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教學設(shè)計15篇[熱]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學設(shè)計,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shè)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絕句》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絕句》教學設(shè)計1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感受數(shù)字在詩中的獨特含義:兩個、一行、千秋、萬里。
2.培養(yǎng)幼兒根據(jù)古詩的韻律有表情的朗誦,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片:黃鸝、白鷺。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dǎo)入
引導(dǎo)幼兒觀察認識,白鷺、黃鸝。
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jīng)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
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jīng)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詩內(nèi)容
1.結(jié)合圖片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有幾個黃鸝鳥呀?(兩個黃鸝)
再看看有多少白鷺呢?
2.老師朗誦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窗含西嶺千秋雪”。
西嶺:一個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3)“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
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船。
三、學習古詩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
上:飛上;
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泊:停泊、?俊
3.啟發(fā)幼兒學習用古詩的韻味有表情的朗誦。
4.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你是 從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5.幼兒欣賞配音朗誦,學會有表情的跟誦。
三、結(jié)束
幼兒兩人之間相互朗誦,感受古詩韻律。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shè)計2
一、設(shè)計理念、汲幽露以揉濯。
中華文化豐厚博大,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掌握書本中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走進語文天地,汲取文化精華,形成良好的素養(yǎng)。為了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的能力,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為了引導(dǎo)學生走出課本,走進大語文天地,我設(shè)計可本次語文綜合性活動。
二、活動目的,積水成淵蛟龍生。
1、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唐詩三百首》的基礎(chǔ)上,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信息渠道收集相關(guān)資料,了解有關(guān)的知識、背景等各種介紹,汲取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豐富優(yōu)美的語言營養(yǎng),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2、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以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能力及聽說讀寫能力。
三、課前準備,挖掘源頭活水。
課前分成小組,發(fā)給各小組《唐詩三百首》等資料,學生也可以自己收集。(準備時間二周)
教師準備:課件(配樂、煙花掌聲等)
四、教學過程,任憑百舸爭流。
。ㄒ唬、以《絕句》為引子,激發(fā)興趣。
1、播放部分詩作,設(shè)疑:是誰寫的.?寫了什么?誰能背誦?全班搶答。
2、教師小結(jié):中國文學博文精讀詩詞,語言洗練優(yōu)美,乃是精粹。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詩的世界,看看誰能夠當上當代的詩仙、詩圣。
。ǘ⒄n件為載體激活知識。
課件按鈕內(nèi)容:詩海暢游、我的眼睛、智力沖浪、寫一寫、評一評。
詩海暢游:
1、背詩(并向?qū)W生講解,本詩的精妙之處,也可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
2、讀詩(讀出情感)
我的眼睛:
學生談自己對某一詩獨到的見解和體會,感悟祖國語言的精妙。
智力沖浪:
看誰記得又快又多。(課件輔助)(現(xiàn)場)
寫一寫:
鼓勵學生試寫(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使學生深刻體悟到自己所學的卑微,決心努力。
評一評:
以評比為契機,激勵學習,又學生推選出本節(jié)課的詩仙與詩圣。
五、課后延伸,涓涓細流入江海。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燦爛輝煌的,這節(jié)快我們進一步了解到許多詩,體會到了祖國文化的博大,但這只是滄海一粟,請同學們課后,多讀更多的詩,相信通過學習,你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我們將舉行中華詩詞知多少的活動,老師期待著大家再次走進我們文化長河,去尋找更多美麗發(fā)光的貝殼!
《絕句》教學設(shè)計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借助圖,難詞質(zhì)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dǎo)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guān)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引導(dǎo)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絕句》圖,配樂。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入景導(dǎo)入
1出示《絕句》情景圖,指導(dǎo)觀察。請同學用完整的話描述
2師;這幅圖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描繪的美景,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杜甫的《絕句》
(二)、理解詩題
1.看了詩題你想問什么?
