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30 12:34:38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能正確地按數級讀數。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讀法,培養(yǎng)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yǎng)數感。

      教學重點:

      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教學難點: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ㄒ唬┳x一讀下面的信息

      1.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再讀一讀信息中的數,想一想,萬以內數怎么讀。(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都沒有就讀零)

     。ǘc明課題

      1.課件出示:

      2.師:在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這樣的數又怎么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信息中的數,復習萬以內數的讀法,為學生億以內數的讀法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ㄒ唬┱f數的讀法

      1.2496寫在個級上

      提問:讀出這個數。(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寫在萬級上,個級補上4個0

      師:這個數你會讀嗎?讀一讀。(二千四百九十六萬或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哪種簡便?再用這種方法讀一讀。

      3.試一試:3080000 40500000

      師:這兩個數怎么讀?

      4.比較

     。1)師: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讀法相同,只是數在萬級時后面加一個萬字)

     。2)師:萬級上的數怎么讀?(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5.練習:讀出下面每組數。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設計意圖:把個級上的數移到萬級上,使學生感到兩級上數的讀法有練習,便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

     。ǘ┖袃杉墧档淖x法

      1.出示:54621

      師:這個數怎么讀?讀一讀。(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

     。1)師:這些數怎么讀?讀一讀。(六百四十萬七千、一千零三萬零四十、六十五萬零六、三千四百萬零六十九)

     。2)師:這幾個數中都有0,有些0我們就讀出來了,有些0就沒有讀出來。我們再讀一讀,邊讀邊找,哪些0讀出來了,哪些0沒有讀出來。(教師把讀出來的`0描紅: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

      (3)師:想一想,0什么時候不讀?什么時候要讀?怎么讀?(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師:我們知道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那么個級哪兒的0不讀,萬級哪兒的0就不讀,也就是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而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3.練習:做一做第2題

      師:讀出這些數,注意每個數里的0,要怎么讀?

      【設計意圖:在讀數的過程中,讓學生慢慢體會0的讀法,通過找哪兒的0讀了,哪兒的沒讀,引導學生發(fā)現0的讀法,并把0的讀法還歸結到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上數的讀法來讀。便于學生掌握】

      (三)總結讀法

      師:再把這些數讀一讀。

      2.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讀。

      3.匯報:

     。1)先讀( 萬 )級,再讀( 個 )級;

     。2)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 不讀 ),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練習:做一做第3題

      (1)師:讀一讀這些數?

      (2)師:你怎么知道32680的最高位是萬位?(可以從個位開始數,也可以分級)

     。3)師: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快?

     。4)師:對,通過分級我們可以很快地確定最高位,從而讀出這個數,分級時我們一般在個級和萬級之間用豎虛線分開。

     。5)師:用這種分級的方法,先分級再讀出這些數。

      【設計意圖:讀數要從最高位讀起,要確定最高位是什么位,分級是關鍵。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讀數后交流方法,進而找到最簡便的方法!

      2.教材第8頁第3題

     。ǘ┨岣呔毩暎航滩牡10頁第14題

      【設計意圖:讀數要從最高位讀起,要確定最高位是什么位,分級是關鍵。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讀數后交流方法,進而找到最簡便的方法。教材第10頁第14題是較靈活的題目,通過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讀數的方法!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類推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數級、數位,掌握數位順序表。

      2.結合現實情境,利用數位順序表進一步體會“位值”的含義。

      3.在結合現實情境認識大數的過程中,體會大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教學難點:體會“位值”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ㄒ唬┳x一讀下面的信息

      1.課件出示:

      師:請大家看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這些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萬以內的數,對萬以內的數你都知道什么?

      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說,如:計數單位、數位、讀寫法、大小比較等。

      3.課件出示:

     。1)師: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師:把這些數與剛才的數比一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ǘc明課題

     。1)師: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到比萬大的數?

      (2)師: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比萬更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億以內的'數。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組信息,喚醒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為學習新知做準備。通過比較兩組信息中的數,使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還大的數,而且這樣的數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體會學習大數的必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ㄒ唬┱J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1.認識“十萬”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計數單位“萬”,誰能在計數器上撥出10000?

     。2)師:如果再撥一顆珠子,是幾萬?(2萬)再撥下去呢……

     。3)師:9萬再加一萬是幾萬?萬位滿十,怎么辦?(萬位滿10,要向前一位進1)這里的一顆珠子表示多少?(十萬)

      (4)師:根據剛才撥珠的過程想一想,萬和十萬有什么關系?(10個一萬是十萬)

     。5)師:十萬有多大?(課件演示:小正方體由一→十→百→千→萬→十萬的變化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在計數器上一萬一萬地撥數,引導學生思考“萬位滿十怎么辦”,使學生自主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并體會10個一萬是十萬。通過小正方體的累加過程,幫助學生感受十萬的大小,培養(yǎng)數感。】

      2.認識計數單位“百萬”“千萬”和“億”

     。1)師:十萬比萬大,10個一萬是十萬,那還有比十萬大的計數單位嗎?是什么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兩人合作研究。

     。2)學生兩人一組研究。

     。3)匯報,學生可以繼續(xù)用計數器數,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最終得出: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3.歸納“十進關系”

     。1)師:一(個)、十、百、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

     。2)師:讀一讀(從10個一是十,到10個一千萬是一億)。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利用類比遷移規(guī)律,在認識了計數單位“十萬”后,由學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計數單位“百萬”“千萬”和“億”,并把它們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歸納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ǘ┱頂滴豁樞虮,認識數位、數級,體會“位值”的含義

      1.認識數位

     。1)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計數單位?萬和千萬可以換下位置嗎?為什么?

     。2)師: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作數位。

     。3)說一說每個計數單位所對應的數位是什么。

      2.認識數級

     。1)讀一讀這些數位(有意識的領著學生四個一停頓),你有什么發(fā)現?

     。2)師:我國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分成一級,個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個級,那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呢?(萬級)億位在哪一級?(億級)

      3.體會“位值”的含義

     。1)師:北京有19612368人,在這個數中,有兩個6,這兩個6分別表示什么?(左邊的6表示6個十萬,右邊的6表示6個十)

     。2)師:都是6,為什么表示的意義卻不同?

     。3)師: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4)師:這個數含有幾個數級?萬級上是幾?表示什么?個級上是幾?表示什么?

      【設計意圖:在整理數位順序表的過程中,認識數位、數級,并結合現實情境,體會相同的數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2.做一做第2題

      3.完成教材第8頁第1、2題

      【設計意圖:做一做第1題,通過數數,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計數規(guī)律,第2題通過讓學生自己嘗試制作,加深學生對數位排列順序和數級劃分的認識。教材第8頁的兩道練習,鞏固學生對數位、計數單位和數級的認識!

      四、感受一億的大小

      1.師:我們感受了十萬的大小,那一億到底有多大?

      2.畫點體驗:

     。1)如果給你1分鐘的時間,猜猜你能畫幾個點?

     。2)計時體驗

      (3)說說你畫了幾個點?

     。4)估一估,算一算:畫一億個點需要多長時間?

