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可能性教案

    時間:2023-04-20 17:30:03 教案 投訴 投稿

    可能性教案范文匯總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可能性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可能性教案范文匯總6篇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并非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fā)生的的可能性,獲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 培養(yǎng)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3、 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態(tài)度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激趣引入

      1、教師拋一元硬幣,讓學生猜哪面朝上。

      2、為什么有人猜正面,有人猜反面呢?

      3、小結:在沒有看到結果前,硬幣可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反面朝上。(板書課題:可能性)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三種顏色的球:紅球、黃球和綠球,告訴學生這些顏色的球被裝在了三個黑塑料袋里,選三位學生上來參加摸球游戲,一共摸5次,摸到紅球次數(shù)多的獲勝。

      2、摸球游戲(1) 讓三位學生從上面三個布袋各選一袋,從中任意摸一個球,教師在黑板上記錄,每人各摸到了什么顏色的球。再讓學生將球放入袋中,攪拌一下,再摸第四次,并記錄結果。(一人摸到了5個紅球,一人摸到有紅球也有黃球,還有一人一個黃球也沒摸到)(2) 觀察記錄下的摸球記錄結果

      3、交流匯報(1) 提問:誰摸的紅球多?如果讓你摸,你想在哪個袋子里摸?為什么?(2) 將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讓學生看(板書:全是紅球)提問:在這樣的袋內(nèi)任意摸一個會是什么顏色的球?(板書:一定)(3) 你最不想在哪個袋子里摸?為什么?(4) 將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讓學生看(板書:沒有紅球)提問:在這樣的袋子里會摸出紅球嗎?(板書:不可能)(5) 還有一個袋子里可能有什么顏色的球?(6) 將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讓學生看(板書:紅球 黃球)提問:在這個袋內(nèi)任意摸一個會是什么球?(板書:可能)

      4、小結:在全是紅球的袋內(nèi)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在沒有紅球的袋內(nèi)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在既有紅球,又有黃球的袋內(nèi)摸一個“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三、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書P99“想想做做”第1題指名學生回答并說說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題

     。1)同桌討論交流(2)讓學生來裝球,然后摸

      3、判斷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1) 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2) 后天下雨(3) 20xx年10月11日是星期三(4) 老師明天穿黑色的衣服(5) 每天有48小時(6) 秋天過去是冬天

      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說生活里的事

      四、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確定的,一定發(fā)生或不可能發(fā)生,有些事情是不確定的,可能這樣,也可能那樣。課后再細心觀察,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事情可能發(fā)生,那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那些事情一定會發(fā)生,和老師、同學、家長交流。育才小學 沈璐

    可能性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25~126頁例1、例2,第127頁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五第1題。

      【教學目標】

      1.能在活動中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可能的,有些則是不可能的。

      2.在具體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術語來判斷生活中的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猜想、分析、判斷、推理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活動情景中體驗生活中的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能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對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進行分析描述。

      【教具學具準備】

      硬幣、裝乒乓球的盒子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師:上課之前告訴同學們一個消息,我們班馬上要轉來一位新同學,請同學們猜一猜,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

      2.學生猜:可能是男同學,也可能是女同學,不能確定,都有可能。

      3.教師小結: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們可以確定它的結果,有的事情則不能確定它的結果。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不確定現(xiàn)象。

     。1)教師:大家喜歡玩游戲嗎?我們來玩一個拋硬幣游戲怎么樣?拋硬幣之前請同學們猜一猜硬幣落地后,是

      正面向上呢?還是反面向上?

