'畫面。教師放自然界中的北風呼呼地吹的聲效錄音,邊結合語言的描述:冬天來了,烏云不時的遮擋住了太陽,天空陰森森的,花兒、小草早已經干枯得沒有一絲水分,樹枝已經變得光禿禿的,還有幾片孤零零的殘葉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刺骨的北風狂掃著大地,干枯的樹枝不時地發(fā)出嗚嗚的響聲,小動物們都銷聲匿跡了,田野里一片寂靜,沒有一點生氣。同學們你們體會到“荒涼”是一種怎樣的景象了嗎?
。3)對于小蜻蜓來說,荒涼就更加可怕了,田野的荒涼對蜻蜓來說意味著什么?(小黑板出示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每張葉子下面都有現成的睡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經遠去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學習“爛”字。用“燦爛”說一句話。
。4)此時的蜻蜓心情會怎么樣?你是通過讀哪個句子知道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同學們做一個愁眉苦臉的表情,再做一個和愁眉苦臉相反的表情,你知道這個表情用哪個成語來形容嗎?(眉開眼笑),誰能用“愁眉苦臉”說一句話?想象一下,他會嘀咕些什么呢?
。5)指導朗讀,讀出蜻蜓那種悲傷、難過、痛苦的心情。此時此刻,如果繼續(xù)這樣傷心下去,蜻蜓有可能會被餓死,于是,它想了辦法,它去找誰了呢?
3、學習第三至七自然段。
(1)、默讀課文的第三至七自然段,想一想通過讀這幾個自然段他們的對話,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匯報學習這幾個自然段。
(2)、匯報蜻蜓是怎樣乞求螞蟻的,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要讀出螞蟻那種可憐的樣子,哀求的語氣。
。3)、那么螞蟻對蜻蜓又說了些什么呢?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要讀出反問的語氣。相機學習“勞”字!皠凇笔菚庾郑皠凇钡姆斌w字草字頭寫作兩個火字,意思是時已入夜,但是仍然有人點燃燈火在勞作。誰能想個好辦法記住這個字。(戴草帽用力去除草,這個人真勤勞)
(4)、蜻蜓明白螞蟻說的道理嗎?(明白)那他在夏天里沒有勞動的理由是什么呢?在課文中找一找。(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因為什么,所以蜻蜓才沒有勞動嗎?
(5)、最后蜻蜓決定怎么做了呢?指名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6)、分角色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4、思想教育:同學們,這個小故事我們讀完了,通過讀這個小故事你懂得了怎樣的道理?
三、集中識字。
1、出示詞語卡片:荒涼、燦爛、每張、唱歌、愁眉苦臉、勞動、難道、軟綿綿。開火車讀、指名讀。
2、出示生字卡片:荒、爛、張、歌、臉、勞、難、軟。開火車讀。
3、出示寫有詞語的小黑板:荒山、荒草、破爛、燦爛、功勞、勞動、張口、歌劇、臉色、困難、軟和。
四、指導書寫。
歌,介紹“欠”字旁。軟、荒
螞蟻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學情分析:
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童話故事確實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裁,學生學起來興趣濃厚,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理解童話故事的深刻含義,教學中我將利用多種形式,通過讓學生進行智慧閱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預設:
一、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現在老師讓大家聽一首歌,聽完之后告訴大家這首歌里唱的是誰?(學生聽后回答)你們對螞蟻有什么了解?今天我們學的一篇課文就與小螞蟻有關系,題目就是《螞蟻和蟈蟈》(師生同寫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們想不想知道螞蟻和蟈蟈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浚ń處熍錁贩蹲x課文)聽完之后告訴大家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
2、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那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好好的把這個故事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爭取背下來,好嗎?
3、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檢讀。(自我評價——指名評價)
三、 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學生回答,教師指名學生板書“夏天”和“冬天”)
2、夏天,你們有什么感覺?(重點指導朗讀“夏天真熱。”)這么熱的天氣,小螞蟻在做什么?它為什么要搬糧食呢?(指導朗讀第一段、板書“勤勞”)
3、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說一句完整的`話。
4、正當小螞蟻在辛辛苦苦地搬糧食的時候,被誰看到了?指導學生理解“自由自在”。(指導朗讀第二段、板書“懶惰”)
5、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一轉眼冬天到了,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風聲”)冬天刮這么大的西北風,你是什么感覺?這么冷的天氣,小螞蟻和蟈蟈它們又分別在做什么?(指導朗讀第三段,板書“幸福”和“痛苦”)
6、通讀全文,做到聲情并茂。
四、 動畫配音、指導背誦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螞蟻和蟈蟈》的動畫片,可是沒有聲音。同學們,你們愿意當一個配音演員,給這部動畫片配音嗎?(教師指導學生邊看動畫片,邊配音。利用配音的形式幫助學生背誦課文。)
五、 師生小結、發(fā)散思維
1、課文學完了,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們都學會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板書總結課文)
2、你們喜歡螞蟻,還是喜歡蟈蟈?這時,你想對這些蟈蟈說點什么?如果你們是這些蟈蟈,到了第二年的夏天,你們會怎么做?
