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1
教學設計的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1、分析教學內(nèi)容
2、學習者分析(學生)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4、教師分析
5、教學策略的分析
6、教學評價的設計
各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
(1)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包括教的目標,也包括學的目標。它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最后達到的一種目標。它是教學設計中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般依據(jù)《歷史課程標準》,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去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
。2)教學方法的設計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師在備課時要對選用教學方法進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的設計實際上就是確定教學方法的運用:什么內(nèi)容用什么方法。選用的依據(jù)包括五個方面,具體內(nèi)容參照第二講中的相關內(nèi)容。注意一個課時的教學往往不止一種方法,在設計方法時最好具體到每個子目或每個知識點上。(如洋務運動一課中,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可以用辯論法,也可用圖表對比呈現(xiàn)觀點;洋務企業(yè)可用圖表法;洋務企業(yè)的特點可用講解法或討論法;評價可用討論法)
。3)教具的設計
歷史教具是歷史教學必要的輔助手段,包括實物類教具、圖示教具、多媒體教具等。實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種歷史物件的模型或樣品、有利于教學的其他具體物品;圖片教具主要是一些歷史圖片、地圖;多媒體類教具就是多媒體課件及相關的設施。備課時要精心考慮可以選用的教具以輔助教學,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4)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板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相關內(nèi)容的學習效果。怎樣進行板書設計,將在后一節(jié)講述。(5)、教學思路設計
教學思路設計是教師對已確定的教學內(nèi)容怎樣教及推進程序的一個總體思考,其中重點是教學過程的推進順序。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活動的時間和學生活動的時間。教師活動主要包括:講解、提問、教具演示、板書等;學生活動主要包括:學生讀書、回答問題(時間可靈活)、討論、練習等。對于這些活動什么時候做、用多少時間做都要有計劃性。
②分配好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一般是這樣的:組織教學1分鐘、導入新課3分鐘左右、講授新課30—35分鐘、小結3—5分鐘;布置作業(yè)靈活處理。教學中應按這個時間安排進行。 ③設計每個知識點的用時;④設計好子目間的過渡。
對教學思路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使整個課堂節(jié)奏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的一個總體規(guī)劃,是保證課堂教學有序、有效推進的前提。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予以重視。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2
教學重點與難點
審題、結構組織:寫成文質兼美的議論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附注
課前準備
教材、教輔書、筆記本、演草本、工具書等
一、組織檢查:(5分鐘)
1、提醒并檢查學生課前準備
2、布置閱讀內(nèi)容和探究任務(板書在黑板上)
(1)辨析“勇敢”與“真正的勇敢
。2)“愛”與“無言的愛”
(3)“痛苦”與“快樂中的痛苦”
學生分組探究三組關系,辯明偏正類作文的立意側重點
教師板書:
錯誤現(xiàn)象1:只討論勇敢是什么,而丟掉了“真正的”。
錯誤現(xiàn)象2:交待“真正的勇敢是什么”然后拋棄它,而著重寫“什么”錯誤現(xiàn)象3:為求新意,把論題復雜化。
二、自主閱讀探究
1、閱讀:交換閱讀作文(5分鐘)
2、探究:
。1)同學作文在審題方面的優(yōu)點和不足
。2)結構是否有不合理處
。3)請以“真正的勇敢是——————”開頭寫三至五句話,并與同學分享。
三、合作探究展示
展示:由學生口頭回答上述問題(3分鐘)
四、分析點撥:(結合預設的和學生展示暴露的問題)(5分鐘)
“勇敢”是題目的中心語,是寫作的主體內(nèi)容,但不是運筆的重心所在。偏正式題目“真正的”才是運筆的重心所在。本題只需要解析“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就行了。
它的逆命題在材料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
。1)真正的勇敢不是“瘋狂舉動”
(2)真正的勇敢不需要“炫耀”。由此還可以派生出,真正的勇敢不是匹夫式的魯莽;真正的勇敢不是沒有行動的空喊等等。
它的正面立意命題在材料中也有相應提示:
。1)真正的勇敢是在困境中勇于去戰(zhàn)勝
(2)真正的勇敢是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由此還可以派生出:真正的勇敢是“險境中的不屈”,“威勢下的不從”,“冷遇之后的不棄”等等
布置閱讀探究任務:
1、從標題看問題:
2、從結構看問題:
3、從語言表述看問題
4、閱讀范文,與自己的作文對比評價
閱讀并完成:(6分鐘)
。1)梳理所有已知的關于“勇敢”的事實材料,從中發(fā)掘共性和個性,分析“真正的勇敢”的特質,形成自己的分論點。
(2)片段語言訓練----請以“真正的勇敢是險境中的不屈”為論點,舉1個事實論據(jù)寫個小片段。
展示:
一類標題:真正的勇敢、新時代的真勇敢、看似平常真勇敢
另類標題:理性的勇敢、勇敢說、勇氣----氧氣、
真正走下去、似勇是勇
五、當堂訓練展示(5分鐘)
六、方法指導:(結合學生訓練情況)(2分鐘)
結構要求:開門必須見到山,段首必然有論點,邏輯層次要分明。
語言及書寫要求:
1、書寫整潔無涂抹
2、觀點鮮明邏輯嚴密,論點位置清楚3、語言生動,用語準確
錯誤現(xiàn)象1:分論點生搬材料中的分析,只是材料的擴寫和拓展
錯誤現(xiàn)象2:分論點之間缺少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
錯誤現(xiàn)象3:段首不給分論點,使敘述漫無目的,差不多了就點一下“這就是真正的勇敢啊”