     。2)學生分組進行拋硬幣活動,注意記錄和觀察硬幣落地后,是正面向上還是反面向上。

     。3)活動后請學生用語言描述硬幣落地后,是正面向上還是反面向上,得出這件事是不確定的結論。

     。4)教師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語言描述:同學們的.這些意思,在數(shù)學上我們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書:可能……也可能……)這個詞語來描述這種不確定現(xiàn)象。

      (5)教師小結:拋一枚硬幣,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像這樣的,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不止一種,而使人們事先不能確定的現(xiàn)象叫做“不確定現(xiàn)象”

      (板書:結果不止一種?不確定)。

      2?研究確定現(xiàn)象

      (1)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白球。學生可分組摸球后,記錄摸球后的結果。教師:當盒子里全是白球時,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怎樣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全是白球,都是白球……

      教師引導規(guī)范語言:同學們的這些意思,在數(shù)學上我們一般用“一定”這個詞來說。

     。ò鍟阂欢ǎ

      教師:這樣放球可能從盒子里摸出黃球嗎?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不可能,不會……

      教師引導規(guī)范語言:同學們的這些意思,在數(shù)學上我們一般用“不可能”這個詞來說。

     。ò鍟翰豢赡埽

      教師:(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黃球)當盒子里全是黃球時,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又怎樣呢?

      學生用“一定”、“不可能”來描述摸球結果。教師小結:像這樣結果只有一種,我們就用“一定”、“不可能”來描述確定現(xiàn)象。

      三、猜想驗證

      1.(教師將兩種球混裝)提問:現(xiàn)在盒子里裝了3個黃球和3個白球,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會是什么球呢?教師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語言來描述摸球結果。

      2.小組摸球,試驗驗證。

     。1)試驗要求。

      教師:老師給每組都準備了一個盒子,里面有3個黃球和3個白球。請組長負責安排,小朋友按次序摸球。

      要求:

      ①每人可以摸兩次,摸之前要先想想:會摸出什么球呢?然后再摸。

     、诮M內(nèi)的記錄員要將小朋友每次摸球的結果記錄下來。

     、勖看蚊龅那蛞呕睾凶永飺u一搖,再繼續(xù)摸。教師:比一比哪個小組最會合作,小組活動開展得又快又好。小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2)教師小結:完成教科書127~128頁1~3題。

      2.討論生活中的不確定現(xiàn)象。

      教師:生活中,哪些是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哪些是一定要發(fā)生的事情?

      教師舉例,引導思考,如:“猜中指”、“石頭、剪子、布”等游戲。教師:誰來介紹一下這些游戲?你能預測一下結果嗎?

      教師小結: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不止一種,是事先不能確定的。

      學生舉例,分析游戲結果。

      教師:想一想,平常你還玩過哪些游戲,或者你能不能自己來設計這樣一個游戲,使它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不止一種,是事先不能確定的。

      要求:獨立思考,同桌互玩,邊玩邊想:這個游戲的結果是確定的嗎?為什么?

      學生匯報交流。

      教師小結:剛才大家說的這些有趣的游戲,它可能出現(xiàn)的的結果不止一種,在玩之前是不能確定的,屬于數(shù)學上的“不確定現(xiàn)象”。也正是因為結果的不確定,人們才可以反復玩,在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中去感受無窮的樂趣。

      四、全課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簡單的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學生能夠對一些問題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難點:

      能夠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學用具:

      轉盤、紙杯、白球、黃球、紅球、盒子。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提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課間喜歡做游戲嗎?在游戲前怎樣決定誰先玩的`呢?石頭、剪刀、布這三種手式哪種最厲害呢?想和老師比試比試嗎?如果老師和人們一起玩,你們認為有什么結果?學生發(fā)言

      預設:可能贏、可能輸、也可能平。

      師生共同班幾次,充分體驗。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可能性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剪刀石頭布這一常見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們切身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直接喚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二、實驗探索,學習新知

      活動一:摸名片

      1. 學生制作自己的名片,注意寫清姓名、性別、屬相、班級、愛好、電話號碼。

      2. 老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

      3.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摸名片游戲,游戲后各組組長做好記錄并統(tǒng)計結果。

      4. 集體交流:匯總每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

      預設1:摸出來的屬相是屬牛。

      預設2:摸出來的屬相是屬鼠。

      共有兩種可能性。

      接著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1:摸出的屬牛的同學多。即摸出牛的可能性大。

      預設2:摸出的屬鼠的同學多。即摸出鼠的可能性大。

      預設3:一樣多。即摸出牛的可能性與鼠的可能性一樣大。

      5. 質(zhì)疑:為什么呢?

