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21 16:10:06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匯編15篇)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66~67頁例題及“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能識別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學生經歷人民幣的識別過程,體會1元以內各種人民幣的幣值;通過模擬購物活動,培養(yǎng)簡單的換錢、算錢、付錢技能,發(fā)展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發(fā)展主動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了解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準備】

      每4人小組準備一個紙盒,紙盒里有1元的紙幣1張,硬幣1枚;1角的紙幣15張,硬幣1個;5角的紙幣3張,硬幣1枚。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商店購物圖。

      談話:小朋友,你們去商店買過東西嗎?買東西時需要用到什么?

      提問: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

      揭題:買商品時要用到錢,我們國家使用的錢叫作“人民幣”。

      【說明:從生活常見的購物情境入手,激發(fā)學生認識人民幣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走進今天的課題!

      二、自主探究,獲得新知

      (一)1元及1元以下人民幣的分類

      引入:今天我們先來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小組說說人民幣的面值是多少,并把人民幣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1)按材料分,認識紙幣和硬幣。

      揭示:像這樣紙做的叫紙幣,這種金屬做的叫硬幣,人民幣按制作材料分,可以分為紙幣和硬幣兩類。

      (2)按單位分,初步感知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提煉:人民幣上的文字有“元”“角”“分”三類。

      【說明: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購物經驗,并且課前在父母的幫助下辨認過人民幣,課堂中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在小組內將人民幣分類,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有目的'地、系統(tǒng)地認識人民幣,在大量辨認的活動中總結出一般方法!

      (二)認識人民幣的面值,總結提煉辨認方法

      1.認識1元,初步體會方法。

      用課件出示1元的紙幣并提問:大家已經注意到在人民幣上的文字有“元”“角”、“分”,那這張紙幣的面值是多少?你怎么看的?

      指名介紹1元紙幣的辨認方法,教師補充:人民幣上的“壹”就是數字“1”的大寫;“圓”是人民幣的單位,跟“元”表示的意思相同。

      小結:看到數字“1”和單位“元”,就知道這張人民幣是“1元”。

      課件出示1元的硬幣并提問:這枚硬幣的面值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提煉:這兩個人民幣上面都有數字1,單位是元,所以面值相同,都是1元。

      【說明:在提取學生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認識1元,并總結提煉辨認的方法,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將數字和單位結合起來看是辨認人民幣的基本方法”。通過師生共同觀察、梳理、思考、總結,有助于學生建構方法,并自覺運用方法!

      2.方法遷移,認識其他人民幣。

      提問:剩下這些人民幣的面值又是多少?你能像剛才一樣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這些人民幣,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把人民幣上的數字和單位結合起來看,就能知道人民幣的面值。

      【說明:學生已掌握辨認1元的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繼續(xù)讓學生自主辨認其余人民幣,進而總結出一般方法,使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在原有基礎上變得更加清晰深刻。】

      3.體會人民幣的大小。

      提問: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你能把這些人民幣按面值的排一排嗎?

      揭示: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期中“元”最大,“分”最小。

      談話:每張人民幣上都有我們國家的國徽,國徽象征一個國家的尊嚴,所以大家要愛護人民幣。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動手連一連。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展示所有1元以內的人民幣,讓學生直觀感知人民幣的幾種面值,鞏固深化辨認方法,并且結合人民幣上國徽的介紹,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三)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⒈學生操作,認識1元=10角。

      課件出示一本價格為1元的筆記本。

      談話:認識了人民幣,我們就可以進商店買東西了。筆記本的價錢是1元,怎樣付1元錢?

      活動:小組里的每一個小朋友有次序地去紙盒里拿出1元錢,放在自己課桌上。

      展示學生不同的拿錢方法,引導學生說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

      小結:雖然這幾種付法各不相同,但都是付了10角。10角就是1元,1元就等于10角。(板書:1元=10角)

      【說明:教學人民幣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不同面值人民幣可以等值互換的思想,因此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開放的“付1元錢買筆記本”的情境,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通過交流獲得不同的付錢方法,從而更全面地體會等值換幣的思想。1元=10角既是一個數學規(guī)定,也是一個生活常識,在購物情境中教學這部分內容,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認識需要,有些學生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里提煉出進率,缺乏經驗的學生可以在場景中意義接受知識。】

      2.知識遷移,認識1角=10分。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了“1元=10角”,那你知道“1角=( )分”嗎?

      小結:10個1分就是10分,10分就是1角,所以“1角=10分”。(板書:1角=10分。)

      追問:幾枚5分可以換一枚1角?

      節(jié)約意識教育:10個1分能湊成1角,10個1角能湊成1元,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錢。

      【說明:引導學生運用遷移和推理,得出1角=10分,并滲透節(jié)約意識的教育。】

      三、組織活動,拓展提升

      (一)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提問:老師在商店里買了一塊橡皮,付了一張5角和一張1角,這塊橡皮的價錢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5角和1角的單位都是“角”,單位相同的可以直接把數相加,5角+1角=6角。

      2.提問:商店里有塊漂亮的紅橡皮。這塊紅橡皮的價錢是多少?

      小結:1個1元就是1元,3個1角就是3角,合起來就是1元3角。

      3.提問:小明買了一只毽子。你知道這只毽子多少錢嗎?

      小結:5角加5角是1元,再加上旁邊的1角,就是1元1角;颍5角加6角等于11角,11角里面的10角就是1元,再加上旁邊的1角就是1元1角。

      (二)補充練習單位換算

      1元1角=( )角1元6角=( )角1角7分=( )分

      【說明:練習設計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不同面額組合,讓學生學會將相同面額的人民幣相加得出商品的價錢,體會人民幣是可以計算的;第二層次是復名數,當有不同單位的人民幣時,可以分別將相同單位的人民幣面值相加,再合起來得到復名數,讓學生體會有的商品價格只需用一個單位來表示,有的則可以用兩個單位組合起來表示;第三層次是相同面額的人民幣相加之后再根據10角=1元轉換成復名數,讓學生在計算中再次喚起對單位進率的認識,體會到幾元幾角的實際價值,學會在不同單位間進行互換。這一層次也是為之后拿1元2角的活動做伏筆!

      (三)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老師想買這張郵票,價錢是1元2角,可以怎樣付?

      活動:組員按順序從紙盒里拿出1元2角放在桌上,再互相說一說是怎么拿的。

      課堂交流:你是怎樣付的?

      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不同的拿法:(1)12個1角;(2)5角+5角+1角+1角。

      小結:在這些付法中,有的是用相同單位的錢來付的,有的是用不同單位的錢來付的。雖然付法不同,但他們都表示1元2角。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身邊的人民幣,靈活地選擇付法。

      【說明:鞏固對元、角之間進率的認識,學會不同的付錢方法,體驗付錢的策略!

      (四)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課件出示商品圖并談話:商店里還有好多學習用品呢!

      (1)哪兩樣商品的價錢合起來正好是1元?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給你1元錢,可以買哪件商品,應找回幾角?能買到1元5角的剪刀嗎?

      小結:用1元錢買比1元少的商品,就要找回一些錢;如果超過1元就買不到了。

      (3)每樣商品只能買一件,1元最多可以買幾件,是哪幾件?

      小結:同樣多的錢,挑便宜的買,就能買到更多的東西。

      四、總結拓展(略)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小面值人民幣,能準確識別小面值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養(yǎng)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及人民幣在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愛護人民幣,節(jié)約用錢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認識較小面值的人民幣

      三、教學難點

      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民幣學具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今天我為你們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看看它是誰?(CAI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yè)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教學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

     。ǘ┳灾鲄⑴c,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

      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錢---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

      2、認識人民幣

     。1)將桌面上的人民幣學具拿出來,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同桌內交流,看誰認得多。

     。2)全班內匯報,能認出你們信封里的人民幣嗎?那老師抽幾張人民幣給你們認認怎么樣?先把你們桌上的卡片收拾一下(課件出示1元紙幣)

      生1:一元

      師:咦,你是怎么認出來是1元呢?