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們的雙手用辛勤的勞動創(chuàng)造得來的。老師衷心地希望同學們從小愛勞動,因為勞動最光榮,F在老師送給大家一首歌——《勞動最光榮》。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愛學習,愛勞動的好孩子。ń處熝莩枨秳趧幼罟鈽s》)
螞蟻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上天的螞蟻》是北師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11單元努力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tài)度和做法,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為實現遠大志向而一往無前的精神,說明了“只要意志堅,雞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課短小緊湊,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課文通過對話展開情節(jié),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說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體力等物質方面的條件,而是要有堅持不懈、努力進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學習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tài)度和做法,體會努力的含義。
本課的難點是從螞蟻的話中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學生分析: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在識字、朗讀、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養(yǎng)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巨人與螞蟻的不同表現,從對比中體會“螞蟻”品質。
4、引導學生樹立目標,勇往直前。
教學重點: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在閱讀中體會螞蟻的自信和勇氣。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1、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它就是——螞蟻!仔細觀察這兩個字,你發(fā)現了什么?螞蟻是一種常見的昆蟲,再讀詞語。
。ㄎ浵侂m然是本課的生字,但是學生早就通過各種途徑認識了它的讀音,因此把重點放在滲透形聲字的規(guī)律:形旁表意思,聲旁表讀音上,引導學生關注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興趣,為學生形成獨立的識字能力作有益的滲透。)
2、同學們都見過螞蟻,站在螞蟻面前,你有什么感覺?很小很小的螞蟻平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螞蟻卻要干一件不同尋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書: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螞蟻。
4、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童話故事《上天的螞蟻》——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翻到語文書69頁,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不懂得地方打個問號。
2、復習識字方法,認讀詞語。
a:課文中的詞語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想考考你們,你們認識他們嗎?(小老師領讀)
b:看到大家讀得那么好,老師也想和大家一起玩?zhèn)搶讀的游戲,就是老師指大家讀,比比誰的反應快?
3、同桌互讀課文。
同學們真厲害,這么快就記住這些字了,那調皮的詞語趁大家在游戲的時候又回到了課文中去了,我們再來讀讀課文吧。同桌輪讀,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得好,夸夸他;讀不好,教教他。
。ㄗ⒁馀囵B(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傾聽習慣。)
。ㄈ┢纷x課文
樹高,路長,困難大。
1、螞蟻和巨人都想從哪里爬到天上去?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勾出描寫通天樹高的句子。
。ㄗ⒁馀囵B(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a:誰找到了?大聲地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有一棵樹,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讀得好時:通過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見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樹。(板畫通天樹:用綠色粉筆)同學們,像他這樣來讀一讀。
沒讀好:孩子們,通天樹高嗎?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墒,這個孩子的讀,讓老師覺得通天樹不太高。誰能讀得更高一些?(評語:有點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樹。﹣恚蠹乙黄鹱x。
b:還有哪些句子?
生讀:從樹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樹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喲!來,一起讀,邊讀邊想象。
c:還有哪些句子?
生讀:他抬頭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樹尖。
做一做“抬頭仰望”的動作。
。ǜ鶕~語特點,讓學生通過動作來理解詞語,直觀、形象。)
同學們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樹到底有多高!他就抬起頭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樹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讀)樹尖。
他望到了小鳥,也望不到——(引讀)樹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讀)樹尖。
通天樹實在是——(引讀)太高了。
來,我們再讀讀這句話,讀出通天樹的高。
。ǜ鶕湍昙墝W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運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簡筆畫為學生直觀地展示通天樹的高大,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重點句子感受通天樹的高,為后面體會螞蟻的精神奠定基礎。)
巨人的懦弱
1、這時,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說?
。ㄉx巨人的`話)
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我知道了樹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認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學生說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時表揚,“你真會讀,讀到了巨人的心里,掌聲送給他!比绻麑W生體會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應該順勢引導:學生說樹很高,老師就引——樹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說,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們,現在你就是這個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動作、加上表情,再讀讀這句話,讀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來讀。誰來讀?
——從你的動作中,我們感受到了害怕!誰再來讀?
——從你的表情中,我們感受到了害怕!
——膽小的巨人們,來,一起讀。
小結:孩子們,在朗讀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動作,讀出心里的感受。
(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加強對朗讀方法的指導。因此,教師通過課文的學習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使學生入情入境,與文本產生共鳴,從而快樂地學,扎實地學,有效地學。)
2、我們讀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爺爺也聽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爺爺怎樣鼓勵巨人?(如果學生沒有讀好,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爺爺會怎樣說話)
白胡子爺爺鼓勵巨人,——(生讀第五自然段))聲音再低沉一點,再慢一點。
白胡子爺爺鼓勵巨人,——(師讀第五自然段)
巨人說——(生讀第六自然段)
3、通天樹下還有黃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當然,也有你和同學們。想想誰還會怎樣鼓勵巨人?(課件出示)——鼓勵巨人:“試一試吧!————————”
巨人后退兩步,說——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頭,說——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聲音越來越小,說——不行,我爬不上去。
。ㄕZ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勵”進行挖掘,激發(fā)學生進行聯想補白,仿說句子,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
4、像巨人這樣的表現,書上用了一個詞語來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終于跑掉了。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巨人。
螞蟻的努力
1、面對同樣高的通天樹,螞蟻又是怎么說的呢?默讀8——13自然段,用波浪線勾出螞蟻說的話。
螞蟻說的話是,誰來讀——
2、課件出示句子:反復讀讀這三句話,勾出重點詞語,想一想,這是一只怎樣的螞蟻?
3、你從哪里感受到這是一只怎樣的螞蟻?(板書:自信、堅定、勇敢)
4、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這只勇敢、自信的小螞蟻,選你最喜歡的一句,加上動作表情,讀出自信、勇敢、不放棄。
誰來讀?讀得好,我們就把掌聲送給他!
。ㄔu價語言:就這句,誰能更自信?)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讓學生自讀句子感受螞蟻的精神,在交流中暢談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個性化的感情朗讀中,加深理解,獲得思想啟迪。)
4、小螞蟻向上爬著,通天樹太高了,想想他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a:大風把他刮下樹來摔死!