      學生會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屬牛的人多,有的小組屬鼠的人多。有的小組屬牛和屬鼠的人數(shù)一樣多。

      6. 提問:可能性的大小與這個數(shù)量有什么有關系?小組討論。

      7. 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事情存在可能性的現(xiàn)象?

      活動二:拋紙杯

      1.猜想:紙杯拋向空中落地時有幾種可能。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到底誰說得對呢?我們一起來做個試驗。

      2.實驗:每個人重復拋5次,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與同伴說一說,可能出現(xiàn)哪幾種結果并寫下來。

      4.結論:紙杯拋向空中落到地面后可能出現(xiàn)三種情況:杯口朝上、杯口朝下、躺在地面上。

      活動三:摸球

      1.出示盒子(里面兩個黃球,一個白球)

     、偃我饷粋球,摸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

     、诜纸M實驗加以證明。

      ③小結:任意摸一個球,有2種結果,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白球的可能性小。

      2.再放入3個紅球,會出現(xiàn)哪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哪種球的可能性小,能摸出黑球嗎?

     、賹嶒烌炞C。

     、谛〗Y。

      3.出示盒子(2個白球,2個黃球)

      師:一次摸出兩個球,可能出現(xiàn)哪些結果?那種可能性大?

      這個問題很簡單,學生都能答對。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不僅體現(xiàn)了課堂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更能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的過程中深化知識,加深印象!

      三、鞏固練習

      課后習題和配套上選取。

      【設計意圖:學完新知識后立刻進行練習,可以在做題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能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

      四、拓展延伸

     、偾皫滋炖蠋熢谝粋商場門口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種情況:一個人手里拿著一個布袋,布袋里紅、綠兩種玻璃球各5個,只需5角球就能玩一次,誰能在布袋里摸5次,摸5個紅球或5個綠球就獎勵5元錢,如果你在場你會不會去玩?為什么?

     、趯W生模擬摸球游戲。

      ③小結:在布袋中能夠摸出5個紅球或5個綠球可能性非常小,這只是生活中最簡單的騙術,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形形色色的陷井,我們識破這些陷井的辦法就是學好科學知識,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

      【設計意圖:數(shù)學就是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節(jié)課以游戲開始,也以游戲結束,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五、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請學生談收獲。

      板書設計:

      摸名片----統(tǒng)計與可能性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體會統(tǒng)計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2、使學生經(jīng)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簡單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或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簡單判斷,并作出適當?shù)?解釋,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初步感受動手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fā)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經(jīng)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體會等可能性的特點:單次試驗的偶然性和大量實驗的必然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摸球統(tǒng)計表、摸球用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我們在二年級的時候已經(jīng)學過了一些關于《統(tǒng)計與可能性》的知識,請看(出示既有黃球又有白球的袋子)。

      在這個袋子中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引導用“可能”描述)

      (拿走白球)現(xiàn)在在這個袋子中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引導用“一定”、“不可能”描述)

      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關于《統(tǒng)計與可能性》的知識。

      二、新授探索

      (一)體會數(shù)量不同時,可能性的大小

      1、1個白球7個黃球

      師:首先,我們將進行摸球比賽,請看規(guī)則(請一名學生讀出規(guī)則)。

      規(guī)則:1、袋子中裝有白球和黃球共8個,每人每次從袋中任意摸1個球,摸完后把球放回口袋搖一搖繼續(xù)摸。2、每人摸2次,摸到白球算男生贏,摸到黃球算女生贏。3、最終如摸到白球的次數(shù)大于黃球的次數(shù),男生獲勝;黃球的次數(shù)大于白球的次數(shù),女生獲勝。