3、學生歸納總結(2分鐘)
。1)學生談練習感悟:
。2)學生歸納總結:
七、教師歸納總結:(2分鐘)
語言錯誤現(xiàn)象1:開篇不忙提出中心論點,先用排比句抒一下情
錯誤現(xiàn)象2:盲目使用比喻句做分論點,損害觀點的鮮明性。
錯誤現(xiàn)象3:不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式
課后學生課后作業(yè):
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以“無言的愛”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3
一、學習目標:
1、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2、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3、培養(yǎng)愛科學愛文學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重點:
1、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jié)奏韻律美。
2、激活聯(lián)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
三、課前準備:
1、歌曲《木魚石的傳說》
2、網(wǎng)上收集有關化石的資料。
3、編排小話。骸冻了瘍|年的石頭說了話》
課時安排:一課時
第一環(huán)節(jié)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
導入: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許多物種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茖W家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請欣賞小話劇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投影關于古生物的圖片,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H
1、學生甲:大家好,我是無頜魚類化石。我主要沉積在寒武紀和奧陶紀的巖石里,距今已有大約五億年的歷史了。那時我生活在咸水環(huán)境里,由于我沒有頜,科學家稱我為無頜類。我的身體外面披有鎧甲一樣堅硬的外骨骼,所以我不能游泳,只能生活在水底沉積物中。應該說,我是一不會游泳的魚類,我是最古老的魚類化石了。
2、學生乙:大家好,我是“始祖鳥”化石。我殘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齒,翅膀前端有爪,并有著像蜥蜴一樣的由多節(jié)尾椎骨組成的長尾,我的出土使許多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振奮不已。不少人堅持的“鳥類是由蜥蜴進化而來的”的觀點,就在我身上找到了依據(jù)。
3、學生丙:大家好,我是總鰭魚化石。我原是兩棲類的祖先。話說1938年12月的一天,印度洋里有條漁船,在靠近非洲東海岸的較深的海里,捕到一條奇怪的魚。漁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奇怪的魚,它大約1.5米長,長得倒不難看,全身鋼青色,眼睛深藍色,最特別的是它身子下面的鰭很大,有點像腿,這條新奇的魚,實際上是一種很古老的魚,人們叫它矛尾魚,說它“古老”,是因為它幾乎和3億年以前生活的我一模一樣,也長著獨特的胸鰭和腹鰭,這些鰭的內(nèi)部骨骼,跟青蛙等兩棲動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還有能呼吸的鰾。其實,我的家族在發(fā)展中分為兩支:一支登陸生活,演變成兩棲類,例如青蛙;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漸演變,大部分種類絕滅了,矛尾魚就是這一支的一個代表。
4、學生。大家好,我是大象的祖先猛犸化石,我原是大象的祖先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哺乳動物, 作為大象的祖先,我的體形比象要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當代的象牙要長得多。因而,從外形上看,我的確給人一種青面獠牙的兇猛感覺,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樣溫馴謙和。我的尸骨殘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亞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1901年,一位獵鹿人發(fā)現(xiàn)了我的完整尸體,在發(fā)掘現(xiàn)場,人們發(fā)現(xiàn)我是保持一種“坐姿”死在一個堅硬的大土塊上,頭骨有損傷,肌肉中有明顯的充血現(xiàn)象,胃中尚有沒消化的食物——樹枝和青草,甚至嘴里還有一束沒來得及咽下去的青草。那么我是怎么死的呢?那是在遠古時代的某一秋日,我漫步在別廖佐夫卡河的河岸邊,不時用長鼻子將青草和樹枝卷進嘴里,突然,河岸邊的土層因河水的長期浸潤,承受不了我這龐然大物的體重而發(fā)生坍塌,我束手無策地陷了下去,當我奮力掙扎總算支撐著站立起來的時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堅硬的巖塊砸在我的背上,我就這樣遭遇了滅頂之災,陷入深淵中最終是窒息身亡而變成化石的。
第二環(huán)節(jié) 詩歌朗讀比賽
導入:有一首抒情詩,詩人運用擬人手法以優(yōu)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這些會講話的奇異化石,這就是張鋒寫的'《化石吟》,下面我們分組美讀這首詩,請同學們合作交流設計最佳美讀方案。請各小組推薦代表到講臺前朗讀詩歌,其他小組同學注意領會并給予點評,多提優(yōu)點給予鼓勵。
第三環(huán)節(jié) 品味鑒賞詩歌的美
導入:《化石吟》既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更是一首科學詩,請同學們思考交流以下問題:(屏幕顯示問題)
1、詩文題中“吟”含有什么意味?詩中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確:《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吟”本是古曲詩歌的一種名稱,這里是贊頌的意思。本詩通過對化石的贊美來贊美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2、詩歌運用什么手法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全詩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親切自然。
3、詩歌結構有何特點?哪兩節(jié)結構相近?起什么作用?
