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通用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通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通用1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漢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身實際,不要輕信于人,要堅信自己的主張。
教學重點:
1、認識9個漢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身實際,不要輕信于人,要堅信自己的主張。
教學過程:
一、謎語入文,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小象》。
2、出示謎語: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
3、出示小象的圖片。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注意文中的多音字。
2、聽范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4、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5、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同學們已經(jīng)讀熟了,現(xiàn)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似、耷、咦、豎、竿、舞、痛、煩、扇。
3、注音領讀。
4、重點認讀:竿、煩、耷、扇、似。
。1)比較認知“竿”和“耷”: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由偏旁加上學過的舊字組成的,比較容易識記。(配合圖片認知和生字組成認知進行)
。2)“似”和“扇”字注意多音字的讀音。在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占格,把字寫好看。
。3)“耷”在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占格要均勻,把字寫好看。(配合圖片認知進行)
5、開火車讀準字音。
四、情景朗讀,感知文本
導學:大象為什么耷拉著耳朵呢?小伙伴們的'話對他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一起來認真學習《大象的耳朵》吧。
1、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shì)的耷(d。├。
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說:“咦(yí),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來了?”
大象說:“我生來就是這樣啊!
小兔子說:“你看,我的耳朵是豎(shù)著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后來,大象又遇到了小羊。小羊也說:“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著的呢?”
小鹿、小馬,還有小老鼠,見到了大象,都要說他的耳朵。
(注意語速的快慢,注意多音字的讀音,讀出大象、小兔子和其他小動物的語氣來。)
2、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
怎么才能讓耳朵豎起來呢?
每天,大象站著睡覺的時候,就用兩根竹竿(ɡān)把耳朵撐起來。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兒里,經(jīng)常有小蟲子飛進去,還在里面跳舞(wǔ),吵得大象又頭痛(tònɡ),又心煩(fán)。
。ㄕJ真朗讀,讀正確,讀流利,讀出大象的自言自語來。)
3、最后,大象還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來。這樣,蟲子飛不進去了。有蟲子來的話,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shān),就能把他們趕跑。
大象說:“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ㄗ屑毸伎即笙蟮恼Z氣,注意停頓。)
五、課堂展示
1、戴上漂亮的頭飾分角色讀一讀文章。
2、說一說大象的想法是怎樣發(fā)生改變的。
六、學寫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真流利,現(xiàn)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
3、打開“優(yōu)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根、最、遇、兔”的注意要點。(預設:“兔”不要
少一點;“根”注意“木”做偏旁,捺變化成點;“遇”注意偏旁的寫法;“最”注意“日”的寫法。)
4、學生臨寫生字。
七、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訓練-《大象的耳朵》”,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通用2
教學目標
1.會認“耷、咦、豎、竿”等9個生字,會寫“扇、遇、安”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似、扇”。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初步區(qū)分不同人物的語言,會讀好問句。
3.豐富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能說出大象改變想法的原因。
4.通過感悟課文,體會故事要說明的道理:每個人生來就不一樣,不管別人怎么看,都要做好自己。
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還原人物對話并指導朗讀;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兒歌導入,揭示課題
1.兒歌導入《誰的耳朵》,要求:聽聽兒歌里唱的都有哪些小動物?動物們的耳朵都有哪些不同?
2.這些動物中,誰的耳朵最大?板書課題,指名讀題。出示大象耳朵圖片。你能結合圖片,說說看到的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樣的嗎?
3.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讀好句子,學習生字“耷”。指圖或結合動作理解“耷拉”。學習兩個多音字:扇(shàn)子、大耳朵一扇(shn);似(sì)乎、似(shì)的。
4.再讀第1自然段,學習比喻句。填空:大象的耳朵像似的。仿例說話:彎彎的月亮像似的;圓圓的月亮像似的。拓展:你還能說出像這樣的句子嗎?
二、初讀童話,整體感知
1.初讀要求:
。1)自讀課文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
。2)標好自然段。
2.反饋交流: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板貼并讀好動物名字,學習生字“兔”。關注“兔”的字形演變。你能根據(jù)楷體說說每個部件表示兔子的什么部位嗎?最后的一點表示它的短尾巴,可別忘記。動筆寫一寫。
3.同桌互讀課文,如果讀得流利,獎勵一個大拇指;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地方,請同桌幫一幫,并輕聲說聲“謝謝”。
三、朗讀表演,初學概括
1.隨文識字,讀好詞句。
出示第2~5自然段。指名朗讀,學習生字“慢、遇”。一正音,二書空關鍵筆畫,三讀好詞語“慢慢地散步”“遇到”,四讀好句子。
2.關注問句,讀出語氣。
小兔子遇到大象,問了什么問題?畫一畫,說一說。小兔子有什么疑問?你能把疑問讀出來嗎?讀好二會字“咦、豎”。
3.同桌合作,角色對話。先分角色朗讀,再分角色表演。
4.誰能用一句話說說這幾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想一想,講了誰與誰,說了什么。小結:把幾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縮成一句話,這就叫概括。
四、循文練說,內(nèi)化語言
1.大象還遇到了哪些動物?他們是怎么問大象的?讀一讀第6~7自然段!岸家f他的耳朵”是什么意思?