      待會老師要請3名男同學和3名女同學上來摸球比賽,還要請一位記錄員上來記錄摸球情況。在比賽前,老師有一個問題,如請你做記錄員,你用什么方法記錄來記錄?(打“√”,涂方塊,寫“正”字)

      今天我們來學習用寫“正”字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正字的一畫表示一次,一個正字表示幾次?(5次)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教師板書“正”字,全班一起數(shù)。

      請一名記錄員。

      請3名男生、3名女生交替排隊,進行摸球。(袋中有7個黃球,1個白球)

      情況一:摸的中間有同學提出異議

      摸球中止

      師: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有意見,請問你有什么問題嗎?(不公平,袋中黃球多)

      展示袋中的球。

      師:果然黃球多,白球少,看來這樣的比賽不公平。

      情況二:摸球結束后,學生沒有異議

      展示袋中的球

      師:你們有什么想法?(可能袋子里黃球多白球少)

      2、3個白球5個黃球

      看來這樣的比賽不公平。我們再來一次比賽,請3個男同學3個女同學,一個記錄員。

      學生可能還是會說不公平。

      提問:為什么你認為不公平?

      小結:袋中黃球多,摸到的次數(shù)就多;白球少,摸到的次數(shù)就少。也就是說數(shù)量多,可能性大;數(shù)量少,可能性就小。

      (板書:數(shù)量多,可能性大;數(shù)量少,可能性。

      (二)體會數(shù)量相同時,可能性相等

      1、分組活動

      提問:既然大家覺得比賽不公平,那么規(guī)則中哪些地方不合理呢?

      你覺得應該怎樣放球?(放4個黃球,4個白球)為什么?

      引出并板書:數(shù)量相同,可能性相等。

      師:白球和黃球的數(shù)量相等,是不是摸到的次數(shù)就一定相同呢?呆會我們來分組實驗。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青島版第93—95頁,分類統(tǒng)計。

      教學目標:

      1.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統(tǒng)計,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表。

      2.感受分類的多樣性,體會分類統(tǒng)計的統(tǒng)計的意義,進一步提升初步的統(tǒng)計觀念。

      3.經(jīng)歷分類統(tǒng)計的過程,發(fā)展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

      1、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表。

      2、能用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來解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大海嗎?(喜歡)你們?nèi)ミ^大海嗎?(去過,沒去過)。說說你們在大海上都看到了什么?(藍色的大海,海鷗,等等)老師知道有一群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到海里去游泳了,咱們一起去看看,好嗎?閉上眼睛,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坐上火車了,嘟嘟,睜開眼睛吧,我們到了,(出示圖片)說說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使學生很自然的引入課題,“閉上眼睛”使學生有一種神秘感,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們暢所欲言的談自己在大海上看到的情景,滿懷激情的去求知)

      評析:從學生感興趣的大海入手,通過輕松愉快的談話,一下子拉進了師生的距離。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是活潑好動,想象力是豐富的,教師創(chuàng)設:閉上眼睛,坐上火車,同時加上教師模仿“嘟嘟”的火車聲,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正因為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學生睜開眼睛看到大海圖片時,才會表現(xiàn)出驚訝、激動的樣子,使學生很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課中。

      二、自主探究

      1、引導看圖提問題;師: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一群人在海里游泳,海;師:那你們能根據(jù)剛才觀察到的信息提出問題嗎?;

      生1: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一共有多少只船?;

      生3:沙灘上有多少人?;

      生4:有多少個女孩在游泳?等等,;

      師:大家是不是還有好多問題要問啊,那你們知道觀海;

      1、引導看圖提問題。

      師: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一群人在海里游泳,海面上有一些船,還有一把傘,還有坐在沙灘上觀海的人,遠處有小島,島上還有寶塔,等等。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

      師:那你們能根據(jù)剛才觀察到的信息提出問題嗎?

      生1: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一共有多少只船?

      生3:沙灘上有多少人?

