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

    時間:2023-12-22 12:56:13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精華]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守株待兔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精華]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守、竄”等6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丟、此”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在讀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掌握故事梗概,并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4、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等。

      教學重、難點: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師)

      積累寓言故事(生)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課

      1、孩子們,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誰能說說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從中明白了什么?

      小結:寓言故事短小而精悍卻能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守株待兔(“守”是翹舌音,跟老師來寫)請同學們大聲地齊讀課題。

      3、理解“守株待兔”

      二、學習新知

     。ㄒ唬┏踝x課文

      1、作者怎樣細致地描寫“守株待兔”這則故事,它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學了這節(jié)課你們就會知道的。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認讀生詞

      1)、認讀詞語

      竄出來、撞死、樹樁、從此、鋤頭

      2)、認讀生字

      竄、撞、樁、此、鋤

      跟同桌交流一下這些字你是怎樣記住的?

      這些字在讀時,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平舌音、翹舌音)

      3、指名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

      2)、誰來給剛才讀的同學點評一下。

      3)、小結:只要我們認真就能把課文讀通、讀順。認真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ǘ┭凶x課文

      1、帶著問題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種田人在地里干活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后來他又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2、回答問題

      種田人在地里干活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ü艜r候有個種田人,……死了。)誰能用一句話說一說?(什么怎么了?)兔子為什么會死了?指導用急促的語氣讀一讀。

      看到野兔撞死了,種田人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種田人急忙跑過去,……)

      此時,種田人的心情怎樣?(高興)

      你能用哪些詞來形容他此時的心情呢?(美滋滋……)

      想一想,種田人為什么樂滋滋地走回家?(因為他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所以……)我們還可以說:種田人樂滋滋地走回家,是因為……

      指導用高興的語氣讀一讀。

      當種田人有了這種想法之后,他是怎樣做的呢?(從此他丟下了鋤頭……)

      1)、“從此”指的是什么時候?

      2)、比較: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種田人丟下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結合語境來理解)

      3)、看圖:此時,種田人又會想些什么?

      種田人有著美好的夢想,這只能是癡人妄想,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齊讀。(日子一天……)

      種田人為什么會一無所獲?

      此時,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么?

      3、理解“守株待兔”寓意

      學了課文,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4、練習講故事。

      為了讓人們以此為戒,孩子們你們愿不愿當宣傳員,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呢?下面請大家練習講一講。

      誰能看圖講一講?今天回家你就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親戚朋友聽,好嗎?

      三、識字、寫字

      1、讀字

      守、丟、此、樁、肥

      2、指導寫字

      1)、這些字按結構怎樣分?

      2)、書寫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導書寫“此” “丟”(筆順)

      4)、范寫“丟”

      下面請同學們在語文書上,先描后寫兩個。注意寫字姿勢。一拳……

      四、鞏固練習

      1、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竄(cuàn chuàn) 喘(cuǎn chuǎn ) 鋤(chú cú zhù)

      2、加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

      莊+( )(偏旁)=( )(新字)( )(組詞)

      巴+( )(偏旁)=( )(新字)( )(組詞)

      去+( )(偏旁)=( )(新字)( )(組詞)

      3、《守株待兔》告訴我們:

     。1)、昨天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再等,不會撿到的。

     。2)、昨天偶然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們不能抱僥幸心理,守著再能撿到兔子,這是不行的。

      4、續(xù)寫小故事

      聽了我們的勸說,種田人會怎樣想,怎樣做呢?

      五、課堂總結

      1、學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2、《守株待兔》告誡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對偶然發(fā)生的事情不能抱僥幸心理,我們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地去做才能有所收獲。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2

      一、課題名稱: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守株待兔》,它是一篇寓言故事,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勾勒出了古代一個可笑的人物形象,對意外的收獲心存僥幸,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二、課程標準的相關陳述

      1、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

      識字的愿望。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結合上下文,了解寓言中詞句的意思。

      3、閱讀淺近的寓言故事,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4、誦讀故事,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5、結合語文學習,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三、學習目標:

      1.借助工具書或多媒體,認識10個生字、會寫“守”字。

      2、通過自己讀,指名讀,賽讀,在理解感悟課文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反復讀誦,使學生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4、理解詩歌內容,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重點:

      1、認識7個生字。會寫“守”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寓意內容。

      四、評價設計

      1、通過提問、課件中生字的測試,達成目標一。

      2、通過多種形式讀、理解感悟課文,打成目標二。

      3、通過閱讀、體會、討論交流、感悟,打成目標三。

      4、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通過反復讀,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打成目標四。

      五、學習活動方案

      一、談話:今天一起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重點指導“守”的書寫。

      二、初讀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利用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交流識字記字方法,教師肯定學生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并適當點撥重點字在記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b、分段指讀課文,了解學生讀文情況。

      3.啟發(fā)思考:通過讀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以學生自讀匯報為主,組織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在抓好基礎的同時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達成目標一】

      三、研讀

      1.啟發(fā)學生思考:根據讀文和自己的.理解,學習這則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問題?教師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梳理學生回答,展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這個人做得對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結合著學生學習第一則寓言的基礎,和課文內容短小,語言平實的特點,充分放手。引導學生根據讀文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指導,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像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自由讀、指名讀、男女讀。

      【通過多種形式讀,達成目標二】

      3.結組學習。引導學生圍繞著梳理出的問題研讀課文。教師巡視,適當提示,比如:要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等。

      4.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成果。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讀書匯報,適時地引導學生理解語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豐富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蘊含道理的感悟和體驗。如:

      抓住“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币龑W生體會。“白”字。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撿了便宜心滿意足的語氣;撿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指導學生讀出惋惜的語氣等。

      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交流:這個人做得對嗎?

      【合作讀書,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點撥,提高了學習效益。互動的形式,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研讀氛圍,學生在思考與討論中加深了對寓意的感悟,達成目標三】

      四、拓展

      1.討論:讀了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在生活中,你見過像課文中的種田人一樣的人和事嗎?

      3、思考:種田人正坐著等待兔子,假如你經過看見了,你會怎么樣來勸說他?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結合自己的認知實際,引發(fā)學生討論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達成目標四!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3

      活動名稱:

      《守株待兔》

      活動目標:

      1、理解成語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會成功的。

      2、初步嘗試根據畫面線索提問,并用語言清楚表述。

      活動準備:

      圖片。

      關鍵點:

      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會成功的。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的故事只有圖片,所以小朋友要認真、仔細的看,才能發(fā)現其中的秘密。

      2、幼兒觀察圖片(從開始到農夫天天站在樹下)。

      3、觀察解惑,初步感知。

      (1)看了故事前面這幾張圖片,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兔子自己撞在樹上的事情會不會天天發(fā)生?

      師:這樣不會經常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可以說是偶然的、碰巧的、難得的事。

     。3)還有誰想問問題的.?

     。4)我也想問一個問題,如果農夫一直這樣等下去,田里的莊稼會怎樣?

