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shè)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shè)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shè)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shè)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shè)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shè)計1
一、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稚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練習縮寫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具準備
書寫縮寫課文范例的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圍繞課后練習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王愿堅)他是當代著名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被列入100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閃閃的紅星》,他是劇本的編者之一。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讀音。
二、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xiàn)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xiàn)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
2.把課文分成三段,怎么分?(第一、二自然段為一段,最后一個自然段為一段,中間部分為一段。)
3.指名按分的段朗讀課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二段,把這一段分成三層,想一想,每一層的主要意思;這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講的?(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怎樣把這一段分為三層。(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是第一層,第八、九自然段是第二層,第十自然段是第三層。)。
(4)請三名學生分三層朗讀課文,每人朗讀一層。
四、指導理解第二段的內(nèi)容。
。1)指名說第一層的內(nèi)容。(大致內(nèi)容是)在圍殲戰(zhàn)開始之前,“我”在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身邊。這是一位年輕的戰(zhàn)斗英雄;他在激戰(zhàn)之前心情是那樣的平靜,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書上的插圖,看得那樣人神。他從插圖中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的情景,想到了未來,深情他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三層的內(nèi)容。(內(nèi)容大致是,突擊連沖進守敵圍墻后,后續(xù)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隊失去了聯(lián)系。這樣,突擊隊孤軍深入,得不到增援,圍殲戰(zhàn)有失敗的可能,情況非常危急。就在這個緊要關(guān)頭,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后續(xù)部隊指了路,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了。這次圍殲戰(zhàn)獲得了完全的勝利,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人們懷著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葬了郝副營長的遺體。)
。3)指名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么事。
五、布置作業(yè)
1.準備縮寫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解思考練習第二題,復習課文內(nèi)容練習縮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朗讀全文。
2.指名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么事。
二、指名理解“思考·練習”第二題。
1.討論:“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第一次是革命勝利后的和平時期,“我”在清明節(jié)晚上到天安門廣場散步,聽到背后傳來一聲對天安門廣場上千萬盞燈的贊嘆:“多好啊!”第二次是在1947年初秋,激烈的圍殲戰(zhàn)就要開始之前,郝副營長在交通溝里、借著火柴的微弱亮光看書。看到書上畫的電燈,說出了“多好!”第三次是郝副營長和我在交通溝里談話時,說到革命勝利后孩子們能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該多好!”)
2,討論:他仍說這話時,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對學生討論要求不要過高,學生只要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分清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三、指導作縮寫練習
1.指名讀“思考。練習”第四題,明確練習要求。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縮寫這一段,哪幾點必須寫清楚。
3.討論交流。(縮寫第二段,必須寫清楚五點:一是時間是1947年初秋;二是那次戰(zhàn)斗的任務(wù);三是戰(zhàn)斗前郝副營長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戰(zhàn)斗中郝副營長的表現(xiàn);五是郝副營長的犧牲。
四、學生做縮寫練習,教師巡視了解縮寫情況(用10~15分鐘)
五、請兩三個學生讀自己寫的內(nèi)容,師生酌情評議
六、掛出寫有縮寫范例的小黑板,供學生修改參考。
縮寫范例
1947年初秋,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準備圍殲國民黨軍57師。戰(zhàn)斗開始前,郝副營長借著火柴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書,憧憬著未來)戰(zhàn)斗打響了,后續(xù)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為后續(xù)部隊指了路,卻暴露了自己,被敵人的機槍打中犧牲了。)
七、學生根據(jù)范例修改自己的縮寫。
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
。ㄗx寫例話)
教學要求
學習分辨課文中的內(nèi)容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這些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學例話,初步了解例話的主要內(nèi)容
1.提出自學要求:默讀例話,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第一自然段講讀書的時候要注意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第二自然段以《月光曲》這篇課文為例,具體說明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的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第三自然段講注意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對閱讀和作文都很有好處。)
二、指導重點理解第二自然段,學習怎樣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
1.提出自學要求:仔細閱讀第二自然段,對照《月光曲》這篇課文想一想,《月光曲》這篇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是寫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內(nèi)容是寫由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月光曲》中的事物和聯(lián)想。(先讓學生充分自由發(fā)言,再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例話中講的三層意思:貝多芬由在茅屋里見到的事物而聯(lián)想到月光下的大海;皮鞋匠由所聽到的.琴聲而聯(lián)想到大海的動態(tài)變化;皮鞋匠由妹妹的表情聯(lián)想到妹妹仿佛也看到了大海。)
三、聯(lián)系本組其他課文,加深理解
1.《菩薩蠻大柏地》一課中,哪些是作者見到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聯(lián)想?(作者看到的是彩虹、雨后斜陽下“關(guān)山陣陣蒼”的景色,還看到當年“廖戰(zhàn)”留下的彈痕。作者由看到的這些事物,想到了那次激烈的戰(zhàn)斗;想到那累累的彈痕,把關(guān)山打扮得更加好看了。)
2.《燈光》一課中,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聯(lián)想?(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和背后傳來的“多好啊”的贊嘆聲,是作者接觸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對郝副營長犧牲經(jīng)過的回憶,是由接觸到的事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四、小結(jié)
以后讀書,就要像這樣,注意分析文章里講的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五、布置作業(yè)
預習“基礎(chǔ)訓練2”。
教學設(shè)計2
知識技能:
1、積累“讀一讀、寫一寫”部分的14個詞語;
2、體味“雪”的含義,加強朗讀訓練,在反復朗讀中揣摩作者的心緒;
3、學習文章借景抒情和對比的表達技巧。
過程方法:
1、整體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圖;
2、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
培養(yǎng)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做一個奔放的挑戰(zhàn)者和戰(zhàn)斗者。
教學重點:
品味景物描寫的特點。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本文語言的內(nèi)在含義,領(lǐng)悟作者的個性精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品味鑒賞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音樂欣賞《塞北的雪》
2、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或一個簡短的句子來概括塞北雪的特征(指名回答)。
同學們,紛紛揚揚的飛雪不僅孕育出秀美的春天,更催生成一篇凝結(jié)情思的華彩美文。1924年歲暮北京的一場落雪,魯迅先生破例在他的日記里寫下了:“大風吹雪盈空際”頗富詩情的文字,18天后,他,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用他那支生花妙筆,慷慨淋漓地描繪了兩幅迥異的雪景圖——雪。一篇明朗的題為“雪”的優(yōu)美散文便誕生了。收入在他的散文詩集《野草》中。今天,我們在先生情思凝結(jié)的美文中,一起去賞雪景,悟雪情。
二、檢查課前預習字詞掌握情況
重要字詞:
博識消釋褪盡凜冽升騰脂粉奩磬口胭脂目光灼灼朔方蓬勃彌漫旋轉(zhuǎn)精魂
三、聽讀課文,學生整體感知
1、提問思考:課文描繪了哪兩幅畫面?它們分別在文章的哪些段落?請同學們快速找出。
聽讀完后,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三、品味欣賞
。ㄒ唬┙系难
。、學生自由朗讀“江南的雪”語段,
2、教師出示問題:江南的雪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去描繪的?
3、學生發(fā)言,集體討論;教師明確,板書:滋潤美艷
4、全班女生齊讀,感受江南雪的優(yōu)美的特點。
5、你覺得文中的哪些字、詞或句子深深地打動了你?請從文中找出,并說說你的理由。
溫馨提示:(1)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這一句“冰冷的”“堅硬的”這兩個詞,強調(diào)了雪的不屈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最值得贊賞的。
。2)、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
作者贊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它蘊含著“青春的消息它如同那“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不僅說明了江南雪花的特點,也表露了作者對江南柔雪充滿懷念與喜愛的感情。
。3)、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運用聯(lián)想由冬景想到春景,不但突出了江南的雪滋潤美艷、蘊藏生機的特點,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對江南的雪的喜愛之情。
。5),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
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孩子塑雪羅漢時手被凍的形狀。
。6),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作者用排比的手法羅列出在江南雪野中的各色花草,突出了江南雪景的美艷之至。
6、學生找出后,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讓全班試著齊讀。
。ó攲W生讀到雪中的花時,順勢提問:雪天真有這么多的花嗎?這是作者的聯(lián)想。板書“聯(lián)想”。)
7、全班齊讀第一部分。
。ǘ┧贩降难
。、請一位男生朗讀“朔方的雪”部分的內(nèi)容;
2、教師出示思考題:朔方的雪有什么特點?這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溫馨提示:如粉如沙決不粘連表達了作者對北方雪的喜愛、不畏艱險、與慘淡人生抗爭到底的不屈不饒的戰(zhàn)斗精神)
3、在這里,你覺得哪些句子很不好理解,請在課本中劃出,先單獨思考。
4、將難解句子提交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這些疑難句子,教師作適時指導。
(1)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
。剀疤崾荆罕扔餍蜗笊鷦、傳神逼真地描繪了朔方的雪的孤獨而倔強的性格。)
(2)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
(溫馨提示:把雪比作人,表現(xiàn)了朔方的雪堅強,獨立,倔強的形象。不僅如實地反映了北方嚴冬的景象,而且也暗示了當時冷峻嚴酷的社會現(xiàn)實)
。3)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剀疤崾荆嘿澝懒怂贩降难┑耐耆墨I身精神。它是凝聚了所有堅強不屈精神的內(nèi)核。)
。4)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爛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地閃爍。
。剀疤崾荆鹤髡咭詿肓业母星椤⒑婪诺恼Z言和剛勁的筆力,描繪了北方飛雪磅礴的氣勢我們由北方飛雪沖破酷寒的壓迫、自由馳騁于太空的壯舉,自然聯(lián)想到當時作者及進步人士所作的種種不屈的斗爭)
教師講解指導時穿插寫作背景:《雪》寫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蓬勃發(fā)展,可謂是春暖花開之日,然而,北方還處于一片寒凍之中。面對黑暗的現(xiàn)實與酷冷的季節(jié),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zhàn)士的姿態(tài),去尋求“革新的破壞者”,去戰(zhàn)取理想的春天。他不僅以小說、雜文進行戰(zhàn)斗。而且“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謂之《野草》!保保梗玻础保26年所寫23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nèi)心世界苦悶和現(xiàn)實社會的抗爭。也是魯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懷與進行對敵斗爭的記錄。
6、全班同學齊聲朗讀這四個句子,從有聲語言中讀出作者的精神氣質(zhì)和美好理想。
四、學以致用
本文寫了塑雪羅漢的情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了雪地捕鳥,描寫都非常生動傳神。你在雪地里做過什么游戲?試寫一段文字描述出來,100字以內(nèi)。沒見過雪的同學可以寫想象作文片斷。
五、鞏固朗讀
最后,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思維,再次走進作者對江南雪景的美好追憶,感受作者對“雨的精魂”的深情贊美。
。ㄒ螅号首x第一部分“江南的雪”,男生朗讀第二部分“朔方的雪”。)
六、板書設(shè)計
溫德華
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懂得勞動能給后代帶來甜美和歡樂,產(chǎn)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了解在介紹井水特點時采用了先概括再用生活片斷具體說明的方法。
3、有感情地讀課文,感悟井水的清、甜、涼的特點。
教學重點:
學習3-8自然段,知道作者通過寫哪些事突出井水的什么特點,給作者帶來的甜美和歡樂,感悟前人勞動能給后人帶來歡樂和好處。
教學難點:
揣摩井水給作者帶來的甜美和歡樂,感悟前人勞動能給后人帶來歡樂和好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井的外形:
1、師:我們學習25課:井。
初學課文,理解這口井是什么樣的。
2、學生說井的外形。
學生邊說老師邊在黑板上畫出井的樣子。
師:古人造字多有意思呀!這個井字就像是一口水井,這樣的字就是象形字。
3、這口井就在“我”家屋后菜園里,它是一口小小的水井,它還是什么樣的水井?(古老)
二、理解井的古老:
1、師:你從哪看出水井的古老?