      【設計意圖:與十萬相比,一億是個很大的數,學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讓學生在1分鐘的時間內畫點,并估算畫一億個點需要多長時間,引導學生感受一億的大小!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認識“ 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知道億是個很大的數,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重點、難點:

      1、感受大數的必要性,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

      2、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計數器,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主題圖中的一個立方體,先是估計有多少個小立方體,然后算一算驗證,并說出計算的方法。

      課件出示:主題圖一,回答多少個小立方體,然后在計數器上撥出。

      課件出示:主題圖二,猜測共有多少個小立方體,說說理由。

     。ǘ┨剿餍轮

      1、認識“十萬”:

     。1)結合小立方體圖形,讓學生在計數器上1千1千的撥。

      (2)問:10個一千是一萬,接下去1萬1萬該怎么數?

      (3)當學生數到九萬時,教師可以提出:“再加上一萬是多少?”的問題,以供學生思考。

     。4)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中,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老師小結: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并在計數器上師生共同撥出“十萬”。

      2、出示從“個(一)到萬”的數學模型,讓學生感受各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3、師生在計數器上撥“十萬”的活動,加深對“滿十進一”的印象。

      4、認識“百萬、千萬、億”

      (1)提問: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呢?10個一千萬呢?讓學生說出想法后用計數器驗證。

     。2)在計數器上進行操作驗證.

      (3)告訴學生: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如果1秒數一個數,晝夜不停地數,數到1億要數3年2個多月。

     。4)指出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和以前學的個、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提問:從剛才一邊撥珠,一邊數數的過程中,誰發(fā)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關系)

     。5)出示十進制數位順序表,讓學生觀察。

      (三)練習設計:

     。ㄋ模┱n堂小結:

      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我們認識了比較大的數,你都記住了哪些計數單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ㄎ澹┳鳂I(yè)布置: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4

      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常見的計算工具,知道計算機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诹私庥嬎闫魃铣R姽δ苕I的名稱,學會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

      ①結合教師提供的圖文資料,經歷了解計算工具演變的過程。

      ②經歷認識計算器、學習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感受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求精神。

      ②對計算器充滿好奇心,體驗用計算器計算的樂趣。

      重點

      了解計算器上常見功能鍵的名稱,學會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

      難點

      了解計算器上常見功能鍵的名稱,學會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課型

      新授

      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珠算表演(表演內容自己準備)

      二、嘗試小研究

      課前嘗試小研究:

      1、自主學習60-63頁,了解:電子計算器具有()、()、()等特點。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它已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

      2、現在計算器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廣泛,你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計算器嗎?你知道計算器的各鍵的功能都是什么嗎?(可以問家長或上網查詢,在下面空白處做簡單的記錄。)

      課上嘗試小研究:

      1、用計算器按下圖給出的順序計算。

     。1)任取一個兩位數>是雙數,除以2;是單數,乘3再加1>得出結果后,如上反復進行>最后得出結果是1,停止。

     。2)任取一個三位數,按上面的程序在計算一下,看結果如何。

     。ㄓ嬎憬Y果還是1)

      2、按下圖給出的順序,用計算器計算。

      任意取三個互不相同的數字,組成一個最大的三位數和一個最小的三位數>用最大數減去最小數,得到一個新的三位數>用新三位數中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組成一個最大三位數和一個最小三位數>重復上面的運算>結果得495,停止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受使用計算器的好處,感受計算器的神奇,體會數學的樂趣!

      三、小組合作探究

      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天大約浪費16千克的水,這些水就這樣被白白地流掉了……

      1、照這樣計算一年(按365天計算),要浪費多少千克的水。(說出怎樣列式計算,還要說出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

      2、把這些水裝在飲水桶中(每桶水約重19千克),大約能裝多少桶?

      3、如果你家平均每月要喝12桶水,算算這些水夠你家喝幾個月,

      合幾年?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拓寬了學生的參與面和開口面,通過每個學生思維的碰撞,逐漸將知識進行完善、系統(tǒng)化。本題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計算過程中,感受水的寶貴,自覺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同時親自體驗計算器的使用。】

      四、班級展示提升

      1、哪個小組先來和大家一同分享你們的研究結果?

      要求:下面的同學也要認真聽,看看你同不同意他們的研究方法。一會說出你想問他們的問題,或者對他們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評價和補充。

      2、互相糾錯,其他小組認真傾聽,看列式和計算器的使用是否正確,如有錯誤,及時指出。

      【設計意圖:班級展示提升是小組內形成統(tǒng)一的觀點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并引發(fā)深入思考的過程,通過小組間思維碰撞,使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教師的適時點撥使學生對計算器的認識更深入,教師的引導會讓學生有意識的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2+3+··················+100=

      五、挑戰(zhàn)自我

      基礎練習:

      教材P61練一練1、2題。

      變式練習:

     。1)9×9-1=(2)(10-1)÷9=

      98×9-2=(200-2)÷9=

      987×9-3=(3000-3)÷9=

      9876×9-4=(4000-4)÷9=

      要求:

     、儆糜嬎闫饔嬎悴⒄乙徽腋鹘M題的規(guī)律。

     、谀隳苷諛幼用拷M繼續(xù)編一道題,并直接寫出答案嗎?

      【設計意圖:練習體現基礎性、目的性、層次性原則,主要是對使用計算器的考察,第二題還考察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讓學困生吃飽,資優(yōu)生吃好】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和十億等計數單位及相應的數位。

      2、初步會讀一般的多位數,并說出數的組成。(中間不含0的多位數)

      3、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讀出大數,說出數的組成

      能將大數正確的分級

      3.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情景引入

      1、你知道嗎?上海的一些區(qū)縣的人口數(20xx年)

      南匯 699119 閘北區(qū) 707869浦東新區(qū) 1766946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大數。

      二、新課探究:

      探究一:認識十進制計數法。

      1、20xx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有誰知道,我國目前的總人口呢? 請你讀一讀:1295330000

      1) 我們曾經認識了哪些數位?它們相對應計數單位是什么?

      生:我們認識了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它們相對應的計數單位是個、十、百、千、萬、??

      小結:正如我們所說的個、十、百、千、萬、還有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

      2)一萬一萬的數,10個一萬是多少?計數單位又是什么呢?

      生:10個一萬是十萬,計數單位是十萬。

      3)10個十萬呢?10個一百萬呢???

      生1:10個十萬是百萬,計數單位是百萬。

      生2: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計數單位是千萬。

      生3:10個一千萬是億,計數單位是億。

      4)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幾?

      生: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師:因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所以叫十進制計數法。 探究二:介紹四位分級法。

      1)為了讀數方便,按照我國習慣,把數位進行了分級。

      很久以前,我國的`勞動人民就創(chuàng)造出了用四位一級的方法計數,即從右起每四位為一級。個、十、百、千是個級,個級表示多少“一”;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萬級表示多少個“萬”;億、十億、百億、千億是億級,億級表示多少個“億”。

      2)我們來看上海的人口:16737700,這個數分為幾級呢?萬級上表示多少?個級呢?