      生4:有多少個女孩在游泳?等等,

      師:大家是不是還有好多問題要問啊,那你們知道觀海的人提出了什么樣得問題嗎?

     。ǔ鍪菊n件;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剛才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和觀海人體的一樣,有的包含在這兩個問題里,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幫這位觀海人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好嗎?

     。◣煱鍟鴨栴}: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ㄔO計意圖:在觀察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問題意識。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幾乎都想把觀察到的說出來,并且提出了好多有價值的問題,從而看的出學生們思維是十分活躍的,有很強的問題意識)

      評析:“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教師恰當?shù)貙W生進行了表揚評價,鼓勵了學生,同時為下面學生繼續(xù)觀察畫面提供了努力方向,只有仔細觀察畫面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注意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要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的多。此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了問題意識。同時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既避免了學生不提問題、直接進行新課的死板,又避免了學生提出很多問題,不知從何入手。

      2、解決問題,對分類統(tǒng)計的研究。

      片段一:師:看第一個問題,老師讀題,咱們先來看看正在游泳的都是些什么樣的人。

      學生1:有男的,女的。

      師:哦,你這是按性別來分類的,是嗎?

      學生2:有大人小孩;師:哦,你是按年齡來分類的,是嗎?

      學生3:有戴游泳圈的,又不戴游泳圈的

      師:哦,你是按有沒有游泳圈來分類的。

      學生4:有戴游泳帽的,不戴游泳帽的

      師:哦,他是按什么分類的?學生齊答是按有沒有游泳帽來分類的。

      學生5:還有穿衣服的和不穿衣服的。

      師:噢,你們同意嗎?(學生的意見不一致)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很細致,其實他們都穿這衣服了,只不過他們穿的衣服有的潛在水里我們看不到。

      老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分得也很仔細。

      片段二:師:那大家想想咱們把這些游泳的人分類,對解決這個問題有沒有用啊?有。好,咱們就試一試!(出示統(tǒng)計表)知道這表的名稱嗎?(生答:統(tǒng)計表)恩,對,咱們來一起看一看:類別誰知道是什么意思?(是分類情況)大家同意嗎?那類別這一欄填什么呀?誰知道?(填分得什么)

      師:比如說填什么?(生答男女)。如果是按大人小孩呢?(分別填大人,小孩)同意嗎?同意。那人數(shù)是指什么?(就是各類的人數(shù)),合計是什么意思?(把它們加起來的數(shù))同意嗎?同意。

      師:大家能根據(jù)剛才你們的分類填好這張統(tǒng)計表嗎?好,請你們的組長把表一表二拿出來兩個人共選一張來填,如果你們兩個都不想用這兩種分類方法,你們就選表三,用你們的分類方法來統(tǒng)計。兩個人一個數(shù)的一個填得,看看哪組填的又快又好,老師就把他們的統(tǒng)計表展示出來。如果看不清屏幕上的圖的話,可以借助老師為大家準備的照片,也在你們的桌子上,如果你有困難請舉手,老師隨時幫助你。好,開始填吧!(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合作填統(tǒng)計表)

      評析: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激起學生們以往學過的知識,感受知識的系統(tǒng)性。此環(huán)節(jié)能看的出部分學生對以前的知識掌握良好,部分同學借助集體的力量對知識進行了復習,學生感受到了分類統(tǒng)計的多樣性,又通過兩人合作填統(tǒng)計表無形當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意識,還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機會。

      3、反饋展示。

      師: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已經(jīng)填完了,填完的請用眼睛告訴我,好,誰來展示一下你填的統(tǒng)計表?講一講你是怎么填的?師:其他的同學是不是也想展示你們的統(tǒng)計表。浚ㄊ牵。┠呛茫礈柿,和他的不一樣的請拿過來,不過要有秩序噢。▽W生紛紛展示,對于填得很好的獎勵小粘貼)

      觀察這些統(tǒng)計表,從每種統(tǒng)計表中可以讀到什么信息?