出示句子:這口井是什么時候修成的,已經(jīng)沒有人能說清楚了。只有井口那些被井繩磨出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記載著它的年齡。
。1)“已經(jīng)沒有人能說清楚了”什么意思?這說明什么?(井的歷史古老)
(2)理解:“一道道”、“深深”。
。3)朗讀。讀出井的古老。
三、知道井水的特點,感悟帶給我的甜美歡樂。
過渡:這口古井里的水有什么特點?(清、甜、涼)
(一)小組交流
師:課前我們圍繞井水的三個特點進行了畫批,各組進行交流。
要求每組選擇井水的一個特點準備與全班交流。
(二)小組匯報:
井水清:
出示句子:“我們趴在井圈上,癡癡地往井水里看,一顆一顆地數(shù)映在井水里的閃亮的星星!
。1)小組交流,其他組補充。
。2)重點理解:“癡癡地”
A:什么意思?對什么這么著迷?(傻傻的,著迷的)
B:說明什么?(說明映在井水里的星星非常吸引人。)
C:通過神態(tài)描寫,寫出我們喜歡看井水里的星星。
。3)師:這件事發(fā)生在作者小時候,那時候的農(nóng)村沒有電視,也沒有各種玩具,你們想想作者在數(shù)星星時是什么心情?
。4)朗讀:
A:自己讀讀,你能體會到這種樂趣嗎?
B:指明讀。
。5)小結(jié):這一自然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井水的清寫具體的呢?(作者先在段首概括地寫了清的特點,再通過兄妹倆在井臺邊數(shù)星星的生活片段具體說明井水的清。)
井水甜:
(1)小組匯報。
。2)重點分析:
白白胖胖的大蘿卜,頂著碧綠碧綠的`大纓子,真是可愛極了!
(3)反復讀。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寫在書上。
(4)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收獲后的喜悅。
師:打水時的快樂,收獲后的喜悅都給作者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甜美和歡樂,每次想起,都會想起屋后菜園里那口古老的水井。
井水涼:
出示句子:新鮮的紅李子,被井水浸得冰涼,咬在嘴里又脆又甜,還有一股清香!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
(1)最后一組匯報讀出體會,評讀。
。2)可口的味道指什么?
。3)誰有過這種體驗?帶著這種體驗讀讀。
(4)比較: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
換成: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可口的味道呀!
師:放在前面更加強調(diào)了那可口的味道令作者終身難忘。
。4)假如你就是作者,在你18歲的時候,你想起這種味道,你怎樣讀這句?當你60歲的時候,你再想起這種味道,你怎樣讀這句?
(三)感悟前人勞動能給后人帶來歡樂和好處
過渡:令我們難忘的僅僅是那種可口的味道嗎?還有什么?(還有那口古老的小小的水井,還有我們在井邊留下的無數(shù)甜美和歡樂。)
1、師:常言道“飲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那時候我常常想,現(xiàn)在我也常常想——
出示句子:那口井,是誰開掘的呢?他們以自己的勞動,給后代帶來多少甜美和歡樂!
(1)師:你想用什么情感來讀?我們要贊美感激誰?
(2)回顧全文,了解寫法:
作者重點寫了什么?(井水的特點及帶給我的甜美和歡樂),為什么前面還要寫井水的古老?
四、作業(yè):
仿照第3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先概括后具體)
如:媽媽真辛苦。xx真可愛。
教學設(shè)計4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⑴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朴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⑶了解頤和園的內(nèi)容,質(zhì)疑──討論:
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日页雒鑼懢拔锏木渥樱w會特點。
。、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質(zhì)疑──討論自主、合作的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仆ㄟ^體會句子,學會抓住特點進行描寫。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關(guān)鍵
1、了解頤和園的內(nèi)容,質(zhì)疑──討論:
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詞。
。、粗知文章內(nèi)容,學習頭尾兩段。
。、了解游覽順序。
教具準備
放大的頤和園插圖。
教學過程
一、揭題,簡介頤和園
。、生自由介紹頤和園:
最好由游覽過此園的學生上臺介紹,可出示圖片、相片,不管去過的,可憑見過的圖片或想象講一講。
2、師歸納:
北京西郊有一座規(guī)模宏偉的古典園林名叫頤和園。它原名“好山園”,后又名“清漪園”,是古代皇帝尋歡作樂的'行宮。清朝的慈僖太后執(zhí)政后,為把它作為避暑游樂之地,競移用海軍費用,重加修建并改稱“頤和園”。國內(nèi)各種園林建筑300余間。該園善用地形,構(gòu)造巧妙,形成“景外有景,園中有園”的布局結(jié)構(gòu),是我國建筑技術(shù)與藝術(shù)的結(jié)晶。
解放以后,這個園成了旅游勝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主識字。
2、出示詞語進行速記。
3、了解疑難詞語的意思:
畫肪:指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琉璃瓦:內(nèi)層用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fā)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宇宙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肪形欄板。
三、理清全文思路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
人、事、景、物。
寫景的文章開頭與結(jié)尾一般采用什么樣的結(jié)構(gòu)寫,大家說說:
總分總。
看書,找出頭尾兩段,看看主要講什么?
開頭主要講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結(jié)尾主要講頤和園到處都是美麗,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這開頭與結(jié)尾是什么關(guān)系?
首尾呼應(yīng)。
剩下的自然段圍繞著頤和園的美麗來寫呢?
四、理清2~5自然段的思路
自由讀2~5自然段完成練習:
。病底匀欢问前凑诈ぉさ捻樞?qū)懙摹?/p>
。ǚ轿唬
畫出表示方位順序的語句。生自由畫后匯報。
生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生2: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生3:登上萬壽山。
生4: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師引導:到了昆明湖還游覽了什么?
。ㄊ呖讟颍
現(xiàn)在完成練習:
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五、總結(jié)
我們了解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作者是怎樣把處處景點寫具體的,下一節(jié)課再讀。
六、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聽寫:
宮殿長廊油漆栽滿昆明湖清爽閣樓
2、復習昨天學過的2~5自然段的游覽順序:
(方位)順序,游覽了(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二、講讀課文
大家自由讀課文。
最喜歡讀哪一段就先說哪一段:
采用的方法與以前的一樣,先找喜歡的段、句、詞,再說好在哪,最后再感情朗讀。
生自學5分鐘。
聽取匯報。
生1、生2、生3各說一段,師為了結(jié)合方位順序講,故意選取最后一段──昆明湖。
。薄⒕v昆明湖第5自然段:
方法同上:
找、說、讀。
自由讀。
自由匯報。
師以小調(diào)形式詢問閱讀情況。
、爬ッ骱拿利惥拔镉心男?
(堤岸、石橋、小島、石橋)
⑵大家當當導游介紹這些景物:
生1講堤岸:以他自己的語言講,注意不能忽略長、式樣不同、倒垂的這些特點。
師適時予以提示,同時鼓勵學生用學過的詞匯、詩詞、修辭來講具體景物。
請一生上臺畫堤岸,大家想象:
長長的堤岸像什么?
。垼
師想象創(chuàng)設(shè):
婉蜒的龍,正騰游上岸,伏在岸邊,翹頭欲向天空飛去,卻迷戀這美麗的昆明湖水,久久不肯離去。
問生:美不美。
。溃
大家一起把這么美的景物讀一讀。
再請一生上臺畫楊柳,請大家齊誦《詠柳》等課外學過的有關(guān)柳的詩、詞或由生想象自己補充。
想象句:“萬條垂下綠絲絳”;千條萬枝笑春風;長腰柔擺舞春風。
。ūM量鼓勵學生大膽說)
現(xiàn)在一起讀兩處景物,要求讀出美來,讀出對景物的愛來。
湖心島、十七孔橋一樣講法,注意強調(diào)十七孔橋的特點:
上百根石柱、上百只小獅子,姿態(tài)不一。
要求讀出趣味:
齊讀,抽幾個記性好的學生找?guī)拙鋬?yōu)美的來背一背。
。病⒅v萬壽山及山腳:
我們已經(jīng)游覽過了昆明湖現(xiàn)在向萬壽山迸發(fā)。
、糯蠹抑牢恼碌拿總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交代了地點,我們由昆明湖去萬壽山也應(yīng)該怎樣交代于句呢?
生自由說后歸納:
走過昆明湖,就來到萬壽山。
昆明湖的水,倒映著萬壽山,我們向萬壽山走去。
繞過昆明湖,就是萬壽山。
師啟發(fā),那我們不看山底,直接登山了,同意么,不同意,就從山腳看起。
走過昆明湖,來到萬壽山腳下。
、谱杂勺x第3自然段:
把看到的景物用“ ”畫出來。
匯報景物: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佛香閣。
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要讀出大殿的美。
、亲杂勺x第4自然段:
來到了山腳,想不想往上走,想,就先講一句介紹方位的話。
(“登上萬壽山”)
方法同上:
找、說、讀。
師注意:
由“掩映”一詞挖掘山的神秘美,出示簡筆畫講詞義:景物一半被綠樹所遮只露出一半。由“聳立”一詞講建筑物的高大。
再注意:由“鏡子”“碧玉”講比喻的好處,使所描寫的景物變得生動、具體。方式可飛用比較句對比著講、體會。
師歸納:
萬壽山這一段先寫近的景物,再寫遠的景物,從“向東遠眺”這一語句可以看出這一方位顧序。
出示練習:
要求讀出美。
接下來該去哪里?
(長廊)
怎么交代順序?
。ㄏ铝巳f壽山,來到長廊)
。、講長廊要求生自學此段:
注意點:
、欧轿豁樞蛞v到:
長廊──長廊兩旁。
、凭拔镉兄印跅U、長度、間數(shù)(這里采用了數(shù)字的方式,具體地交代了長廊的長)、橫檻、花木。
4、歸納出“美”后齊讀長廊這一段。
三、總結(jié)
今天我們先學( )再學( )和( ),最后學( ),每一段開頭都介紹了方位:來到昆明湖;繞過昆明湖來到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下了萬壽山來到長廊。
如果你去游頤和園你能這樣游覽?不能還得按一定的方位順序,還得從大門進入,先游長廊,再游萬壽山腳和萬壽山,最后游昆明湖。這說明寫作也得按一定的順序?qū)。這一切景物都是美麗的,這幾個白然段都圍繞著1和6自然段寫,這頭尾兩段各起什么作用:總述與總結(jié),這叫首尾呼應(yīng)。
教學設(shè)計5
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人們的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苯獭堕L城》這一課,教師、學生都要主動提前搜集資料閱讀,這樣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整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yīng)、肩膀、智慧、凝結(jié)、氣魄雄偉”等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了解“世界遺產(chǎn)”。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板書:長城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長城是什么樣子的。(出示課本圖片)這就是長城。我們知道,“長”指物體形狀的長度,“城”特指城墻,那么多長的城墻才被稱為“長”城,這長城又是什么樣的“城”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兩個問題來學課文《長城》。
二、初讀課文
1、邊讀邊畫課文中的生字詞(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做到不漏讀、不錯讀。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
糾正學生容易讀錯的字“峻、峪、屯”等。
2)根據(jù)自己的預習,你弄懂了課文中的哪些生字詞語的意思。(指名反饋)
重點指導“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yīng)、肩膀、智慧、凝結(jié)、氣魄雄偉”等詞語的理解。
三、字面理解課文,師生合作
。ㄔO(shè)計意圖)語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感悟語言、運用語言。以言語學習為宗旨,教師引領(lǐng)學生從感悟語言的表達形式入手,到領(lǐng)悟語言表達的精妙,豐富語言倉庫的儲存。
師范讀課文,學生完成以下問題
1)聽了師的朗讀,長城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學生可以從課文中找詞語,也可以說自己想出來的詞語。
2)課文按什么順序?qū)戦L城?