      16737700是由()個萬和( )個一組成的。 生:16737700,這個數分為二級

      萬級上表示1673個萬,個級上表示7700個一。

      三、課內練習:

      練習一填空

     。1)10個一萬是( ),10個一百萬是( )。

     。2)10個一億是( ),10個十億是( )。

     。3)一百萬里有10個( ), 有100個( )。

      練習二

     。1)2100350里有()個一。

     。2)1023003405里有( )個億( )個萬和( )個一。 課堂小結

      四、本課小結

      在讀大數時,利用數位分級的方法可以使我們更準更快的讀數。

      課后習題

      五、課后作業(yè)

      讀讀第10頁中北京市、河南省、臺灣省、浙江省、西藏自治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等地的人口數。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和現狀,了解算盤發(fā)明的意義和作用,能用算盤記數。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計算器。認識計算器各鍵的功能。

      2.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簡單歷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創(chuàng)造源于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欲望。

      教學重點: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和現狀,認識計算器各鍵的功能。

      教學難點:了解算盤發(fā)明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準備:課件、算盤、小棒

      教學過程:

      一、認識算籌

     。ㄒ唬┱勗捯

      1.師:我們了解了數是怎樣產生的,隨著數的產生,就會出現數的計算,為了計算方便,人們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

      2.課件出示

      師: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時期出現了這樣的計算工具(課件出示:圖)。你知道這叫什么嗎?

     。ǘ┯盟慊I記數

      1.師:對,這是算籌,古代的算籌實際上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一般長為13~14 cm,徑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制成的。怎樣用算籌表示1~9這九個數字呢?(出示課件)

      2.師:這幾個數字分別表示數字1、2、3、4、5,那6怎么表示?用手中的小棒試一試。

      3.課件出示

      師:用算籌表示6,先用一根橫著小棍表示5上面放一根豎著的小棍表示1,這兩根小棍加起來就是6,這里有了代數的思想,而且把加法用到了記數方法中。那么7、8、9你會表示了嗎?說一說。

      4.師:怎樣用算籌表示多位數呢?用算籌記數有兩種擺法(課件出示:橫式和縱式圖)。

      5.師:用算籌表示大數時,從右到左,縱橫相間,如29(課件出示:29),就先用縱式表示出個位上的9,再用橫式表示出十位上的2,這個數就是29?梢姡袊撕茉缇鸵呀浿腊阉慊I放在不同的位置來表示大小不同的數,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位值制的國家。

      6.課件出示:

      師:這個數是多少?

      7.師:大家可以看到,這里只有九個數字,少哪一個?0的出現也經過了很長時間。起先沒有0的記法,后來用“空一位”的方法表示0(課件出示:306的圖),這個空位就是0,與我們現在寫數中“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用0表示”一樣。

      8.課件出示:

      師:后來發(fā)展成用□表示0,大約700多年前用○表示0。

     。ㄈ┝私馑慊I的不足,產生對“新型”計算工具的需求

      1.師:試著用小棒代替算籌表示出19612368。(學生嘗試時,可能會出現小棒不夠用的情況)

      2.師:擺出來了嗎?誰來試試?沒擺出來的同學出現什么問題了?(小棒不夠用,太占地了擺不下)

      3.師:我們只是用算籌擺一個數試一試,古人不但用算籌記數,還用它計算,所以要隨身攜帶。你知道古人要隨身攜帶多少根嗎?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里,系在腰部隨身攜帶。你想不想也隨身帶著?為什么?(不方便)

      師:算籌不方便,計算速度又慢,改革算籌,簡化演算方法,加快計算速度就成了人們的迫切要求。在一千多年前,中國人又發(fā)明了一種計算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嗎?

      【設計意圖:了解用算籌的記數方法,通過說出算籌表示的數是多少的活動,體會位值制的作用。通過用小棒當算籌表示“19612368”這個活動,使學生體到算籌的不便,從而產生對簡便的計算工具的需求。】

      二、認識算盤

     。ㄒ唬┱J識算盤

      1.課件出示

      師:對,就是算盤。(學生隨意說)

      2.課件出示:

      師:你對算盤有哪些了解?向大家介紹介紹。

      算盤的框內裝有一根橫梁,梁上的小棍數根,稱為檔。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

      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一。在撥數時要先定好數位,規(guī)定哪檔是個位,然后再撥數。

     。ǘ┧惚P的作用

     。1)師:算盤可以用來記數,也可以用來計算。

     。2)師: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位,這與整數的數位順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在個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撥珠靠梁,就分別表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0”用空檔表示。

     。3)課件出示:

      師:算盤上表示出的數是多少?(35215862)

     。4)出示:算盤

      師:請你在算盤上撥出602、534067。

     。5)師:如果讓你用算籌表示這兩個數,你覺得怎么樣?用算盤記數要比用算籌記數方便許多。計算速度也快很多。因此,中國的算盤逐漸傳入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等地,以后又經歐洲的一些商業(yè)旅行家把它傳播到了西方。

      (三)認識兩種算盤

      1.課件出示:

      2.師:觀察有這兩個算盤,它們有什么不同?

      3.師: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后來算盤發(fā)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了一顆珠子。因為中國古時候采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15;進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

      【設計意圖:學生在二年級時已經對算盤有了初步的認識,這里以大家互相介紹的形式,喚起學生的舊知。通過讓學生讀出算盤上的.數和在算盤上撥數的活動,了解算盤的記數方法,并引導學生想象要是用算籌表示這兩個大數,會怎么樣,突出算盤的便捷,這也是它能出入日本、朝鮮等國的原因!

      三、認識計算器

     。ㄒ唬﹪庥嬎愎ぞ叩陌l(fā)展

      1.師:我國的計算工具在發(fā)展,其他國家也發(fā)明了計算工具。你都知道什么?

      2.認識計算尺

     。1)課件出示:

     。2)師:17世紀初,英國人發(fā)明了計算尺。計算尺的出現,開創(chuàng)了模擬計算的先河。從岡特開始,人們發(fā)明了多種類型的計算尺。直到20世紀中葉,計算尺才逐漸被袖珍計算器取代。

      3.認識機械計算器

      (1)課件出示:

     。2)師:17世紀中期,歐洲人發(fā)明了機械計算器。世界上第一臺加減法計算機是1642年,由法國哲學家和數學家帕斯卡發(fā)明的,它是利用齒輪傳動原理制成的機械式計算機,通過手搖方式操作運算。這一時期的計算機雖然構造和性能還非常簡單,但是其中體現的許多原理和思想已經開始接近現代計算機。

      4.認識計算器和計算機

     。1)課件出示:

     。2)師:在萊布尼茲把帕斯卡發(fā)明的只能做加減計算的機械計算器改進成也可以進行乘除計算后,一直要到20世紀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3)師: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它是個龐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噸,每秒可以計算5000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不斷更新。今天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可以用手輕輕托起,速度快的計算機1秒鐘能計算幾百萬億次。

     。ǘ┱J識計算器

      1.計算器的用途

     。1)師:我們認識了古今中外這么多的計算工具,遇到下面這樣的問題,你會選擇什么計算機工具呢?