      生1:男生10人,女生11人,合計21人,

      生2:我在表二中能知道大人多少人,小孩多少人,等等

      師:是不是通過這統(tǒng)計表咱們就很容易掌握游泳人的情況。浚ㄊ牵├蠋煱巡煌诸惖慕y(tǒng)計表放在一起請同學們來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是合計一樣,不同的是分類不一樣。

      師:你這是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老師要把它記下來。板書其中的發(fā)現(xiàn):分類不一樣,合計相同。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說出所讀到的信息,有利于學生理解分類統(tǒng)計的必要性,從而體會了分類統(tǒng)計的意義」

      4、總結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

      師:這種統(tǒng)計的方法就叫分類統(tǒng)計。(板書:分類統(tǒng)計)師說:剛才咱們是根據(jù)什么填的這表啊?根據(jù)分類啊,那我們叫它分類統(tǒng)計好不好?那我們在分類統(tǒng)計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要數(shù)仔細,合計要算對。

      5、解決第二個問題。

      師:解決第二個問題可不可以用你們剛才的分類統(tǒng)計法來解決呢?(可以)那好,來,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漂亮的船只可以怎樣分類呢?你們可以兩人一組或四人一組來一起份一份。待會看那組分的種類多。

      6、反饋展示。

     。1)看哪組坐的`好就先讓那組來說一說!

      生1:分為大船,中船,小船;

      生2:分為粉色的,紅色的,還有藍色的;

      生3:分為汽艇,客船,油輪

      師:大家觀察得非常細。有關解決第二個問題的統(tǒng)計表也躺在信封里,還是請組長安靜又快速的拿出表二來,兩個人填一張表,和剛才一樣一個數(shù),一個填;

      (2)誰想來展示一下你的統(tǒng)計表?先說一說你是安什;

      生1:我是按顏色分類的,黃色的有五只,藍顏色的有;

      師:大家同意嗎?有和她不一樣的分類統(tǒng)計的嗎?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有分類統(tǒng)計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來;

      三、應用拓展

      1、師:今天咱們幫觀海人用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了,;

      2、師:今天是老師第一次和大家上課,我想了解一下;等,然后再算出合計來,

      只要有一個數(shù),一個填?凑l填得又快又對。(學生自主填統(tǒng)計表)

     。2)誰想來展示一下你的統(tǒng)計表?先說一說你是安什么分類的,然后再說說你是怎樣填的?

      生1:我是按顏色分類的,黃色的有五只,藍顏色的有三只,粉紅色的有兩只,合計是十只。

      師:大家同意嗎?有和她不一樣的分類統(tǒng)計的嗎?(學生紛紛展示)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有分類統(tǒng)計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來填統(tǒng)計表,再次經(jīng)歷了統(tǒng)計的過程,感受了分類統(tǒng)計的多樣性。學生們能夠積極自主的填統(tǒng)計表,合作意識也有所提高。

      1、師:今天咱們幫觀海人用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了,我想他肯定會很高興,你們呢?(高興)出示課件練習1,看這些花漂亮吧,就像你們高興的臉蛋一樣。你們認識這些花嗎?(月季,太陽菊,)都是什么顏色的?(紅的,黃的)你們能用今天學過的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來統(tǒng)計統(tǒng)計嗎?(想)好,請大家打開課本第94頁,看到了嗎?開始填吧!我要把最大的貼粘畫獎給田的又對又快地同學。ㄕ故,評價)

      2、師:今天是老師第一次和大家上課,我想了解一下咱們班的人數(shù)情況,你們可不可以用今天學過的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讓我了解一下。糠帜信,分扎辮子的不扎辮子的,分年齡,分高矮,分胖瘦,等等,然后再算出合計來,(只要有理就給與肯定。實際驗證一下,采用比較明顯的。)