小螞蟻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著被風刮下來摔死的危險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說——(最后一句)
b:大雨會淋濕他,太陽會烤著他,他還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堅定地說——(最后一句)
c:還有哪些困難?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螞蟻遇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著,他自信地說——
5、望著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螞蟻,你會對他說什么?
。ㄕn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因此設計了“小螞蟻在爬樹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這一問題,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語言訓練和情感熏陶落到實處。)
主題深化
1、我們相信,螞蟻總有一天能夠——(引說)爬到天上,而巨人卻永遠不能——(引說)爬到天上。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體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們一起分角色來讀讀課文,感受小螞蟻的勇敢、自信。
課文中有螞蟻、巨人、和白胡子爺爺。現在我們就分別來扮演他們讀讀課文。第一組讀巨人的話,你們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組讀白胡子爺爺的話,你們就是——白胡子爺爺。第三四組讀螞蟻的話。其余部分老師讀——注意:邊讀邊想象故事內容,加上動作、表情。全體起立,準備!
。ń虒W應以讀為本,采用各種讀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有目的、有層次地讀,讀出聲、讀出味、讀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時積累語言文字。)
3、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句話:(出示句子)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上天的螞蟻》教學反思
孩子的情感是孩子發(fā)揮“創(chuàng)意留白”的源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么一句話:“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焙⒆泳褪呛⒆,他所聽到的感受的可能就是和他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而賦予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不管孩子心里所感知的內容情感是否與作品本身的結局內容一樣。孩子要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想象時,我們不該給予扼殺,而是給予幫助,因為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是如此巨大,孩子們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驚喜,讓人興奮不已!我覺得,有時需要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尋找,在體驗中發(fā)現新的意境。
教學中我將學生本身的需要、興趣、經驗放在首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孩子們個個都很積極參與,從中可以看到,當孩子得到老師的支持和鼓勵時,設置一個他們都感興趣的話題時,孩子的思維就會不受約束,而想象的也遠遠超過了大人,會收到很好的活動效果
螞蟻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綠線內7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擬安排2課時進行教學。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情境圖
3、螞蟻頭飾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導入課題
1.小朋友個個精神飽滿,愛動腦筋,你們把兩個小客人也引來了,看看是誰呀?(出示螞蟻和蟈蟈)
2.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螞蟻和蟈蟈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螞蟻和蟈蟈》。板書課題:19螞蟻和蟈蟈
3.齊讀課題。
二、看圖進入課文情境
1.我們先跟隨螞蟻和蟈蟈到動物王國去游一游。(動畫演示)
2.你們看見螞蟻和蟈蟈在干什么?
3.學生說圖意。(讓學生自由講,由零散到基本集中)
三、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1)把“字格”和“綠線”內的字在書上畫出來,讀給其他小朋友聽。
(2)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朋友,你喜歡讀哪一個自然段就讀哪一個自然段。(學生按段讀課文)
四、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過渡:課文一開頭就寫了夏天,那你說說夏天是怎么樣的呢?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是啊,夏天真熱,就在這炎熱的夏天,有一群螞蟻在搬糧食。
出示:夏天真熱,一群螞蟻在搬糧食。(學生自由讀)他們是怎樣搬糧食的呢?請小朋友在小組里讀第一自然段,把螞蟻怎樣搬糧食的'句子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給同學聽。(學生交流)
隨機出示: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學生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議讀)
。2)小朋友已經讀懂了這句話,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螞蟻還會怎樣搬糧食呢?可以看看圖,也可以展開你豐富的想象。
出示句式:螞蟻有的......有的......個個......(學生自由說)
。3)演一演螞蟻搬糧食。(選一些同學戴頭飾上臺演,同時要求他們談談表演中的感受,再組織學生評議,要聯系課文說清理由)
2.細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正當螞蟻忙得滿頭大汗時,蟈蟈在干什么呢?(出示圖)
。2)學生說圖意。(蟈蟈在睡覺、唱歌……)
是啊,炎熱的夏天,螞蟻滿頭大汗搬糧食,而蟈蟈卻不干活躲在大樹下唱唱歌,乘乘涼,睡睡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個個自由自在,舒服極了。
隨機出示: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指名讀,評價,議讀)
。3)這幾只蟈蟈看到螞蟻在勞動,他們還取笑螞蟻,你能想象得出他們會怎么說、怎么做嗎?
(4)聽了蟈蟈的話,你想對蟈蟈說些什么呢?
情境過渡: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寒冷的冬天來到了,你們聽,(教師邊描述邊放刮西北風的錄音,出示冬天的畫面)你們知道了什么?
3.細讀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一句話。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
對,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多冷。∧茏x好這句話,讓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嗎?來,冬天到了,讀(齊讀)這時,螞蟻和蟈蟈的情況怎么樣呢?
。2)讀第二句話。
出示螞蟻過冬圖: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小朋友們看看圖,想一想,小螞蟻是怎樣過冬的?(學生自由說)
過渡:螞蟻開心地過冬了,而蟈蟈呢?
。3)讀第三句話。
出示蟈蟈過冬圖:(看圖:學生自由說)相機出示: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ㄗh讀,練讀)對呀,誰叫它們平時偷懶的呢?