     。5)幼兒觀察故事后半部分圖片。

     。6)故事看完了,你現在有什么話要說?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4、完整欣賞,加深理解。

      (1)下面,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一遍。一會請你來說說:你覺得農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不努力付出是不會成功的。

      5、了解名字,延伸活動。

      師:剛才這個故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守株待兔。

      6、延伸:“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許多成語像“守株待兔”一樣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些道理。小朋友回家可以向爸爸媽媽學一些成語故事,以后我們來講給大家聽。愉快結束。

      附:《守株待兔》

      古時候,一個農夫正在地里干活,一只野兔從草叢里竄出來。它見有人,非常害怕,于是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樹干上,死了。農夫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晚上,農夫回到家,吃著香噴噴的野兔肉,非常高興。

      第二天,農夫來到地里,可他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勤快、專心干活了。他總希望再有兔子竄出來撞在樹干上。后來,農夫干脆不想花費力氣,他不再種地,每天守在樹干旁,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兔子,而農田里的苗因為他無心照顧而慢慢枯萎了。農夫傷心地哭了。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能用豐富的語言表述故事內容,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2、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會有收獲的道理。

      活動準備:

      課件、故事視頻

      活動過程:

      一、自由談話,引出話題

      教師出示課件封面

      1、教師提問:畫面上是誰呀?農夫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鋤地可真累呀!農夫種田可真辛苦!有一天,這個農夫在田里勞動,發(fā)生了一件事情,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動畫片,這個動畫片有點特別,只有圖像,沒有聲音,所以我們要認真、仔細地看。

     。ń處熀啙嵜髁说靥岢鲇^看動畫片的要求,將幼兒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動畫片的圖像。)

      二、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1、欣賞無聲故事動畫片第一部分(從開始到那該有多好啊)

     。1)幼兒觀察提問:剛才我們看到了什么呢?

      為什么這只兔子會撞在樹樁上呢?(追問:咦,這是怎么回事呀?)

     。▊別幼兒提出問題后,教師積極回應,并將問題拋給全體幼兒,鼓勵幼兒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

      幼:有可能兔子的眼睛瞎了,看不見;有可能它不會急轉彎;也許后面有獵人在追它;有可能它沒來得及停住;也許它奔跑時沒有看前面;還有可能它今天太高興了。

     。2)提問:兔子自己撞在樹上的事情會不會天天發(fā)生?

      幼:不會,只會難得發(fā)生一次;今天是碰巧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

      師:這樣不會經常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可以說是偶然的事、碰巧的事、難得的事。農夫看到了這只兔子,他是怎么想的?

      幼:拿回家,美美地吃了一頓;要是每天都有一只撞死的兔子那該有多好啊。

      老師小結:農夫覺得自己的運氣真好,不費力氣就白白撿了一只兔子,他特別高興。那以后他會怎么做呢?我們再來看看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教師抓住幼兒心中的困惑,以追問的方式呈現核心問題,引導幼兒想象、推理,為更好地理解成語故事作了鋪墊。)

      2、繼續(xù)欣賞無聲故事動畫片(到第二只撞死的兔子)

     。1)提問:為什么農夫天天守在樹根旁,不去種田呢?

      追問:就是呀,這是為什么呢?

      幼:因為他還想等兔子來撞樹;因為他太想吃兔子肉了;兔肉太鮮美了;因為干活很辛苦。

     。2)師:農夫每天在樹下等兔子,他再也不去地里干活了。如果農夫一直這樣等下去,那田里的莊稼會怎樣?

      幼:他不去給莊稼除草、澆水、施肥,莊稼會死的;他的田里會長許多雜草;別人豐收了,他家的人卻要挨餓了。

     。3)討論:你覺得他會等到兔子嗎?為什么?等不到兔子那他最后會怎么樣?

      老師小結:農夫不像以前那么勤快、專心干活了,他總希望再有兔子竄出來撞在樹干上不再種地,每天守在樹干旁,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兔子,而農田里的莊稼因為他無心照顧而慢慢枯萎了。

      (教師及時在幼兒的疑問中捕捉寶貴的教學資源,并以學習同伴的身份參與提問,既提高了幼兒提出問題、大膽表達自己見解的積極性,又將重點問題提煉出來,吸引幼兒深入探索,有利于幼兒逐步形成勤于思考、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學習品質。)

      三、完整欣賞有聲故事動畫片

      1、提出觀看要求。

      師:現在我們一起再來看一遍故事,這次我要把聲音放出來。大家聽一聽,想一想,農夫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2、討論、交流。

     。1)師:你覺得農夫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幼:他是一個懶惰的人,不想干活,只想撿便宜;他是一個很傻的'人,以為兔子天天會來撞樹;他嘴巴很饞,天天想吃好東西;他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以為會等到第二只、第三只兔子。

      (2)師:生活中有沒有像農夫這樣貪吃的、偷懶的、傻傻的人呢?你想做個怎么樣的人?

      3、小結: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努力和勞動才能獲得。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勤勞的人。

     。ㄓ變簬е鴨栴}完整欣賞有聲故事動畫片,既能加深對故事內容的解讀,又能提煉故事的內涵。)

      四、介紹成語名稱引發(fā)幼兒學習成語故事的興趣

      1、引出成語“守株待兔”。

      師:你們喜歡聽這個故事嗎?一個懶惰的農夫天天守候在大樹旁,傻傻地等待著兔子來撞樹,這個故事有一個名字,叫什么呢?就叫“守株待兔”。雖然有時人們能夠獲得意外的收獲,但是不能把他當作長久之計,如果我們即希望不勞而獲,那么就像故事里的農夫一樣,不但沒有等到撞死兔子,反而連田里的莊稼也荒蕪了,所以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應當要腳踏實地的去努力才能成功。

      2、引發(fā)幼兒進一步學習成語故事的興趣。

      師:“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成語是我們中國語言中特有的一種詞語,許多成語都像“守株待兔”一樣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些道理。今天回家請每個小朋友學一個成語故事,并請爸爸媽媽寫下來。明天你們做小老師,把自己學到的成語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ㄗ層變夯丶覍W習一個成語故事,然后做小老師講給小朋友聽,這一任務既滿足了幼兒學習成語的需求,又讓他們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3、欣賞歌曲《守株待兔》。

      師:那現在我們回去一起表演故事《守株待兔》,好嗎?

     。ǜ枨蓺g快,歌詞詼諧,充滿了諷刺味,將一個懶惰、貪吃的農夫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有助于幼兒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視角加深對成語故事的理解。)

      活動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成語故事,活動通過農夫因為有了一次不勞而獲而存僥幸心理,結果一無所成的故事而告誡孩子們,只有腳踏實地才會有收獲;顒娱_始我先提出觀看動畫片的要求,將幼兒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動畫片的圖像。接著教師將問題拋給全體幼兒,鼓勵幼兒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以追問的方式呈現核心問題,引導幼兒想象、推理,為更好地理解成語故事作了鋪墊。接著讓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有聲故事動畫片,既能加深對故事內容的解讀,又能提煉故事的內涵。整個活動結束后,我覺得有時看起來古代成語很深奧,但只要利用課件畫面和提問相結合,幼兒能很好的理解故事寓意,特別是問“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幼兒回答的很多,如:我想做勤勞的人;我想做為別人著想的人;我想做事認真的人……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5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初步掌握歸類識字的方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研讀中明白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獲,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教學重點、難點: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步解題

      1、這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一齊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2、誰能把題目讀一讀?能說說課題是什么意思嗎?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了。

      2、檢查生字詞的學習狀況

     。1)這些詞你會讀嗎?(竄出來樹樁撞死鋤頭莊稼樂滋滋)指名讀,齊讀。

     。2)如果讓你給這六個字分類,你會怎樣分?