      評析:在學生掌握了分類統(tǒng)計方法的基礎上,充分讓學生來運用知識進行實踐,進一步體會分類統(tǒng)計的意義,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性」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學到了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那是不是這種方法只用在咱們校園里呢?(不是)那老師給大家布置一小任務,放學回家把今天學到統(tǒng)計方法教給你的家長,并且討論一下在什么地方還可以用到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回來了告訴大家,好嗎?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不確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可能發(fā)生的結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斷,并正確使用恰當?shù)脑~語描述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與同學進行交流。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及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對“等可能性”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利用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每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轉盤原材料;記錄表等。

      教學實錄:

      一、復習導入

      介紹兩種顏色的乒乓球。

      師:你喜歡什么顏色的球?如果我把一只黃球與一只白球放在這個口袋里,讓你來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喜歡的顏色嗎?

      生:大概,可能摸到。

      二、初步認識可能性大小

      1、猜一猜。

      師:老師帶來的口袋里放了放5個黃球和1個白球,如果讓你來摸一摸,你估計情況會怎么樣呢?

      生1:很容易摸到黃球。

      生2:也可能摸到白球。

      生3:我認為摸到黃球的次數(shù)會多一些。

      師:情況真是這樣的嗎?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知道自己猜得對不對?

      生:動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2、試一試。

      師:那我們就來親自動手試一試吧。

      教師呈現(xiàn)活動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個球,記錄員記錄摸得的結果,把球放回口袋搖一搖,換下一位繼續(xù)摸。每組一共摸20次。”

      師:按照要求,摸球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不能搶。

      生2:不能偷看。

      生3:是任意摸、隨便摸的意思。

      ……

      小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场⒄f一說。

      師:請按小組匯報一下,并說一說你們是怎樣統(tǒng)計的。

      生1:我們是用打勾的方法統(tǒng)計的;

      生2:我們是用畫橫線的方法統(tǒng)計的;

      生3:我們是數(shù)正字的;

      師:能介紹一下你們小組是如何用數(shù)正字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的嗎?

      學生介紹方法。

      師:你們覺得數(shù)正字的方法怎么樣?

      生1:簡潔,一目了然。

      生2:一個正字五畫,數(shù)起來很方便。

      師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共同分析結果。

     。、議一議。

      師:通過摸球活動,你覺得能驗證你剛才的猜想嗎?

      生:能。

      師: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嗎?

      生: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黃球多比白球多,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就比白球的可能性大。

      師:也可以怎么說?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小。

      教師板書:可能性大小

      三、理解等可能性

      1、變式思考,明晰概念。

      教師出示圖并提問:口袋里裝著5個黃球和一個白球,任意摸,情況會怎樣呢?

      生:摸到白球

      師:一定是白球嗎?

      生:不一定,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黃球。

      師: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會怎么樣呢?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大。

      2、實驗比較,加深感悟。

      教師出示圖并提問:如果把口袋里的球換成4個白球、2個黃球呢?

      生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大一些。

      生2:黃球摸到的次數(shù)可能比白球少。

      師:讓我們來繼續(xù)通過試驗驗證我們的想法吧。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針對各小組的不同情況,分別給予指導。

      統(tǒng)計各小組摸到不同顏色球的情況,記錄并分析。

      師:同樣是可能性有大有小,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1:摸到黃球和摸到白球的次數(shù)相差沒那么大了;

      生2:因為白球和黃球相差沒那么多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也就沒那么大了。

      3、促進遷移,深化理解。

      教師出示圖并提問:如果是3個黃球和3個白球,任意摸球,又會怎么樣呢?

      生:可能摸到白球,也可以摸到黃球。

      師:現(xiàn)在摸到這兩種球的可能性是……?

      生:一樣的,相等的。

      師:為什么?

      生1:因為它們的個數(shù)一樣的。

      生2:球的個數(shù)相等,被摸到的可能性相同。

      ……

      教師板書:相等

      4、引發(fā)探究,鼓勵創(chuàng)新。

      教師出示口袋,里面放著5個白球。

      師: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一些,怎么放黃球?

      生1:擺6個。

      生2:擺6-9個。

      師:這幾種擺法中,哪一種只多那么一點點?