由遠到近,整體到部分(板書:遠——近)
四、再讀課文,圖文結(jié)合
1)哪幅圖和哪個自然段分別是作者遠看、近看長城的?
2)指名讀圖文相對應(yīng)的自然段。
師指導學生讀難以讀通的句子。
五、小結(jié)
今天我們初步了解了長城,明天我們再具體了解它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及作者的聯(lián)想。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預習下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中國有這樣一個古代建筑:她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軍事防御工程;無數(shù)勞動人民為了修建她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她歷經(jīng)了兩千年的風雨至今仍然屹立在祖國的北方;她是中國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她是中國最早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古代建筑之一;你們知道她的名稱嗎?
對,是長城。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必須認識長城,了解長城。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深入了解長城。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課題。
2、看圖。師:請同學們看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3、課文中的哪一自然段描述了圖上的內(nèi)容?齊讀第一自然段。
4、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作者的.觀察點離長城近還是遠?)(換成長蛇好不好?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板書:遠看一條長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成語中有望子成龍、龍騰虎躍、龍馬精神。蛇就差遠了,虎頭蛇尾、蛇鼠一窩。
5、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
6、看圖識“萬里長城”。(體會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步行要花多少時間?(大概67天)
7、指導朗讀。同學們,你們能用那些詞語形容長城?(在朗讀中體現(xiàn)出來)
。ㄔO(shè)計意圖)創(chuàng)設(shè)情境,放開品讀。通過讀,使文本意旨觸摸學生的心靈,讓文本語言激蕩學生的精神,引發(fā)情感共鳴,產(chǎn)生感想,走進文本認識長城、體驗長城的氣概。
過渡句:師: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氣勢雄偉。近觀長城,作者又看見了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長城由哪幾部分組成?
1、長城由哪幾部分組成呢?(城墻、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畫示意圖,讓學生標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在圖片上指出城臺。城墻的外沿是哪邊?即敵人進攻的方向。
2、城墻頂有多寬?(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像很寬的馬路。舉例說明五、六匹馬可以并行,相當于教室的寬度。)
3、瞭望口、射口和城臺有什么作用呢?
4、學到這兒,同學們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拓展烽火臺在軍事上的作用)
5、八達嶺上的這段長城,可以用課文中的哪個詞語形容?(板書:高大堅固)
師:高大堅固的長城,成為北方游牧民族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從而保護了華夏文明世代傳承,生生不息。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再一次體會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
過渡句: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知道我們班有沒有登上長城的英雄好漢?
站在長城上,你想到了什么呢?讓我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的聯(lián)想。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關(guān)注“導”的過程,更關(guān)注學生課堂內(nèi)外學習的狀態(tài),促進師生在課堂上積極有效、積極互動,把學生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讓學生感悟到怎樣才是課內(nèi)外結(jié)合。
1、體會幾個動詞,用詞語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ǎ┰陂L城上,()著腳下的方磚,()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站、踏、扶”說明作者身臨其境?梢杂谩扒椴蛔越⒉唤、油然而生”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2、體會修長城的艱辛,古代勞動工具的落后,加上地形的險峻,更加突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塊條石兩三千斤重,拿班上的學生體重比較,相當于多少位學生的體重。工具的落后,工程的艱辛(拓展想象)修建長城時會發(fā)生什么意外呢?
學生根據(jù)搜集的材料或課文的句子,匯報自己想到的畫面。
聯(lián)系“崇山峻嶺、一萬三千里”理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智慧與力量)指導朗讀。
3、具體分析: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才、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體會修建長城的艱辛,表達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
4、指導朗讀。理解、初讀、指名讀、示范讀、配樂讀。
四、總結(jié):師: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1、什么是奇跡?
2、為什么說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3、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4、各國領(lǐng)導人對長城的贊嘆。(展示)
這也是長城毫無爭議地、順利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原因之一。
五、拓展。
(設(shè)計意圖)教材只不過是教師和學生的憑借,應(yīng)該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一些,將教材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就是為了把學生引向更開闊的天地。
1、長城的近況,呼吁保護長城。
2、課外收集有關(guān)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
教學設(shè)計6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地位:
本課的內(nèi)容選自岳麓書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的第16課《絲綢之路的開辟》。課本內(nèi)容主要包括兩部分:
1、張騫通西域
2、絲綢之路。
漢朝對外交往充分體現(xiàn)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與滲透,而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文明向外傳播的重要通道,所以本課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ǘ⿲滩牡奶幚
根據(jù)新課改的理念和學習的需要,我對內(nèi)容作了一些調(diào)整和拓展。以絲綢之路作為本節(jié)課的主線,增加了對絲綢之路變遷和衰落的探討,以史為鑒,談對當今的啟示。而這些也正是我們歷史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歷史的熏陶,為現(xiàn)實服務(wù)。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網(wǎng)絡(luò)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已經(jīng)能夠運用網(wǎng)絡(luò),而且他們對新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也會給予一定的關(guān)注。但初一學生知識的積累還較少,同時對歷史地理的概念還比較模糊。
三、本課目標及重點、難點的確立:
。ㄒ唬┍菊n目標:
根據(jù)以上情況和課標的要求,對本課我確定了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與結(jié)果,絲綢之路的路線與意義及絲綢之路衰落的原因與啟示等。
2、能力目標:
(1)通過網(wǎng)絡(luò)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學會查找資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為學習服務(wù)的技能。通過探究式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交流,培養(yǎng)學生樂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識。 (2)通過繪制絲綢之路路線圖培養(yǎng)學生歷史空間感及動手能力,和地理學科整合。 (3)通過對絲綢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絲綢之路對今天的啟示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及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少數(shù)民族和邊疆地區(qū)在祖國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從而認識到開發(fā)邊疆的重要意義。
(2)通過學習張騫等人為報效祖國,不屈不撓敢于冒險和開拓的精神,強化學生的愛國意識和開拓進取的意識。
(3)通過對絲綢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討和今昔對比,汲取歷史教訓和營養(yǎng),以史為鑒,強化環(huán)保意識和對祖國一些方針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開發(fā),改革開放等)。
。ǘ┲攸c分析:
本課的重點有兩個:
1、張騫通西域。張騫出使西域是漢朝對外交往當中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著開先河之意。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2、本課的第二個重點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本課的主線,并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絲綢之路也是本課的重點,在此當中絲綢之路的形成和意義及衰落又是重點的重點。
(三)難點分析:
由于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積累程度的限制,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lǐng)會,所以本課的難點是通過一系列的歷史事實如何讓學生認識絲綢之路的意義和對當今的啟示。
四、教學方法設(shè)計:
根據(jù)要求和新課改的理念,我把本節(jié)課設(shè)計成網(wǎng)絡(luò)探究課的形式。
(設(shè)計意圖)在網(wǎng)絡(luò)逐漸普及的時代,信息更為廣泛,老師已經(jīng)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信息,如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會學習,提高興趣應(yīng)當是我們教學當中充分考慮的問題。本節(jié)課通過網(wǎng)絡(luò)平臺,學生自學、搜集資料、討論、動手等多種方式可以取得較好效果。
在此當中我特意設(shè)計了這樣兩個環(huán)節(jié):評價、作品與交流。
(設(shè)計意圖)如何有效的評價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習的效果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生的自主評價,一方面學生可以更為明確本節(jié)課要完成的任務(wù),同時也更有利于對學生的鼓勵和對教學效果的檢測。作品與交流區(qū)可以是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重要天地,也是自我才能展示的舞臺。
五、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下面我就結(jié)合具體教學過程設(shè)計說明一下是如何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
首先在任務(wù)中安排的這四個任務(wù)就是針對教學目標和本課重難點設(shè)計的。
1、張騫出使西域,此目內(nèi)容比較簡單,學生課前的預習已基本可以解決。所以出使過程簡化,重點放在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結(jié)果,和他的精神對我們的啟示上。通過對第三個問題的討論,使學生從張騫的身上受到思想的`啟迪,強化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的思想。
2、對于絲綢之路的處理,它既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以應(yīng)當花較多時間來探討。
這里主要從絲綢之路的由來、路線、作用、衰落、啟示五個方面層層深入進行。
絲綢之路的路線,我不僅僅是通過老師或?qū)W生的演示,而是要求每一個同學自己動手繪制,然后展示評比。
(設(shè)計意圖)可以彌補初一學生歷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時可以提高興趣,增強動手能力。
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安排學生分組討論,為了提高效率,對此我把學生分成經(jīng)濟、政治、宗教、文化四個組。
(設(shè)計意圖)這樣一方面為學生指出了方向,另外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有利于在某一個方面能更深入。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中原和邊疆,中國和西方文明的交流與滲透。
絲綢之路到5世紀時逐漸衰落,你能尋找它衰落的原因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師適時的進行引導。主要原因包括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阻礙,中原王朝的盛衰,海上絲綢之路開通的影響,當時的世界形勢,土耳其帝國當時對世界貿(mào)易的影響,環(huán)境的變遷和地理因素等。主要材料如樓蘭古國,羅布泊等歷史遺跡。
(設(shè)計意圖)通過此問題的擴展,更有利于理解絲綢之路對今天的啟示意義,如國力、內(nèi)外形勢、環(huán)境、自然條件等。
六、練習反饋:
學習本課,你有什么感想?對我們今天有什么啟示?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把改革開放作為我們的基本國策,你有金點子可提嗎?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歷史小論文,題目自擬,并交流討論。
(設(shè)計意圖)這是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升華,以史為鑒,把歷史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對我國所實施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對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同時結(jié)合所學為祖國的建設(shè)出點子,加強了對學生的愛國思想教育。
(設(shè)計意圖)這一系列的安排層層推進,分解進行,學生在自然當中就會作出一些理性思考。
教學設(shè)計7
設(shè)計理念
無論是老舍的語言,還是這篇選材,都充滿生活的氣息,至高的語言與愛,在老舍的筆下細水無痕。如何能走進孩子的心靈,而又能還原一個真情的老舍及其筆下的母雞,我覺得是當下這個時代,語文要給予孩子的哺育。那么,只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才是走進文學的一扇大門。
教材解析
《母雞》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在本單元中通過作家筆下的小動物們,給我們生命的感動,那就是愛,尤其是母愛。母愛,偉大;母愛,就在身邊,一點也不遙遠。
教學重點難點
。1)從母雞的行為中,感受母性的愛,并感悟母愛的厚重。
(2)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
(播放課前錄制好的班級同學玩《老鷹捉小雞》的錄像。)
提問:1、游戲中有幾種角色。2、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同桌相互談?wù)勛约寒敃r心里最期望的是什么?3、點名發(fā)言,并探討母雞、小雞和老鷹和觀眾(看客)這幾種角色當時最大的期望。
【從孩子們參與過的游戲出發(fā),通過錄像的回放,激活身體和腦海中的激動,為角色的體驗反饋與交流作準備,同時也為深入理解作為母雞這樣一個獨特的角色而鋪墊,讓孩子們帶著感覺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將你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和不清楚的語句寫到筆記本上。
2、將你讀課文的理解和疑惑寫在行間空白處。
3、將你覺得精美的語句或者段落畫上橫線。
【讀書,并將有效的思考,呈現(xiàn)成文字,才能從散亂的思維靈光中找到進入文本的路徑!
三、精讀課文
。ㄒ唬└爬ㄕn文:一個句子或者一段話皆可。
1、從你自己的角度,來概括課文,你讀到一只怎樣的母雞?