五、回讀第一、二自然段,總結課文
1.螞蟻和蟈蟈為什么會有這樣不同的結果?(學生自由)
根據學生回答,師小結:是啊,夏天螞蟻辛勤勞動,冬天快樂又幸福,蟈蟈夏天不勞動,到了冬天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只有辛勤勞動,生活才會快樂、幸福。
2.齊讀課文。
六、學生自由學習生字,完成《習字冊》
聽輕音樂,學生完成《習字冊》,教師巡視,相機表揚。
螞蟻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識記文中的生字詞。
2、品味語言,感受螞蟻的精神。
3、理解文章主旨。
4、總結文章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感受螞蟻的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主旨。
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一:有感情地誦讀,讀出文章的情趣。
教學步驟二:品味語言,感受螞蟻的精神。
教學步驟三:理解文章主旨。
教學步驟四:總結文章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讀課文(帶問題)
三、再讀課文,讀出情趣(朗讀的幾個步驟)
四、品味語言:
1、“它謹慎地左顧右盼,慢慢地朝著一個方向邁出了幾步,隨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來,往另一個方向試探。”
文章采用擬人的手法和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左顧右盼”表現了螞蟻的膽怯!奥亍闭f明它的速度很慢!半S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來” 的“退”照應了前面的“這只孤獨的螞蟻有一點膽怯”當中的“膽怯”。說明螞蟻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保存生命的平安,一切為了安全。兩次試探說明它的心情不堅定、不放心。
2、它懷疑來到的這個書桌:一是書桌是陌生的;二是它從來沒有來到。“偷渡”表明了膽怯。采取的方式是嘗試。
3、螞蟻是聰明的,不是唐突的。它用上身體的所有器官來進行判斷:用腿“爬”,用眼睛“左顧右盼” ,用“小腦袋”“ 嗅”是在用腦子思考。
4、“義無反顧、信念堅定”:寫英雄的行為用來寫螞蟻,大詞小用,產生了幽默、詼諧的效果。
5、“畏畏縮縮”疊詞形象地寫出了螞蟻爬爬停停、停停爬爬的情態(tài)。它是在“左顧右盼”地爬、慢慢地爬。它的速度是“慢慢地”而不是“高速”。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方面表現了螞蟻的膽怯;另一方面表明了它“勇往直前、決不回頭”的信念。為什么這樣?心態(tài)決定的。它既膽怯又信念(決心)堅定。
6、我在稿紙上寫下兩個字:“螞蟻”。
承上啟下,承接上文,對螞蟻的關注。引起下文,對幸福的感慨。
文章1—4段寫螞蟻的爬行。
7、文章第五段螞蟻遇到餅干屑時的表現。螞蟻的速度是“停了下來”。它感到“驚奇”(意外的.高興), “暈”說明它興奮到了極點、
奇怪、沒想到自己會如此幸運。文章中這幾個描寫螞蟻心情詞語值得玩味:驚奇——快樂——興奮(暈)——得意(轉圈),“圍繞”、“ 打圈子”都寫出了螞蟻的得意。“沖上去嘗了嘗”寫出了螞蟻沖鋒陷陣、 一往無前的精神。
8、“我”在心里想(其實“我”也在眼里看),可憐的小東西,多么渺小的幸福。
“可憐”的小東西是“我”對螞蟻的憐憫:身體小,餅干屑小。
“多么渺小的幸!蔽浵佊X得幸福無邊無際!岸嗝疵煨 敝小岸嗝础蓖怀隽恕懊煨 ,餅干屑的程度太小了。它“知道” 餅干屑好吃(品嘗)。
9、“它無法知道,它的上方就有一副憐憫的眼光居高臨下地觀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頃刻之間就能將它捻成碎末!
“憐憫”的莊重程度要深一些!坝^察”就是一邊看 一邊琢磨。
“無法知道”寫出了對螞蟻的憐憫、同情!案恢馈庇腥藭暱讨g弄死它。螞蟻是幸福的,幸福里伴隨著危險。
10、螞蟻。1、形體上的小。2、幸福的。ㄓ邢蓿悍秶蛿盗浚。
“主宰我的命運”:人的生活有一個管理的范圍。生活是冷峻的,嚴肅的,莊重的,無奈的,不能躲避的,躲避不了的。自然的力量——敬畏生命?規(guī)律、規(guī)則?
“優(yōu)越”:條件好,超過別人。他與螞蟻是平等的。
結尾:開放性的。反問句,反問句的回答是肯定的。有感慨自己的成分,說得不明確,因素存在。
五、主旨探究:
螞蟻的幸!腋S邢蓿ㄗ雷樱ǚ秶邢、數量有限)——危險——螞蟻——自己(聯想)竭盡全力——勇氣和能量。
作者由螞蟻想到了自己,由螞蟻的幸福想到了自己的幸福。
螞蟻的幸福是眼前的、存在的、有條件的、 短暫的。
幸福對人而言是第一位的,是生命的存在。沒有幸?梢垣@取幸福,沒有生命就沒有幸福。珍惜幸福,維護幸福,提防幸福被人破壞。
螞蟻的幸福的有無,是人的善惡的有無,他的幸福依附于外物和外力。作者因此而產生感慨:
1、螞蟻是身體瘦小,但能量無窮無盡。
2、幸福微小,但歡樂無限。險象環(huán)生,危機四伏,卻不聞不問。!螞蟻!!幸福!!無知無事!
寫螞蟻爬行的情態(tài)的關鍵詞:沉著、 冷靜、 機敏、 果斷都是寫人的精神和品格的。寫螞蟻的品格用的是寫人的品格的詞。寫螞蟻對餅干屑的發(fā)現,也就是提醒人們發(fā)現自己的幸福,確認這個幸福,確認這個事情。幸福是從實實在在處、生活細節(jié)處去發(fā)現,去認定、去珍惜。
六、寫作手法:
1、擬人化的手法。
2、大詞小用。
3、幽默風趣,生動傳神。
七、作業(yè):
1、賞析文中的五個句子。 2、完成課后題。
附:板書
歡呼
慶幸
螞蟻 珍惜 幸! 螞蟻——人——生命
確認
一、(1-5)觀察
二、(6-8)感受
三、( 9 )感慨
螞蟻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上天的螞蟻》是北師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11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通過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tài)度和做法,告訴孩子們只有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緊湊,情節(jié)通過對話展開,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學生分析: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培養(yǎng),我的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孩子們在識字、讀書、思維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繼續(xù)練習分析字形字義。注意本文一些容易寫錯的字,比如“試”容易多寫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2、朗讀課文,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體會螞蟻的自信和勇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聽,它來了。◣煵シ乓魳贰缎□庺~吐泡泡》)
(生跟唱)
師:誰能說說小鯉魚泡泡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嗎?