      (2)課件出示:

      師:如果你和爸爸媽媽去公園玩兒的時候在小賣部買了一些食物、三瓶水和一些紀念品,想知道這些東西多少錢,怎么辦?(用計算器)

      師:為什么選擇計算器?(用計算器可以算得又對又快、手機上就有用起來方便)

      2.課件出示:

      師:看來大家都愿意用計算器,你了解計算器嗎?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紹介紹。(顯示器,開關及清除屏鍵、清除鍵、數字鍵、運算符號鍵等等。)

      3.小組活動。兩人一組,互相出一步計算題,并用計算器計算,了解各鍵的作用。

      4.師:大家介紹的這些鍵都是我們常用的,還有一些鍵隨著我們的數學學習,今后會用到。我們認識了計算器,怎么用計算器計算呢?如果按錯了怎么辦?我們下節(jié)課一起學習計算器的使用。

      【設計意圖: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計算器計算又對又快且攜帶方便的特點。并使學生在交流中了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功能。】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7

      本節(jié)課對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的知識進行了整理和復習,復習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數位順序表,計數單位以及多位數的讀寫法,能正確熟練地讀寫多位數,會正確將多位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進一步復習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采用練習的方式來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及改寫。

      在復習中我根據復習課的本質,引導學生系統(tǒng)整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靈活的整理知識點,設計練習題,學生在教師引領下積極地完成了復習內容。本節(jié)課的思路清晰,我的感覺還不錯。具體是這樣的:

      在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在自己的心里想好一個數字,然后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報出自己的數字,然后由我把這些數字寫在黑板上,轉行時,故意讓這些生成的數有含有兩級的數,含有三級的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其次,讓學生把這些數給讀出來,指名學生來講解自己的讀法,并告訴其他學生讀數時要注意什么。接著,采取競賽的方式,指名兩位同學,和其他同學一起由老師報數,學生寫數。寫完后請學生給大家講解寫數的方法。借著黑板上的數,順勢復習數位順序表,區(qū)分數位與計數單位的區(qū)別,掌握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順勢復習每個數字在不同數位上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把黑板上的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讓學生講明自己是如何進行大數比較的。

      最后讓學生把黑板上的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位數,并改寫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并讓學生分享自己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整堂課都秉著老師做學生的促進者的理念,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盡量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

      不足之處:

      在帶領學生復習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時,沒讓學生很好的區(qū)分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的異同。這些以后將注意,以免影響到學生將來的學習。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億以內數的認識。

      2、正確地讀、寫出億以內的數、比較數的大小和寫出近似數。

      3、能使用數據說明問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正確地讀、寫出億以內的數、比較數的'大小和寫出近似數。

      教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1、小黑板出示:

      讀出下列各數

      6678905、9043000、7890000

      寫出下列各數

      二十萬、三十八萬零九百、三百零五萬零五十

      2、你們能說一說數位和計數單位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嗎?請背出數位表。

      3、投影出示:一個數的百萬位和十萬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他各位都是0。

     。1)這是幾位數?請寫出這個數。

      (2)最高位是什么位?讀出這個數?

     。3)省略萬位后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評議(要求學生說一說做題時是怎樣想的。

      1、學生讀、寫數。

      2、多名學生回答。

      3、學生在自備本上做。(四人在黑板上做。)

      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提高訓練

      1、投影出示:

      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數?

      19□78520萬、60□90760萬

      9□87651000000、9□4765900000

      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幾?

      2、用0、1、7、4、8能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數各是多少?

      1)學生分小組討論后做題。

      2)學生練習。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鞏固多位數的計數單位及相應數位

     。2)能夠較熟練的按照四位一級的分級方法,正確讀出多位數

     。3)掌握多位數各個數級中末尾“0”及中間“0”的正確讀法

      過程與方法

     。1)以舊引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

     。2)引導學生大膽探索,掌握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抽象、歸納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填空:(1)10個一萬是()10個一百萬是()

     。2)10個一億是()10個十億是()

     。3)一百萬里有10個()有100個()

      生歸納:上節(jié)課所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2、填空

      (1)2100350是有()個一組成的

      1023003405是有()個億()個萬和()個一組成的。

      師:你是怎么想的?(復習從右起每四個數是一級,個級表示多少個一;萬級表示多少個萬;億級表示多少個億)

      3、回憶多位數讀法:

      指名學生讀一讀奉賢區(qū)人口:588721;閔行區(qū)人口:1081693(思想教育)

      歸納多位數讀法:四位一級,從高位讀起,讀億級和萬級時,按照個級讀法來讀,然后再讀出一個“億”字和一個“萬”字,最后讀個級

      4、想一想讀一讀

      8500和85000000

      8050和80500000

      8005和80050000

      二、引入新知

      1、(1)小組討論:“個級數中“0”的讀法是怎樣的?

      在讀個級數時末尾的“0”不讀,如果中間出現1個或2個“0”都只讀1個零。

      而在萬級中出現一個或若干個“0”該怎樣讀?

      萬級和億級讀法和個級一樣,所讀“0”的讀法也是一樣的。

      得出規(guī)律后,讀一讀每組數體會一下(小組討論)

     。2)生歸納:在讀個級數時末尾的“0”不讀,如果中間連續(xù)出現2個“0”都只讀1個零。而萬級和億級讀法和個級一樣,所讀“0”的讀法也是一樣的。

      (3)全班讀一讀這3組數,體會一下多位數中“0”的讀法

      師:第一組數中為什么一個“0“也不讀?(在末尾)

      第三組數中為什么中間的'“0“只讀一個?(是連續(xù)的)

      書上P13練習

      1、為什么一個0不讀,萬級的0在末尾,2個0也都在末尾,末尾的0都不讀

      2、問什么一個讀,一個不讀,第一個0在中間,所以讀一個,第二個0在末尾,不讀,最后2個0也在末尾所以也不讀。

      師:我們小朋友今天的表現真棒,因此小白兔也參入到我們課堂了,他要提醒我們:

      P13,最后小白兔的話。讀數要從高位讀起,讀一個含有個級和萬級的數,要先讀萬級,再讀個級,每一級末尾所有的“0”都不讀。(齊讀)

      2、練一練P14/3

      3、難點練習

      ①103|0000 ②130|0030 ③3693|0005 ④1005|0432

      師:①中為什么只讀一個“0”?(其它的零在數級末尾)

      ③和④中間都有三個零,為什么③只讀1個零,而④要讀2個零?

      (③中間的零是連續(xù)的只讀一個,④中間的千位上零是不連續(xù)的,不在末尾,所以要讀出來)

      三、考考你(拓展)

      用3個“0”和3個“5”按要求組成一個六位數

      (1)所有的零都不讀出來的數是()()

     。ǎ玻┲蛔x出一個零的數是()()()()

      (3)讀出兩個零的數是()

      四、總結(略)

      教后反思:這節(jié)課是本學期的第一次教研公開課。由于是新班級剛接收,師生課上交流還是比較生疏的。整節(jié)課,整個的教態(tài)和節(jié)奏掌握得不錯。加上在其他班級已經試教過,知道很多學生的注意點。整節(jié)課師生配合十分良好,特別是一些好同學,積極舉手發(fā)言。整個的教學效果不錯,在做最后拓展題的時候,題目很難,但是很多同學都做出來了。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課文第13頁的例4相應的“做一做”,練習二中的第1、2題)

      教學媒體: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讀出下面各數。

      32800 230008 1230080 3200000

      要求:

      1、題目用課件逐一出示;

      2、學生看數后,讀數(每小題可請1~2位學生來讀);

      3、課件出示每一題爭取的讀法;

      4、全班對照數字,齊讀一遍。

    二、講授新課。

      1、對照數位順序表,讀數并回答問題。

      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

      4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1)讀一讀:400000讀作四十萬

      4000000讀坐四百萬

     。2)回答問題。

      十萬位上的“4”表示什么?(表示4個十萬)

      百萬位上的“4”表示什么?(表示4個百萬)

      同樣的數字─“4”在不同的數位上所示的大小一樣嗎?