      生1:人民幣的中間有數字“1”。

      生2:數字“1”的下面還有寫“壹圓”

      師:這個是大寫的漢字“壹”,當然還有“貳伍拾”。人民幣上的“圓”字,我們一般寫作這個“元”(板書:元)

      師:這個又是多少錢呢?(課件再分別出示硬幣1元)

      師:看仔細了,這里還有一枚1元硬幣(課件出示1角的硬幣)

      生反駁(比較1元和1角的硬幣)

      師小結:我們不僅可以從顏色和圖案來認識人民幣,更重要的是通過看數字和漢字來認識人民幣。

      隨后出示5角硬幣紙幣

      1分2分5分最后這三個硬幣,現在已經很少人用。以前,用這3個硬幣可以買糖吃,現在連最便宜的1顆糖都買不到了。

      [教學意圖:充分利用學生購物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知水平,發(fā)揮學生在認識人民幣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相互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面值在1元以內的各種人民幣。]

      3、整理分類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幾種面值的人民幣,你們能把你們桌上的人民幣學具分分類嗎?可以跟同桌說一說,討論一下你的分類方法。(生討論)

      生1:元的分成一類,角的分成一類,分的分成一類。(出示課件)

      師:太厲害了,誰聽清楚他的分類方法了?(讓學生重復說,并板書)

      師:其實啊,元、角、分就是我們人民幣的單位。(板書單位)

      幾元的單位是…幾角的'單位是…幾分的單位是…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分類方法?

      生2:紙幣分一類,硬幣分一類(出示課件)

      師:真棒,紙做的人民幣叫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師:還有其他分類方法嗎?

      生3:把有數字1的分一類,把有數字2的分一類,把有數字5的分一類。(課件出示)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引導)師:人民幣中有數字3嗎?有數字4嗎?有數字6嗎?生:沒有

      4、發(fā)現國徽,愛護人民幣

      師:看來這個是人民幣的一個特點呢。我們再來看看,有沒有發(fā)現每張人民幣上都有1個共同的標記?(課件用紅線圈出)知道這個標記是什么嗎?

      生:國徽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熱愛祖國就要愛護好人民幣,誰能說說我們要怎樣愛護好它呢?

      生:不能隨意損壞它,不亂涂亂畫或折疊

      藍貓有個小建議給大家:我們可以把家長給我們的壓歲錢和零花錢存起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比如說買好書、買學習用品、獻愛心、存銀行等。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不亂花錢,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教學意圖:有效的組織學生間的互動學習,既發(fā)揮了學生的才智,宣揚了學生的個性,又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意識。此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國徽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標志。我們應該愛護人民幣。]

      5、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1)藍貓給同學們提了個好建議,但是最近文具店遇到一個困難,同學們愿意幫助他嗎?他想把這些錢換成1角的硬幣。

      2角錢紙幣換成1角錢硬幣,可以換幾枚?誰愿意跟它換?

      他還想用5角錢換1角錢硬幣?1元錢呢(請3個同學換)

      謝謝熱心的同學們。剛才1元錢可以換幾個1角錢,所以,1元=()角,反過來,10角也等于()元

      知道了元和角的關系,如果你想買藍貓文具店里的1支1元錢的鉛筆,你準備怎么付?

      2張5角10張1角5張2角8張1角和1張2角。

      小結:不管用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來付錢,付的總數合起來是10角,也就是1元。

      (2)1元=10角,誰能試著猜猜角和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1角=()分,反過來,10分也等于()角

      [教學意圖:通過“換幣活動”,幫助學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由此聯想到角與分之間的進率也是10,使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ㄈ╈柟踢\用,拓展問題

      做一做1

      做一做2

      做一做1:可以先區(qū)分不同的單位,再按單位分別數出錢數來,然后合起來。

     。ㄋ模┗仡櫿恚A認識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初步認識小面值人民幣,能準確認識小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學習重點:認識較小面值的人民幣。

      學習難點: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教學方法:引得探究法。學法:自我探究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法。

      輔助手段:多媒體課件,人民幣學具。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交流: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在講新課之前我們共同來猜個謎語怎么樣?

      薄薄一張紙,作用可真大。

      買書、買筆、買玩具都要用到它。

      回答:錢。

      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引導學生回答(人民幣)

      (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幣,并學會使用它們(板書:認識人民幣)

      二、引導探究,認識人民幣。

      1、出示:1元

     。1)、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是多少錢?(誰愿意當小老師來介紹一下?)

      回答:1元。

      (2)、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上面有大寫的壹元及右下角也有1元)

      師總結:所以人民幣的單位有元。

     。3)、那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你還有什么發(fā)現:引導觀察:讓學生發(fā)現人民幣上都有國徽。

      小結: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一定要像熱愛我們祖國一樣愛護人民幣,那我怎樣做才叫愛護人民幣呢?(節(jié)約用錢,不隨意撕毀,損壞,亂涂,亂花)

      (4)、讓學生自己找出找出手中的1元:觀察發(fā)現:(有舉1元紙幣,有舉硬幣的)引導說出人民幣按材質分為(紙幣和硬幣)

      2、出示1角。

     。1)、提問:小朋友們這還是1元嗎?(回答:不是;是1角)

      (2)、提問: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誰愿意當小老師來介紹一下“角”。

      請學生說說辨別一角人民幣的方法,師介紹:這個“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板書“角”。

      (3)、師小結:雖然1元和1角都有一個“1”,但單位不同,他們可就差遠了。

      3、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幣讓學生辨認:

     。1)談話:這邊還有一些人民幣,誰來當小老師介紹給大家聽聽。

      (2)提問:“大家看最后幾枚人民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師板書“分”,介紹“分”也是人民幣的單位。

      三、教學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1)談話:鑒于大家課堂上表現得這么棒,老師今天不發(fā)表揚卡改發(fā)紅包了,同學們,請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幾個紅包?猜猜里面都有多少錢?為了公平起見當然老是放在里面的錢都是一樣的。(學生猜出:1元)。那我們來看看里面的錢是不是同樣多。

     。2)數出紅包里面的錢數:第一個紅包1張1元的,第二個紅包10張1角的。引導總結:1元=10角10角就是1元。

     。3)第三個紅包大家說說老師放的多少錢呢?(齊答:1元)

      那我們也來數數看吧!老師先抽出一張認認(是5角)

      提問:一共幾張呢?為什么?全部抽出確認。

     。4)第四個紅包,實物出示抽抽認認,(有1角的還有5角的),一共幾張呢?全部抽認。

      (5)小朋友們都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幾分呢?引導學生答:1角=10分

      四、今天,老師發(fā)現我們班的小朋友學習的都很認真,我們對人民幣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老師可以放心讓你們去購物了。

      (1)出示商店物品,讓學生兩人一組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進行練習。

     。2)單獨挑人上來進行買東西、購物練習.(要做到使用文明用語,有禮貌,有次序進行購物。

      五、進一步鞏固練習,小朋友們你們想去探險嗎?讓我們一起登上智慧島吧!

     。1)設計練習連線:拿哪張錢正好呢?找出相應的錢連線。

      (2)出示人民幣:1元2角=12角18角=1元8角。

     。3)貨幣的換算:2角=2張1角等

      (4)購物練習題。

      小朋友們你們真棒,我們順利的完成了探險!