2.還原對話,運用語言。出示課文第2~5自然段,隱去小兔子,換上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他們會怎么和大象對話?
3.角色表演,內(nèi)化語言。還會有什么小動物看到大象,會怎么說他的耳朵?
4.回歸文本,再學概括。這么多內(nèi)容,文章只用了兩個自然段,為何不全部寫下來?能用一句話概括這兩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嗎?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抽讀詞語卡片,指導朗讀;抽讀生字卡片,指名讀,默記。
2.指導寫字“扇、遇(都是半包圍結構,做到半藏半露)、慢(寫字要訣:豎心旁,要挺拔。日字收,四字放,又字在下穩(wěn)穩(wěn)站)”。
3.生書寫,師點評矯正。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概括內(nèi)容
1.聽寫詞語:扇子、慢慢地、遇到、小兔子。
2.用上面的四個詞語,概括第1~5自然段的內(nèi)容。
3.師生合作,即興表演:大象繼續(xù)慢慢地往前走,遇到了小羊。
小羊說:“!贝笙笳f:“!保◣熥叩秸l面前,誰表演,以此類推又遇到小鹿、小馬、小老鼠。)
二、合作識字,嘗試歸類
1.自由朗讀第8~13自然段。
2.小組合作,自主識字。這幾個自然段里面還藏著好幾個生字,請各小組自主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根、痛、煩。
學習要求:讀一讀字音,記一記字形,組一組詞,說一說意思。
匯報要求:我會讀,我會記,我會組詞,我會造句。
在交流的基礎上,學生通過組詞的方式進行鞏固并運用,教師根據(jù)字義進行適當歸類,如:
一根繩子五根手指兩根筷子(量詞)
根樹根草根竹根(植物的根部)
根本根由根源(事物的本源)
誰能把“葉落歸根、刨根問底”放到合適的類別里?
3.看到大象的耳朵耷拉著,小動物們是怎么說的?
出示:小兔子說:“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來了?”
小羊說:“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著的呢?”
小鹿說:“?”
小馬說:“?”
小老鼠說:“?”
三、細讀文本,探究原因
1.面對動物們的疑問,大象是怎么說的呢?
“我生來就是這樣啊!
“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
仔細閱讀大象所說的兩句話,體會前后兩句話各表達了大象怎樣的想法。
第一句:毫不懷疑,認為自己的耳朵生來就是這樣的。
第二句:不安,心中不能肯定,認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問題了。
2.追問:大象怎么會有這樣的轉(zhuǎn)變呢?(因為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都說他的耳朵有問題,說的人多了,就感覺真的有問題了。)
3.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
。1)再讀句子: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
。2)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
。3)請學生用“自言自語”練習說話。
4.抓住大象行為的變化,探究大象耳朵耷拉下來的原因。
。1)自由讀第8~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畫出有關句子。
每天,大象站著睡覺的時候,就用兩根竹竿把耳朵撐起來。
認讀生字“竿”。指導讀好長句子。
最后,大象還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來。
學習生字“最”。你能用上“先是……最后……”把兩句話變成一句話嗎?
。2)大象為什么又把耳朵放了下來?
句1: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兒里,經(jīng)常有小蟲子飛進去,還在里面跳舞,吵的他又頭痛,又心煩。
讀到這里你明白了什么?(原來大象的耳朵耷拉下來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進蚊蟲,所以才耷拉下來。)
大象把耳朵耷拉下來,還有什么好處?
句2:
這樣,蟲子飛不進去了。有蟲子來的話,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們趕跑。
。3)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嗎?(大象的耳朵根本沒有毛病呀,耷拉下來是有道理的。)我們一起讀讀大象的話:“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苯Y合生活實際,談談你是怎么理解大象說的話的。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不能因為跟別人不一樣,就改變自己,而放棄自己的優(yōu)點。
四、拓展比較,總結提煉
1.你們知道為什么小兔子、小羊、小鹿、小老鼠的耳朵都是豎著的嗎?
討論與交流,這些動物的耳朵豎著是為了聽得更清楚,防止天敵來襲。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耳朵與眾不同?
3.總結:除了耳朵,動物們還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與他們的生活習性密切相關,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
4.大象的耳朵多么有趣,這樣的童話故事多么好玩。我們也可以試著編一個像《大象的耳朵》這樣的童話故事。
【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象的耳朵》的教學設計10-09
《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04-22
《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模板10-09
有關《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10-09
《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精選5篇)10-09
《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通用5篇)10-09
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8-09
《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10-09
《大象的耳朵》教學反思范文10-08
大象的耳朵教學反思范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