2、從小雞的角度,來概括課文,這是一只怎樣的母雞?
3、從作者老舍的角度,來概括課文,我寫了一只怎樣的母雞?
【在角色體驗的基礎(chǔ)上,設(shè)身處地地多角度走進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才能從字里行間讀出一個立體的“母雞”來!
。ǘ├首x課文:專研一個板塊,并記下筆記。
1、可以是你劃下的`不懂的部分;
2、也可以是你最欣賞的部分。
。ㄈ┖诎逭搲赫f出心中的疑惑,展示思維的成果。
1、將黑板分為兩欄:左手邊為問題欄,右手邊為展示欄。
2、采取有獎竟答的方式,共同解決問題,尊重不同的理解。
3、展示欄的思維成果由當事人作為小老師來與大家交流,并以“答記者問”的形式,深入追問,深度碰撞,引導學生抓住母雞的行為變化,追問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來感受作為母親的舍得之間的選擇,感悟母愛的厚重。
(四)朗讀課文:融入感情。
1、選擇你喜歡的段落,帶著你的理解,讀出有聲音的文字。
2、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不同的表達有著不一樣的含義,你從他/她的朗讀中,聽出了什么“話外音”?
(五)默讀課文:老舍對母雞的愛?恨?
1、先寫恨,哪些是恨的體現(xiàn)?
2、后寫愛,哪些是愛的體現(xiàn)?
3、先寫恨,后寫愛,為什么?
【體會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
四、課堂作業(yè)
仔細回憶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小動物身上,有令你感動的母性的行為和力量,用表格的方式作筆記。
母雞
作者:老舍
我一向討厭母雞。不知怎樣受了一點驚恐,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而并沒有什么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可是細聲細氣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顫顫巍巍的,順著墻根,或沿著田壩,那么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jié)起了個小疙瘩來。
它永遠不反抗公雞?墒牵袝r候卻欺侮那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乘其不備,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吵得受不了。
可是,現(xiàn)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只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雞。
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挺著身預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發(fā)現(xiàn)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就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叫它的兒女吃。結(jié)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削瘦了許多。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它教給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許多許多次。它還半蹲著—一我想這是相當勞累的——叫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教學設(shè)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點:
有感情誦讀課文,把握重點語句,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
激情導入:
一直以來,文人墨客都喜歡歌頌無私的母愛,其實,父愛同樣偉大。生活中,父親就像一顆大樹為我們撐起一片天空,遮出一片陰涼他們默默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又欣喜的關(guān)注著我們的成長。今天,我們將跟隨朱自清,與他一起再次感受濃濃的父愛。欣賞歌曲《父親》
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名篇有《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侗秤啊肥怯泴嵣⑽模瑢懹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寫作背景
《背影》寫于1925年10月,當時作者在清華大學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親朱鴻鈞原任徐州煙酒公賣局局長,被解職。文中的“禍不單行”正是指這兩件事。作者當時在北大哲學系讀書,得知祖母去世,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奔喪。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書,父子在浦口車站惜別。
預習檢測
正音練習:給加底線的詞注音
變賣典質(zhì)()頹唐()狼藉()交卸()奔喪()簌簌()晶瑩()迂腐()瑣屑()柵欄()差使()照看行李()
整體感知---尋背影
聽課文錄音。
思考1:這篇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八年前作者奔喪完畢,與父親在南京浦口車站依依惜別的情景.
思考2:這篇文章以什么為線索?主要寫誰?反映的主題是什么?
背影父親父子深情
思考3: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請從課文中圈畫出來.
<1>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3>惜別背影(父子分別)
合作探究---品背影
你認為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xiàn)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合作研讀:6自然段
運用圈點批劃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讀文本,找語句、談感受.(提示:可從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進行賞析)
父親的動作:
我看見他 著黑布小帽, 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 到鐵道邊,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 過鐵道,要 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_ 著上面,兩腳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 下來了。
父親的外貌: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父親的語言: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里邊沒人。
這四句話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這樣簡短平常的話是否缺乏感情?
不是,樸素的言語中往往含有深摯的愛;平淡的話語里往往有不平靜的心情。
送你一句名言:真理是樸素的。
這4句樸實而簡潔的話包含著父親怎樣的深情?請具體說明。
、俨灰o,他們?nèi)ゲ缓谩?/p>
——父親當時急于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么閃失,所以最后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②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父親已經(jīng)把兒子送上車,已經(jīng)關(guān)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盡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自己受點累,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還生怕兒子跟著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guān)懷真是無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苓M去吧,里邊沒人。
——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里還是惦記著兒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叫兒子小心,什么都為兒子著想。
與文中的父親對話:
你是一位的父親,你(原句)的背影讓我看見了:
你是一位的父親,你的言語讓我懂得了:
你是一位的父親,你的動作讓我感受了:
你是一位的父親,你的穿著讓我明白了:
……
合作探究---悟真情
父親的背影感動著我們,更感動著文中的“我”,父親的背影總是被兒子充滿淚水的雙眸所關(guān)注。跳讀課文:根據(jù)問題一目十行地快速瀏覽。
1、《背影》中作者流了幾次淚?分別是在什么情景下流的?
2、文章首、尾段有什么作用?
1、兒子的眼淚:
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悲哀的.淚
望父買橘,父子離別——感動的淚
背影消逝,依依惜別——離別的淚
再現(xiàn)背影,淚光瑩瑩——疼惜的淚
2、首:交代“背影”的背景(即家境的慘淡和悲涼),烘托父親的愛子之情。寫背景,往往有烘托作用。尾:這個“背影”寄托著作者對父親的深沉的思念,寫思念,是為了烘托父親的愛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題。
3、背影凝聚著深深的父愛,淚水噙滿了兒子對父親的疼惜與不舍。父親的背影、兒子的眼淚,代表的是父子間相憐相愛的至愛親情。悠悠慈父愛,拳拳赤子心,一個不懂得享受愛的人,他的良知是蒼白的;一個不懂得回報愛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匆娮髡咭淮斡忠淮蔚臏I水你心中有什么樣的感觸呢?請各抒己見。
拓展延伸---繪背影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世間至真至善的真情!
也許你的心中也常常為生活中這樣細小的愛的鏡頭溫暖著、感動著,也許你的腦海中也存貯著許許多多這愛的背影,敞開心扉盡情地描繪出這愛的背影吧!
用“我最難忘的是的背影,”的句式說一段話。
如:我最難忘的是爸爸送我上學后返身出校門的背影,這是一個慈愛的背影。他微微一笑跟我揮手,布滿皺紋的臉上閃爍著光澤!斑M去吧,要聽老師的話,爭點氣,好好讀!”說完,他輕快地步子很快就帶著他的身影消失在樓梯的轉(zhuǎn)角。
結(jié)束語:
愛很平常,也很實在: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也許只是早餐時裝在你書包里的一盒牛奶
但愛也很偉大,值得我們?nèi)ジ卸。大家不妨試著在父母疲倦時端上一杯熱茶,在餐桌上給他們夾一次菜,在他們工作之余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教學設(shè)計9
教材分析:
本課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課文記敘“我“登泰山時發(fā)現(xiàn)挑山工登山的路程,雖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游人慢,經(jīng)過交談得知他們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專心登山,腳步踏實,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課文按照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來寫。首先寫“我“登山時看見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寫“我”與一位挑山工交談,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后寫下山后請人畫了一幅登山畫,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勵自己不斷向前。
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一定的課前預習習慣,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在我們班有90%的同學,能通過預習借助查字典的方法基本掃除文中的字、詞障礙,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或句子的含義,有個別同學能簡單地說出自己的體會,有一少部分同學能主動結(jié)合要學的課文內(nèi)容來查閱相關(guān)資料,大多數(shù)同學能按照課前預習要求去做。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寫事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話,從其登山中感受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的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預習要求:
1、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
2、再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查字典理解。
3、課文讀通順后,找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回答課后問題。
教學過程:
一、通過預習,導入新課
通過預習你了解挑山工是什么樣的人嗎?
預設(shè)1:學生通過預習課文能說出挑山工是什么樣的人,或者有瀏覽過名山的同學見過挑山工也可由該同學介紹。
預設(shè)2:學生不了解挑山工是什么樣的人,播放情景劇《挑山工》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況。
小結(jié):剛才我們看到這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一步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挑山工。那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普普通通的挑山工呢?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同桌互相聽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要求同桌讀課文時認真聽,看是否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自由讀課文,交流讀不準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可能會有“攀談、心悅誠服、樸素、意味深長、包蘊”等,如果有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的可先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再給予引導性解釋)。
3、在預習中還有哪些讀不懂的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
(1)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
(2)挑山工的話包蘊著什么哲理?
(3)因為我需要它,“它”指的是什么?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第一部分
(1)默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劃出描寫挑山工登山的句子。
。2)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情況。①學生可能知道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②也可能說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4)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挑山工登山時的情形,并試著畫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5)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
2、學習第二部分
(1)學生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思考:挑山工的話包蘊著什么哲理?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挑山工的話對你有什么啟示?
。3)全班匯報交流情況。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三部分
。1)齊讀最后一段,討論:課文最后一句里的“它“指的是什么?
。2)看課文插圖你最想說什么?(學生可能說出挑山工的艱辛,也可能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
交流:從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圖,實際上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我”需要的是挑山工的這種精神。
。3)指導朗讀全文。
4、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學習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在生活中,你有沒有同樣的經(jīng)歷,說明其中的道理?
點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lián)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難點一是對挑山工的話的理解,二是引導學生揣摩句子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1)結(jié)合上下文邊讀邊想,理解句子的意思。(2)采用邊讀邊議,然后全班交流。(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師生交流解決了教學重難點。
教學設(shè)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lǐng)會作者贊美春天、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
2、能概括文中描繪的幾幅畫面,并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3、能揣摩作者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多種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好處,學會品味語言。
教學重點
以朗讀貫穿始終,在讀中品味語言,品味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批注與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語言賞析。
一、導入
播放《春天在哪里》音樂
聽到這支曲子,我們也忍不住要四處尋覓春天了。都說春天是最美好的季節(jié),你對春天
有什么樣的具體印象和感受呢?
1全班交流對春季的具體印象和感受(可以引用古詩詞或者成語)
詩句提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人人都喜歡春天,可是對春天的感受卻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筆下,春天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整體感知
1、播放配樂朗讀,要求帶著問題聽讀文章。
1)明確生字詞讀音
2)課文圍繞“春”描繪了幾幅春景圖?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為這幾幅春景圖擬小標題(標題要求字數(shù)統(tǒng)一,簡潔明了,爭取控制在三個字左右)。
全班交流,明確:
1)讀準下列字詞的音(個別朗讀)
朗潤醞釀婉轉(zhuǎn)嘹亮應(yīng)和黃暈烘托靜默舒活欣欣然
2)5幅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2、理清思路
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是描繪江南春景的散文,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寫了哪幾部分?
全班交流,明確:盼春(1)、繪春(2—7)、贊春(8)
2)既然本文描繪春天圖景是主體,那為什么還要加上第一和第三部分呢?
明確:第一節(jié)充分表達喜愛春天、盼望春天早日到來的感情。盼春是繪春的基礎(chǔ)。
第八節(jié)是在前文充分描繪春天美麗的基礎(chǔ)上進行總結(jié),贊春是繪春的升華。
3)前4幅春景圖能否和第五幅調(diào)換順序呢,前四幅之間是否也可以調(diào)換呢?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明確:前4幅寫景,第五幅寫人,人活動在美麗的春景中,讓春景真正充滿生機和活力。
春草是最先報春的,然后再是春花。春草和春花的生長是要靠風雨的滋潤培養(yǎng)的。從植物寫到天氣,也符合人們的一般認知規(guī)律。
三、品析語言: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春草圖”語段,你認為在這部分中哪些詞、句,寫得比較貼切傳神,試說出理由。
學生先獨立思考,同桌交換意見,完善回答,全班交流。
明確:(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教師可適時引導: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經(jīng)歷了漫長寒冬,當你剛從有些松軟的土地里蘇醒過來,你會做些什么?你能說出“偷偷地”和“鉆”這兩個詞語好在哪里?