      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歸納今天學習的知識。

      板書設計:認識人民幣(小面值)

      單位: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4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認識1元以內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及其進率。教材通過呈現商場購物的情境,喚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于看到人民幣、使用人民幣的相關經驗,以購物為主線組織學習活動,通過換幣、取幣、模擬購物等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機會。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在取幣、付幣等活動中,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等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認識一元以下人民幣

      難點:

      知道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

      設計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課擬體現以上的教學理念。由于學生在生

      活中都接觸過人民幣,都有簡單的購物經驗,因此本課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從學生熟悉的購物情景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親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設計思路

      這節(jié)課整體構思為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首先,從學生較為熟悉的購物情景引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其次,安排學生集體購物,多次安排取幣、付幣,學生體會到付幣方案的多樣化,訓練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并逐步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抽象出1元=10角,并類推出1角=10分。最后,組織“小小商店”購物活動,通過由易到難的三次活動,使學生親自體驗如何使用人民幣,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和與人交往的能力。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1角、2角、5角、1元紙幣和硬幣若干

      學具:每小組(4人一組)準備一個紅紙袋,袋中至少有1角紙幣10張,2角紙幣5張,1元只比1張。每個學生個準備1角、2角、5角、1元的紙幣或硬幣各1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圖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干什么?(超市買東西)師:買東西必須要帶上什么呢?(錢)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錢,如買東西、坐車等。世界上每個國家的錢都不一樣,有那個同學知道我們國家使用的錢叫什么呢?生:人民幣。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我們國家的錢——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探索新知、加深理解

     。ㄒ唬┱J一認

      導語: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人民幣拿出來認一認,想一想,你是怎樣認出來的?

      1、自由認一認

      2、認識1元、1角、1分

      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

     。1)課件分別出示1元、1角、1分的紙幣、硬幣,引導學生說出特征。(指導看阿拉伯數字以及票面顏色)。(2)分別認識單位元、角、分(板書)

      3、認識硬幣、紙幣

      你還認識哪些人民幣,學生交流,師出示相應課件,注意引導學生看單位,說出紙幣、硬幣。

      4、引導學看“國徽”,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國徽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人民幣。質疑:怎樣愛護人民幣呢?(不亂涂亂畫,不把紙幣弄皺,不撕扯、亂扔??破了要及時修補)。

      (二)分一分

      1、出示課件B:剛才我們認識了那么多人民幣,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1)快速一齊認一認。

     。2)你能給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

      2、獨立思考,指名回答。(根據學生回答,師展示課件——單位分類,按制作材料分類)

      3、說明:分幣和2角的人民幣現在已經很少用到它了。

     。ㄈ┻B一連

      導語:剛才我們認識了好多人民幣,現在我們一起去超市看看物品價格吧!完成P69想想做做第1題(提醒學生不要把線連到人民幣上,要愛護人民幣)。

      1、生自由連。

      2、課件展示,集體交流。

      (四)學習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1、學習1元=10角

     。1)設置情境:小明想買這1元錢的書,可是他遇到難了,我們一起去幫幫他吧。ǔ鍪菊n件)

     。2)讀一讀問題:買1本書1元錢,我用10個1角錢夠嗎?(學生猜一猜)

     。3)(出示課件)數一數,記一記。

      伸出手指準備,跟老師數一數,適時提問。1元=()角得出:1元= 10角,依次推出1角= 10分。

      三、生活應用

      1、試一試

      導語:今天,老師也帶1元錢(出示1元紙幣)到超市買東西,可是我想反它換成用角作單位的零錢,同學們愿意幫助老師嗎?(1)提問:1元可以換成幾個5角?(出示5角紙幣)

      獨立思考回答,說說為什么?(強調1元=10角,出示課件,幾角和幾角加起來要等于10角)

      (2)還可以怎樣換呢?(適當提示)

      a、小組合作,師巡加指導。(擺一擺,算一算,比一比誰的辦法多)b、指名交流(生說,老師出示相應的人民幣,如果時間允許可讓學生上臺展示)

      2、買一買

      導語: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老師把小小超市開到咱們教室里來了(在黑板上貼上4種文具)。

     。1)現在請你們想一想,1元錢可以買哪些物品呢?

      a、獨立思考,指名交流,適時質疑:夠嗎?為什么?可以買一件,也可以買兩件,適時質疑:應找回多少錢?

      b、質疑:買三件可以嗎?為什么?(2)買一買

      小朋友們想不想到我們超市里來買東西呀?

      a、購物應該注意些什么?(說文明話:謝謝,我想買XX,再見等)

      b、招聘售貨員:說說怎樣才能當好售貨員?(態(tài)度要和藹,面帶微笑,如:請問,你想買什么?)

      c、購物活動:要求帶1元錢(質疑:應找回多少錢?)

      師: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會兒工夫,東西全賣光了,我來看一看,一共賣了多少錢?(請售貨員先數一數,再帶著下面學生一起數)

     。3)節(jié)約用錢教育:錢的用處可真大,除了用它購物之外,還可以干什么?對,存起來,從小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并用這些錢去支援貧困地區(qū)和災區(qū),上次我們就為西南災區(qū)還奉獻愛心,真了不起。

      四、課堂小結

      根據板書引導學生說說今天到超市里去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拓展

      看老師這里有一塊手表,要25元錢,如果一元一元地付,要付多少張?那多麻煩,其實,還有許多比一元大的人民幣,同學們,放學后請你們回家認一認吧!

      六、板書設計

      識人民幣

      分:1分、2分、5分

      角:1角、2角、5角1角=10分元:1元??1元=10角

      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得比較好。第一,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較好。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人民幣的方法和使用經驗,因此本課教學我注重了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展開教學,在學生已有生活知識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使學生自主探究識別人民幣的方法,教師只是起引導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歸納,從而使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個清晰、系統(tǒng)的認識。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程守琴20xx年6月16日安順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云馬小學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5

      走進教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60~62頁,認識人民幣。教材通過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買玩具的畫面,使學生想到“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先認識1元、1角、1分三種人民幣以及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認識5角幣、2角幣、5分幣、2分幣。1元以內的人民幣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這些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但這些認識又是較零星、散亂的。教學時,教師應多次安排換幣、付幣、取幣、找?guī)诺然顒樱ㄟ^現場購物,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有機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等方面的教育。

      目標預設

      1、讓學生認識小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并學會簡單的取幣、換幣。

      2、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換幣、取幣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模擬購物,使學生初步認識商品有標價,感知購物的過程。

      4、使學生學會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等教育。

      導學設計

      1、教學重難點: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2、教具準備:課件、電教設備、小面值的人民幣、商品。

      3、學具準備:小錢箱、小面值的人民幣。

      4、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導入:星期天小明和幾個小朋友走到一個商店里,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在干什么?(電腦出示小明購物情景)

      問:我們知道了小明去商店干什么?(買手表)小朋友自己有沒有去買過東西呢?你們都用什么來買的呢?(錢)對了,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些人民幣。(板課題,齊讀兩遍。)

      二、自主學習,認識人民幣

      1、認一認。

      師:老師讓大家準備了各種1元以內的人民幣,你們都認識它們嗎?誰能拿出你認識的人民幣,把它介紹給全班同學?

      請生拿,師實物投影。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在這過程中師介紹人民幣有硬幣和紙幣兩種,并說明1分是面值中最小的人民幣。)

      師小結:剛幾位小朋友介紹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現的也很好,拿的很準確。我們知道人民幣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很多地方都用到它,所以大家應愛護它,不要隨意折疊,更不要涂抹和撕毀,你們能做到嗎?

      2、拿一拿。

      師:小朋友認識了人民幣,那老師手里有幾樣東西,看看上面的價格,你能拿出相應的人民幣嗎?比一比誰拿的又對又快。

      出示:一盒火柴1角、一塊糖2角、一塊橡皮3角、

      一根直尺5角(想想有不同的拿法嗎?同桌討論,師電腦演示想想做做3)

      一張郵票需8角,怎么付?(電腦出示想想做做4)比較哪種拿法最簡便?