明確:詩共7節(jié),可分3層。1、2節(jié)是第1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讀者的想像。打開了讀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4、5、6節(jié)是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nèi)容。最后一節(jié)回應1、2節(jié)結構相近,使全詩結構完整,有放有收,有問有答。
4、說說詩的第二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寫好在哪里。
明確: “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xiàn)”,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jié)的后兩句也互相照應?梢哉f,第7節(jié)是對第2節(jié)的回答。好在使詩歌的節(jié)奏美以及前后照應。
第四環(huán)節(jié) 我想象中的遠古世界
導入:化石所重現(xiàn)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詩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說包括了海、陸、空全方位立體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們通過時光機器,分成幾個探險小組,漫游到了那個世界,你看到的應該會是一幅怎樣奇麗的畫面,下面我們分組討論,看哪一組想象合理,奇異,描繪的優(yōu)美動人。
第五環(huán)節(jié) 欣賞歌曲結束全文
總結:科學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nèi)ュ塾瘟四沁h古洪荒、滄海桑田的世界。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保護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珍愛我們生活著的這個星球吧!
最后請欣賞歌曲《《劇木魚石的傳說》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
也能給善良者以歡樂
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貴
山高路遠也能獲得
嗨~~~~~~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它能給懦弱者以堅強
也能給勤奮者以收獲
只要你把它藏在心間那
天長地久不會失落
嗨~~~~~~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4
第一個問題:教學有哪些環(huán)節(jié)所謂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在一節(jié)課或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的教育活動。
一、一般來說,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由五部分組成:
1、巧妙導入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4、拓展延伸
5、歸納評價。
也有的課可以上成:★
一、讀:感受語文的味
二、品:咀嚼語文的意
三、說:品評人物的魂
四、演:走進心靈深處
★
一、靜心聽讀
二自由朗讀
三美點賞讀
四深情美讀
五探究解讀
六遷移閱讀
一個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總的來說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
能精心安排教學步驟,巧妙設計教學內(nèi)容,恰當使用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得益彰,和諧融洽。環(huán)節(jié)是動態(tài)的。
一個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具體地說體現(xiàn)在七個方面:
1、教學的有序性:課堂教學清晰地表現(xiàn)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呈現(xiàn)出一種層進式的教學造型。
2、教學的側重性: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著眼于解決某一角度、某一側面的問題,這就要求老師需要精心地鉆研教材,優(yōu)化整合課文內(nèi)容,提練課文中有價值的東西。
3、教學的分配性: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哪些?應該放在什么時候講;每個內(nèi)容的時間分配怎么分;這節(jié)課屬于什么樣的課,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活動學習?環(huán)節(jié)的高潮應放在哪部分等等。
4、教學的鏈接性:怎樣才能把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手段合理地鏈接起來。
①教學容量,內(nèi)容多少是否適當;
②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是否得當;
③教學用時,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是否合理;
、芙虒W課型,采取的課型是否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特征。
5、教學的過渡性: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度與照應,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6、教學的目標性:所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其中必然有讓學生充分地占有時間,充分地進行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說,有些環(huán)節(jié)是明確地歸屬于學生活動的,老師要考慮好學生怎么活動,有趣、有意義,能夠成為學習的主體。
7、教學的協(xié)調性:協(xié)調好教學節(jié)奏,能比較順利地展現(xiàn)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波瀾起伏,抑揚合理,動靜分明,教學的清晰性和生動性都能夠得到鮮明的展現(xiàn)。
8、教學的評價性:教師要學會巧妙地評價學生。
一、巧妙導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激發(fā)學習興趣,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為下面的主體學習活動做好準備。
如果你精心設計的導語只是引發(fā)了學生的贊嘆,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語境。例一:《鶴群翔空》導入