“鉆”,用得非常好,寫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著春天,革從泥土里鉆出來,盼望春天。嫩,寫質(zhì)地。綠,寫顏色。
(2)“嫩嫩的、綠綠的”本該用在最前面,為什么放在句末?
學生討論后明確:放在句末,主要是為了強調(diào)朗讀,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疊詞同時也使句子變的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學生回答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進一步體味春草的生機勃勃和作者對春草的喜愛。
學生齊讀第二段。
2、欣賞“春花圖”
請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并用批注的方式說明理由。
學生品析,全班交流時同樣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進一步體味。
教師引導學生賞析: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句中的“鬧”字可否換成“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明確:“鬧”一字傳神,不僅寫出了聲音,而且寫出了情態(tài)。如“紅杏枝頭春意鬧”。
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時要及時歸納賞析要點,注意表述的思路:
賞析切入點:A抓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詞主要指在文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特別是動詞、形容詞的巧妙使用,能夠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點或特征。B品修辭句。這是最常用的語言賞析切入點。如排比句的氣勢磅礴,比喻句、擬人句的生動形象,反問句的發(fā)人深思等。C析語言風格。如:簡潔準確、生動傳神、優(yōu)美感人、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內(nèi)涵豐富、富有文采、風趣幽默、感染力強、典雅、活潑、凝練、樸素。D找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視覺、聽覺等感官角度的描寫等。
表述思路:我比較喜歡文中的`“……”句話,因為……。
在闡述喜歡語句的原因時,還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這種形式來呈現(xiàn)賞析語言的思路和答題的不同角度。
3、根據(jù)歸納的賞析要點,自讀第四、五段,賞析春風、春雨圖。
學生先自行通過批注找出美點,小組進行討論,全班交流。
4、朱自清先生清麗的語言讓我們沉浸其中,難以自拔。此時再看上課伊始我們?yōu)榇壕皥D擬的小標題,就發(fā)現(xiàn)它們是多么的單調(diào)無味,你能不能換上更生動傳神的小標題呢?(標題要求字數(shù)統(tǒng)一,形象生動)
全班交流,板書出示比較。
如:1春草復蘇圖,春草萌芽圖;2春暖花開圖,百花爭艷圖;3楊柳隨風圖,春風依依圖;4春雨綿綿圖,如煙春雨圖;5春勤人早圖,人勤迎春圖
5、聲情并茂的集體朗讀全文,體會課文蘊涵的情味美。
四、布置作業(yè)
1、整理收集的詠春的古詩句,寫在積累本上。
2、仔細觀察你的校園,寫一篇《校園的秋》。
教學設(shè)計11
設(shè)計理念: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shù)魅力不在于華麗的辭藻,不在于奇絕的藝術(shù)手法,而在于它的韻味。
本課古詩詞教學的基本思想是多讀感悟。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遵循學習古詩的過程和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帶領(lǐng)學生讀背吟誦,讀中想象,讀中追問,讀中感悟,以此來理解古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懷。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和背誦課文,體會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字詞在古詩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在學習中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采用聽讀,借助拼音自讀,重點句跟讀等不同方法,幫助學生認識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順全詩。
2、抓住重點字詞,借助插圖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提示,逐句朗讀領(lǐng)會,再聯(lián)想全詩大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它們在詩句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體會詩句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難點:了解古詩語言顛倒、減縮的特點,能把省略的詞語補進去,顛倒的次序順過來,間斷的意思連貫好。
教學突破:在朗讀和現(xiàn)在語言習慣的對比中,了解古詩的特點。
教學準備:
樂曲《竹林春曉》、詩歌填空《春天的樂曲》。
教學設(shè)計: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齊誦古詩《春雨》,說說詩意。
2、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游春踏青,高興嗎?春游不一定要遠行,“身未動,心已遠”,咱們今天就用耳朵去試著感受春天。閉上眼睛,仔細聽(播放樂曲《竹林春曉》)。輕輕睜開眼睛,說說你從歌中聽到了什么?仿佛見到了什么?(交流)
【設(shè)計意圖】通過蘊含春日特點的樂曲把學生帶入課文意境,在動聽的歌聲中使學生感受春天美妙的情景,和詩人一樣從聲音中走進春天,為學生理解《春曉》的詩意作好鋪墊。
3、老師這兒有首沒完成的小詩——《春天的樂曲》
(出示課前準備的打印稿)
你能用春天是什么聲音來補充完整嗎?別著急,咱們看看學了課文能不能對你們有所啟發(fā)。
【設(shè)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細心觀察感受、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優(yōu)美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看圖,了解圖意。
1、打開課本,仔細觀察插圖:從圖上看這是什么季節(jié),圖畫中都有誰?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有順序地敘述圖意。(引導學生說出這是春天,桃花開了,幾只鳥站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處是被風雨打落的花瓣。)
3、人們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而春天的早晨則是一天當中最寶貴的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麗景色,板書課題《春曉》(齊讀)。
4、課題中的“曉”是個生字,伸出小手跟著老師按正確的筆順寫寫這個字,注意“曉”字的右上角沒有點。
5、作者具體是怎樣描繪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走進詩中。
【設(shè)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文插圖,結(jié)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鼓勵他們有序觀察、完整表達。同時,隨文識字,及時指導“曉”字的正確筆順與書寫注意點。
三、初讀古詩,讀準字音,介紹作者。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準古詩。
2、發(fā)現(xiàn)了嗎,詩中還藏著一個多音字“覺”,在課文中讀“jué”。
3、介紹作者:《春曉》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孟浩然。他是咱們熟悉的唐代另一位大詩人李白的好朋友。孟浩然一生都沒有做過官,大半輩子隱居農(nóng)村,過著淡泊恬靜的生活。他擅于寫山水詩,字里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和自然山水的熱愛之情。
【設(shè)計意圖】解題是理解古詩的第一步。簡介作者,幫助學生積累人文素養(yǎng)。
四、讀中入境,理解詩句之意;境中體情,體味詩中之情。
1、聽課文朗讀,結(jié)合圖片想想作者描繪的是什么時間的景色?
春曉:曉,天剛亮的時候,本詩指早晨(在課題旁板書:早晨)。那么詩題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樣的?(齊讀古詩)
3、學習“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1)仔細讀讀詩的前兩行,想想你能讀懂哪些詞的意思?沒讀懂的,同桌一起商量。
。2)匯報交流。
眠:睡眠,睡覺;所以“眠”是目字旁。 曉:天亮。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亮了?梢姶汗饷篮,連睡覺都那樣舒服,不知不覺就天亮了。注意課題里“曉”的意思和這兒不同,要聯(lián)系句子來解釋。
。3)說說第一行詩的意思:春天的天氣暖和,覺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天已經(jīng)亮了。
。4)早晨醒來,作者耳畔傳來了什么聲音?閉上眼睛聽錄音,體會“處處聞啼鳥”,說說自己的感受。
處處:到處。 聞:聽到。 啼鳥:鳥叫。
“處處聞啼鳥”該怎么解釋呢?(到處聽到鳥的叫聲。)那么詩人為什么不寫成“處處聞鳥啼”呢?(是呀,同學們都覺得這樣讀起來有些別扭。寫詩是要押韻的,讀來才瑯瑯上口,這首詩押的是ao韻,所以把“鳥”字放在句末。)
【設(shè)計意圖】抓住看似簡單的詞序變化,使學生對古詩的語言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性的認識。
。5)你能連起來說說第二行詩的意思嗎?(早晨醒來,聽到外面到處是悅耳動聽的鳥叫聲。)從鳥兒婉轉(zhuǎn)動聽的歌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呀,“處處聞啼鳥”,可以讓人感受到背后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象,仿佛滿目春光映入眼簾。
。6)從詩的前兩句,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喜愛春天嗎?從哪兒看出?(春色之美,詩人對春光的無限喜愛。)你能讀出詩人對春色的喜愛嗎?(板書:愛春)
。7)指名讀,點評激勵,讀出詩句中美好的感覺:1、你讀得真棒,老師仿佛聽到了鳥兒們動聽的歌唱!2、老師聽出來了,有幾只鳥兒應(yīng)經(jīng)在鳴叫了,可好像還不夠多,不夠熱鬧,再試試!3、咱們一起來讀,小朋友們清脆的讀書聲和在一起,仿佛無數(shù)只鳥兒在婉轉(zhuǎn)歌唱呢!……
【設(shè)計意圖】詩歌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引導學生透過處處的鳥啼聲想象無邊春色,走進廣闊的大自然,使學生自己去想象、去體味詩中那鳥語花香的爛熳春光,產(chǎn)生與詩人一樣“愛春”的情感共鳴。
4、過渡:春天的景色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齊讀后兩句)
5、學習“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觀察文中插圖:地上有什么?作者回想到了什么?
(2)試著說說“夜來風雨聲”這句話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風,又下雨。)
(3)經(jīng)過了風吹雨打,花兒怎么樣呢?結(jié)合圖片,試著說說第四行詩句的意思。(經(jīng)過風吹雨打,不知不覺又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從詩的`后兩行你又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啟發(fā)引導:想想此刻你就是大詩人孟浩然,昨天還是百花盛開,一派爭奇斗艷的美好景象;今晨醒來,一場春雨卻在夜里不知不覺吹落了多少花瓣,庭院里的落花飄了滿地,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5)是呀,落花總是叫人惋惜,大好的春光不能長駐,應(yīng)加倍珍惜(板書:惜春),因為“一年之計在于春!”(板書:一年之計在于春。
【設(shè)計意圖】“夜來風雨聲”轉(zhuǎn)為寫回憶,“花落知多少”又回到眼前,那瀟瀟春雨也引起了詩人對花木的擔憂,由愛春轉(zhuǎn)為惜春。正是因為愛極而舍不得這大好春光,惜春即是愛春。此處結(jié)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年齡特點設(shè)計教學步驟,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啟發(fā)他們將自己置身春日一夜風雨過后的庭院中,面對滿地飄零的花瓣,體會大好春光轉(zhuǎn)瞬即逝,從而與詩人心意相通,產(chǎn)生美好春光需倍加珍惜的感悟。
五、領(lǐng)悟內(nèi)化,誦讀出自己的感受。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注意節(jié)奏: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讓我們閉上眼睛,伴著美妙的音樂感受春日清晨的美好,誦讀古詩,提醒自己加倍珍惜這明媚美好的春光、愛惜時間!
【設(shè)計意圖】在配樂誦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配合詩意在腦海中想象畫面,把對詩句的感悟融會貫通。
六、拓展:爭當小詩人。
1、春天有迷人的色彩、醉人的芬芳,詩人都不去寫。他只是從聽覺的角度著筆,寫春天的聲音,那處處鳥啼、那瀟瀟風雨,婉轉(zhuǎn)悠揚、悅耳動聽。耳朵里聽到的聲音,用心去感受,真美!你也能當一回小詩人,完成咱們課前交流布置的小詩——《春天的樂曲》,從聲音中去描繪春天嗎?可以怎么寫呢?(可根據(jù)學生回答適當提醒,比如“春天是清晨鳥兒動聽的歌聲……)大家在你們4人的小組里討論討論,一人貢獻一句合作完成精彩的小詩,別忘了完成后在“作者”后面端端正正寫上你們的名字,大家爭當小詩人哦!