生1:泡泡很勇敢。
生2:泡泡為了找到龍鱗,經歷了很多困難,但都不害怕,努力向前進。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我?guī)淼牧硪晃慌笥岩埠团菖菀粯,有著令人佩服的品質它就是——(師板書:螞蟻)
讀,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螞蟻”都是“蟲”字旁。
師:螞蟻是什么類的動物?
生:昆蟲。
師:昆蟲類的動物一般要用“蟲”字旁。
(板書上天的)
齊讀課題:上天的螞蟻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由讀書,自己解決不認識的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書。)
2、自己指認生字表上的生字,組詞。
三、隨文識字,理解課文
1、學習第1、2段。
請看黑板上的通天樹
師:這是一棵什么樹?從哪兒知道的?
生:通天樹。從課文第2段知道的。
師:自由讀一讀。
師讀:“這是一棵通天樹!卑缀訝敔敻嬖V一個身材魁偉的巨人,“從樹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發(fā)現了你漏了一個詞“一直”。
師:“一直”什么意思?漏掉這個詞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遠不停下”,漏掉這個詞,樹就不高了。
師:好,老師改正。“這是一棵通天樹!卑缀訝敔敻嬖V一個身材魁偉的巨人,“從樹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你還能從哪些語句中看出這棵樹很高呢?
生交流匯報。師相機學習重點詞語,并將詞卡貼在黑板上。
云霄
什么意思?看圖黑板或書中插圖理解。
仰望
做個動作,向高處看就是“仰望”。
身材魁偉
誰可以說是身材魁偉?(巨人)還可以用哪個詞來說?
生:身強力壯。
讀:身強力壯身材魁偉
2、學習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讀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學生自由讀書。
指名讀書,師:如果能想象著加上動作和表情讀就更好了。
再指名讀書,師:爺爺聽了巨人的話還會怎么鼓勵他?
生:你再試一試,也許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點,再試一試,也許能爬上去。
生:你這么有力氣,快試一試吧。
師:這就是“鼓勵”。(師貼詞卡,齊讀“鼓勵”)
螞蟻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知道威爾教授是怎樣解開這個謎的。
2、理解螞蟻是靠什么來找路的,又是誰在指揮螞蟻搬運食物的。
3、 培養(yǎng)學生求知欲望和探索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知道威爾教授是怎樣解開這個謎的。
2、理解螞蟻是靠什么來找路的,又是誰指揮螞蟻搬遠食物的。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興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課文錄音。
教學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讀識記生字,熟讀課文。
2、知道威爾教授是怎樣解開這個謎的。
課前導語
同學們,你們觀察過螞蟻搬食物嗎?很遠很遠的地方,一只小螞蟻找到了一塊食物,它匆匆忙忙地跑回去,一會兒就帶來了浩浩蕩蕩的一大隊螞蟻。螞蟻是靠什么來找路的呢?
一、板書課題,初步感知
1、說說自己見過的螞蟻是什么樣的。
2、再讓學生說說見過的螞蟻隊伍是什么樣的。
二、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說說你的發(fā)現。
“螞、蟻、運”都是熟字添上偏旁后形成的`。“食”字既是一個偏旁,又是一個字,作偏旁時可寫成“饣”!吧住迸c“匆”都有“勹”旁,區(qū)別在里同,一個是“丶”一個是“”。
2、指導學生邊讀邊寫生字。
較難寫的字指導:“匆”不要忘了中間的點!鞍帷钡挠疫吺恰鞍恪,筆畫較復較!巴碧貏e要注意兩個地方。一是“女”字上的一橫;二是不要忘了寫“戈”部的一點。
3、用多種方法讀詞。
三、認讀生字
1、出示認讀字。
Bān huī shòu mí lí táng yán héng zhì dǎo
搬揮授謎離糖沿橫秩導
2、“開火車”式讀,小組讀,男女生對讀。
四、自由讀文,熟悉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做到流利、有感情。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螞蟻是靠氣味找路的。
3、學習威爾教授細心觀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復習舊知
1、出示上節(jié)課生字,指名認讀。
2、聽寫必須記住的8個生字。
二、教授新課
1、播放課文錄音,說說課文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2、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質疑。
3、找出課文共有多少自然段,歸納分為幾個部分寫。
4、以疑助讀,理解內容。
。1)教學第1自然段。
。2)討論交流:
①你看到“螞蟻搬家”這種現象有什么想法?
②威爾教授的想法又如何?
(3)第3至5自然段的教學:分組學習,展開計論。
、偻柦淌谑窃鯓幼龅模克麨槭裁匆@樣做?
、谖浵亗冇行┦裁幢憩F?威爾教授從中發(fā)現了什么?
③借助圖畫,反復朗讀,再現當時情境,了解威爾教授是怎樣觀察思考的。理解威爾教授“劃橫溝”“放石頭”都是為了什么?后來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4)教學第6自然段。
、僮宰x結尾段。
、谀莻螞蟻兵是靠什么來引導螞蟻們前進的呢?
三、詞語解釋
匆匆忙忙:急急忙忙。指揮:發(fā)令調度。偵察兵:本課是指出外尋找食物的螞蟻。亂作一團:混亂,沒有次序。秩序:有條理,不混亂的情況。
四、學生質疑
1、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理解的地方提問,師生共議。
2、老師指導難點。
五、知識簡介
六、體會感悟
1、威爾教授為什么要揭開螞蟻“搬兵”之謎?