師:咱們今天上的是《鶴群翔空》。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也是一個含義深刻的故事。今天我們學習一種自讀的方法——三句話自讀法:
第一句話,速讀課文,擴寫一個句子。第二句話:尋讀課文,續(xù)寫一個句子。第三句話,細讀課文,創(chuàng)造一個句子。
那么,到底怎樣進行呢?咱們先把課文讀起來。課文這樣讀,老師當主持人,把你們的朗讀串起來,好,開始了。
例二:《夏天也是好天氣》導入
師:請同學們一起說,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是——生:(大聲齊說課題)《夏天也是好天氣》
師:如果有人說,夏天不好,那么你讀這個標題時,哪個字要讀重一點?生:(齊說)“好”字。
師:一起試一遍(學生齊讀課題,重讀“好”字)師:如果有人說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氣,而你要說夏天也是好天氣,那么讀這個標題時,應將哪個字的音讀得長一點?
生:(齊說)“也”字。師:請試讀一次。(學生齊讀課題,將“也”字讀得長一點。)師:我們可以再來讀一次,將上面兩次讀的體會結合起來。(學生齊讀課題,“也”字拖長,“好”字讀重。)
師:下面,就讓我們來感受——“夏天也是好天氣”吧。
這樣的課堂導入,沒有空話套話,也沒有讓學生與聽課老師贊嘆的話,開課揭題,第一秒鐘就是在學習語文,第一分鐘就已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語境,整個教室彌漫著濃濃的詩意語文氣息。
實施新課改以來,語文公開課上,老師導入新課的方法可說是“千樹萬樹梨花開”: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聽歌曲??這些看似新穎的方法其實都有一個缺點——費時(少則三五分鐘,多則七八分鐘)。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我們在導入設計上是否應該向寧鴻彬老師、余映潮老師學習?
在導入設計方面,可以考慮設計一些新鮮的、奇異的、出乎意料的開頭,用以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比如,設置懸念,讓學生存有探究之心;創(chuàng)設情境,包括生活實情,驚險或危險情境,夢幻情境等;采用新鮮有趣的形式;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事例?
二、自主學習
1、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是關鍵。如:教師出示學習目標:
、胚x一組詞兒讀一讀⑵選幾個句子說一說⑶選一個美段品一品
2、精心策劃的“問題串”是主旋律。設計的問題應該具有以下特點:⑴趣味性。 ⑵針對性。 ⑶相關性。
⑷適度性:層次適度,讓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 ⑸漸進性。
3、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邊讀邊感悟,在感悟很深的地方寫下批注,待會兒交流。
4、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限制。比如8分鐘。 ★自主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所設計的問題一般涵蓋下列問題:
、僬w感知:快速瀏覽課文,用簡練的語言提取本文信息;蚰阕x懂了什么?②結合課后重點思考題和課文前面方框里的導示語,結合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編寫幾個重點問題,讓學生思考。
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既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又是課堂生成的沃土。
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對“交流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研究。
1、展示自習的內(nèi)容
2、展示自學的方式
學生展示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個人展示、小組合作展示。教師的作用只是點評、拔高。這種展示的方法,有利于小組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展示過程中,教師的作用
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下面幾個方面:①組織展示交流的順利進行。
②及時訂正、補充學生的展示內(nèi)容。
③關注其他學生的情況,隨時調整展示的進度,展示的密度,確保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保持在最佳水平。
、苤笇]有展示的其他學生補充自已所不知道的知識,并記下自己的感悟。 ⑤鼓勵學生與參加展示的學生爭鳴,討論。
⑥在展示過程中,指導學生品讀、感悟、提升。如《散步》一文,學生在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中說:老師,我讀懂了“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整個世界”指的是:在我和妻子心中的地位。 “整個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僅要承擔撫養(yǎng)下一代的責任,更要承擔贍養(yǎng)上一輩的責任。這時候,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品讀,并將朗讀推向高潮:
師:好一個“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薄拔冶成系摹笔恰赣H)
師:“她背上的”是——(兒子)
師:“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是――(母親加兒子)師:母親加兒子,就是——(整個世界)師: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們一家!耙换ㄒ惶靽,一家一世界。”師:我背母親是尊老,妻子背兒子是——(愛幼)
師:尊老愛幼,就是——(整個世界)
師: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頭,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續(xù))師:生命的源頭加上生命的延續(xù)就是——(整個世界)
師:來,同學們,一起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來。(生齊讀: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師:瞧這“尊老愛幼”的一家子——(齊讀)“我們在陽光下??師:醉過知酒濃,愛過知情重。再瞧這“尊老愛幼”具有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一家子——讀:“我們在陽光下??就是整個世界!