2、學生4人小組討論、填寫。
3、交流、點評:“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同學們用心書寫了最自然的詩篇,奏響了春天最動聽的樂曲!
【設(shè)計意圖】緊扣主題,引導學生像孟浩然一樣從細節(jié)處、從聽覺里親近春天、珍惜春光。激發(fā)學生自由想象、自主創(chuàng)作的興趣,重視對孩子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作詩歌的過程又何嘗不是孩子用充滿童趣而又優(yōu)美細膩的筆觸在語言文字里與大自然的一次親密接觸呢?
教學設(shè)計1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威風凜凜”、“精妙絕倫”、“宏偉瑰麗”等詞;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段話。
2、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來理解課文。
3、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莫高窟是世界的文化瑰寶”,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4、品讀理解“彩塑”和“壁畫”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1、通過語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2、引導遷移,引導發(fā)現(xiàn),學習文章的語言規(guī)律和表達方法。
三、教學準備:1、查找、了解莫高窟的資料;2、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多媒體出示一幅莫高窟圖片。同學們,這幅圖上是什么地方?對,是莫高窟。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好嗎?(板書:莫高窟)“窟”是什么意思?(洞穴)為什么叫莫高窟?
。ɡ蠋熆梢宰龊唵谓榻B。一種說法是莫高窟修造在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周圍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綠洲高近百米,所以在沙漠高處開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另外一種說法是沒有比它高的洞窟,也就是最高的洞窟。)
這些知識老師也是通過搜集資料后才知道的啊!
2、同學們課前有沒有搜集關(guān)于“莫高窟”的資料?誰來簡單介紹一下?沒有也沒關(guān)系,我們有課文啊,課文就是我們的資料啊。ㄉ唵谓榻B)
3、多媒體出示幾幅圖片。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介紹展示,讓學生欣賞。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讀課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并把課文讀正確。②圈畫出帶生字的詞語,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也可請教同學或老師)。③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莫高窟?
5、學生自讀,自學。
6、都完成上面的三個要求了嗎?我想檢查一下,有信心通過老師的檢查嗎?
多媒體出示幾段文字:
敦煌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現(xiàn)存石窟492洞,如蜂窩般開鑿在鳴沙山東麓(lù)的斷崖絕壁上。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惟妙惟肖的彩塑,其中有神態(tài)安詳?shù)呐P佛,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游人看了無不嘖嘖贊嘆。
莫高窟那宏偉瑰麗的壁畫,內(nèi)容豐富多彩,尤其是那些輕撥銀弦,漫天遨游的飛天,更是把游客如同帶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shù)殿堂一般。
莫高窟的藏經(jīng)洞曾藏有各種珍貴文物,但由于清王朝腐敗無能,大部分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僅存部分經(jīng)卷。
試試看,老師把課文的絕大部分生字都結(jié)合在屏幕上的這段文字里了,請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響亮的讀一讀,聽明白了嗎?
7、給大家一個機會,自己拿不準的字可以請教一下,有嗎?
。ǚ(fó) 肖(xiāo) 弦(xián) 瑰(guī) 敦(dūn))
8、誰敢完整的讀一遍?(再正音)
9、這段話里四個字的詞語也很多,你剛才自學的時候弄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了?把你的自學成果展示一下。(約2~3分鐘時間交流,著重理解“惟妙惟肖”“威風凜凜”“嘖嘖贊嘆”“宏偉瑰麗”這幾個詞語)在多媒體上將這些四字詞語變色,齊讀這些詞語。
10、下面,我在黑板上寫一個詞,請你從屏幕中找出和這個詞相對應(yīng)的段落,并讀一讀,明白嗎?、
板書:彩塑(什么意思?)——誰來讀?
壁畫(什么意思?)——誰來讀?
藏經(jīng)洞(什么意思?)——誰來讀?
藝術(shù)寶庫(什么意思?)——一起讀,好嗎?
11、同學們,讀到這里,你發(fā)現(xiàn)沒有,老師寫的這幾段話跟整篇課文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12、那誰能比老師更厲害用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呢?試一試 。(學生思考并回答)
13、有時候要把課文讀長,有時候也要把課文讀短,短到這樣的程度,有助于我們很快的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但是,我們僅僅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內(nèi)容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師建議你們再用心去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著讀著,我是否自豪了?是否悲傷了?驚訝了?陶醉了?入迷了?憤恨了?憂慮了?生氣了?高興了?……
。ǘ嗝襟w出示:自豪、驚訝、入迷、憤恨、憂慮、悲傷、生氣、高興……)
14、同學們,每次上課我最期盼這種交流,對我來說傾聽也是一種學習,我想對你們來說也是一樣的。誰來說說你最強烈的感受,慢慢說。(學生交流)
15、練寫生字。
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誰來友情提醒一下,那些字容易寫錯,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學生自我提醒)
16、板書設(shè)計:
彩塑
18、莫高窟 壁畫 藝術(shù)寶庫
藏經(jīng)洞
第二課時
1、走近莫高窟
課文第一節(jié)中有句話概括描述了莫高窟的外貌,誰來讀一讀有關(guān)句子 ( 課件呈現(xiàn)畫面 )
茫茫沙海,陡峭的山壁,蜂窩似的洞窟里究竟藏著什么?同學們回憶一下。
結(jié)合學生回答板書: 彩塑 壁畫 藏經(jīng)洞
2、欣賞彩塑,觸摸“藝術(shù)”
。1)我們首先來欣賞彩塑,課文中的彩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采用“從 中感受到 ”的句式回答。
。2)交流:
從“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感受到“數(shù)量多”;
從“有慈眉善目的菩薩……眼睛微閉,神態(tài)安詳。”感受到“彩塑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
。3)菩薩、天王、力士、佛祖,身份不同,形象、神態(tài)也自然不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
人們塑造這些彩塑,都有不同的思想寄托,請看屏幕(課件出示)
人們塑造菩薩,是希望他 ,所以是 “菩薩”
人們塑造天王,是希望他 ,所以是 “天王”
力士兩腳下各踏一只小鬼,是希望他們 ,所以是 “力士”
還有一尊臥佛,那是佛祖涅盤時的塑像,涅盤就是死亡,瞧,它涅盤的的神態(tài)是多么安詳!它有多么寬廣慈悲的胸懷!
。4)你能通過朗讀把它們的特點表達出來嗎?
。5)讀得很好,這么精美準確的語言應(yīng)該存儲于你記憶寶庫中,根據(jù)提示,把這幾句話背下來嗎?引導背誦。
。6)這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的彩塑僅僅四尊嗎?
這20xx多尊彩塑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的彩塑,如果用一個詞語去形容、贊嘆,你會用什么詞語?精妙絕倫、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等。
(板書:精妙絕倫)
請同學再來欣賞欣賞一尊尊彩塑(多媒體出示),你們說,這兩千多尊彩塑是什么?
3、讀賞壁畫,領(lǐng)略藝術(shù)
。1)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請同學們讀讀第3自然段第一句,想一想,它給你什么啟示? 板書(宏偉瑰麗)
。2)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畫出相關(guān)語句。
(3)交流。
(出示)“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
、僖龑W生談?wù)勛约旱淖x書體會。
、谡n件出示,學生欣賞壁畫。
、壑笇Ю首x。
同學們,敦煌的壁畫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如果把這些壁畫連起來辦一個1米寬的畫展,這個畫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長。面積之大,實屬罕見。你能將壁畫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讀出來嗎?(一生讀)同學們,看到這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你想到了什么?(一生讀)。同學們,看著這么精美的壁畫,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長地讀。
(4)豐富多彩的壁畫內(nèi)容中飛天是最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飛天嗎?讓我們一起去瞧瞧這神奇瑰麗的飛天吧。課件播放飛天圖片。
欣賞完了飛天壁畫,你覺得這些飛天怎么樣?
、 讓我們走進文字再次領(lǐng)略他的風采。出示描寫飛天的文字,引導學生朗讀。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讀著讀著,你仿佛聞到了什么?把你聞到的、看到的、聽到的讀出來。
、趲煼蹲x:同學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課件出示圖片音樂情境)。
、垡龑雷x課文: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迷人的花香。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音樂。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動人的舞蹈。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化作了我們眼前這段美妙的文字。
。5)壁畫上的飛天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各的美,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仿照課文的寫法,用“有的 , ;有的 , ……”這樣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飛天姿態(tài)寫一寫,你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兩句,三句。(課件出示)。
。6)指多名學生匯報交流。
師: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生排成行逐一描述)。(配音樂和畫面)
(7)、小結(jié):這就是敦煌宏偉瑰麗的壁畫。怪不得作者這樣贊嘆: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生)燦爛輝煌的藝術(shù)殿堂。
4、走進藏經(jīng)洞,激蕩情感。
觀賞莫高窟,有一個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輕聲讀讀第4節(jié),哪些字眼讓你的心情難以平靜?請作些標記。
。1)、課件出示圖片。那個曾經(jīng)裝得滿滿的藏經(jīng)洞現(xiàn)在空空如也了,那些曾經(jīng)被封存近900年的文物,包括唐玄奘不遠萬里取來的“真經(jīng)”全都不在了!它們被帝國主義者掠走了!
。2)、課件出示文字信息,伴音樂:
、儆怂固挂虮I走完整的經(jīng)卷二十四箱近萬卷,完好的絹畫和絲織品等五箱近五百件。
②法國人伯希和盜走大量文獻精品和佛畫、絲織品,總數(shù)約一萬余件。
、廴毡救思ㄐ∫焕捎玫蛢r非法換取了469卷手寫本和精美彩塑兩尊。
、芏韲硕醯潜けI走經(jīng)卷一批。
、菝绹巳A爾納用涂有粘著劑的膠布剝?nèi)×吮诋?6方,共計3.206萬平方公分。
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同學們,當你聆聽了這些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假如你就是一件被掠走文物,一尊珍貴銅像、一張出自高僧的手卷、或一幅精美的絹畫,如今你被存放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博物館里,你最想說些什么?請寫在課文一側(cè)!
。3)交流。
5、總結(jié)全課,積淀情感。
。1)莫高窟雖然經(jīng)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它仍是世界上現(xiàn)有規(guī)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shù)寶庫。被譽為“人類藝術(shù)的殿堂”。 外國的旅游者也這樣評價(課件出示)指名讀。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藝術(shù)是人類文明的曙光。”
。2)站在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舉目仰望這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面對這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你想說些什么?
。3)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得不自豪地說(出示第五自然段)齊讀——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保ò鍟褐腔鄣慕Y(jié)晶)
6、板書設(shè)計:
彩塑(精妙絕倫)
18、莫高窟 壁畫 (宏偉瑰麗) 智慧的結(jié)晶
藏經(jīng)洞
教學設(shè)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初步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教學準備:刺猬、小獾圖片,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受到過稱贊嗎?
2、是誰稱贊你的,為什么呢?
3、你的心情怎么樣?
4、今天我們就來學學一篇課文,題目就叫做《稱贊》(板書課題)讓我們來看看稱贊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二、圖片激趣,初讀課文
1、在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認識兩位朋友吧。(出示刺猬、小獾圖片)
2、誰來跟他們打打招呼?(相機指導讀音:“猬”在“刺猬”一詞中為輕聲)
3、我們的刺猬和小獾朋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就讓我們自己讀讀課文,去找找答案吧。不認識的字可要多讀幾遍哦。
4、生自由讀文。
5、讀完課文,誰能告訴我,到底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識記生字
1、大家才讀一遍就知道這么多事了啊?老師要稱贊大家真會讀書。那生字寶寶大家都和他們交上朋友了嗎?