2、我們該學習威爾教授的什么?
七、課后延伸
1、課余時間去觀察螞蟻的活動,看能不能像威爾教授那樣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2、還可以收集有關螞蟻的知識,同學之間交流,以激發(fā)探求生物奧秘的興趣。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鞏固本課的生字。
練習標點符號的用法
一、看拼音寫詞語。
mǎ yǐ cōng máng yùn dòng shí wù
。 ) ( ) ( ) ( )
二、連一連。
尋找前進
偵察食物
排好路隊
引導隊伍
三、給下面的句子標上標點。
時誰在指揮螞蟻們呢
螞蟻偵察兵靠什么來引導伙伴們前進呢
四、詞語接龍。
例:威風→風趣→趣味→味道
搬運→( ) →( ) →( )
食物→( ) →( ) →( )
湯勺→( ) →( ) →( )
五、比一比,再組詞。
馬( ) 義( ) 匆( ) 威( )
螞( ) 蟻( ) 勺( ) 成( )
螞蟻教學設計12
一、教材簡析
《上天的螞蟻》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11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努力”,意在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挫折、煩惱,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這篇課文通過一只小小的螞蟻立志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從通天樹爬到天上的故事,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為實現遠大志向一往無前的精神。
我計劃用兩個課時來完成。下面著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要求和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認識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是重點;讓學生認識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是難點。
四、教學方法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我緊扣新課標,圍繞教學目標,本著“以學生為主動,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以讀為本,以讀促學,以白胡子老爺爺與巨人,白胡子老爺爺與螞蟻的對話為線索,讓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明理。
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地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我準備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戴上頭飾進行表演的直觀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我還將運用談話法、對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五、學法指導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yōu)椤皶䦟W”,二是由“被動地學”變?yōu)椤爸鲃拥貙W”,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
教學課本時,我指導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的語言,選用“讀一讀、悟一悟、說一說、演一演”等方式,體會人物的特點與精神。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實踐學會默讀。在閱讀習慣方面,我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力爭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
六、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1、復習詞語導入新課
識字、寫字仍然是二年級學習的重點。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復習課文中的詞語:“螞蟻云霄果然常常鼓勵終于身材魁偉抬頭仰望身強力壯連連告退充滿自信俯下身子”。這些詞與文意密切相關,能展現文章的脈絡,孩子們通過開火車或者自由朗讀等形式的復習,既鞏固了所學生字,又為接下來的朗讀課文、學習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謂是一舉兩得。
2、精讀課文體會感悟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崩首x是訓練語感的主要形式。因此精讀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準備以讀代講,以讀促思,采用多種形式的讀:默讀、指名讀、引讀、分角色朗讀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1)抓住“樹高”,體會上天之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通過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到大樹的高,在為學生下文做好鋪墊的同時,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
“找一找”指的是讓孩子們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大樹高的語句!翱匆豢础⒄f一說”指的是引導孩子們認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從大樹本身,大樹旁邊的白云,大樹下的老爺爺等體會大樹的高!白x一讀”指的是觀察完插圖后指導孩子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大樹高的句子。
(2)朗讀、感悟、體會巨人的懦弱。
學習課文2——7自然段,我主要用這兩個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⑴文中的巨人想上天嗎?找出有關的句子并讀一讀。
、泼鎸νㄌ鞓,巨人行動了嗎?為什么?
學生在輕聲朗讀的過程中會找出相關的語句。老師先讓學生談一談對巨人的話得理解,然后抓住“連連告退”一詞做文章,可以運用表演法理解這個詞的意思:老師扮演老爺爺,一位同學扮演巨人。孩子們通過表演不僅會形象直觀地理解“連連告退”的意思,而且會體會到巨人在困難面前的退縮和懦弱。
這一部分的朗讀指導可以穿插在理解、感悟中進行,讀中有悟,悟中有讀。
。3)朗讀、感悟,體會螞蟻的努力。
這是一篇結構完整的童話,篇幅相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長,如果按照一段一段地講解,平均用力,一課時就很難完成。根據教學目標,我深入地鉆研了教材,決定對這篇比較長的童話故事做個取舍,把重點內容確定為8———13段,通過品讀小螞蟻和白胡子爺爺的對話,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
對于這個重點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
邊讀邊畫
體會到了小螞蟻的`精神,讓學生思考:小螞蟻的這種精神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出示:“愚公移山鐵杵磨成針水滴石穿堅持不懈功到自然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讓學生讀一讀這些詞語、句子,并試著用上一個給小螞蟻加加油。這樣設計,我是出于以上考慮:
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與語言的積累。這課堂,我力求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在相互討論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和默讀,培養(yǎng)語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積累語言。在這里,我又意地補充一些表現“努力”的詞句,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更加深了對本文的理解。
3、角色表演加深理解
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力差,其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學完課文后,我讓孩子們戴上小螞蟻、巨人、白胡子爺爺的頭飾進行表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興趣,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寓教于樂。
4、討論明理升華主題
在學生充分地朗讀的基礎上,我讓他們討論:
。1)同樣是爬通天樹,你覺得螞蟻和巨人比,誰上天更容易,為什么?