     。3)比一比,這兩個數哪個大哪個?

     。4)想一想:如果去掉數位順序表,你能否一下字看出這兩個數誰大誰?你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說:從數位的比較可以容易看出誰大誰小,一個是七位數,一個是六位數,七位數大雨六位數。

      這種想法很好,也很正確,教師應給予肯定,表揚。

      (1)比一比

     。2)700000和6000000 9999和111111

      2、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緊接著出示:

      6500000和5600000

      問:這兩個數都是七位數,那么,又是哪個大哪個小呢?

      生:6500000大雨5600000。

      問:為什么?請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讀數:根據數位順序得出六百五十萬大雨五百六十萬。(兩個數的最高位都在百萬位,一個是6,一個是5,6個百萬大雨5個百萬。)

      引導探索:可是5600000中的第2個數字是6。而6500000的第2個數字是5,6比5大。我說5600000大雨6500000行不性?為什么?

      (對這個問題,學生并不難判斷,很容易說出理由。老師引導的目的,是讓學生概括出位數相同時,兩數大小比較的方法,規(guī)律。)

      啟發(fā):從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位數相同時,看最高位(學生可能會表達成“第一位”,教師要予以改正。)最高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最高位數字小的,這個數就小。

      緊接著,教師再出示:

      3306558和3380000

      問:那個大,那個。磕阌质窃趺幢容^的?

      等學生爭取回答結果并說出比較方法后,老師再問,從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應到學生概括出:最高位上數字相同,就看后一位數字,后一位又相同,就看再后一位的數字,這一數位上的.數字大,這個數就大;反之亦反。

      3、教學例4

      出示中國地圖冊掛圖。

     。1)先讓學生在地圖中找到以下幾個省的位置;

      黑龍江,內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

     。2)問:你去過這些省嗎?看到了什么?給同學做個簡單介紹。(學生知道什么就講什么)

     。3)幻燈出示各地區(qū)特點的形象圖片,教師先對這些文化名勝作簡單介紹,然后再呈現各省的面積數。

      (4)讓學生正確地讀出這些數。

      (5)隨意選取兩個省份的面積數進行比較。

      如:黑龍江:454800內蒙古:1100000。

      經過以上的基本題練習,學生根據位數大雨位數少的數,很容易得出結果。這時再要求學生用“>”號表示,得1100000>454800

      又如比較:西藏:1210000和新疆1660000。

      學生根據,位數相同,從最高我誒開始比較,也很容易得出結果。

      1210000<1660000

     。6)引導歸納大數的比較方法。

      首先看位數,位數多的數比位數少的數大;餓位數相同,就從最高位開始比較,一位一位地往后看,哪為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7)同桌合作,強化練習。

      同桌兩人合作,在這6個省份中隨意選取兩個省份,比較它們的面積數,一人出問題,一人來比較,解答。

      多個數的大小比較。

      提出問題:根據面積打下,將這六個省份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你會嗎?請排一排。

      (1)讓學生嘗試排列

     。2)讓學生分組交流,校對排列結果,并說說各自的比較方法,過程。

     。3)引導概括比較方法。

      先看位數,位數多的數就大。

      七位數的有:1100000 1210000 1660000

      六位數的有:454800 720000 485000

      位數相同的:從最高位開始比較,先出現數字大的那個數就大。

      三個七位數中,那個最大?那個最?你是怎么比較的?

      提問學生回答比較方法,過程,引導全體學生明白比較方法。

     、匐S意選取兩個數比較大;

     、趯⒔写蟮臄翟倥c第三個數比較,得出最大的數;

     、廴缓笤俦容^林外兩個數,得出第二與最小的數。

      七位數:1660000>1210000>1100000

      六位數:720000>485000>454800

      正確排列:

      1660000>1210000>1100000>720000>485000>454800

    三、課堂活動

      課文第13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根據每組樹的位數情況說一說比較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課內外作業(yè)。

      課文練習二的第1、2題。

      這兩題是配合“比較大小”安排的練習題。第一題是聯(lián)系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第2題是聯(lián)系比較死個數的大小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聯(lián)系完成后,可以安排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及過程,看看哪一種方式簡便,哪一種便于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比較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地。熟練地比較兩(或兩個以上)大數的大小

      2、通過探索轟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多個(兩個以上)大數的比較。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比較大數的大小的方法。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1

      教材解讀:

      本單元是小學階段對于自然數的一次總結性學習,為后續(xù)學習小數的意義等知識奠定基礎。新舊教材中對于《認識更大的數》這一單元最明顯的改變是將原來的《數一數》這一課分為了兩課,即:《數一數》——和《認識更大的數》。教材的編寫采用了遷移類推的思想,先讓學生突破舊有的感性的數的認識,認識萬以上的數,體會數的范圍不斷擴大,而十進位值制進位法始終不變,再進行遷移類推,以萬以上的數的感知和認識作為認識更大的數的學習基礎和新舊知的橋梁,拓展數位順序表,將學生對自然數的感受與認識進行了一次感知-抽象化-規(guī)律化-結構化的逐步升級。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基石就在于數級的認識,出于生活的需要開始計數,計數的需要則產生了計數單位和數位,隨著生活的發(fā)展,計數單位和數位的拓展引發(fā)了更大的數的產生和需要及辨識,數級是應生活發(fā)展和計數方法不斷發(fā)展拓展誕生的。有了數級的出現,計數方法就形成了一個嚴密規(guī)律的結構。數級的認識對于大數的讀寫、比較,取近似值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中我將數級的認識作為了學生思維抽象化、條理化、規(guī)律化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先讓學生說一說,讀一讀生活中的大數,感受更大的數的應用需求,再通過數一數,撥一撥,以遷移類推的方法感受十進制值,學生自己類推出更大的計數單位,再通過擺一擺,寫一寫,觀察各計數單位的構成,根據自己的經驗對計數單位進行級的劃分,讓學生經歷觀察—探究—實踐—小結的探究過程,理解數級的劃分對計數的重要作用,同時為大數的讀寫、比較、改寫、近似數等打下良好基礎。

      教學內容:

      北師大四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材第4-5頁。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認識比十萬更大的數,進一步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大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合計數器認識比“十萬”更大的計數單位及其數位,知道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體會十進位值制計數法。