      小結:你們一個個都很棒,已經學會了歸類識字,這但是識字的一種好辦法!

      3、再次解題:你們都已讀了課文,此刻你能用一句話解釋一下課題是什么意思了嗎?

      4、質疑:根據這個課題,你能提幾個問題嗎?板書:怎樣等?等的結果?

      三、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四、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種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結果呢?板書:莊稼全完野兔沒來(課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ㄒ唬┭凶x課文,明白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1、田里的莊稼怎樣會全完的呢?請你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把它用橫線劃下來。

      2、學習句子:從此他丟掉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自由讀讀句子,看看從這句話我們能夠明白什么。

     。2)交流預設:

      a、"丟掉了鋤頭"能夠明白他沒有到田里去鋤過草,沒有到田里去挖過地。(是呀,鋤頭但是種田人最重要的勞動工具,此刻他連鋤頭也不要了,又怎樣去勞動呢?)

      b、你是怎樣理解"整天在樹樁旁等著"這句話的.?你們看,早晨,太陽剛從東方升起,他已經坐在樹樁旁等了;中午,太陽高照,他沒回家休息,還是坐著等;傍晚,太陽已經下山了,他仍舊在等,從早到晚,他一向都在等。

      c、他在樹樁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想象說話: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還在等……是呀,一田到晚,他什么活也不干,一心只想著等兔子,他是多么渴望得到兔子呀!

     。3)朗讀指導:

      a、誰愿意來讀讀這個句子?先自我準備一下,指名讀。

      b、你對他的朗讀滿意嗎?那你能試一試嗎?

      c、寓言的朗讀和其它課文的朗讀有點不一樣,它就好象在講一個笑話故事,聽老師來讀一讀。d、誰還愿意讀?

      e、一天、兩天、三天,從此他再也不出門勞動了,就在樹樁旁傻等,讓我們一齊讀,一齊去感受一下吧!

     。4)結:種田人整天什么農活也不干,也難怪,他的莊稼全完了!

      3、學到這兒,你明白了什么?(板書預設)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ǘ┭凶x課文,明白不能憑著運氣生活

      1、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明白了,因為沒有勞動,所以莊稼全完了,;但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樣又沒等到野兔呢?

      2、理解"竄","竄"是什么意思?筆直地向前跑,能叫"竄"嗎?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竄就是沒有方向地亂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這么慌亂地從樹林了跑出來,四人小組想象野兔"竄"的種種原因。

      (1)后面有獵人追趕

     。2)受傷了

     。3)有野獸追擊

     。4)他發(fā)現前面有好玩的東西

     。5)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6)他想出去找朋友玩

     。7)他和別的野兔比賽跑步

      小結:你們剛才說的種種狀況確實都有可能發(fā)生,但是因為這些原因,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嗎?

      4、種田人意識到這一點了嗎?從哪里明白?能給"樂滋滋"換一個詞嗎?(喜滋滋、美滋滋、樂呵呵、樂哈哈、喜洋洋)

      5、朗讀指導:想到今后每一天都能撿一只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這句

      話讀好嗎?

     。1)指名讀

     。2)每一天都白撿一只野兔,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誰再來讀讀?

     。3)不是一只,也不是兩只,三只、四只……而是每一天都有一只呀,還想讀嗎?

     。4)讓我們都來做做這樣的美夢吧!齊讀

      6、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期望每一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

      切實際的想法,所以從撿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向坐在樹樁旁傻等(課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后……一個月后……)每一天,他就是在那兒撞運氣,可直到最后,他還是沒又等到兔子。

      7、學到這兒,你又明白了什么?(板書: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三)觀看動畫,加深理解

      1、剛才我們透過讀課文了解了這個故事,此刻想看看動畫嗎?

      2、此刻,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么,請你把自我想說的話寫下來。小結:靠碰運氣是不可能得到自我想要的東西的,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能有收獲。

     。ㄋ模⒄f說身邊的人和事

      其實像種田人一樣,因為一次碰到好運氣,就想永遠靠碰運氣過日子的人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你能說一說嗎?

      五、課外閱讀

     。ㄟ^渡:寓言,總是借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忙。老師這還有一則寓言故事,請你們自由地讀一讀)

      1、自由讀讀寓言,說說自我讀懂了什么。

      2、推薦課外讀物。其實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后我們能夠去讀讀這本《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能力目標:小組內研讀、在討論交流中理解故事內容,悟出寓意。

      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不能把一件偶然發(fā)生的事情,看成是必然發(fā)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懂得只有付出勞動,才會有收獲。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故事的內容。

      教學難點:

      明白《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學方法:

      讀、講、看、演相結合。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圖解題:

      1、同學們,在一片綠油油的田地旁,曾經發(fā)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嗎?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守株待兔》。板書:守株待兔。

      2、﹙課件出示守株待兔的圖畫﹚,誰能根據圖畫上的內容試著解釋一下課題的意思?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的好習慣!

      3、學生釋題。

      二、題目質疑,認識生字。

      ﹙1﹚、看了這個題目之后,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學生一般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1、誰在守株待兔?

      2、他為什么要守株待兔?

      3、他是怎么等的?

      4、結果怎樣?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質疑問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引發(fā)學生深入學習的動機。】

      ﹙2﹚、要想弄清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先掃清生字障礙。

      ﹙3﹚、課件出示識字要求: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記(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3。想(組詞語。)

      ﹙4﹚、學生自主識字。

      ﹙5﹚、檢查認字:1、找生讀。2、走迷宮、青蛙跳傘的識字游戲。

      三、學生在小組內研讀、討論交流自己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合作讀書,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習效益;拥男问,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研讀氛圍,而且還使學生在思考與討論中加深了對寓意的感悟!

      四、圖文結合,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故事內容,與學生進行交流。

      ﹙1﹚、誰在守株待兔?

      ﹙2﹚、他為什么要守株待兔?

      1、兔子為什么會撞死在樹樁上?

      2、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案Z”是什么意思?從“忽然”“竄”這兩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3、猜一猜兔子撞死在樹樁上的原因?

      【設計意圖:從“忽然”、“竄”中,使學生們體會到了野兔跑的很快,而且還很慌張。通過猜兔子撞死的原因,使學生們明白了兔子撞死在樹樁上,只是偶然發(fā)生的事情,不能看成是必然發(fā)生的事情!

      ﹙3﹚、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圖文:

      1、師讀。

      2、“白撿”是什么意思?

      3、情境表演:種田人面對意外的收獲,心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他還有一個更美好的想法:“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睉撚檬裁礃拥恼Z氣來讀?

      【設計意圖:通過理解“白撿”這一詞語和情境表演,使學生們體會到了種田人那種不勞而獲的`愉快心情,感受到了種田人希望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

      ﹙4﹚、種天人把偶然發(fā)生的事看成了必然發(fā)生的事,接下來他是怎么做的?

      1、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2、鋤頭是用來干什么的?丟下鋤頭說明了什么?

      3、“整天”是什么意思?

      比較句子:a、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b、從此他丟下了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4、他是如何等的?課件出示:當別人(),他在等。

      當別人(),他在等。

      當別人(),他在等。

      【設計意圖:理解“丟下鋤頭”,是為了讓同學們知道到種田人從此不再勞動了,想不勞而獲。理解“整天”這一詞語,是為了告訴同學們他在日復一日執(zhí)迷不悟地守!