(2)結果為什么不一樣呢?學生在聯系文本討論的過程中,在把巨人和小螞蟻進行對比的過程中,思想會更加清晰,也會更加體會到小螞蟻敢于立大志,一往無前的精神。
5、提筆練字抄寫詞語
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教研室很早就提出:一節(jié)課中提筆寫字的時間不少于5分鐘。因此,我安排學生在古箏曲《高山流水》古樸、典雅的樂聲中摘抄本課的優(yōu)美詞語。既起到了進一步鞏固本課生字新詞的作用,又積累了詞語。
七、板書設計
上天的螞蟻
巨人(身強力壯)——搖搖頭、不可能、爬不上去———跑掉
螞蟻(很小很。夷芘郎先、我能行、一定能———上天
。ǔ錆M自信堅持不懈)——成功
以上板書設計便于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緊緊抓住巨人和螞蟻的不同進行對比,更加突出了螞蟻充滿自信、堅持不懈的精神,也讓學生明白了只有充滿自信、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業(yè)
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張慶老師曾說過: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要做到“簡單”二字。我一直崇尚“簡簡單單教語文”,努力創(chuàng)造簡約而精彩的課堂。力圖使自己的教學目標更簡明,內容更簡約,方法跟更樸實,環(huán)節(jié)更簡便。今后,我還將朝著這一方向不斷努力。
螞蟻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自主認識7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2、引導能按筆順規(guī)則正確、美觀地書寫“呼、洞、冷”3個生字,能自我審視間架結構,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學習任務
任務一:讀通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任務二:鞏固生字,書寫生字:“呼、洞、冷”。
學習檢測
1、比一比,再組詞。
干()同()由()冬()
汗()洞()田()東()
2、照樣子,寫詞語。
例:又冷又餓又()又()
板書設計
螞蟻和蟈蟈
夏天搬糧食乘涼
冬天躺在洞里又冷又餓
過程設計
激情導課
1、出示螞蟻圖:看到螞蟻,你想說什么?(板書:螞蟻)
2、出示蟈蟈圖:它是誰?看老師寫這個詞。
(板書:蟈蟈)誰來喊喊它?指導讀好輕聲。
今天我們學習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兩個可愛的昆蟲之間。板書:和。
3、讀課題:螞蟻和蟈蟈
民主導學
任務一:讀通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策略: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遇到難讀的生字、詞語、句子要多讀幾次。
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巡視;學完評價。
(讀書姿勢、握筆姿勢、寫字姿勢,強調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1、檢查綠線里的生字
乘涼強調“乘”和“涼”都是后鼻音。
你夏天的時候會在哪兒“乘涼”?
。ù鬅崽煸陉帥龅牡胤叫菹ⅲ@就是乘涼)
刮起來強調后兩個字讀輕聲。
躺、裝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
指導怎樣讀好長句子。
餓又冷又餓又()又()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通過讀課文你知道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嗎?
板書:夏天冬天
學習生字:冬
冬,是一個會意字。知道古時候的人是怎么寫冬的`嗎?
我們看甲骨文,古時候的人把繩子兩頭打結表示一年的結束,因為冬天會結冰,后來人們又在下面加上兩塊冰來表示冬。我們來看看現在冬是怎么寫的。先看老師來寫,“折文頭下加兩點”。我們一起來書空。
3、檢查課文朗讀,隨文學習生字,板書生字
。ㄒ唬┑谝蛔匀欢螏熒骄奎c
1.夏天螞蟻在干什么呢?
2.指名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
3.你們知道小螞蟻在干什么嗎?
。ò鍟喊峒Z食)指名讀,注意輕聲音節(jié)
。1)學習生字“糧”
A、你們知道哪些是糧食?
B、糧食的糧是——米字旁。
用心地看看米作為一個字和一個偏旁有什么區(qū)別?“米”做偏旁最后一筆變成點,為什么要變,不變就會打架,所以先出來的讓一讓,這叫謙讓。
C、記字方法:
用加一加的方法。用換偏旁的方法(浪,娘,狼)。
D、寫字:米字瘦瘦左邊站,捺筆變點縮一縮。良字緊貼豎中線。
E、把這個字送回句子中,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
。2)學習生字“汗”
勤勞的小螞蟻搬糧食累不累?從哪里看出來的?
出示:“滿頭大汗”指名讀。
A、你什么時候會滿頭大汗?(你見過誰滿頭大汗?)指名說話。
B、積累關于汗的成語
汗如雨下汗流浹背揮汗如雨
C、這個你會填嗎?
一()汗(頭、身、滴、把、臉)
D、寫字。
E、讀讀第一小節(jié)。
。ǘ┑诙匀欢螏熒骄奎c
1、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糾正字音。
2、蟈蟈們在干什么?這個樣子就叫——自由自在
出示:“自由自在”指名讀。
A、語言訓練點:鳥兒在天空地飛。
魚兒()。
。ǎ。
B、“由”,和我們學過的哪個字很像?(田)
讓它變魔術!甲申電油漢字真奇妙!
C、一起寫寫。
D、把自由自在送回句子中,讀第二小節(jié)。
(三)第3自然段師生探究點
1、讀第三小節(jié)。注意讀好長句子。
2、你能用黑板上的詞語來說說今天學的故事嗎?
任務二:鞏固生字,書寫生字“呼、洞、冷”。
1、這個小節(jié)中藏著3個生字,出示:呼、洞、冷(齊讀)
2、你有什么好方法,教教大家。(音形義結合)
(學生自學交流,老師推薦方法:呼吸用口,洞里有水,冷里藏冰。)
3、仔細看這三個字,有什么發(fā)現?怎樣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4、師范寫,生書空(呼、洞、冷)
5、學生在田字格本上寫一寫左窄右寬的字,老師巡視。
作業(yè)設計
背誦《練習七》成語:“有備無患,防患未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螞蟻教學設計14
《螞蟻的救助》是S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螞蟻的救助》教學設計,為大家提供參考。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同上
教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能力目標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3、激發(fā)學生動物的興趣,要知道關愛他人關愛生命。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一)啟發(fā)談話:同學們大家很有成效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別人遇到了困難,或者當別人處在危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嗎?對于有困難的人,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自然界的動物在同伴遇到危難的時候是怎樣做的嗎?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就講述了動物之間的互相救助的事。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能夠讀準字音,借助工具書查找和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
2、相互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 觀察圖畫
2、 讀讀課文,讀準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詞語:掙扎生命力、生靈、遇難、偶然
3、 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1、 同桌互相合作識記生字
2、 互查識字情況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說說課文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螞蟻是怎樣遇難的?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3、梳理事例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學習課文。
質疑激趣讓學生各抒己見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為后面的理解作鋪墊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一)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什么內容。
第一部分:主要理解: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起因是什么?