      3、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小學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師:我們講的這么熱鬧,忘了小明剛才要買手表的事,我們再去看看吧。(電腦再次出現小明購手表情景)

      師:如果你買,你能拿出最簡便的拿法嗎?(1元紙幣或1元硬幣)

      如果只用1角的,怎么拿?(拿10個1角,請生1角1角的數到10角)

      如果只用2角的,怎么拿?(請生2角2角的數到10角)

      如果只用5角的,又該怎么拿?(數到10角)

      師小結:1元的拿法有很多,但不論哪種拿法都是拿了幾角?(10角)所以我們可以得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板:1元=10角

      知道了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嗎?出示:1角=( )分

      小組討論,得出1角=10分。(齊讀兩式)

      4、合幣訓練。(教材第61頁想想做做第2題)

      師實物投影: 問合起來( )角( )分、( )元( )角。

      三、模擬購物活動:“小小商店”。

     、賻熓觯簞偛判∨笥驯憩F得很好,下面請每位小朋友自己留1元人民幣,其余人民幣放入組長的錢罐里。

     、趧(chuàng)設一個購物情境。

      (1)出示物價牌,并擺放若干實物。

      (2)橡皮自動鉛筆鉛筆尺 本子美工刀

      2角8角 4角3角5角1元5角

      (3)安排售貨員和收銀員。

     、圻M行購物活動。

      要求:前四位小朋友用1元人民幣只能買一樣東西,后面小朋友可以用1元人民幣買兩件或更多東西。

     、軐W生自由購物,交流。

     、菡堅谧睦蠋煯敱O(jiān)督員,最后評出優(yōu)秀售貨員、優(yōu)秀收銀員、文明小顧客。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哪些人民幣?你還知道些什么?

      五、課后作業(yè):

      請你課后和爸爸媽媽再到商店里去看一看,有哪些東西的價格大約是1元,如果需要,請你用今天的知識親自買一買。(電腦出示圖片)

      友情提醒

      在該課中教具學具的準備都要充分,在現場模擬購物中,教師一定要講清規(guī)則和要求,防止有搶購失控現象發(fā)生,要做到人人參與,適時交流指導指正。

      教后反思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認識人民幣”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元、角的十進關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對100以內數的認識來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活動,使學生簡單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實踐能力。

      四、設計理念

      未來的社會即需要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知識能力。而知識也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教學設計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理念,給了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始終作為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不斷引領學生以“數學現實”出發(fā),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

      五、教具、學具準備

      人民幣、模擬人民幣、認識人民幣圖、一些實物、小紙圖片。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早上爸爸帶你到早餐店吃早餐后,應該怎么做?

      師: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錢?(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

     。ò鍟n題:認識人民幣)

      (設計意圖: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知人民幣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ǘ┨骄啃轮

      A、認識人民幣

      1、師:同學們在生活中都見過人民幣,現在老師就來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認不認識這些人民幣。(出示人民幣一套讓全班說說,然后打亂貼在黑板上)

      2、出示認識人民幣圖

      師:同學們,我們國家一共有這么多種人民幣,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你是怎么認識這些錢?(同桌先互相討論,學生自由發(fā)言)

      3、給人民幣分類

      師:這么多錢放在一起,多不整齊,請同學們按規(guī)律分一分,把錢擺整齊。(同學先思考再小組互相討論怎樣給人民幣分類,然后動手分類。)

      小組代表發(fā)言,說說分類的方法和想法。

      4、由學生的分類引出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板書: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5、學生評價(你最喜歡誰的分法,為什么?)

     。ㄔO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來發(fā)現人民幣的特點,懂得如何去區(qū)別不同的人民幣。教師給學生提供了探索與合作學習的素材,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人合作能力,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B、人民幣兌換(換錢游戲)

      1、師生互換

      ⑴師:同學們學得很好,小華也認識這些人民幣。今天,小華來到商店,看見一只可愛的玩具小鴨子,鴨子下面標著1元,小華決定把它買下來,他從袋里摸出一疊一角一角的人民幣,這時,他很為難,不知該怎么付錢,誰能幫幫他?(讓學生說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用10張一角,從而引出1元=10角。)

     。ò鍟1元=10角)

     、茙煟簞偛磐趵蠋熌昧艘粡5角的人民幣,叫我找一位同學幫他換有1角和2角的零錢,誰愿意幫王老師的忙?(同桌討論,然后自由發(fā)言。)

      2、學生間進行換錢游戲。(四人一小組用模擬人民幣進行換錢游戲。)

     。ㄔO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尊重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原則,使靜態(tài)的內容成為動態(tài)的過程,教師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學生在換錢活動中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科書第48頁的填空(做一做第1題)

     。▽W生填好后匯報)

      2、買賣東西交易活動(實踐活動)

      出示各種物品及價格

      a、教師賣,學生買。(教師出示真實物品及價格讓學生付錢)

      b、學生賣,教師買。(目的是訓練學生找錢)

      c、學生賣,學生買。(四人小組合作,用模擬人民幣和標有價格的模擬物品小紙圖片進行交易活動。)

     。ㄔO計意圖:在這一應用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從發(fā)現中尋求快樂,主動地獲取知識,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和“做”數學的樂趣。讓學生“做”中學,“做”中得到鞏固,“做”中會應用。)

     。ㄋ模、全課小結

      1、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很好,你們學會了什么?老師希望同學們把今天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2、針對本節(jié)課師生互評,生生互評,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共同評價,能讓課堂充滿民主、和諧的氛圍,接近師生間距離,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2.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認識單位是角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3.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重點難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理解元、角間的進率關系及互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課題

      1、教師出示一本書,讓學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錢買來的。教師:像剛才同學們說到的錢就是我們國家發(fā)行的法定貨幣,叫人民幣。

      2、教師:請你說一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

      3、課件出示第46頁的主題圖。出示(1)、(2)主題圖

     、儋徫飯D。教師:小朋友和媽媽在干什么呢?我們買東西就要人民幣。

     、诮處煟涸倏纯催@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對,買車票也要用到人民幣。)

     、劢處煟哄X除了可以買東西,我們還可以把它怎么樣呢?(出示第3幅圖),(對,存起來。)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存錢的習慣呢?有錢有什么用呢?我們可以把爸爸媽媽給我們的零花錢存起來,辦更有意義的事,比如說買好書、買學習用品、獻愛心等。我們從小要養(yǎng)成不亂花錢,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础⒔處煟嚎磥,人民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人民幣。(課件出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課件全面出示我國發(fā)行的人民幣的品種,使學生對我國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教師:哪位同

      教學流程

      學能說說這些人民幣的面值各是多少?

     、艑W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元、角、分。說明: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常用單位。

     、平處煟赫f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么多種面值的人民幣?(如:顏色、大小、圖案、圖案中的數等。)課件出示人民幣上的國徽,提問:“知道這是什么嗎?”滲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幣上,國徽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不要故意損壞它。

      (3)教師請一名學生用摸一摸一百元紙幣的右下角,問:你摸到了什么東西嗎?(這些小圓點是突出來的)。

      這叫盲點,這是專門為盲人朋友設計的,就是說我們閉上眼睛摸到這個突出來的點就知道是這張是一百元了。

     、刃〗M認識活動:現在,請各位小朋友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模擬人民幣,四人小組之間相互認一認這些人民幣,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幣都認完。

     、蓹z查學習效果:教師手中拿著人民幣,讓學生再認一認它們的面值各是多少,是怎樣看出來的?

      (6)教師:同學們看,老師桌面上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幣,多不整齊。老師現在就請同學們把這些人民幣按規(guī)律進行分類。先同桌兩人將你們的模擬人民幣分一分。

      請幾位學生代表到展臺上展示。

     、侔磫挝环郑涸、角、分

     、诎促|地分:紙幣、硬幣

     、郯葱掳妗⑴f版分。

      ④按數大小分。

      ⑺、請同學們看教科書第47頁,觀察、比較我們剛才在擺弄的人民幣和書上的人民幣有什么不一樣?(課件顯示)老師說明:像這樣,在人民幣的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樣叫樣幣,是不可以用來買東西的。

      2、教學例2。

     、沤處煶鍪疽粡2角幣。提問:老師手里拿的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幣?用1角硬幣來換老師手里的2角幣,你應該用幾個呢?哪位同學想來試一試呢?(師生互換)

     、平處煶鍪疽粋5角硬幣,提問:可以換幾個1角硬幣?讓學生先在組內互換,再上臺跟老師換。

     、钦n件出示聰聰和明明的對話。引出:10個1角錢可以換幾元?課件演示擺一個1元的硬幣,再在右邊將10個1角硬幣擺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得出:1元=10角(板書)。

      三、課堂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

      四、知識應用,體驗生活。

      教師:老師開了一個“小小文具店”,歡迎小朋友們一起來買東西!