      ﹙5﹚、他等到了嗎?結果怎樣?

      1、課件出示圖文:“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2、對比莊稼圖片,你想說什么?咱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五、拓展延伸,揭示寓意:

      1、情境表演:同學們?yōu)樗上,鄰居們(yōu)樗,這樣下去可不行,咱們得想個辦法勸勸他才行。老師想做一次種田人,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看看誰能勸得動我?2、想一想,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守株待兔”的事呢?

      【設計意圖:情境表演,主要是引導學生借此把寓意表達出來,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快樂作業(yè):

      1、把這個寓言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

      2、課下搜集寓言故事,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七、板書設計:

      27、守株待兔

      只有付出,才有收獲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初步掌握歸類識字的方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研讀中明白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獲,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教學重點、難點:

      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步解題

      1、這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2、誰能把題目讀一讀?能說說課題是什么意思嗎?

      3、質疑:根據這個課題,你能提幾個問題嗎?板書:怎么等?等的結果?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了。

      2、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1)這些生詞你會讀嗎?

      (2)請大家?guī)兔檫@些生字找好朋友。

      3、再次解題:你們都已讀了課文,現在你能用一句話解釋一下課題是什么意思了嗎?

      三、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種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結果呢?板書:莊稼全完野兔沒來(課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一)研讀課文,知道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1、田里的莊稼怎么會全完的呢?請你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把它用橫線劃下來。

      2、學習句子:從此他丟掉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自由讀讀句子,看看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預設:

      (3)朗讀指導:

      A、誰愿意來讀讀這個句子?先自己準備一下,指名讀。

      B、你對他的朗讀滿意嗎?那你能試一試嗎?

      C、寓言的朗讀和其它課文的朗讀有點不一樣,它就好象在講一個笑話故事,聽老師來讀一讀。

      D、誰還愿意讀?

      E、一天、兩天、三天,從此他再也不出門勞動了,就在樹樁旁傻等,讓我們一起讀,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結:種田人整天什么農活也不干,也難怪,他的莊稼全完了!

      3、學到這兒,你明白了什么?(板書預設)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二)研讀課文,知道不能憑著運氣生活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為沒有勞動,所以莊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沒等到野兔呢?

      2、讀第一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竄是什么意思?筆直地向前跑,能叫竄嗎?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竄就是沒有方向地亂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這么慌亂地從樹林了跑出來,四人小組想象野兔竄的種.種原因。

      小結:你們剛才說的種.種情況確實都有可能發(fā)生,但是因為這些原因,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嗎?

      4、種田人意識到這一點了嗎?從哪里知道?能給樂滋滋換一個詞嗎?(喜滋滋、美滋滋、樂呵呵、樂哈哈、喜洋洋)

      5、朗讀指導: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撿一只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這句話讀好嗎?

      6、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從撿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樹樁旁傻等(課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后……一個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兒撞運氣,可直到最后,他還是沒又等到兔子。

      7、學到這兒,你又明白了什么?(板書: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三)朗讀全文,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如果你看見那個種田人,你會怎樣勸他?找你的好朋友說說。

      3、小結:靠碰運氣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能有收獲。

      四、指導背誦

      可選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背,也可整篇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預設:

      野兔沒來(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守株待兔

      莊稼全完(不勞動不會有收獲)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認讀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資料,理解寓意。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理解寓意。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資料,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小朋友們,爸爸、媽媽必須給你們講過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搞笑,都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這天我們來學一則寓言,看看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

      2、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就題目質疑。

      3、教師小結,歸納問題(誰?為什么守株待兔?結果怎樣?)

      二、自瀆課文,讀準字音,整體感知

      1、學生自瀆課文,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次。

      2、大家一齊讀課文。

      3、學生讀文,找出要求認讀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

      5、學生用生字詞組詞說句。

      6、再讀課文,再讀文中鞏固繩子的'認讀,整體感知。

      7、指名反饋:這則寓言講誰的一個什么故事?

      三、圖文結合,理解寓意

      1、引導學生用自我的話說說課文資料。

      2、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農夫守在樹樁旁,心理想寫什么?

      3、這個農夫為什么要坐著等兔子撞到樹樁上來呢?

      4、討論:種田人的夢想能實現嗎?為什么?

      5、群眾反饋:教師小結寓意:野兔是不會常常撞死在樹樁的,上次是偶然,我們怎樣能把偶然當必然呢?農夫懷著這種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結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經過那里,你會怎樣勸他?

      7、教師小節(jié):我們可不能象農夫那樣,將偶然的事當成經常發(fā)生的事,總是夢想著不勞而獲。

      四、朗讀課文,讀中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

      2、朗讀課文。

      3、鞏固復習,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學生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拓展延伸,講故事

      1、總結全文:小朋友們,你們讀了寓言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2、說一說身邊存在的這種現象,發(fā)表自我的意見。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與同學交流。

      4、講故事,說說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推薦學生閱讀《伊索寓言》。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啟發(fā)學生觀察,說說你的發(fā)現。

      3、指名反饋,教師強調。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寓言故事《掩耳盜鈴》誰能說說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范讀課文,理解題目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找出一句能說明題目意思的句子。

      2.板書課題,理解守株待兔每個字的意思,并試著說題目意思

      三、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字詞,檢查認讀情況。

      3.指名朗讀課文。

      4.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師板書,指導學生用上“于是、結果”把故事說得更加順暢。)

      四、抓住細節(jié),對話文本

      1.學習第一段

     。1)看來這個故事還得從兔子撞死講起。那么,這只兔子究竟是怎么撞死的呢?我請個同學把第1自然段讀一讀。

     。2)你們知道兔子撞死的原因了嗎?兔子為什么從樹林里跑出來,課文中沒有交代,也許是獵人的追捕,也許是猛獸的追趕,究竟為什么,我們無從知道。但是就這一自然段看,有個字與兔子撞死關系很大,不知同學們看出來了沒有。

     。3)理解“躥”。

     。4)因為兔子慌慌張張地跑,又跑得比較快,所以不小心撞在了樹樁上。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事會經常發(fā)生嗎?也就是說出現這樣的事非!@里老師教大家一個詞——僥幸。僥幸就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某樣東西或者是取得成功,或者是避免了災害。在這個故事中種田人就是——

      2.學習第二段

     。1)那么,為什么說是白撿的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讀第2自然段,找出能表示“白”這個字意思的'話。輕聲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

     。2)找到了嗎?課文哪兒表示了“白”的意思?對,“白撿”就是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拾到的意思。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拾到一只野兔,而且是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種田人的心里怎么樣呢?(指名讀)

     。3)理解“樂滋滋”。

     。4)指導讀句子。

      3.學習第三段

      (1)第3自然段一開始說“從此他丟下了鋤頭”,“從此”是指從什么時候開始?看來這人心里還挺急的。課文中寫他是怎么坐等兔子的呢?

      (2)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什么人?種田人把鋤頭丟了就是把什么丟了?丟了的東西還打算要嗎?整天坐著等,還干活嗎?工具丟掉了,莊稼不管了,什么事兒都不干了,他一心想著再白撿野兔。如果我們用一個詞語來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思想?(不勞而獲)

     。3)你們想,他坐在樹樁旁等野兔時會怎么想呢?會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呢?