4、引導小組與全班討論探究。體現(xiàn)各個小組獨特的視角和創(chuàng)新的思考,倡導有個性的、有文才、有感染力的語言,鼓勵現(xiàn)場即興的、自圓其說地闡述自己的看法。
5、捕捉生成性資源,構建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老師要把握好生成性資源,把個體精神生命發(fā)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的課堂才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課堂,是在動態(tài)中生成的課堂。舉個例子:
我在教學《鳥的天堂》一文最后部分的時候,有一個學生突然舉起了手,說:“老師,我認為這一句‘一只百靈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拍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句中第二個“飛”,用得不妥,既然大榕樹密不透風,怎么能用飛呢?我認為用“鉆”比較好。在這個學生的質疑下,學生開始活躍起來,有的說可以用“擠”,可以用“拱”,有的說可以寫成鳥兒先在空中飛,然后來個俯沖,最后鉆進大榕樹。我認為學生討論得很有道理。
再舉一例:《放棄射門》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就是教師挖掘教材的拓展點、空白處,讓學生圍繞著某一主題,搜集信息,加工處理信息,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語文實踐活動。
1、學習完一篇散文、一首詩,可以進行比較閱讀。
2、可以讓學生仿寫、續(xù)寫。
3、結合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行合理想象如果是一位畫家,你應該畫什么,配上什么文字。如果是一位導演,應該拍哪些內(nèi)容,主題示什么。
4、進行角色表演、角色辯論。
5、扮演導游小姐、導游先生,寫導游詞。
6、分小組當解說員。
7、跨越時空,與主人公對話。
五、歸納評價。一堂課就要結束了,應該有一個歸納總結和評價。用這樣的方式結束一堂課老師也還是需要動一番腦筋的。要把結課作為這堂課的亮點,要有風味。
★ 《春酒》一堂課的結尾:
小時侯//過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酒中浸潤著我的幸福與嬌羞長大后//回憶是一杯苦澀的春酒//酒杯載著我滿滿的情與愁
而如今//到哪里去找我家鄉(xiāng)的春酒//清清的香香的沾著母親味道的哪怕是一指甲縫的春酒//故鄉(xiāng)的酒//過年的酒//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喲同學們//別忘了//在學校讀書學習//也要給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最美的花》一堂課的結尾:同學們,在生活中,在學習中,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你會知道,美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不斷學習,取長補短,老師相信你這朵小花就會開得越來越美,那么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祖國這座大花園就會因為有你而更加絢麗多姿。
最后,簡單地說一下如何貫徹落實“五個貫穿始終”:貫徹落實“五個貫穿始終”,就是貫徹落實情感教育、文化育人、探究體驗、展示交流、習慣養(yǎng)成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
1、情感教育貫穿始終。教育的精髓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始于建設和諧課堂,和諧課堂的突出特征是體現(xiàn)著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著愛和智慧。
2、文化育人貫穿始終。建設優(yōu)秀的學校文化、班級文化、課堂文化、學科文化,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激勵學生積極向上、拼搏進取。
3、探究體驗貫穿始終。精心研究“探究與體驗”的內(nèi)容、時機、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鍥而不舍的學習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4、展示交流貫穿始終。提供學生進行展示與交流的時間和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觀點、方法、“成果”,充分地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碰撞,迸發(fā)創(chuàng)新火花,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實現(xiàn)自身價值,獲得自我激勵。
5、習慣養(yǎng)成貫穿始終。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文明守紀、善于思考、探究合作等等良好行為習慣。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相關文章: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學反思(精選9篇)03-22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6-06
年會游戲環(huán)節(jié)串詞12-30
經(jīng)典教學設計03-05
教學設計04-19
數(shù)學教學教學設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