2、出示含生字的句子。
。1)自由讀。
(2)指名做小老師帶大家一齊讀。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讀。
。4)齊讀。
3、出示詞語
。1)出示帶拼音詞語。。
。2)生自由讀。
。3)齊讀。
。4)去掉拼音。
。5)開小火車輪讀。
。6)男女聲賽讀。
4、聽了大家讀句子,讀詞語老師又要忍不住稱贊大家了,因為大家把生字寶寶讀的多準確啊,瞧,小刺猬也來稱贊大家了,他還帶來了紅紅的蘋果做為禮物請大家吃呢!快接著吧。
3、出示生字蘋果樹,指名認讀。
四、學習兩次稱贊
1、小朋友們學會了生字,真了不起,那老師要讓小朋友再讀一遍課文,這次難度可大了,大家有信心解決嗎?
2、這篇課文到底是誰稱贊了誰?用橫線劃出刺猬稱贊小獾的話,用波浪線劃出小獾稱贊刺猬的'話。
3、出示刺猬稱贊小獾的話。
。1)自由讀。
。2)指名學生讀,指導讀正確。
。3)誰來做做小刺猬來稱贊一下小獾。
4、你說小獾做的板凳到底怎么樣?
5、理解“粗糙”。
6、那為什么這么粗糙的板凳,小刺猬卻還要夸小獾做的好呢?
7、你看,小刺猬多會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啊,讓我們再學著小刺猬的樣子來真誠地稱贊小獾吧。
8、那小獾又稱贊小刺猬什么了呢?
9、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1)自由讀。
。2)指名讀。
。3)蘋果香極了,讓我們一起來把蘋果讀得香香的,讓整個教室彌漫著蘋果的香味吧!
10、同桌互讀對話。
五、寫字指導
1、小朋友們,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從彼此的稱贊中得到了不小的收獲,你想像他們一樣,得到稱贊嗎?
2、那老師就給大家一個機會,仔細看看這兩個字,等會漂漂亮亮地寫一個,同桌之間互相稱贊一下好嗎?
3、生說字形要點。
4、師范寫,生書空。
5、生寫,同桌互相稱贊。
教學設(shè)計14
設(shè)計意圖
1、“詩化心靈”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凈化美化學生心靈的過程。在教學中,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線”的思想。學生口念成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
2、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它不僅是一種認知活動,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生活。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各種情境中多角度互動對話。在對話中,學生進入文本,觸動心靈,獲得獨特的體驗和真切的情感。
3、在積極倡導新課改的大潮中,我們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課始,我就安排學生自主、個性化識記生字,讀通讀順課文。同時,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模仿、想象等理解、感悟字詞的精妙與意蘊。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兒童詩,小作者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愛。這首小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適宜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產(chǎn)生共鳴,感受到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產(chǎn)生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環(huán)境的美好愿望,產(chǎn)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學習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認讀9個生字及8個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書、感悟、體驗中激發(fā)學生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環(huán)境的愿望。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認識9個生字、8個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關(guān)愛他人的愿望。
難點:朗讀詩歌時,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性和詩歌情感的起伏變化。
課前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ㄒ唬┕适聦,情感鋪墊
1、你們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想不想一起看看《神筆馬良》的動畫片?
。ㄕn件出示《神筆馬良》動畫片片段)
2、小朋友們看得那么專注,你們喜歡神筆馬良嗎?說說你的心里話。
3、馬良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神筆(教師舉起一支特大毛筆),為窮人做了很多好事,實現(xiàn)了他心中的愿望。你們想擁有這樣的神筆嗎?
4、有一位小朋友也非?释麚碛旭R良的神筆,因為她想用馬良的神筆做許多許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寫成了一首詩,想聽嗎?
教師深情朗誦,配以課件畫面,音樂。
5、喜歡這首詩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的課文《假如》。
。ㄕn件出示課題)讀課題
。ㄔO(shè)計意圖:運用學生最喜歡的動畫片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情感世界,為學習課文營造氛圍和情感鋪墊)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
。1)找到淘氣的生字寶寶,用“o”劃出并讀準字音,有困難的可向同伴、老師請教。
。2)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集體交流
(1)自讀后,還有沒有覺得難讀的字詞?(采用同伴互助解決)
、圩x讀這兩組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這些頑皮的生字寶寶,蹦蹦跳跳離開了媽媽,你還認識嗎?學做小老師,同桌用字卡考一考,如讀得正確、響亮,獎★,發(fā)現(xiàn)有錯幫助糾正。
(3)把你最想讀的一節(jié)詩正確、流暢讀給大家聽。
。ㄔO(shè)計意圖:運用自主識字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4、小朋友,你讀懂這首詩了嗎?最想說什么?
隨機板書: 假如 畫太陽 和云朵
畫好腿
。ㄈ┳x悟結(jié)合,體驗情感
1、我們天天生活在快樂與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處處都美好,還有許多不幸需要我們?nèi)リP(guān)愛,去幫助。請看:(課件呈現(xiàn)三幅圖,并配上傷感的背景音樂)
圖1: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在寒風中獨立。
圖2:樹枝上鳥窩中的兩只小鳥神情悲傷,滴著眼淚。
圖3:一個孩子坐在輪椅上,透過窗戶望外面的世界。
2、靜靜地看,你想說什么?(可以選擇說其中的一幅。)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點擊課件,隨機出示與圖相對應(yīng)的句子。
圖1: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圖2:小鳥呆在家里,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圖3:西西坐在屋里,
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自由地讀一讀,你心情怎樣?感觸最深的是哪一部分?
。ㄔO(shè)計意圖:精美的圖片和音樂渲染,培養(yǎng)學生想象說話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愛心)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學習詩歌內(nèi)容。
預設(shè):
學習第一節(jié)
。1)同樣對第一幅圖感觸深的還有誰?一起讀讀這句話──“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2)師:“呼──呼──”北風一陣接著一陣,小樹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學生親身體驗:全體起立, 在教師動情的朗誦中,學生“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ㄔ趧幼髂M中理解“縮”、“嘆息”)
角色轉(zhuǎn)換,師生對話: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
小樹小樹,現(xiàn)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陽光、溫暖、幫助、關(guān)心……)
。ㄔO(shè)計意圖:在動作模擬、師生對話中換位思考,深入閱讀,感悟詞句,體驗情感)
。3)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的小樹,多么惹人憐愛,這位小女孩也和我們一樣,很想幫助這棵小樹。
邊引讀邊在課件原句的基礎(chǔ)上出示第一節(jié)詩。
。4)師: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小樹身上,小樹,小樹,現(xiàn)在你感覺怎樣?
。5)看到小樹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女孩的心里(很開心),我們的心里也很(開心),讓我們快樂地讀讀小女孩和我們的美好的心愿。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在師生評議練習有感情朗讀)
學習第二節(jié)
。1)讀“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你讀懂這句話了嗎?
引導:小鳥在苦苦等待什么?鳥媽媽飛呀飛,會飛到哪些遙遠的地方呢?(在想象說話中明白“遙遠”的意思)
。2)鳥媽媽為了給小鳥尋食,多么辛苦,而小鳥(生讀)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此刻,小鳥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飯、面碎……)
。3)善良的小女孩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生:谷粒)(課件出示第二節(jié)詩)。
指名讀
(4)朗讀指導:有了小女孩畫的谷粒,小鳥吃得飽飽的,再也不挨餓,無憂無慮地生活,小女孩和我們的心情怎樣?(高興、喜悅……)
男女生賽讀
學習第三節(jié)詩
。1)讀“西西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2)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沒有一雙好腿”給西西的生活帶來多少不便、痛苦?(在想象說話中感悟“不幸”一詞)
。3)此時西西來到我們面前,你想對不幸的西西說些什么?
創(chuàng)設(shè)對話情境:教師扮演西西,學生與西西對話
參考:
西西:原來我也和你們一樣有一雙健全的腿,可一場意外的事故,使我永遠不能站起來了。
西西:如果我能重新站起來,我一定要去爬山,去游泳。
(設(shè)計意圖:在換位對話中,學生走進文本,感受到?jīng)]有一雙好腿的西西的痛苦,產(chǎn)生了要幫助西西,還西西快樂的強烈愿望。情感熏陶和人文滲透水到渠成,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4)你們對西西的關(guān)心發(fā)自內(nèi)心。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體,自在的生活。小作者和我們一樣,都讀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節(jié)詩)
自由朗讀
。5)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為有許多像小作者那樣善良的人在關(guān)心她。我們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來,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在球場上,在 (指名說)。
這時的西西是多么開心,我們也一樣開心。讓我們把真誠的祝福送給西西。指名讀,師生評議。
。ㄋ模┳灾鞣e累,提升情感
1、小女孩真是個有愛心的孩子。她不但給窗前的小樹畫了個紅紅的太陽,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谷粒,還給西西畫了一雙好腿。這三個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歡哪個愿望就背下來好嗎?(學生自由背誦)
誰來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每個愿望請一個孩子)
現(xiàn)在我們能不能把三個愿望連起來背一背?老師給你們配上好聽的音樂。(配樂背誦)
設(shè)計意圖:把選擇權(quán)、自主權(quán)交給孩子,教師只作適當引導,既達到了語言積累的目的,又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學習。)
2、小女孩的愿望只有這三個嗎?你從哪里讀出來的?(感悟文末的省略號)
3、生活中真有這樣的神筆嗎?小女孩的美好愿望能不能實現(xiàn)呢?
是呀,生活中沒有那樣的神筆,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實現(xiàn),所以小女孩說──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們都有如馬良一樣的愛心,這是最可貴的。讓我們齊讀全文,一同來享受小女孩帶給我們的美好。
。ㄎ澹┩卣瓜胂,釋放情感
1、一個有愛心的人,隨時隨地都會想著去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拿它來實現(xiàn)什么愿望呢?