      出示文具店商品及其單價,以小組為單位來購物,先討論好要買什么商品,然后派一位代表上來買。

      五、全課總結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呢?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8頁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在取幣、付幣等活動中,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等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教學難點:較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課件;學生:人民幣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到什么?(錢)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呀?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出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2、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教師出示購物圖和乘車購票圖)買東西要用錢,乘車買票要用錢……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緊密相關。

      3、出示第3幅圖,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錢是為了什么?”“你有零花錢嗎?”“你有存錢的習慣嗎?”

      二、自主探究:

      1、認識人民幣

     。1)今天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信封?打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瞧,這么多種人民幣,有些是用紙做的叫紙幣,有些是用金屬做叫硬幣,你們認識嗎?2人一組互相說一說你認識哪些人民幣?(學生在小組內認一認)

     。2)反饋。查問有沒有不認識的人民幣。好,那老師現在來考考你。

      集體認識。先出示1元人民幣(出示新舊版,注意展示一下反面給大家看,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及愛護人民幣教育。),再出示其他人民幣認一認。

      小結:我們在辨認人民幣面值時,一般都是通過人民幣上的阿拉伯數字和漢字來加以區(qū)別的。

      2、人民幣分類:

      師:這么多人民幣,我們一起來把它們分分類吧!每個小組先討論一下分的方法,然后再試著分一分。(生分組討論,小組合作操作。)師:好多小組已經分好了,誰先來說一說你們小組分的情況?可能(1):我們把人民幣分成了紙幣和硬幣。

     。2):我們組把人民幣幾元幾元的分在一起,幾角幾角的分在一起,幾分幾分的分在一起!

      師:(板書:元、角、分)指出: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名稱。小組展示分類方法。

      3、認識整套人民幣,學生看書說說和我們用的人民幣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樣幣)

      師:你能看出他們這一組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排隊的嗎?師:可見,人民幣從小到大依次是……生:1分、2分、5分、1角、……100元。問:人民幣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

      4、元角進率:(換錢游戲)

      活動: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按單位有元角分。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做個換錢游戲,好嗎?出示一張2角可以換()個1角。一張5角可以換()個1角。讓學生相互之間動手換一換。(反饋)隨意換

      情景:出示圖片幫懶羊羊解決問題。(板書:1元=10角)

      三、實踐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了很多人民幣的有關知識,下面開一個小小的商店玩一玩好嗎?誰愿當售貨員?(選出幾人當售貨員)其他同學當顧客?喜歡買什么就買什么?顧客每人手里只有一元錢?不過要注意一個一個去買,營業(yè)員和顧客都要算好帳;顒雍蠼榻B1元錢你買的什么?

      四、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的什么知識?回家把這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9

      一、案例背景:

      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對人民幣已有一定的認識。他們經常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去逛超市買東西、出去游玩等,經常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幣,對人民幣的外觀、面值等已經有了一定地了解。但是,可以說大部分的幼兒都沒有真正使用過人民幣、獲得過用人民幣購物的快樂體驗。為了讓幼兒更好、更準確地認識人民幣,設計了此次活動。此活動主要是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認識人民幣,獲得使用人民幣的快樂!

      二、過程描述

     。ㄒ唬、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民幣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嘗試有計劃地使用人民幣,感知并了解人民幣在生活中的用途。

     。ǘ、活動準備:

      課件、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ㄈ、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上小學了,小學生要用到很多的學習用品,今天,我們就去逛逛文具店,買一些學習用品,好嗎?

      (評析:導入部分非常直接,以“小朋友要上小學要購買學習用品”這一真實情況導入,一下子就能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認識人民幣

      (一)、認識部分人民幣的面值

      1、買學習用品要用什么?(錢、鈔票)我們國家使用的錢(鈔票)有一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人民幣)

      2、課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幣):看,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幣)你認識哪張人民幣?它的面值是多少?

      3、課件(出示數字7):那今天我們要用幾元人民幣去買學習用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7元)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孩子們已經認識了一定的人民幣面值的基礎上,請他們找出認識的人民幣的面值。由于是利用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行的,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孩子們非常主動,達到了進一步鞏固和了解人民幣面值的效果。

      (二)、取錢

      1、在你們的桌子上,有一個儲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幣,現在請你們從儲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幣。(幼兒操作)

      2、你取了幾元人民幣?是怎么取的?誰也用了這種方法?

      幼兒講述取7元人民幣的方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簡單認識一下紙幣和硬幣);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小結:原來,7元人民幣有兩種取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還有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3、請小朋友把7元人民幣放到錢包里。(幼兒把7元錢放到錢包里)

      (第一個就是讓幼兒了解我們國家使用錢或鈔票的名字——人民幣;第二個就是讓幼兒認識5元和1元兩種面值的人民幣。

      (評析: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同伴之間的交流以及教師的總結,對人民幣的面值(5元和1元)有了進一步地認識,同時運用了7的組成,學到了新的知識,知道組成“7元人民幣”有兩種方法,可謂“一舉兩得”。

      四、制作計劃表

      1、小朋友們已經把錢準備好了,那么你們準備到文具店里買些什么學習用品呢?(請2——3名幼兒簡單講述)

      2、出示課件:我們先來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學習用品?這些學習用品的價格又是多少?

      3、原來文具店里有這么多的學習用品,它們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小朋友有幾元人民幣呀?(7元)該買些什么呢?我們先來計劃一下吧!

      4、出示計劃表:這兒有一張表格,我們可以把想買的東西先來記錄一下。

      介紹記錄表并舉例:這是什么?(文具的標記)這又是什么標記?(人民幣的標記)。比如你想買一塊橡皮,就在這兒畫上什么?(橡皮的標記)那價錢應該寫在哪里?(人民幣標記下面)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集體交流:小朋友們都做好了計劃表,現在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計劃表。(我想買一本子,2元;一支筆,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們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現在就請你們和邊上的朋友看一看,說一說。

      (評析:這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幼兒的年齡還比較小,直接購物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于是先讓幼兒根據需要制定計劃表再根據計劃表購物。在制作計劃表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復習7以內的加減,甚至是嘗試連加,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幼兒有計劃做事的良好習慣。

      五、購物

      1、現在我們都做好了購物計劃,接下來就請你們每人帶7元人民幣按計劃買學習用品吧!(幼兒按計劃購物)

      2、你們都按照計劃挑選好自己需要的東西嗎?現在我們一起去收銀臺付錢吧!(幼兒付錢)

      3、你們買到了這么多的學習用品,開心嗎?

      小朋友們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幣,買到這么多不同的學習用品。

      (評析:幼兒用真實的人民幣,根據自己所制定的計劃表,愉快地進行購物!在一一對應中,發(fā)展了幼兒的操作能力,獲得了運用人民幣的真實體驗。

      六、人民幣的用途

      1、那你們知道人民幣除了可以購買學習用品外,還有什么用呢?(幼兒自由回答)

      2、看多媒體:我們一起看看人民幣還有什么用?(簡單地說一說,看一看)

      3、小結:原來,在我們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幣,今天,我們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幣購買了學習用品,以后我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人民幣做其他的事情,好嗎?