      3、完善對整數數位順序表的認識,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理解各數位上數字所表示的意義,了解個級數(萬以內的數)、萬級數、億級數具有同構的特征,培養(yǎng)歸納慨括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促進學生達到自我評價,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認真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知道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了解數級的劃分。

      教學難點:

      體會十進位值制計數法,知道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教學準備:計數器,課件教學過程

      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數: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是數學。最熟悉的就是數的應用了。讓我們看看身邊的數據吧。

      課件出示:

      人大約有十二萬根頭發(fā)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三十八萬四千千米據20xx年人口統(tǒng)計,世界人口總數約為六十九億說一說你身邊的大數。小組交流搜集的大數數據。

      師:看來,僅僅用萬以內的數來計數是遠遠不夠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更大的數。

      板書課題:認識更大的數。

      二、探究新知

      1、數一數,認識計數單位“百萬”,感知“滿十進一”

      課件出示人民幣,這里是商店一天的營業(yè)額,讓我們一起數數有多少?學生一起十萬一捆地數。

      師:數到九十萬有好多同學已經停下來了,還有的同學答案不統(tǒng)一,十萬十萬的數,九十萬后面應該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跟自己的同桌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再到計數器上撥一撥。同桌撥計數器,討論交流,匯報。

      生:十萬,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五十萬,六十萬,七十萬,八十萬,九十萬,一百萬!

      師:一百萬?你們真棒!誰來說說為什么十萬十萬的數,九十萬后面就數到一百萬了?

      生1:因為九十的后面應該是一百,所以九十萬的后面就應該是一百萬。

      生2:我覺得九十萬加上十萬是一百萬。

      生3:它們后面的那個單位都是一樣的.,都是十萬,那就不看后面的那個十萬,1,2,3,4,5,6,7,8,9,9再加1就是十,十個十就是一百。所以是一百萬。

      生4:我在計數器上的十萬位上每次撥一顆珠子表示十萬,撥到10顆珠子的時候應該是十十萬,可是滿十進一,所以我就在十萬位的前面撥了一顆,現在計數器上就是一百萬。

      師:你們真擅于總結經驗!后面的十、百、千、萬、十萬我們一般把它叫做計數單位。剛才十萬位前撥的那一顆珠子表示多少?

      生:一百萬!

      師:那一百萬的計數單位是多少呢?

      生:百萬

      師:一百萬有幾個十萬?剛才老師聽到有同學說到了滿十進一,能跟我們詳細地說說嗎?

      生:十個。我覺得就像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它們都是滿十進一,照這樣十個十萬就應該是一百萬。

      師:同學們在計數器上撥一撥,互相討論一下,有沒有不同意見或者需要補充的?誰和誰都是滿十進一?

      小組討論,補充發(fā)言。

      生在計數器上一邊撥一邊說:我覺得可以補充一下,10個一是十,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萬是十萬,所以我覺得相鄰的兩個數位之間的進率是十,所以十萬和百萬之間應該也是十,所以十個十萬就是一百萬。

      師:說得真仔細!相鄰的兩個數位之間的進率是十,滿十進一。所以十十萬也就是一百萬。師板書:10個十萬是一百萬相鄰數位滿十進一師:如果我們繼續(xù)數下去呢?

      生:“百萬”也不夠用

      生:肯定有比“十萬”、“百萬”更大的數!

      2、認識更大計數單位(1)認識計數單位“千萬”

      師:我們認識了“十萬”、“百萬”,知道了相鄰數位之間滿十進一,10個一萬是十萬,十萬十萬的數,10個十萬是一百萬,照這樣推想下去,10個“百萬”應該是多少?

     。▽W生自主探究,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2)認識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

      師:再這樣一千萬一千萬地數下去,十個一千萬又應該是多少呢?

      生1:一萬萬!十個一千是一萬!生2:一億!

      師:按照這2種數法都接著往下數數試一試。你們同意誰的數法?為什么?

      生同桌之間分別用2種數法撥一撥,數一數。

      生:數到后來一萬萬,兩萬萬。這樣數很不方便,數到十萬萬,百萬萬,千萬萬了再怎么數呢?數不清楚了。

      生:我預習了的,千萬后面是再數就是億了,還有十億百億千億

      師:能說得清楚點嗎?“千萬”后面更大的計數單位用什么比較合適?

      生:重新取個名字“億”,不用萬萬,不方便

      師撥計數器學生數,在千萬位上撥到第九顆珠子,問:再撥一個千萬就是多少?接下來怎么撥?

      生:在千萬位的前面一位上撥一顆珠子,千萬位上的全部退回去。師:為什么?這一顆珠子表示什么?

      生:因為相鄰數位之間滿十進一,這一顆珠子表示1個億。板書:10個一千萬是一億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撥一撥,數一數,一億一億地數下去,又會出現什么?生分小組撥計數器數數后發(fā)言。還有“十億”、“百億”、“千億”??師:這樣數下去,能數到盡頭嗎?

      生:不能!數到10個就換一個更大的計數單位,總有更大的數出現。師:的確是這樣,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4)認識數位順序表,探討數級①認識十進位值制數位順序表

      提問:我們已經學了“個、

      十、百、千”是計數單位,那么今天我們所認識的計數單位又有哪些呢?

      生: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自己在紙上把這些計數單位寫一寫,按大小列一列。出示課件想一想,討論: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生: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滿十向前進一。完成教科書4頁想一想。全班交流。

      小結:我們把這些計數單位按照大小順序排列起來,就形成了這樣一個表,每一個計數單位在這個表中都有一個位置,數學上把計數單位所在的位置叫數位,這個表叫數位順序表。而正因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這就是我們今天所了解的我國使用的十進位值制計數法。(課件展示)

      板書:十進制計數法②自主探討數級

      課件出示,這是是幾位數?最高數位是什么?大約是多少?生:要數一會,對應著放在數位順序表里才能看出來。

      師:有沒有方便一點的方法呢?能不能按照它們的特點有規(guī)律地分一分?生仔細觀察,你有什么樣的發(fā)現?再小組討論。生: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有個“萬”生: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有個“億”

      生:這樣的話,剛好四個計數單位一份,從萬開始滿四個了就換了個名字。

      師按學生所說在黑板上板書,并把這些計數單位劃分開,千億百億十億億,

      千萬百萬十萬萬,

      千百十個

      師:看看,是這樣嗎?為什么要這樣分?