(出示課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圖片:熊貓、森林、污水、盲童、車禍……)
學生可以根據(jù)圖片提供的內(nèi)容說,更可以自由想象說,對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愿望尤其加以肯定、贊賞。
。ㄔO(shè)計意圖:在入境感悟體驗后,學生有一種表達的愿望在涌動。抓住時機,發(fā)散、拓展學生的思維,給孩子以充分想象的空間,引導他們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在思維中傾訴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自然的激情。)
2、學生仿寫小詩一節(jié),有能力的可仿寫二節(jié),還可以配上自己喜歡的插圖。
3、小組交流,并合作成一首動人的詩歌,注意節(jié)次排列的順序性。
4、小組展示:配樂朗誦
結(jié)束語:雖然我們沒有馬良那樣的神筆,但是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愛心,都有關(guān)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吧。ū尘耙魳贰蹲屖澜绺篮谩罚
作業(yè):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用它畫些什么呢?把想到的寫在小練筆本上。
《假如》自評稿 周紅兵
這首兒童詩歌,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 、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愛。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除了能從中積累語言外,還能純潔孩子們的心靈。面對這樣一首文字平凡而情感充沛的詩歌,我探索著采取簡潔的線條,走出教師煩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說教式教學的途徑。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入情入境。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親”。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情境因素對人的情感能起感染作用。小學生因生活經(jīng)驗缺乏,知識水平有限,教學中如果僅靠文字的敘述,很難向?qū)W生呈現(xiàn)直觀形象。因此,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各種直觀情境。這節(jié)課我創(chuàng)設(shè)多種情境,如在教學第一、二小節(jié)時,通過創(chuàng)設(shè)“小樹在寒風和大雪中受凍”、“小鳥在鳥窩里孤零零地大哭”兩個情境,讓學生仔細看,仔細聽,通過多種感官的感受,引發(fā)學生內(nèi)心體驗,感受到小樹的寒冷,小鳥的孤單,西西的痛苦。這樣,讓學生達到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深刻體驗文中蘊含的情感。
2、揣摩文字,誘發(fā)情感。
課文的情感總是從字里行間顯露出來,特定的語言總是表達特定情感,特定的表達方式和文章的情感傾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教學中,應(yīng)在感知課文語言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文字,強化語感訓練,使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如在教學第一小節(jié)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對“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的理解,讓學生看圖后邊做邊說說小樹在嘆息什么,讓學生邊模仿小樹冷的動作邊學著小樹說說話,讓學生感受到小樹的可憐,通過反復誦讀,體驗文章的思想情感。
3、引導想象,升華情感。
想象是思維的特殊形式,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智力因素。有些課文的情感可以向文外延伸,抓住伸展點發(fā)揮想象,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升華。在教學第一小節(jié)時,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在紅紅的太陽下小樹有什么感覺?會說些什么呢? 讓學生仿佛自己就是那太陽下的小樹,學生展開了自己的想象,體會小樹有了太陽以后再也不覺得冷,而是感覺非常的暖活,這樣的想象讓學生更能溶入情感,更好地體會小樹在陽光下享受的溫暖,感受小樹內(nèi)心的開心。
4、讀寫結(jié)合,深化體驗。
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適合對學生進行仿寫的練習。而且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學了這首詩,學生產(chǎn)生了許多共鳴,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假如”,萌發(fā)了寫詩的沖動。我抓住時機,通過對省略號含義的挖掘,讓學生認識到身邊需要關(guān)注的事物還有很多。讓學生把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寫下來。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讓體驗在學生寫話中升華。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總之,整個設(shè)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松愉悅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語言。
《假如》說課稿 周紅兵
《假如》是一首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愛。這些關(guān)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這篇課文的教學,教師要啟發(fā)學生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生活,關(guān)愛環(huán)境。
作為教師,如何調(diào)動孩子內(nèi)在的情感,達到和作者心靈的相通,激發(fā)孩子那顆純真、善良的心?我在教學伊始給他們繪聲繪色的講《神筆馬良》的故事,孩子們聽的入神了。接著我趁熱打鐵誘導孩子們進入詩歌的學習:馬良的神筆是多么神奇啊,假如我有一支,該多么好啊。同學們你們想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好想好想。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有個叫白冰的人,跟我們有同樣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一首詩歌。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此時我的孩子們讀的可投入了,都想弄明白這個小朋友想要一支神筆干什么?孩子們的學習勁頭深深的感染了我!我想為了讓孩子們真正進入文本,那一定要指導好孩子們精讀涵泳,感悟語言。
首先我讓孩子們自己讀詩歌,自己琢磨詩歌的每一小節(jié)應(yīng)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再指名讀一讀,再評議、琢磨琢磨每一小節(jié)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一步我充分讓孩子們自己去琢磨、體會。當孩子們體會有困難時我才加以指導。如第一節(jié):“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讓小樹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長”孩子們都知道應(yīng)該用愉快的語氣來讀。后面兩句“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 輕輕嘆息! “則要讀出溫柔的,憐愛的語氣,可是孩子們體會不到。我此時用無限溫柔、憐愛的語氣朗讀。我一邊朗讀一邊用手撫摩孩子們的頭。孩子們聽后能悟出其中的情感。這時我就讓孩子們多讀,讓孩子們悟其它幾節(jié)詩歌的情感。對于第三小節(jié),孩子們都能體會應(yīng)該讀出對殘疾朋友西西的同情、憂傷。為了讓孩子們充分理解作者的美好愿望。我讓孩子們同桌互讀,小組賽讀。對于讀的好的孩子我讓他們上臺朗讀。孩子們的小手一雙雙高高舉起。上臺朗讀舉行了一輪又一輪,每個孩子都上臺了。他們那聲情并茂的朗讀深深的打動了自己、同學、以及我的心!
孩子們純真、善良的心靈已經(jīng)達到了和詩人白冰的融合。我順勢利導讓孩子們展開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想畫什么?沒想到此時的課堂沸騰了,孩子們的小手舉的是那么高!袄蠋熚艺f、老師我說”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貧苦的山村孩子畫一所漂亮的學校,讓他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失明的孩子畫一雙明亮的眼睛,讓他們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周老師畫一個改作業(yè)的機器人,讓老師不在那么辛苦。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窮苦的人畫好多的金幣,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人們畫一雙翅膀,在藍天下自由自在的翱翔。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畫一艘宇宙飛船,讓我們到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多么善良的孩子們!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們!記得一個外國作家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詩人。是的,兒童充滿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兒童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火山噴發(fā)般的力量。今天的教學我真正感受到孩子們那純真的心靈!那豐富的想象力!
想象并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我想正是自己在本課的教學中充分抓住本課的語言材料,讓孩子們將這些材料通過讀深深的印入孩子們的大腦,孩子們的想象活動才得以完成。以后我要指導孩子多接觸、多觀察事物,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豐富知識,增加表象儲備,為想象力的發(fā)展作好準備。因為想象的內(nèi)容盡管可以千奇百怪,但總得受已有知識影響,以已有表象為基礎(chǔ)。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文中的語言材料,激發(fā)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使孩子們對美好的事物充滿向往、追求!
教學設(shè)計15
【教學創(chuàng)意】
讓學生說話:此課教學依“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塊層層推進,以教師贈格言、學生擬格言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內(nèi)涵,升華作品美點精粹。由淺入深,逐塊推遞,讓學生自由說話、主動說話、積極討論,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領(lǐng)會深意、感悟人生、學會做人。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的習慣。
2教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guān)愛弱小的待人處事原則、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味文章深情
難點:激發(fā)學生超越作品的感悟
【教學方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教學媒體】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劢虒W過程]
一、課前《三只小貓》動畫的欣賞,學生對三只貓的印象、感受,導入新課。
二、30秒視頻(漂亮、可愛的貓)欣賞,觸發(fā)學生愛的情感。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從動靜兩方面欣賞了可愛、調(diào)皮的貓。今天讓我們一起從鄭振鐸的小說《貓》中,來聆聽一段生動感人的養(yǎng)貓的故事,來體驗一種發(fā)人深省的養(yǎng)貓的快樂與傷悲——
養(yǎng)貓誠然有樂,可是悲從何來呢 我們依照“理解”“品味”“感悟”三步來品讀全篇。
二、理解
1.學生朗讀,標記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jié)局的語句,理解作品內(nèi)容。
2.學生按句式說話:“讀 ,我看到了一只 貓!
教師擇要點引導深入:
A“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一只活潑可愛的小貓。
這一處貓的動作和描寫可謂文筆的精華,它用樸素的言語創(chuàng)造了一只活潑可愛的貓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夠喚起我們的想象——小貓逗玩的動態(tài)、情態(tài)栩栩如生。
B“有時蝴蝶安詳?shù)仫w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 ——一只更活潑更有趣的小貓。
這一個鏡頭,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小黃貓圓圓的腦袋、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眼睛、伺機捕捉的形神躍然紙上,真是妙筆生輝。
C“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 ——一只可憐的貓。
來得可憐: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遺棄,無家可歸,幾乎為冬寒與饑餓所殺。
活得可憐: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不像別的小貓那樣喜歡頑游,對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潑,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不去捉鼠。
去得可憐: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D“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逃過露臺,嘴里還銜著一只黃鳥。” ——一只兇惡的黑貓。
3探討作品結(jié)構(gòu):設(shè)疑、討論——刪去寫前兩只貓的文字可以嗎
——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層層推進,寫花白貓、小黃貓是為詳寫第三只貓(可憐貓)作必要的鋪墊,是為了與第三只貓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畫形象、凸現(xiàn)中心。
4小結(jié)、板塊過渡:
文章用樸實無華的言辭將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娓娓道來,幾只各不相同而又活靈活現(xiàn)的貓躍然紙上!拔膶W作品的創(chuàng)作往往就是思想感情的宣瀉”,本文在樸實的筆墨和平靜的敘事中其實潛藏著一條深沉而真摯的感情之流。
三、品味
1學生朗讀,標記抒情議論的語句,體會“我”的感情。
2學生按句式說話:“讀 ,我體味到 !
師范例:讀“我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那時太陽光暖暖地照著,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我體味到“我”的愉悅之情。
學生朗讀、評說,教師擇要點引導深入、指導朗讀:
A“我心里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
——“我”為花白貓的病死而難過、酸辛。
人一旦對自己喜愛的東西產(chǎn)生了感情,就會為它的不幸而難過。
B“我也悵然的,憤恨的,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
——“我”失貓的悵然,對惡人的憤恨!
這些損人利己的人實在可恨!
C“自此,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
——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親愛的同伴,一種失落感久久縈繞在心,缺德的人太氣人了,叫人恨恨難消,養(yǎng)貓固然快樂,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讓人難受,干脆不養(yǎng)了。
朗讀指導:重讀“好久不”,讀得低沉、余味無窮。 (學生朗讀。)
D“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一種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一見到貓就觸發(fā)了自己靈魂的傷痛,覺得永遠愧對這類生命。
朗讀指導:重讀“永不”,讀得沉郁、果決,讀出傷痛。 (學生朗讀。)
3重點品讀“我心里十分難過……”一段。
(1)指名讀。
(2)朗讀指導:為了讀出“我”的'難過、后悔、自責之情,本段的朗讀在語速語調(diào)上要有講究;語速由舒緩而稍微加快,語調(diào)由低沉到略有升高。
(3)生齊讀。
(4)品味語言。
扣“十分難過”“良心受傷”深入到“妄下斷語”(沒有事實根據(jù)地作出判定);設(shè)疑、討論。
A“我”為什么暴怒,揮舞大棒虐待可憐貓
B我根據(jù)什么跡象斷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鳥
C.可憐貓究竟為什么要“凝望”鳥籠呢
D.誰是咬死“我”的芙蓉鳥的真兇證據(jù)何在
4小結(jié)、板塊過渡。
一種豐富的情感在娓娓道來的敘事中無聲無形地流淌著,不斷積淀,直至噴發(fā)。通過我們的朗讀、理解、品味,我相信你們一定有許許多多的感想,一定有對作品更深層次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
四、感悟
學生討論、交流,按句式說話:“對于 ,我想說: !
1對于作品中的“我”,對于“我”妄下斷語打死可憐貓的事件,我想說:
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實;對人對事不存偏見私心,要寬容、要仁愛,要同情弱小者。
教師贈格言:關(guān)愛生活中的“可憐貓”!
2對于作品中的貓,我想說:
在不合理的社會中,弱小者總是飽嘗著生活的不幸,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會成為冤案的犧牲品;人的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3.學生自擬格言:
A努力完善自我!
B弱小就要挨打!
C努力拼搏,奮發(fā)向上。
D你想得到幸福嗎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小結(jié):這些對作品深層次的感悟,其實就是作品的主題。有許多作品,從不同角度看,對主題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是所謂主題的多義性。
五、升華
課堂結(jié)語:同學們,有時候我們讀鄭振鐸的《貓》會有這樣的感慨:這哪里是在寫貓呢分明是一幕世態(tài)人情的寫真!那滲透在字里行間的一種真情,一種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學作品藝術(shù)上的美的體現(xiàn)。(播放美麗可愛的貓的視頻)請欣賞這些可愛而又可憐的貓,請關(guān)愛生活中的“可憐貓”!
六、布置作業(yè)
A組的同學寫感悟和用至少5個生字詞組合段落。
B組同學寫一句感悟和抄寫生字詞。
【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教學設(shè)計的設(shè)計07-17
教學設(shè)計的設(shè)計07-17
《冰花》教學設(shè)計 冰花教學設(shè)計12-12
欣賞與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05-24
《頭飾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06-06
頭飾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08-07
【熱】教學設(shè)計的設(shè)計07-17
教學設(shè)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