      (評析:人民幣的用途有很多方面,對于幼兒來說,他們了解的`最多就是關于購物方面的。借助課件這一多媒體工具,讓幼兒對人民幣的其他用途有進一步地了解,從而激起幼兒對人民幣的進一步的興趣,讓他們在生活中繼續(xù)關注人民幣。

      三、活動評價

      在這個活動中,以“小朋友要上小學要購買學習用品”這一真實情況導入,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相似的生活情境,在購物情境喚起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再讓幼兒在親身購買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人民幣,了解人民幣。

      初步認識人民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讓幼兒了解我們國家使用錢或鈔票的名字——人民幣;二是讓幼兒認識5元和1元兩種面值的人民幣。在認識5元和1元這兩種面值人民幣時,并沒有采取直接講解的方式,而是為幼兒創(chuàng)造主動“發(fā)現”數學知識的機會,把它蘊涵在“取出7元人民幣”這個操作過程中,通過孩子們自己的實踐、同伴之間的交流及教師的總結等幾部分實現的。在“購物”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先讓幼兒自己設計了計劃表,再根據計劃表進行購物!制作計劃表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里面包含了7的加法,甚至是連加。通過自己根據需要設計、同伴介紹、調整計劃表、幫助同伴等形式,不僅注重了幼兒認知上的需求,更重視了幼兒情感上的滿足,孩子們學得非常輕松和快樂。

      在最后的購物活動中,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真實感、更生活化,不僅使用了真的人民幣,還準備了許多學習用品,在進超市購物時還為幼兒準備了購物袋。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計劃去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這個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幼兒對數的概念,還讓幼兒學會了有計劃地購物,感受到了購物帶來的愉快體驗!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第二冊教材46、47、48頁“認識人民幣”第一課時。

      教學理念:

      同伴教育,數學來源于生活,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設計意圖:

      《認識人民幣》是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而展開的教學活動,在此過程當中,讓學生體味“十進制”。本節(jié)課是單元的起始課,是學習人民幣計算的基礎,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而人民幣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正確使用人民幣是現實生活對學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和它們之間的關系,確定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按照人民幣的票面面值點清錢數,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應把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關系確定為教學難點,因為學生沒有乘除法做基礎,進行單位換算要靠抽象的推理來完成。為此確定了本課的教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介紹,來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較直觀的特征,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相互學習、觀察等諸多能力。

      2、通過書包的價格,超市買東西,換錢這三種方式來讓學生體會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換中的重要作用。

      3、從現實生活出發(fā),通過學生相互間的幫助主動探究1元=10角。

      4、適時滲透思品教育,從而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學具(真幣、模擬人民幣)、小黑板、儲蓄罐。

      三、教學設想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引入,通過觀察超市購物的畫面,讓學生了解人民幣的作用,進而引入新課,認識人民幣.

      2、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估計學生的起點,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靈活處理教材.通過學生說一說, 認一認, 試一試等活動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活動中進一步認識人民幣如:說一說同桌間互相說說用一元錢能做什么?10元呢,100呢?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認一認: 互相說出相應面值的人民幣,并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體會1元=10角,使學生對如何辨識人民幣有了自己的方法,初步體會到了人民幣間的進率。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試一試: 在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通過購物找零練習,練習幣值的簡單相加,初步體驗付款方式的多樣化,為學生進一步認識1元=10角、和模擬購物活動奠定基礎。 初次感受到同一單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關系。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和思維的靈活性。

      3、知識小結,拓展應用。

      在找零練習后設計了買東西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圖上的物品,自由購物,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師生小結,學生由此反思整個學習過程,多面小結,提升成功的意義,滿足學生成功欲望。 將拓展人民幣相關知識作為彈性內容,主要由課件演示和教師講解,意在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主要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2認識元幣,分幣

      3找零計算

      4買東西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江蘇教育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60頁例題,第61-62頁“試一試”以及“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認識人民幣”這單元的教學內容與過去“元、角、分”的教學內容相比有較大的突破。過去的教材以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和會進行簡單的計算為主;現在的教材,要求學生在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學習使用人民幣,要求學生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計算。本課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教材從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買玩具的畫面引入,使學生聯想到“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由此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再組織學生通過取幣、換幣、付幣、找?guī)诺然顒,使學生對人民幣形成整體的認識!霸囈辉嚒笔箤W生進一步熟悉元與角間的進率,為學生購物付幣做準備。“想想做做”的習題安排得層次分明:第1、2兩題讓學生辨認小面值的人民幣;第3、4兩題讓學生認識取錢方案的多樣;第5題創(chuàng)設購物情景,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判斷和推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北菊n擬體現以上的教學理念。由于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人民幣,都有簡單的購物經驗,因此本課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從學生熟悉的購物情景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親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使學生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每個學習小組(2人一組)準備一個紙盒,紙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紙幣各5張,硬幣各5枚;5分、5角的紙幣各2張,硬幣各2枚;1元的紙幣1張,硬幣1枚。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頁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提問: 你們從圖中看到些什么?(三個小朋友在商店里買玩具。)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什么?(錢) 各個國家的錢都有不同的名稱,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人民幣)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評析:從購物情景引入,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人民幣嗎?(認識) 請你從盒子里找出你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2)、分組活動:學生從盒子里找出認識的人民幣,向同桌介紹。

     。3)、小組匯報: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介紹面值不同的人民幣,教師隨機補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展示出來。

      [評析: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都接觸過人民幣,對人民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認識,通過找出認識的人民幣,向其他同學介紹,讓學生在交流中互補,在討論中學習,避免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這個教學過程,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主動構建知識體系。]

      2、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1)、讓學生辨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jié)約用錢的思想教育。

      (2)、提問:小朋友,你們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

      請學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幣,小組合作分類。

      學生匯報分類情況,并說說分類的依據。隨著學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幣的種類有:硬幣、紙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評析: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知不覺地認識了人民幣的單位,實現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學生推到了“活動主體”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頁第二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想買什么?(手表)

      買手表該付多少錢?(1元)

      請學生從盒子里拿出1元錢,比一比誰的拿法多

      學生匯報拿1元錢的不同方法。當出現拿一個1元的和10個1角的時候,引導學生建立“元”與“角”之間的進率關系:1元=10角。

      (4)、提問:小朋友,我們已經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呢?(1角=10分)

      請學生從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錢,進一步建立角與分的進率關系。

      完成課本第60頁填空:1元=( )角 1角=( )分

      [評析:學生在生活中經?吹饺嗣駧牛彩褂眠^人民幣,因此,要相信學生有能力應用已有的經驗主動構建新知。通過從盒子里取出1元錢、1角錢,使學生看到取錢方案的多樣,并從中篩選出“1元=10角、1角=10分”,順利地化未知為已知,化陌生為熟悉,讓學生掌握了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5)、試一試:一張1元紙幣可以換幾張5角的?幾張2角的可以換1張1元的?同桌互換。

      請學生說說互換的結果,以及為什么要這樣換?

      [評析:通過換幣,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1元=10角”的規(guī)律的理解。]

      三、應用拓展

      1、連一連。(“想想做做”第1題)

      觀察并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每種物品的價錢是多少?有幾種面值的人民幣?分別是多少?

      請學生把要買的物品和對應的人民幣連起來。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每個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題。

      要求學生從1張5角、2張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勵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對每種拿法都要組織學生評價。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2

      一、謎語激趣

      師: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我們一起來猜一個謎語“薄薄一張紙,作用可真大,買本買筆都用它!

      二、故事導入

      師:美麗的大森林里,小豬、小羊、小兔、小狗在過生日呢,我們一起去祝福他們吧。(一起拍手唱生日歌。)

      師:唱完了生日歌,每個小動物都許下了自己的愿望,我們來聽一聽。

     。ㄐ」氛f:

      師:怎樣幫小動物實現愿望呢?——(用錢買)

      師: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要用到錢?(生自由答)

      師小結:錢的作用可真大,誰知道現在咱們中國人用的錢叫什么?(人民幣)

      師: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來認識一部分人民幣。(板書課題)

      三、新課

      (一)初識人民幣

      師:小朋友都見過人民幣吧?桌上盒子里就有人民幣,如果你認識,就像同桌介紹一下,并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同桌活動)(二)認識一元

      1、大屏幕出示一元紙幣

      師:這是多少錢呀?誰愿意做小老師介紹給大家聽。(你是怎么認出是一元的?)

