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流動的顏色·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流動的顏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辨別顏色,了解紅、黃、藍其中的兩種顏色相融合后會產(chǎn)生第三種顏色。
2、通過觀察及教師引導,學習滴、吹、流的方法讓顏色相融,嘗試畫面表現(xiàn),并通過想象添畫。
3、感受顏色的豐富多彩,通過觀察色彩的有趣變化,激發(fā)對藝術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運用滴、吹、流等方法讓兩種顏色相融,進而表現(xiàn)畫面。
難點:如何更好地在滴、吹、流后對畫面進行創(chuàng)意想象添畫。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相關視頻、水粉顏料、繪畫工具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創(chuàng)設“打翻顏料盒”的情境,一邊講述故事一邊演示顏料盒被打翻之后色彩融合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觀察并感受色彩相融后產(chǎn)生的獨特畫面效果:展示課題——《流動的顏色》。
。ǘ┬抡n教學
1、教師引導學生在全新的水粉顏料盒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三種顏色,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以下實驗:
、賹㈩伭戏謩e擠到調色盤里,用干凈的水粉筆兩兩進行充分地攪拌,看看一共能出現(xiàn)多少種色彩的變化?
、趯⑷噬卧谒,待水中的顏色自由混合后,將生宣紙覆到水面上,小心地揭開,看看宣紙上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
學生分組實驗,結束后由小組代表匯報實驗結果,教師總結三原色相容產(chǎn)生的色彩變化及奇特效果。
教師展示課件,引導學生欣賞波洛克的《構圖10號》,并出示滴、吹、流色彩相融產(chǎn)生的三種效果的畫面,提問:猜猜,這些畫是怎么畫的?你還能想到其他方法來進行類似的創(chuàng)作嗎?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補充:畫家是利用滴畫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除此之外,還可以用“滴”、“吹”、“流”等方法來進行創(chuàng)作。
教師演示三種技法,學生仔細觀察并嘗試練習:
滴——使筆肚中充滿水分,在畫紙的上方向下用力甩,但不能接觸到紙;
流——在滴的基礎上,把紙張豎起來,可輕輕敲擊桌面;
吹——在滴的基礎上,用嘴或吸管,盡量接近紙面,用力向某個方向吹。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出示的美術作品,思考這些有趣的畫面是怎樣形成的,用到了哪些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主要運用了涂色、滴色和添畫。
【流動的顏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流動的顏色》教案06-20
《流動的畫》教學設計06-06
《流動的畫》教學設計10-01
《流動的顏色》教案6篇03-30
《美麗的顏色》教學設計05-16
《太陽的顏色》教學設計12-22
《認識顏色》教學設計01-06
《海的顏色》教學設計09-30
《流動組織血液》教學設計范文10-27
《流動的畫》教學設計3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