      生:都有“萬”的四個計數單位上的數都表示有多少萬。都有“億”的四個計數單位就表示有多少億?“億”要比“萬”高級,萬比下面的“個、

      十、百、千”高級。

      師:對,按照這樣的劃分方法,數學上把這種不同的級別叫做“數級”。課件出示完整數位順序表。

      小結:按同學們剛才所分的數級,“個、

      十、百、千”這四個計數單位所在的位置是“個級”;“萬、十萬、百萬、千萬”這四個計數單位所在的位置是“萬級”“億、十億、百億、千億”這四個計數單位所在的位置是“億級”。還有比億級更高級別的數級有待于我們以后進一步學習。

      使用這種四位一級的計數方法,是我們國家習慣使用的。使用這一規(guī)律就讓我們計數就方便多了。

      現在能回答老師的問題了嗎?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5頁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讀一讀,全班交流。

      2、教材第5頁3題

      師巡查,引導學生注意在數位順序表中填寫數。指名展示。

      3、教材第5頁4題

      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指導學生先將數填在方格里,再在計數器上撥出來,最后說一說它的組成。

      四、課堂小結

      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你收獲了什么?板書設計:認識更大的數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相鄰數位滿十進一10個一千萬是一億

      十進制值計數法

      千億百億十億億,

      千萬百萬十萬萬,

      千百十個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四舍五入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理解改寫與省略的相同與不同。

      2.在探究億以上數的改寫和省略尾數方法的過程中,滲透比較的思維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比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號意識。

      3.在現實情境中,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億以上數的改寫和省略。

      教學難點:改寫和省略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ㄒ唬⿵土暸f知

      1.課件出示:把下面畫橫線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1)水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7910000千米。

     。2)太陽中心的溫度是10000000攝氏度。

     。3)2008年8月8日,有150900多觀眾在現場觀看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4)地球赤道周長40075700米。

      2.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先分級,再去掉57910000萬位后面的4個0,換成萬字,是5791萬。

     。2)先分級,再去掉10000000萬位后面的4個0換成萬字,是1000萬。

     。3)先分級,150900的千位上是0,比5小,把尾數舍去,寫上萬字,約是15萬。

     。4)先分級,40075700的千位上是5,夠5,向萬位后面進1,舍去尾數,寫上萬字,約是4008萬。

      3.師:怎樣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4.師:怎樣把不是整萬的數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這種方法叫什么?

     。ǘ⿲胄抡n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億以內數的改寫和省略,那億以上的數怎么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

      【設計意圖:結合現實情境復習億以內數的改寫和省略,為學習億以上數的改寫和省略做準備,并使學生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探究新知

      (一)億以上數的改寫。

      1.課件出示: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200000000 1000000000 530500000000

      2.自主探究:

     。1)讀一讀這些數。

     。2)把這些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3.匯報: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2┊0000┊0000=2億,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

      師:你怎么能很快地找到億位?(分級)

      師:看來,當位數很多時,分級很重要。

     。2)師:改寫時,是不是要去掉所有的0?(只需要去掉億位后面的0,不是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10┊0000┊0000=10億,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

     。3)5305┊0000┊0000=5305億,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

      4.小結:怎樣把整億數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先分級,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換成“億”字)

      5.練習:做一做第3題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把例3中的三個數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使學生將整萬數的改寫遷移到整億數的改寫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能很快地找到億位?”和“改寫時,是不是要去掉所有的`0?”這兩個問題,在強調分級重要的同時,使學生感悟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只需要去掉億位后面的0,不是去掉所有0。】

     。ǘ﹥|以上數的省略

      1.課件出示:省略下面各數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

      1034500000 9876540000

      2.自主探究:

     。1)讀一讀這些數。

     。2)省略下面各數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

      3.匯報: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0┊3450┊0000≈10億 先分級,要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就看千萬位,千萬位上是3,小于5,舍去尾數。

      98┊7654┊0000≈99億 先分級,千萬位上是7,夠5,向億位進1,舍去尾數。

      4.小結

     。1)怎樣把不是整億數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先分級,看千萬位上的數,夠5就向前一位進1后再舍去尾數,不夠5就直接舍去尾數)

     。2)師:與不是整萬數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看尾數最高位上的數,小于5,就舍去尾數,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進一。

      不同: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看的是千位上的數,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看的是千萬位上的數。

     。3)師:無論是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還是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都要用“四舍五入”法就近似數。都要看最高位千萬位上的數來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并且“五入”時不要忘記進1況。

      5.練習:做一做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寫億以上的數,并說說自己是怎么寫的,引導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把億以內數的寫法遷移到億以上的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ㄈ└膶懞褪÷缘膮^(qū)別

      1.學生小組討論。

      2.匯報。

      區(qū)別

      改寫

      省略

      方法

      去掉萬位或億位后面的0,換成“萬”字或“億”字。

      “四舍五入”法

      大小

      大小不變,準確數

      近似數

      符號

     。

      ≈

      計數單位

      計數單位由“一”變成“萬”或“億”

      計數單位不變,仍是“一”

      【設計意圖:在比較中,使學生了解改寫與省略的區(qū)別,知道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用“≈”,加深學生會改寫和省略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比較、概括能力。】

      三、知識運用

      1.教材第22頁第7題。

      2.□里最大填幾?

      5□8492842≈5億 299□2816831≈300億 12□35723670≈120億

      【設計意圖:鞏固求近似數的方法,發(fā)散性思維練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分析、概括能力!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了解數的產生,認識自然數。認識億級的數和計數單位“十億”“百億”“千億”,掌握整數數位順序表,認識十進制計數法。

      2.在經歷數的產生過程中,感受“一一對應”的思想和“實踐第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使學生了解古老的數學文化,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數的產生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十進制計數法的意義和十進位值制的價值。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數的產生

     。ㄒ唬⿲

      1.師:我們身邊有很多數,找一找。(人數、男生數、女生數、年齡、身高、體重等)

      2.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可是數的產生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ǘ┝私夤糯嫈捣椒

      1.師:你知道遠古時代的人是以什么為生嗎?(打獵)對,他們以打獵為生,每次捕到獵物或撈到魚需要知道捕獲的數量,他們也需要數數,記錄數的多少,但和那時的方法和現在不同,你知道他們用的是什么方法嗎?(擺石子、刻痕、結繩計數)

      2.課件出示:圖片

      師:比如,出去放牧時,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個小石子;放牧回來時,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如果回來的羊的只數和小石子同樣多,就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在木頭上刻道來計捕魚的`條數的道理也是一樣?痰烙嫈岛徒Y繩計數也是如此。

      3.課件出示:

      師:這是我國挖掘出來的“甲骨文”上的“數”字,這個字就源于結繩記事。

      4.師:大家想,隨著人們捕獵技術的進步,捕獵工具的發(fā)展,打到的獵物就會越來越多,相應的計數時,擺的石子就會越來越多,還是很不方便。怎么辦?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數的產生,感受“一一對應”的思想,體會古代計數方法的不便,產生對數字的需求!

     。ㄈ┓栍洈

      1.師: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逐漸出現了數詞。以后又隨著文字的發(fā)展,逐漸發(fā)明了一些記數的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

      2.通過介紹古埃及人記數符號,揭示計數法就是表示計數單位的個數,體會沒有位值帶來的不便。

      (1)課件出示:

      師:這是古埃及人設計的計數單位。

      (2)課件出示:

      師:看看這個數用到了哪些計數單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師:要想知道這個數表示多少,就必須看清有什么計數單位和有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4)師:你能用古埃及的計數方法表示出太陽的直徑1389000千米嗎?試一試。

      (5)課件出示:

     。6)師:通過自己的嘗試,你有什么感覺?(麻煩)

     。7)師:請你想一想,這種計數方法為什么會這么麻煩?(每個計數單位都要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數時,有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就要畫幾次)

      3.介紹阿拉伯數字

     。1)課件出示:

     。2)師:由于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國的數字也不一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交流的增多,數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統(tǒng)一的數字。這就是“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是誰發(fā)明的?