第二部分:螞蟻相互救助的過程,“我”在旁邊主要做了些什么?(經過)
第三部分:我的感受。啟發(fā)學生能夠說出從螞蟻的救助這件事上,人們應該具有怎樣的'首先品質。
l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1、 弄清楚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要讓學生弄清正是由于“我”主觀上認為螞蟻的“生命力極強”,沒有對遇難的螞蟻“實施救援”,才引起事情進一步發(fā)展。
2、重點理解:為什么把我看到的事情說成是“讓我心靈震撼的生命故事”
在讀熟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讀題解課文內容。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并在評價中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
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鞏固練習:
1、 抄寫詞語花籃中的詞語;
2、 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 抄寫生字
抄寫詞語花籃中的詞語;
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抄寫生字
通過這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板書設計
螞蟻的救助
事情的起因
作者看到的螞蟻救助的事情(經過)
我的感受
教學后記
螞蟻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螞蟻》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動物》中的第五課。螞蟻是本單元認識的第三種小動物,學生對螞蟻很熟悉,也非常喜愛它,但它的個頭不大,學生對它們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不是很清楚。對螞蟻的觀察,一是自然下的觀察,另一個是在課堂中的觀察。本課安排三個活動:第一個是螞蟻的生活環(huán)境;第二個是觀察螞蟻、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并畫一畫螞蟻的身體;第三個是交流發(fā)現,進一步的觀察螞蟻,做好課后延伸的準備。
【學生特征分析】
三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科學,要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對自己周圍的小動物進行過觀察,有的很熟悉,這時老師要耐心講解,帶領他們進行觀察并且有合作意識,了解小動物的生存需要、身體特征、生活習性等。讓他們細心觀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對生命的珍愛和科學知識的探究。
【教學準備】
每組學生準備:少許面包、白糖和死掉的昆蟲,一個放大鏡。
教師準備:小盆子、白紙、裝在瓶子里的螞蟻、小瓶蓋、石塊、放大鏡、水。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
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部分,頭上長有觸角,胸部長有6只腳。
過程與方法
1.自然環(huán)境下和課堂內的觀察螞蟻。
2.用圖畫盡可能準確地畫出螞蟻的身體。
3.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螞蟻的身體結構,生活習性的觀察。
教學難點
細心、小心的觀察,觀察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教學過程
。ㄒ唬、課前導入——激起興趣,觀察螞蟻
1.老師先講了《螞蟻報恩》的`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都很喜歡故事中的小螞蟻,記得鴿子的恩情,鴿子有危險時不忘報恩。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學《螞蟻》,板書:螞蟻。
2師:.螞蟻是我們常見的小動物,校園里、花壇邊、墻角處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大家都見到過螞蟻排隊伍行進的情形吧。那讓我們一起觀察螞蟻吧,我們要到室外觀察螞蟻,帶上我們的面包屑、白糖、放大鏡、死掉的昆蟲。同學們認真觀察。
3.師:用食物把螞蟻引出來,各小組靜靜地觀察,別碰到螞蟻的身體。
4.師:螞蟻的身體都有什么?
5.生:頭、腳、胸、腹、觸角。(學生爭論不休,爭的回答問題)
師:你們回答的很好。再看看螞蟻的生活習性,喜歡吃什么?需要哪些生存條件?(螞蟻學生很熟悉,便于觀察)
生:喜歡吃面包、糖、昆蟲,住在洞穴里。
師:螞蟻在爬動不好觀察,帶到室內觀察。
6.室內觀察,螞蟻放在透明的瓶子里和放在瓶蓋子上,再放到水里,這樣螞蟻就容易觀察。詳細地講解螞蟻的身體結構有幾部分,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胸部有6只腳。
7.觀察結束,請把小螞蟻送回家。
。ǘ⒃诩埳袭嬕划嬓∥浵,我們觀察的結果。
1.同學們比賽,看誰畫得好。身體是怎樣的?分成幾部分?每部分都長著什么?
2.教師提醒學生要把螞蟻的身體幾部分畫準確。
3.交流我們的圖畫。
。ㄈ⒔涣靼l(fā)現,進一步觀察螞蟻。
在觀察螞蟻的過程中,我們有什么新發(fā)現?
1.螞蟻是怎么交流信息的?
螞蟻在行進的過程中,會分泌一種“信息素”這種“信息素”會引導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
2.教師讓學生看教材35頁內容和圖片。
3.引導學生匯報螞蟻是怎樣尋食、搬運、排隊等活動?
(四)、總結
1.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觀察習慣。
2.掌握螞蟻的身體結構。
(五)、課外延伸
1.上網、查閱資料知道螞蟻更多的生活習性。
2.通過學習,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它的小動物,找到它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螞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螞蟻教學設計03-19
螞蟻與蟈蟈教學設計01-02
《上天螞蟻》教學設計05-17
螞蟻教學設計15篇03-19
《螞蟻和蟈蟈》教學設計03-18
《螞蟻和蟈蟈》教學設計(15篇)05-06
《螞蟻和蟈蟈》教學設計15篇05-06
小螞蟻教學反思02-13
《小螞蟻》教學反思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