     。4)結果擺在他面前的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指名把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讀一遍。你們覺得在讀這句話時應該注意哪些詞語?(指導朗讀)

      五、揭示寓意、拓展學習

      1.剛才我們通過讀課文了解了這個故事,現在想看看動畫嗎?

      2.如果你是鄰家一位老農,當你看到這位年輕的種田人在那兒守株待兔時,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3.說說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4.出示文言文。

      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坐 等

      白撿

      撞死

      全完

      不勞而獲 一無所獲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0

      一、 揭示課題,理解課題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寓言故事,題目叫做《守株待兔》,在這個課題中有一個我們沒見過面的生字寶寶“守”(出示拼音),跟著老師讀。誰來讀讀課題。(指名讀,全班讀)

      2、師:“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請小朋友去讀一讀課文,找出能解釋題目意思的一個句子。

      出示: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3、師:“兔”就是句子中的——野兔;“株”就是——樹樁;“待”就是——等著;“守”字比較難,你可能不能直接找出與他對應的詞語,請小朋友想一想,假如老師讓吳婷守著余濤讀書,吳婷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坐在他的旁邊。

      師:對呀,坐在旁邊不就是“守”嗎?

      師:誰能連起來說說“守株待兔”的意思?

      生:坐在樹樁旁邊等待兔子。

      師:是誰坐在樹樁旁邊等野兔呢?誰再連起來說一說。

      生:種田人坐在樹樁旁邊等待野兔。

      二、學習課文,明白寓意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這個種田人為什么會坐在樹樁旁邊等待野兔呢?

      生:因為有一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被他撿到。

      師:(出示“撞”)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師:這只野兔為什么會撞死在樹樁上呢?請小朋友帶著這個問題再去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師:讓我們去看看這只野兔為什么會撞死在樹樁上的。如果用一個字概括,請到書上找一找,哪一個字最能說明。(竄)

      師:這個“竄”字也是生字,跟著老師讀(cuan)。誰來想個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師:什么叫“竄”?讓我們跟著種田人去看一看?(課件播放)

      師:看完視頻,你知道“竄”是什么意思了嗎?

      生:跑的意思。

      師:是怎樣跑?

      生:飛快地跑。

      生:閃電般跑。

      師:也就是說“竄”就是很快的意思,對嗎?

      師:運動會開始了,運動員也跑得很快,為什么不叫“竄”,要叫“跑”呢?看來“竄”和“跑”是有區(qū)別的。運動員跑時眼睛往哪看?(前面)

      師:野。兔為什么會這么慌張的從樹林里竄出來呢?請小朋友猜猜看?

      生:可能有老虎在追它。

      師:是呀,情況這么緊急,難怪它會跑得這么慌。誰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點名讀、齊讀)你的朗讀仿佛讓老師看見了一只……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出示: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了滋滋的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師:什么是“白撿”?去讀讀這個句子,找一找哪句話是可以解釋“白撿”的'?(沒花一點力氣)

      師:是呀,沒花一點力氣就撿了一只野兔,而且是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難怪種田人心里美滋滋的。

      師:什么叫“美滋滋”?

      生:開心。

      師:樂悠悠也是開心的意思,讓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兩個句子。

      比較句子: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

      他樂悠悠地走回家去。

      師:課文為什么要選擇“樂滋滋”,而不用“樂悠悠”呢?

      我們先從在字形上看看“樂滋滋”與“樂悠悠”有什么區(qū)別?

      生:“樂滋滋”的“滋”是三點水,“樂悠悠”的“悠”是心字底 。

      師:從他們不同的偏旁你能判斷他們不同的意思嗎?

      師:“樂滋滋”的“滋”是三點水,跟什么有關!皹酚朴啤钡摹坝啤笔切淖值 ,它又跟什么有關。

      生:“樂滋滋”的“滋”是三點水,跟水有關,“樂悠悠”的“悠”是心字底 ,心情很高興。

      師:“樂滋滋”的“滋”是三點水,跟水有關,想一想這水是什么水?想想,種田人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樂滋滋的,看著看著,他會流出什么?(口水)而且兩個滋也說明他的口水流的很長很長,F在小組里面討論一下,到底用“樂滋滋”好,還是用“樂悠悠”好。

      生:用“樂滋滋”好,撿了兔子就想拿回家燒,這么肥的兔子,想想都流口水。

      師:用你的朗讀表現一下,他的口水流的多長。

     。ㄉx,師點評——他的口水有一尺長)

      師:他樂滋滋的走回家是因為——他白撿了一只兔子。

      他白撿了一只兔子所以——樂滋滋的回家。

      3、學習第三自然段

      出示: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師:這個種田人撿了一只野兔就希望天天都能撿到一只兔子,于是他就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兔子。

      當別人忙著在地里澆水施肥時——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當別人在拔草捉蟲時——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時——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師:小朋友們想想看,可能會每天都有野兔撞死在樹樁上嗎?這種事情只是偶爾才會有的,也許過一個月有,也許過一年才有,也許一輩子也不會有。

      師:可是,種田人卻丟下了鋤頭,這個種田人是男的還是女的?(男的)。

      師:這個男的,不在田里出力,整天守株待兔,他還像男子漢嗎?他就是一個大懶漢。他不想勞動,可是又想有收獲,用一個詞形容叫做——不勞而獲。這種不勞而獲的人注定會一無所獲。所以課文告訴我們——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師:小朋友們,學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了嗎?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

      【教學過程】

      一、讀題存疑,整體感知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個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齊讀課題)

      2.教學“守”。漢字是表意文字!笆亍鄙厦娴膶毶w頭表示房子,下面是個“寸”,看著這小房子,守著這方寸之地就是守。這里是守著什么?(守株)

      3.教學“株”“樁”。觀察課文插圖,理解“株”就是樹樁。這兩字都是形聲字,左表義右表音。

      4.理解“守株待兔”:守著樹樁等待著兔子。

      5.質疑: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嗎?

      6.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由課題生發(fā)的問題。

      【設計意圖】

      根據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組織識字教學,落實雙基。圍繞課題展開質疑,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和發(fā)現,并且對讀文產生強烈的興趣。而且,設計三個概括提煉的話題,保證了對話的有效進行。

      二、讀文探疑,意文兼得

      (一)研讀“怎么守”。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拼讀生字(帶點字),讀通句子。

      2.比較句子,理解“整天”在句子中的作用。

      3.引讀:早上,太陽升起,種田人就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中午,太陽高掛,種田人還是……傍晚,太陽快要下山了,種田人依然……(劃線部分為學生接讀)

      【設計意圖

      通過比較、引讀理解“整天”,一個從早到晚整天坐在樹樁旁傻傻等待的種田人的形象就浮現出來,學生迫不及待地要去尋找原因,以疑促學。

      (二)研讀“為什么守”。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拼讀生字,讀通句子。

      2.比較品味“竄”:如果不用“竄”,還可用什么詞?筆直地向前跑、向前沖能叫“竄”嗎?想象一下,什么原因使野兔這樣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

      3.對種田人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種田人又是怎樣想的?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4.給“樂滋滋”換一個詞。(美滋滋、樂呵呵、喜洋洋)

      5.朗讀指導:每天都白撿一只野兔,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請男同學樂滋滋地讀讀種田人心里想的這句話。

      不是一只,也不是兩只、三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再請女同學樂滋滋地讀一讀。

      種田人越想越美,越想越樂!全班一起讀一讀。

      6.小結:正因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

      【設計意圖】

      想象野兔撞死的原因,明白“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是非常偶然的,不露痕跡的指導而又層層推進的朗讀,把學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正因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實在太可笑。

      (三)回讀“怎么守”。

      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從此”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

      2.為什么是“丟”而不是放呢?