      公元八世紀前后,印度發(fā)明的數字傳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紀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人們就誤認為這些數字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后來就叫“阿拉伯數字”。

      【設計意圖:在用古埃及記數符號表示太陽直徑的過程中,體會沒有位置制時記數的麻煩。通過介紹其他各國的記數符號,體會同意數字的必要性!

      二、認識自然數及新的計數單位等,整理數位順序表,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ㄒ唬┱J識自然數

      1.師:用這10個數字能表示多少數?

      2.師: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3.看教材第17頁

      4.師:通過看書,你還了解到了自然數的哪些知識。

      (二)十進制計數法的原則,體會位值制的價值。

      1.師:為什么僅僅這10個數字就能表示出許許多多的數呢?比如:999,都是9,它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9在不同的數位)

      2.師:對,因為9在不同的位置,在右邊表示9個一,在中間表示9個十,在左邊9個百。同樣的數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大小就不同,這樣不用發(fā)明那么多的符號了,記數也不用那么麻煩了。(課件演示)

      3.師:如果再加1個石子,右邊的9就達到10個,就可以放到中間,中間又夠10組,就可以放到更高的位置,同樣再夠10組,就要再往左進一位。(課件演示)

      4.師:這就是人類的進步,能用位置來區(qū)分計數單位的不同,它使記數變得簡單。

      【設計意圖:以“999”為例,認識位值制,感受它給計數帶來的便利。了解十進制計數法的原則,即“滿十進一”!

      (三)認識新的計數單位,數位、數級,整理數位順序表

      1.師:這里的位置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數位”,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數位?它們的計數單位分別是什么?

      2.師:你還能繼續(xù)說出新的計數單位嗎?它們所在的數位又叫什么呢?還有更高的嗎?

      3.師: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作十進制計數法。

      4.師:我國習慣從個位起,每四位一級,分別是哪幾個數級?

      課件出示:數位順序表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類推遷移規(guī)律認識新的計數單位、數位及數級,掌握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三、知識運用

      1.教材第22頁第1題。

      2.教材第22頁第2題。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對第一單元的內容進行整理與復習,進一步體會大數的意義,熟練掌握大數的讀寫法。

      活動一:整理與復習

      學生回憶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

      活動二:實踐練習。

      第13頁練習一第1題,本題除了讓學生會讀寫數據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滲透一些我國民族文化與國民經濟的情況。所以學生在練習時,教師還可以補充一些類似的圖片材料,這樣既可以作為多位數讀、寫數的練習材料,同時,也可以潛移默化滲透一些教育。

      第2題,學生在認識多位數時,應該知道每個數據在不同數位上所表示的意義。雖然,教材僅提出其中的一個問題,“5所表示的意義”。但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讓他們說一說其他幾個數中每個數字在數位上的意義。

      第14頁第3題,為提高每個學生課堂的參與機會,本題安排的內容可以在同桌學生間開展;顒涌梢苑謨刹綄嵤旱谝徊揭粋學生讀數,另一個學生根據所讀的數寫數,經過幾次讀數,兩人可以交換角色;第二步一個學生寫數,另一個學生根據所寫的數讀數,然后交換角色進行。在同桌學生練習的基礎上,也可以派代表在全班進行比賽,以增強學生的興趣。

      第5題,在開展“組數游戲”前,可以請每個學生準備一些數字卡片(各人的數字除零的.個數相同外,其他數字可以不同),然后請學生代表自己提出組數的要求,根據要求每個學生都可以擺一擺。接著,選擇一部分學生所擺的數,供全班觀察、討論?匆豢础耙粋0也不讀”的數有什么特點?從中讓學生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

      [板書設計]

      練習一

      億級 萬級 個級

      千 百十 億 千 百 十 萬 千 百 十 個

      億 億 億 萬 萬 萬 計數單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萬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5

      1 數與代數

      第1課時 大數的認識

      上課解決方案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復習,使學生能夠準確、迅速地讀寫大數,為以后更好地學習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1.關注知識結構的梳理。

      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回憶知識并進行復習,把已學的、分散的知識縱橫聯(lián)系,連點成線、織線成網,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整個數的認識過程中,十進制計數法貫穿于計數、讀數、寫數、數的大小比較之中。

      2.關注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中,針對所復習的知識點,設計相應的練習題,使學生由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了了解社會的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的信息,而且還蘊涵著熱愛科學,低碳環(huán)保等教育意義。讓教學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

      1.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大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

      (板書課題:大數的認識)

      2.打開教材看第一單元,看看這一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學生看書,小組合作進行歸納。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復習數位順序表。

      (1)讓學生回憶一下億以內數的數位,并指名回答。

      (2)課件出示數位順序表,問:你們還記得如何分級嗎?

      (3)個級表示什么?萬級表示什么?億級表示什么?

      (4)你們還記得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

      (5)自然數的認識。

      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師:最小的`自然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

      學生看書,小組合作進行歸納,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整理歸納所學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掌握和理解知識間的聯(lián)系。通過復習數位順序表等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數的基本概念。

      2.復習大數的讀法。

      (1)課件出示教材112頁1題。

      (2)回顧大數的讀法。(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地往下讀。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數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3)學生獨立完成教材112頁1題。

      3.復習大數的寫法。

      (1)課件出示教材112頁2題。

      (2)請學生說一說大數應該怎樣寫。(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后寫個級,哪個數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占位)

      (3)學生獨立完成教材112頁2題。

      4.復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1)課件出示教材112頁3題(1)、(2)。

      (2)復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把萬位、億位后面的4個0或8個0省略掉,再在后面添上“萬”字或“億”字)

      (3)學生獨立完成教材112頁3題(1)、(2)。

      5.復習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一般方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時,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如果小于5就舍去,如果等于5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進1)

      6.復習比較大數大小的方法。(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時,位數多的數就大;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時,要從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依次往下比,直至比出大小為止)

      設計意圖:掌握讀數、寫數、改寫、求近似數及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讀出下面各數。

      946200000 4000400040

      800200003 20305000000

      2.寫出下面各數。

      二十億零七百六十八

      三千零三萬零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萬四千零二十

      四百五十億六千零八萬七千零三十

      3.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2509200○2509000 350020○530020

      1650010○16500100 6309607○670630

      4.用2,4,5,7和5個0按要求寫出九位數。(每個數字只能使用一次)

      (1)最大的數。

      (2)最小的數。

      (3)一個0都不讀的數。

      (4)只讀出一個0的數。

      (5)要讀出兩個0的數。

      (6)約等于3億的數。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集體訂正。

      ⊙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布置作業(yè)

      教材112頁3題(3)。

      板書設計

      大數的認識

      讀數:要先分級,讀萬級、億級時不要漏讀“萬”字或“億”字。

      寫數:從高位到低位,哪個數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用“0”占位。

      求近似數:“四舍五入”法。

      比大。何粩挡煌 位數相同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06-26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08-19

    《大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9-21

    《大數的認識》復習教學設計04-04

    [實用]《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08-19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2篇)06-26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2篇06-26

    《大數的認識》練習一教學設計06-05

    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