      師介紹:“壹”是大寫的“一”,“圓”是人民幣的單位,我們現在通常寫成“元”(板書)

      師:再仔細觀察一下,在一元紙幣上你還認識什么?(毛主席頭像、國徽等)

      師:小朋友們知道的還真不少,咱們再一起看一元人民幣的背面,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字,這樣少數民族的人使用起來會很方便。再看正面還有盲文,盲人朋友只要摸一摸,就知道是多少錢。再看國徽,它是偉大祖國的標志,你們愛我們的祖國嗎?那也要愛護人民幣。怎么做才是愛護人民幣呢?(不亂花錢、不在簽上亂涂亂畫等)

      2、認識紙幣和硬幣

      在你的盒子里找到一元錢,把它舉起來。(有硬幣、有紙幣)

      師問:“這兩個一元有什么不同呢?”

      認識硬幣(簡單介紹)

      師“還有沒有不一樣的?(認識舊版)

     。ㄈ┱J識角幣

      1、師設疑:小朋友們快看,老師這兒還有一張1元。(大屏幕出示1角)

      這不是數字“1”嗎,怎么會不是1元呢?

      學生回答后,師總結:后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字——角!敖恰币彩侨嗣駧诺膯挝。(板書)

      1元和1角雖然都有1,可單位不同,差的可就遠啰。老師這兒還有一些人民幣,你認識嗎?

      老師隨便指,你能說出來嘛?

      2、圈出分幣,認識單位“分”

      3、小結:小朋友們真棒,能根據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來認識人民幣,真不錯!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46-48頁的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做系統(tǒng)的分類整理。

      2、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認識單位是角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3、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惜人民幣,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識。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難點:

      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學準備:

      課件、人民幣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擬文具店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今天的數學課,看看李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課件出示人民幣)

      生:錢。

      師: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錢?

      生1:交學費。生2:買文具。生3:乘車……

      師:看來錢在我們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

      生:人民幣。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反思>欲望是人為某種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開啟思維閘門的鑰匙,又是思維的指南針。要使教學達到“啟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創(chuàng)設一個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懸念情境。上課伊始我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通過簡單的問話制造懸念,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主題當中,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順利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課題。

      二、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1)檢查課前準備情況,認識目前流通的人民幣。

      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認識了人民幣,你們都準備了嗎?好,從抽屜內把錢袋拿出來,同桌互相認一認,看誰認得最多?

      同桌認人民幣,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都認得很不錯,現在我要考一考你們到底認識哪些人民幣?(出示1元紙幣和硬幣)

      師:誰認識這張人民幣?你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認的嗎?

      生:我是看的數字。

      生:我看的是漢字。

      師:這枚硬幣你認識嗎?

      生:認識,是一元的硬幣。

      師:這兩個1元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什么地方不一樣?

      生:制作材料不一樣。

      師:一個是紙幣,一個是硬幣。

      師:左上角的圖案是什么?

      生:國徽。

      師: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代表著國家的尊嚴,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因此,我們應該愛惜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寫亂畫。繼續(xù)看:課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認50元時教師指盲點:這些小黑點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生:是給盲人摸的。

      師:你的生活常識真豐富,這些小黑點是盲文符號,盲人是通過摸點數來判斷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人民幣上印盲文符號體現了我們國家對盲人的關懷。(課件出示以上人民幣)

      師:李老師真佩服你們,認得又快又準。除了剛才你們所說的認識人民幣的方法外還有沒有用其他的方法來認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師:喔,你看的是人頭像。還有用別的方法來認的嗎?

      生:看圖案。

      生:看顏色。

      師:認識人民幣的方法有很多,同學們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

      師:請你們再仔細觀察這些人民幣,它們的單位名稱都是什么?(元)

      師:元是人民幣的基本單位,這些都是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板書:元)

      課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紙幣和硬幣

      學生回答:1角、2角、5角。

      師:這些人民幣的單位是什么?(角)

      師: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板書: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齊答或指名答)

      師:它們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分)

      板書:分

      師:你們在生活中用過分幣嗎?(沒有)

      師:是不是,它就沒有用了呢?(生搖頭、疑惑,不出聲)

      師:分幣在市面上已經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沒有用了,還有很多部門進行商業(yè)活動時要用到它。比如銀行在計算利息時最小的單位就是以分來計算的。

      師:所以我們說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反思>認識人民幣相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在課前布置學生認識人民幣,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學只做檢查,讓學生介紹認識人民幣的方法,教師適當補充,不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為了下一步的分類做準備,在認識人民幣的同時我在這里引出人民幣的單位名稱元、角、分。國徽是國家的標志,在介紹人民幣上的一些圖案時重點介紹的目的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師建議我應該向學生介紹人民幣的一些防偽標志,我認為沒有必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它們還做不到,大人都無法分辨人民幣的真?zhèn),何況小孩子。對于“分”的教學學生認為是古老的東西,生活中沒有用到“分”,但我們不能因此而省掉這部分的教學,而應該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介紹“分”的歷史和作用。

      (2)教師指導學生對人民幣進行分類

      師:同學們不僅會認人民幣,那你們會把人民幣進行分類嗎?

      師:好,下面4位同學一個小組在一起合作,將桌子上的人民幣分一分,看哪個小組想出的分類方法最多?開始!

      學生活動后交流展示分類方法。

      師:哪兩位同學愿意合作上來分一分?(指名到投影儀上操作并說分類的方法)

      1、將硬幣分成一類,將紙幣分成一類。

      2、把元幣分成一類,角幣分成一類,分幣分成另一類。

      3、可能還有按數字分的;按舊版和新版分的......

      師小結:同學們的點子真多,想出了這么多分類的方法。有的按數字分,有的按單位名稱來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來分,這些都是你們合作成功的果實,老師為這份成果而歡喜,更為你們積極參與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師也將剛才的人民幣進行了分類,我們一起來看看。

      老師用課件展示這種分類的過程和結果。

     。1)先展示以元為單位的12種人民幣,其面值是7種。(按從小到大排列)。

      師:數一數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一共有幾種?

      生數后答:12種。

     。2)再展示以角為單位的6種人民幣。

      師: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幾種?

      生數:6種。

     。3)最后展示以分為單位的3種人民幣。

      師: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幾種?

      生:3種。

      師:比一比以哪種為單位的人民幣最多?哪種最少?

      生: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最多,以分為單位的最少。

      師:充分說明在商品買賣中使用較多的是以元為單位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反思>分類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人民幣的印象,歸納出我國人民幣發(fā)行的種類面值和圖案,知道商品買賣中使用較多的是以元為單位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在第一次教學中學生的分類方法沒有按單位名稱分的,第二次試教認識人民幣時我讓學生觀察出了人民幣的單位名稱后,才有學生按單位名稱分類。所以說知識的鋪墊很關鍵。

      三、師生做換錢游戲。

      1、換2角和5角的游戲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那么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一張2角可以換幾個1角,一張5角可以換幾個1角?

      師拿出2角,再拿出5角:誰來找我換?(點兩組同學上前換錢后出示課件)

      師:一張2角可以換2張1角,1張5角可以換5張1角,一張5角可以換幾張1角和幾張2角,請同桌的同學動手換一換,看有幾種換法?(課件)

      學生活動老師巡視。匯報2種換法,課件展示結果。

      2、換1元的游戲

      師:有兩個小朋友看到我們在做換錢的游戲,可高興了!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們在干什么?

      課件:‘你到哪里去’,‘我去買一把尺,但不知道錢夠不夠’!銕Я硕嗌馘X’‘10個1角的硬幣,尺要一元錢’

      師:同學們你們說小華帶的錢夠不夠?

      生:夠。

      師:為什么

      動畫演示1元=10角配上聲音‘10個1角就是1元’‘哦,這就好辦了!’