      3.想象說話:他是一個農民,他本來應該去干什么呀?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而種田人卻怎么想呢?

      第一天,他坐在那兒,樂滋滋地想:。

      第二天,他仍然坐在那兒,滿懷希望地想: 。

      第三天,他還是坐在那兒,傻傻地想: 。

      4.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種田人的心里還是那個想法:兔子會來的,兔子一定會來的!他還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呢?

      5.你快去勸勸種田人吧!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插圖旁。

      6.小結寓意: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不勞動不會有收獲。(板書)

      這就是寓言故事(板書:寓言)用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大道理。

      【設計意圖】

      回讀重點句,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在思悟中讓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胺拧迸c“丟”的比較,“一天”到“一天一天”的說話拓展,都是為了讓學生深入種田人的內心。勸說種田人的小練筆使人文內涵從課本的語言文字中跳出來,走入學生的精神世界。

      三、同步拓展,加深理解

      1.讀補充資料。

      撿到一個英鎊

      杰克是英國倫敦一家建筑公司的青年工人。一天,他在街頭撿到一個錢包,錢包里裝著一個英鎊!耙粋英鎊!這比我一星期的工錢還多!”杰克欣喜若狂。從此,他無心上班了。他每天在街上走來走去,從街頭走到街尾,從東街走到西街。他目光炯炯,像一條獵狗似的,在街上搜尋著。由于長期彎腰注視著地面,他的腰彎了,背駝了,眼也花了。他一生的“勞動成果”是一百零八英鎊、一萬三千顆紐扣、五千多枚別針……而他原來的工友們有的成了建筑公司的的老板,大部分也都勤勞致富,安享晚年。杰克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2.省略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寓言教學往往“得意而忘言”,以人文教化為價值去向,以從文本中獲得人文內涵為核心目標。本則設計旨在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注意從語言文字入手,強化基礎訓練,讓學生在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人文性落實在工具性上面。兩者同生同構,相得益彰。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理解“守株待兔、樂滋滋、露出來”。等詞,初步掌握字理識字、歸類識字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帶“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這四個詞語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種田人因為一次意外的收獲便抱有的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讀題存疑,整體感知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齊讀課題。

      2、教學“守”:

      拼讀“守”。

      漢字是表意文字,我們能望文生義。“守”上面的寶蓋頭表示房子,下面是個“寸”?粗@小房子,守著這方寸之地就是“守”。

      這里是守著什么?(守株)

      3、教學“株”、“樁”:

      觀察課文插圖,理解“株”就是樹樁。(板書:樹樁)“株、樁”都是形聲字,左表義右表聲。

      4、理解“守株待兔”:守著樹樁等待著兔子。

      5、看課題質疑: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嗎?

      6、讀三五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由課題生發(fā)的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根據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組織識字教學。落實雙基;圍繞課題展開質疑,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和發(fā)現,并且對讀文產生強烈的興趣。同時,一堂課緊緊圍繞這三個話題,保證了對話的有效進行。]

      二、讀文探疑,意文兼得

      (一)研讀“怎么守”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

      從此(cǐ)他丟下鋤(chú)頭,整天坐在樹樁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zhuàng)死在樹樁上。

      拼讀生字,讀通句子。

      1、比較句子:出示:

      從此他丟下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2、引讀:早上,太陽升起,種田人——(學生讀:就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中午,太陽高掛,種田人還是一(學生讀,內容同上);傍晚,太陽快要下山了,種田人依然——(學生讀。內容同上)。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引讀理解“整天”,一個從早到晚整天坐在樹樁旁傻傻等待的種田人的形象就浮現出來,學生迫不及待到要去尋找原因,以疑促學。]

      (二)研讀“為什么守”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 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cuàn)出來。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拼讀生字,讀通句子。

      1、比較品味“竄”。

      如果不用“竄”,還可用什么詞?筆直地向前跑、向前沖能叫“竄”嗎?想象一下,是什么原因讓野兔這樣慌亂地從樹林里竄出來。

      2、對種田人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種田人又是怎樣想的?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給“樂滋滋”換一個詞。(喜滋滋、美滋滋、樂呵呵、喜洋洋)

      朗讀指導:

      每天都白撿一只野兔,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請男孩樂滋滋地讀讀種田人心里想的這句話。

      不是一只,也不是兩只、三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請男孩樂滋滋地再讀一讀。

      種田人越想越美,越想越樂!全班一起讀一讀。

      3、小結:正因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

      [設計意圖:想象野兔撞死的原因,明白“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是非常偶然的,不露痕跡地指導而又層層推進地朗讀,把學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正因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實在太可笑。]

      (三)回讀“怎么守” 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從此”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

      2、為什么是“丟”而不是放呢?(放在一個地方,以后還要拿來用。丟是扔得遠遠的,不知扔到哪兒去了,他壓根兒不想再拿起鋤頭了)

      3、想象說話:他是一個農民,他本來應該去干什么呀?(松土、播種、施肥、澆水、鋤草、捉蟲……)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而種田人卻怎么想呢?

      第一天,他坐在那兒,樂滋滋地想:

      第二天,他仍然坐在那兒,滿懷希望地想:

      第三天,他還是坐在那兒,傻傻地想:

      4、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種田人的心里還是那個想法:兔子會來的,兔子一定會來的!他還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呢?

      5、你快去勸勸種田人吧!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插圖旁。

      小結: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不勞動不會有收獲。

      這就是寓言故事(板書:寓言)用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大道理。

      [設計意圖:回讀重點句,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在思悟中讓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胺拧迸c“丟”的比較、“一天”到“一天一天”的說話拓展。都是為了讓學生深入種田人的內心。勸說種田人的小練筆使人文內涵從課本的語言文字中跳出來,進入學生的精神世界。]

      三、同步拓展,加深理解

      讀下面短文。

      撿到一個英鎊

      杰克是英國倫敦的一家建筑公司的青年工人。一天,他在街頭撿到一個錢包,錢包里裝著一個英鎊!耙粋英鎊!這比我一星期的工錢還多!”杰克欣喜若狂。從此,他無心上班了。他每天在街上走來走去,從街頭走到街尾,從東街走到西街。他目光炯炯,像一條獵狗似的,在街上搜尋著。由于長期彎腰注視著地面,他的腰彎了,背駝了,眼也花了。他一生的“勞動成果”是一百零八英鎊、一萬三千顆紐扣、五千多枚別針……而他原來的工友們有的成了建筑公司的老板,大部分也都勤勞致富,安享晚年。杰克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小結:守株待兔的故事古代有、現代有,中國有、外國也有,在我們身邊也有像種田人、像杰克這樣的人。讓我們把這兩句話送給他們。齊讀寓意。

      讓我們也把這兩句話牢牢地記在心里。齊讀寓意。

      [設計意圖:適當拓展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體現了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倡導開放的語文教學。本環(huán)節(jié)的拓展是同一主題的延伸。]

      四、復習鞏固,書寫漢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歸類:如果把這6個生字娃娃編編隊,讓它們結伴出去玩,你會怎么分?