      生:應該擺6個。

      師: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怎么放呢?

      生:擺1個,2個,3個都可以。

      師:你們也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生:摸到的黃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生1:6-7個。

      生2:摸4-5個也行。

      生3: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擺幾個黃球?

      生4:5個。

      四、體會等可能性的公平性

      1、感受等可能性在實際生活的運用

      播放錄像:足球比賽拋硬幣選擇場地的情境。

      師:誰知道裁判在干什么?

      生:用拋硬幣的方法選場地,還可以確定誰先發(fā)球。

      師:你覺得用拋硬幣的辦法決定場地和誰先發(fā)球,是不是公平合理呢?

      生1:因為硬幣有兩個面,只要兩個隊長選擇一個面就可以了,很方便。

      生2:拋到正面與反面的可能性一樣的,就比較公平。

      師:類似于這樣的公平競爭的方法還有哪些呢?

      生1:鐵錘、剪刀、布。

      生2:擲骰子。

      ……

     。、設計等可能性。

      多媒體播放兩學生下棋場景,兩小朋友正用擲骰子的方法決定誰先走棋。

      畫外音:“擲到六點朝上就你走,擲不到六點就我走!

      師:如果是你,你愿意按這個規(guī)則與他下棋嗎?

      生1:不愿意。因為六點只有一面,甩不到六的有好幾面,不公平。

      生2:六點很難拋到,1、2、3、4、5很容易拋到。

      師:如果你來下棋,同樣用擲骰子的方法,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規(guī)則嗎?

      生1:如果擲到單數(shù)就你走,扔到雙數(shù)就我走。

      生2:如果擲的點數(shù)大,你大你就走。

      生3:如果擲到1,2,3面,你走,如果擲到4,5,6我走。

      生4:如果擲到單數(shù),或是雙數(shù)也可以的。

      師:為什么這些規(guī)則你愿意接受呢?

      生:因為它們的可能性相等。

      五、綜合應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識。

      師:老師前兩天我去逛商場,看到商場里正用轉盤搞一場“轉、轉、轉,轉出幸運星”的有獎促銷活動,我們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轉盤

      教師先指導學生觀察轉盤,并說一說轉動這個轉盤,結果有幾種可能。

      師:如果你是商場的經(jīng)理,你會制定怎樣的中獎規(guī)則?

      生1:綠色沒有獎,紅色一等獎。

      生2:綠色三等獎,紫色二等獎,紅色一等獎……

      師:我注意到,你們都是把紅色定為一等獎,為什么呢?

      生1:因為轉到紅色的可能性比較少。

      生2:一等獎獎品貴,應該由少數(shù)人得,不然老板就虧了。

      ……

      師:其它幾個商場的老板看到這個轉盤,也都想用轉盤搞一場有獎促銷的活動,不過每個商場老板的想法不太相同。你能不能根據(jù)老總的要求來設計一個轉盤?

      分小組按要求制作轉盤。

      交流各組制作的轉盤。

      師: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最希望去轉哪個轉盤?為什么?

      生1:我最希望轉我們自己的轉盤。

      生2:我最希望轉這個,因為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生3:是,要求中獎的可能性很大,不中獎的可能性很小。

      師: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設計哪個轉盤?

      生:當然希望是得大獎的人數(shù)少的了。

      師:想想這幾個轉盤都是按哪個要求制作的?

      生:中獎和不中獎的可能性相等。

      師:在生活中,象這樣的事例是隨處可見,關鍵是要靠我們用明亮的雙眼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用你智慧的大腦去分析、去判斷。

    【可能性教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教案01-31

    可能性教案06-21

    《統(tǒng)計與可能性》教案04-06

    統(tǒng)計與可能性教案03-07

    可能性教案范文04-13

    可能性教案15篇01-31

    可能性教案(15篇)01-31

    《可能性》教案15篇02-13

    《可能性》教案(15篇)02-13

    可能性教案(精選15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