      板書:1元=10角(學生齊讀)

      [反思>通過不同層次的換幣活動,使學生體會每種面值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積累生活經驗,為自主探索購物時怎樣付幣做準備。動畫課件加深了學生對人民幣的單位元角之間十進關系的理解,培養(yǎng)了思維的靈活性。

      四、模擬購物

      1、師生活動

      師(出示一個玩具)我這里有一個玩具想賣給你們,這個玩具值1元錢,誰愿意來買?(一名學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幣,老師將錢給同學們看,同學們確認是1元錢后,老師再將玩具賣給了那名同學)

      師:如果同學們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幣,你應該帶上幾張呢?(很多同學拿出了5張2角,也有同學拿一張2角的,經過老師的提問后馬上更正了。)

      師:如果同學們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幣,你要帶幾張?(有拿2張5角紙幣的,有拿2枚硬幣的)

      師:除了剛才的3種買法外還可以怎么買?請你把錢舉起來,拿對的同學我賣給他。▽W生上來買,把錢展示給同學們看)

      [反思>我認為這部分的教學學生特別感興趣,針對大部分一年級學生生活實際購物體驗不多的情況,特別在課堂上安排了這個游戲,在游戲中學生為了買到玩具,能按老師教學思路動手動腦,將課堂所學知識聯系實際,高興之余產生成就感,活躍了課堂氣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第一次試教時我限制了學生的付幣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學生活動

      師:我們的活動是不是很有趣?同學們想不想用你們手中的錢去買東西?好,讓我們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圖)我們先來了解這幾種商品的價格。ㄏ鹌、尺、鉛筆、練習本、)

      師(指講臺前的模擬文具店):我們來到了文具店,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買的東西吧!我請一名同學上來當售貨員,**我跟你準備了一頂帽子。(給售貨員戴上帽子)師問“售貨員”:你當售貨員的責任是什么?(把錢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學們聽明白他的話了嗎?

      師:李老師先來當顧客,我想買一把尺和一個練習本多少錢?我還想買一支鉛筆,需要加多少錢?這個售貨員不錯,找她買東西放心。ㄕ堃幻櫩褪痉顿I東西)

      師:下面的同學想不想到這里來買東西?(想)李老師有一個要求:只能買1元錢的東西,小組內的4名同學先在一起商量,1元錢可以買哪幾樣東西,商量好的小組小組長就可以帶上錢上來買了,其他的.同學當法官,看他們買對了沒有?拿對了就說‘可以賣’,拿錯了就說‘不能賣’。還要提醒你們,上來購物的“顧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隊喲!想好的小組就可以上來買了!

      (學生購物,教師指導)

      師:每個小組都買到自己滿意的東西了吧!高興嗎?去看看小明拿著錢在干什么?

      生:存錢。

      師:你們有存錢的習慣嗎?

      師:你們手中的錢除了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外還可以干什么?

      生:捐給貧困地區(qū)的小朋友。

      師:對,捐給貧困地區(qū)的小朋友,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像小明一樣把自己的零花錢積攢起來,積少成多后辦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還學會了買東西,你們真能干!這節(jié)課每一位同學的表現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愿意接受嗎?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會繼續(xù)探討有關人民幣的問題,下課!

      [反思>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上街購物的機會很少。為了彌補學生學習上的不足,我在這里設計了一個模擬超市,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認識人民幣。學會使用人民幣,用多種付錢的方法去買東西,開拓思路,體現了開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找到最簡便的付錢方法,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并體現了實用性。由于學生人數比較多,課堂上不可能每一個同學都上來購物,但又不能把課堂變成少數學生的課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把學生分成了8個組,由學生先在小組內商量1元錢可以買哪幾樣東西,為了不出錯,小組內的每一位同學都會積極思考心里計算哪幾件商品的價格是1元錢,當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建議時,它們就會考慮,誰的更合理些或者說誰設計的買法讓大家最滿意,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而且讓學生學會了小組合作學習,他們還懂得了互相謙讓。8個小組的代表上去購物時,其他的學生當“法官”讓她們監(jiān)督售貨員,他們也不會馬虎,都在認真地計算!靶⌒∥木叩辍被顒樱寣W生仿佛處在真實的購物環(huán)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在此準備了許多的物品,任意讓學生購買。而學生在買的同時,經歷了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單一物品;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多種物品。這些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買東西的樂趣,使學生在模擬買賣物品活動中掌握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提高社會交往和實踐能力。這是學生本節(jié)課中最大的收獲。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學習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了解人民幣的作用,知道購買物品時要付錢。

      3、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徽,要愛護人民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購物的經驗,在生活中接觸或使用過的人民幣。

      2、物質準備:

      教具:各種大小不同的夾子若干,布置成夾子商店,每個夾子分別標有1~10不同的價格;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和硬幣若干。

      學具:《幼兒用書》人手一冊,記錄紙,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夾子商店。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布置成夾子商店的`教室,引導幼兒觀察室內有什么?每種夾子多少錢?引導幼兒認識漢字“元”。

      2、認識人民幣。

      教師(出示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和硬幣):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些錢上有什么?你知道這是哪個國家的錢嗎?

      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了解人民幣上有圖案和數字,以及我們國家的國徽,它是我們國家的勤,叫人民幣。讓幼兒知道人民幣上有國徽,就代表了我們國家,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

      教師:這些錢一樣嗎?什么地方不同?

      讓幼兒知道人民幣時用來購買物品的,引導幼兒了解每種人民幣的面額。

      3、兌換人民幣。

      教師指一個標價為4元的夾子:如果我想買這個夾子,可以怎樣付錢呢?

      請幼兒思考并用人民幣示范,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他是怎么付錢的?為什么要這樣付錢?

      繼續(xù)引導幼兒思考其他的付錢方法。如:可以付四個1元的錢,也可以付兩個2元,還可以付1個2元、2個1元。

      請個別幼兒說說想買幾元錢的夾子,可以怎么付錢?

      4、幼兒操作活動。

      請幼兒選一個夾子,想一想可以怎樣付錢,然后在紙上記錄下來。

      在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結合班級中布置得“工藝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讓幼兒進行購物游戲,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對錢幣的興趣。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簡單的計算(例5、例6)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人民幣單位之間的換算和簡單的加法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認識小數表示物品的價格

      教學難點:

      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

      例5、例6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

      元=()角50角=()元

      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學例5、出示例5的課件,提問:“這是幾元幾角?”,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元2角,接著問:1元可以換成多少個角?1元2角是多少角?學生試回答后,教師再做說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板書1元2角=12角。

      2、教學例6、出示例6課件。

      提問:誰知道元是幾角?元=是幾角?你是怎么知道的?以元為單位小數點左邊是幾就是幾元,右邊是幾就是幾角,右邊第二位是幾就是幾分。元是1元2角。元是35元9角。(這部分知識學生知道它表示幾角就可以了至于元是個什么數,怎么讀、寫不需要學生掌握)

      認識物品單位的方法,小數點左邊表示幾元,右邊表示幾角。

      注意區(qū)分:元(3元5角)與元(35元)

      元(3元5角)與元(5元3角)

      課堂作業(yè)設計:1、課本第50頁“做一做”。

      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說給同桌,你是怎么想的?第二題:學生先做,教師巡視,提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2、課本第51頁“做一做”。

      3、練習九3、4、5、6、7、9

      第5題:兩人一組進行合作(那兩樣物品的價錢合起來是1元)例:一個同學拿7角,另一個同學要拿幾角合起來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等于10角,7角+3角=10角)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四:思維訓練

      1、在()里填上“>”、“<”或“=”

      45角()5元4角2元3角()23角

      30角()1元3角7元1角()17角

      2、利用練習九第9題,計算下面各題。

      3、小明有15元可以買什么?什么東西買不了?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用小數表示物品的價格,都能看懂物品的價單價,此外,還進行了元、角、分的簡單計算。

      簡單的計算

      板書設計:

      1元2角1張1元和2個1角12個1角

      1元2角=12角12角=(1)元(2)角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設計03-30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03-05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03-22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范文03-07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1篇03-20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5篇03-21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5篇)03-21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通用20篇)07-19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集錦15篇03-23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匯編15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