     、倨铰N舌音②上下、左右結構③動詞④形聲字

      小結:歸類識字,我們能更有效地記住生字。

      3、書寫“守、此”。

      讀帖:學生自己觀察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臨。簩W生說書寫注意點,教師示范,學生臨摹。

      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自評,互評。

      [設計意圖:識字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適合的方法識字,尊重學生的個性需要,能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逐步養(yǎng)成獨立識字的能力。寫一手漂亮的字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語文課就要扎扎實實引領學生寫好中國字。]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妒刂甏谩分v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fā)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fā)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2、繼續(xù)練習默讀課文的方法,在讀的過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3、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解題。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我們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課件出示田地圖)你們瞧,春天來了,田里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在田邊曾發(fā)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師: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師的板書中。拿出小手來跟老師一起寫一寫課題。(板書課題)

      生:跟著老師一起書空寫課題。

      師:(指著‘守’)這個字怎么讀?

      生:讀“守”。

      師:誰能給它組個詞?

      生:防守。

      師:“守”在這里指的“守侯”。

      師:誰能用“待”來組詞?

      生:看待。

      生:等待。

      師:“待”在這里指的是“等待”。

      師:“株”指什么?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老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

      師:“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生:“株”指的是樹樁。

      師:你們同意嗎?你們看這是什么?(圖片:樹樁)。樹樁是露出地面的大樹的一部分。(出示詞卡:樹樁)這個詞誰會讀?

      生(齊):樹樁。

      師: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們再來看課題,“守株待兔”就是什么意思?

      生(齊):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生: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質疑課題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

      生:是怎樣守株待兔的?

      生: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

      師:同學們,答案就藏在我們的書里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23頁,自由地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師:課文讀完了,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讀書情況。

      1、這些生字你們認識嗎?誰來叫出它的名字?(課件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指名讀。

      2、叫3名同學接讀課文。

      生:小聲讀課文,用自己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

      四、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到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師: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想一想,“撞”會發(fā)什么樣的'聲音?板書:撞

      師:這只野兔怎么會一頭撞死在樹樁上呢?請大家拿起書來,帶著這個問題,齊讀第一自然段。

      生:兔子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死了。

      師:“竄”是什么樣子呀?我們跟著種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演示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的動畫)你們注意看這只野兔怎么樣的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飛快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向閃電一樣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慌慌張張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師:同學們,像剛才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慌亂地跑就是“竄”。板書:竄

      師:什么原因,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呢?大家猜一猜?

      生:也許是一只老虎在追它。它就從樹林里竄出來,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

      生:也許是獵人在追它。它跑得太快,就撞到到了樹樁上。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想一想這段我們該怎么讀呢?誰來試著讀一讀?

      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聲音真洪亮,讀得很流利。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生:行!

      師:范讀第一自然段。誰能一下我的朗讀?

      生:老師把“忽然”讀得很快,讓我感覺想不到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生:老師把“竄”讀的很重很快,讓我感覺野兔真的從樹林里飛快地跑了出來。

      師:大家聽得真仔細。我們一起讀第一自然段。還可以把你自己的體會也融入到朗讀中。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ǘ⿲W習第二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師范讀。“白撿”是不是白天撿呀?

      生:不是。

      師:那“白撿”指什么?(板書:白撿)

      生: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撿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費吹灰之力。

      師: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

      生:樂滋滋。

      師:“樂滋滋”是什么樣的表情?

      生:很高興。(露出高興的神情)

      師:我們一起樂滋滋的讀一讀這句話吧。

      生:讀句子。

      師:種田人撿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樂滋滋的,他會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呢?

      生:哎呀,你看我今天運氣真好!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我今天沒想到能撿到這么肥的野兔,真幸運。

      師:同學們,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

      生:(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讀句子。(讀時強調了‘每天’)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受到這個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誰還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句子。(讀時強調了‘一只’)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覺這個種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撿,只撿一只野兔他就滿足了。

      師:同學們,能不能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自由朗讀句子。

      師: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好事情會不會每天都發(fā)生?

      生:不會!

      師: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fā)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fā)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fā)生。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fā)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偶爾。

      生:偶然。

      生:巧合。

      師相機板書:偶合、巧合。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種田人他知不知道這是一件偶然發(fā)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師:他是怎么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后劃出有關語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生:默讀課文后劃出有關語句。

      師:誰來讀一讀你劃出的語句?

      生: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師:(課件出示:從此句)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生(齊):讀句子。

      師:(出示詞卡:從此)同學們這里有一個詞,誰來讀一讀?

      生:從此。

      師: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生:從他撿到野兔以后,他就丟下了鋤頭。

      師:(出示鋤頭圖片及“鋤”字)你們看,這就是鋤頭,知道鋤頭是干什么的嗎?

      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師:老師來告訴你們吧。鋤頭是除草的、弄松土地的勞動工具。他丟下了鋤頭說明了什么?

      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準備不勞而獲。板書:不勞而獲。

      師:種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師這里有兩句話。(課件出示句1:種田人丟下了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句2:種田人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我請男同學讀第一句,女同學讀第二句。讀完以后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讀句子。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了第一個句子沒有“整天”,第二個句子有“整天”。

      師:這個同學觀察得非常細致。(板書:整天)有“整天”和沒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誰來說說怎么不一樣了?

      生:第一句沒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在等。第二個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風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著不離開。

      師:想一想第二句話該怎么讀呢?哪個詞要重讀?

      生(齊):讀句子。

      師:種田人為什么“守株待兔”?現在你們明白了嗎?(課件出示: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他想——,所以他——。)誰能用上這樣的句式,說說原因?

      生: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一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所以他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師:誰還愿意再來說一說?

      生: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一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他想這樣的好事會天天發(fā)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師:(看課文插圖)請同學們看到課文中124頁的插圖,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

      生(齊):守株待兔。

      師: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師:他守株待兔的結果就是?

      生:莊稼全完了。(板書:莊稼全完了,一無所獲)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師: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師:通過勸告種田人,我們也明白了。(指著板書)有些事情是偶然的,巧合的,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不然最后將一無所獲。

      師:像守株待兔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稱它為寓言。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后我們可以讀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4

      【教學理念】

      《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與一般的抒情性課文相比,故事情節(jié)性強,而語言文字淺顯直白。這樣文體的課文,可以讓學生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在邊講邊說邊議的過程中,與文本對話,了解故事內容,鞏固生字詞,感悟寓意。

      在實際教學中,語文老師作為主要執(zhí)教老師,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各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講故事、復述故事能力的培養(yǎng)。數學老師作為協同教師,通過“一教一輔”型、“學習站”型協同教學模式,進行個別化輔導,將小班變成“小小班”。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守、竄、撞、樁、此、鋤;會寫5個生字:守、此、樁、肥、丟。

      2、通過詞語“忽然”、“竄”等體會野兔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通過“白撿”、“從此”、“整天”等詞語體會種田人期盼不勞而獲的愚蠢行為。在品詞讀句中明白寓意。

      3、借助講故事形式,嘗試復述課文,愿意把故事講給同伴或家人聽。

      【教學重難點】借助講故事形式,嘗試復述故事,并明白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激發(fā)興趣

      1、揭示課題,朗讀正音。

      2、老師逐字板書課題,教學生字。

      3、引導學生說題意。

      二、讀好故事,集中識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2、分組出示字詞(帶拼音),讀通長句。

      ①忽然竄出來(讀通句子:種田人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

     、谧矘錁叮ㄗx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里的樹樁上,死了。)

     、塾址视执髽纷套蹋ㄗx通句子:他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樂滋滋地走回家去。)

     、軓拇虽z頭(讀通句子: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3、分組朗讀生字

      4、書寫生字:肥、樁、守(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書寫,并記錄下書寫特別認真、美觀,書寫姿勢端正的學生。)

      三、學講故事,明白寓意

     。ㄒ唬┝私、講述故事的起因,隨機鞏固生字詞語“竄、撞、樹樁”。

      1、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誰能講一講。(重點理解:竄)

      2、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事發(fā)之“巧”:一只野兔從樹林里飛快地竄出來,剛好有棵樹樁讓她撞上,剛好撞死了,又被種田人看到,你覺得這一切發(fā)生得有點兒——(碰巧/奇怪/不可思議)

      3、引導學生嘗試復述故事的起因

      屏幕提示詞語:忽然竄撞樹樁(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復述。)

      4、繼續(xù)點撥:種田人僅僅是看到野兔竄出來,撞死在樹樁上就馬上有守株待兔的`念頭了嗎?

      學習句子:他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ǘ┲v述守株待兔的過程和結果,隨機鞏固詞語“從此、鋤頭”。

      1、劃找課文寫農夫想法的句子,并嘗試復述。

      2、種田人這樣想,又是怎樣做的呢?

      3、“從此”就是從哪一天以后?

      4、理解“整天”:如果把“整天”一詞去掉,句子的意思還一樣嗎?

      (三)評價種田人的行為,明白寓意

      1、小組內評價種田人的想法和做法。(協同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討論,并記錄討論有序的小組)

      2、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播。

      3、寫話練習(情境中寫字——此、丟)(協同老師巡視、指導、批閱學生的寫話;指導小組學習,并記錄優(yōu)秀。)

      我想勸勸從此以后丟下鋤頭的種田人。

      我想對種田人說:你別再,趕快去吧!

      我想告訴種田人一個道理:

      4、師總結寓意。

      四、講述故事,閱讀推薦

      1、嘗試接龍復述整個故事。(分兩個學習站,兩位老師分別指導)

      2、建議學生回家把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3、閱讀推薦:《中華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五、學情反饋,多元評價

      協同老師走到進行整節(jié)課的課堂反饋。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5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初步掌握歸類識字的方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研讀中明白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獲,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教學重點、難點: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步解題

      1、這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2、誰能把題目讀一讀?能說說課題是什么意思嗎?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了。

      2、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1)這些詞你會讀嗎?(竄出來樹樁撞死鋤頭莊稼樂滋滋)指名讀,齊讀。

     。2)如果讓你給這六個字分類,你會怎么分?

      小結:你們一個個都很棒,已經學會了歸類識字,這可是識字的一種好辦法!

      3、再次解題:你們都已讀了課文,現在你能用一句話解釋一下課題是什么意思了嗎?

      4、質疑:根據這個課題,你能提幾個問題嗎?板書:怎么等?等的結果?

      三、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四、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種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結果呢?板書:莊稼全完野兔沒來(課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ㄒ唬┭凶x課文,知道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1、田里的莊稼怎么會全完的呢?請你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把它用橫線劃下來。

      2、學習句子:從此他丟掉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自由讀讀句子,看看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預設:

      a、"丟掉了鋤頭"可以知道他沒有到田里去鋤過草,沒有到田里去挖過地。(是呀,鋤頭可是種田人最重要的勞動工具,現在他連鋤頭也不要了,又怎么去勞動呢?)

      b、你是怎么理解"整天在樹樁旁等著"這句話的?你們看,早晨,太陽剛從東方升起,他已經坐在樹樁旁等了;中午,太陽高照,他沒回家休息,還是坐著等;傍晚,太陽已經下山了,他仍舊在等,從早到晚,他一直都在等。

      c、他在樹樁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想象說話: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還在等……是呀,一田到晚,他什么活也不干,一心只想著等兔子,他是多么渴望得到兔子呀!

     。3)朗讀指導:

      a、誰愿意來讀讀這個句子?先自己準備一下,指名讀。

      b、你對他的朗讀滿意嗎?那你能試一試嗎?

      c、寓言的朗讀和其它課文的朗讀有點不一樣,它就好象在講一個笑話故事,聽老師來讀一讀。d、誰還愿意讀?

      e、一天、兩天、三天,從此他再也不出門勞動了,就在樹樁旁傻等,讓我們一起讀,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結:種田人整天什么農活也不干,也難怪,他的莊稼全完了!

      3、學到這兒,你明白了什么?(板書預設)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二)研讀課文,知道不能憑著運氣生活。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為沒有勞動,所以莊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沒等到野兔呢?《守株待兔》教學設計相關內容:第十三單元快樂的生活遠行靠什么教學設計《歡樂的潑水節(ji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沉香救母(二)說課稿《狼和小羊》教學實錄及評析2份《夕陽真美》教學設計《日月潭》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快樂的課堂――評朱菊英老師執(zhí)教的《水鄉(xiāng)歌》一課查看更多>>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2、理解"竄","竄"是什么意思?筆直地向前跑,能叫"竄"嗎?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竄就是沒有方向地亂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這么慌亂地從樹林了跑出來,四人小組想象野兔"竄"的種種原因。

     。1)后面有獵人追趕

     。2)受傷了

     。3)有野獸追擊

     。4)他發(fā)現前面有好玩的.東西

     。5)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6)他想出去找朋友玩

     。7)他和別的野兔比賽跑步

      ……

      小結:你們剛才說的種種情況確實都有可能發(fā)生,但是因為這些原因,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嗎?

      4、種田人意識到這一點了嗎?從哪里知道?能給"樂滋滋"換一個詞嗎?(喜滋滋、美滋滋、樂呵呵、樂哈哈、喜洋洋)

      5、朗讀指導: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撿一只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這句話讀好嗎?

      (1)指名讀

      (2)每天都白撿一只野兔,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誰再來讀讀?

     。3)不是一只,也不是兩只,三只、四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還想讀嗎?

     。4)讓我們都來做做這樣的美夢吧!齊讀

      6、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

      切實際的想法,所以從撿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樹樁旁傻等(課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后……一個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兒撞運氣,可直到最后,他還是沒又等到兔子。

      7、學到這兒,你又明白了什么?(板書: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ㄈ┯^看動畫,加深理解。

      1、剛才我們通過讀課文了解了這個故事,現在想看看動畫嗎?

      2、現在,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么,請你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小結:靠碰運氣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能有收獲。

      (四)、說說身邊的人和事

      其實像種田人一樣,因為一次碰到好運氣,就想永遠靠碰運氣過日子的人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你能說一說嗎?

      五、課外閱讀

     。ㄟ^渡:寓言,總是借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老師這還有一則寓言故事,請你們自由地讀一讀)

      1、自由讀讀寓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推薦課外讀物。其實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后我們可以去讀讀這本《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2-31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01-16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范文10-06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5篇06-10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5篇)06-10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5篇)04-17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5篇04-17

    小學語文《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2-12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通用15篇06-10

    關于守株待兔教學設計(通用5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