2.理解《絕句》是一種詩的格式分五絕和七絕
(三)、逐句進行學習
1.出示第一幅圖指名說圖意。理解詩句。重點理解“鳴”
2.出示第二幅圖,學生同桌學習第二句;ハ嗾f
3.重點學習第三句
指導(dǎo)學生看情景圖
。1)詩人這時站在那兒?(2)詩人從窗子里看到了什么?理解“含”指含在。
4學習第四句
重點理解“泊”
5四人小組合作說詩意
6教師出示,學生齊讀
(四)、指導(dǎo)朗讀
1.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感情朗讀
2.根據(jù)節(jié)奏朗讀。
(五)、體會詩中的“聲”“動與靜”“色”。
1.師:這首詩是杜甫作品中的佳作。這首詩有聲、有色、有靜有動你能找到嗎?
2.學生朗讀體會。
3.師指導(dǎo)。
(六)、指導(dǎo)背誦
七、板書設(shè)計:
絕句(五言)
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
動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靜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shè)計4
山高我立峰四目盡風情。
玉雪飛龍舞流連四海朋。
七絕:秋意。
日照青山神筆繪,秋情遍地馥郁香。
菊黃草甸肥牛壯,湖畔丫鵝打扮忙。
七絕:情動。
沙漠尋石慌見玉,逢時旱地潤雨需。
英雄救難明非是,少女終情戀有余。
七絕:約會夕橋頭。
夜望星空思緒流,寄思淚灑我添愁。
托鴻夢雁抒情致,靜待晨曦落額頭。
七絕.靜心。
晨曦送暑浪無聲,晚照沾衣彩韻生.。
若把心藏幽靜處,風行碧水撫琴聽。
《絕句》教學設(shè)計5
教學內(nèi)容:
1.指導(dǎo)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并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錄音機、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揭示課題
1、談話:記得我在讀書的時候,有位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個謎語,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可是我們一時猜不出來。你們想不想也來猜一猜?
2、在黑板上斜著往上畫一行白鷺,讓學生用一句詩來說謎底。
3、告知謎底,揭示課題。
。ㄖi底:一行白鷺上青天。課題:絕句)
4、簡介作者:杜甫,唐代詩人,字子美,今湖北人。被后人尊稱為“詩圣”。
5、回憶學過的杜甫的詩,練習背他的另一首《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6、這兩首詩有什么不同呢?趕緊翻開書讀一讀吧。
二 、指導(dǎo)自學(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學習)
1、總結(jié)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
(1)讀準生字,讀通詩句。
。2)理解詩句意思。
。3)想象詩句畫面,背誦古詩。
2、根據(jù)以上方法自學古詩。
三、檢查自學情況,合作探究,質(zhì)疑釋惑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出示抄有詩歌的小黑板,檢查自讀情況,相機糾音。
3、采用多種形式讀詩:
拍手讀、搖頭晃腦讀、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表演讀
4、理解字詞意思:
鳴:叫的意思。 青:(讓學生查字典選擇)藍色。
千秋:許多年。 萬里:來得很遠。
泊:停。 東吳:地名,在現(xiàn)在的江浙一帶。
5、指導(dǎo)看圖:你看到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6、誰來說說詩句意思?
。ù巴獯渚G的柳枝上,有兩只黃鸝正在唱著動聽的歌,一行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飛向藍藍的天空。透過窗子,可以看到遠處西邊的山嶺上,積了多年的雪還沒有融化,門前的江邊,停泊著來自遙遠的東吳的船只。)
教師小結(jié):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里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藍天下的白鷺,柳樹上的黃鸝,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里,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畫。作者寫前既不寫題目,寫后也不想寫題目,干脆用“絕句”做題目了。
7、想象說話,體會作者的心情:
看到這么美妙的畫面,你聽到了什么悅耳的聲音嗎?啟發(fā)學生想象黃鸝一邊唱一邊跳的情景。
黃鸝會說些什么呢?看到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會怎樣?你的心情呢?
8、輕松、愉快地讀詩。
9、簡介寫作背景,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心情。
唐朝當時發(fā)生了戰(zhàn)亂,江河不通,被軍隊占用,老百姓保受戰(zhàn)亂之苦。那一年,戰(zhàn)亂被平息了,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當時心情特別好,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當他看到來自東吳的船,你知道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嗎?(更高興,感到欣慰和振奮)
10、再次感情讀詩。
四、指導(dǎo)朗讀背誦,想象畫面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dǎo)朗讀。
教師引讀:看著課文插圖,此時,你就是杜甫,你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看到這些,你禁不住吟唱起一首詩來——《絕句》
這首歌里,有哪些表示顏色的詞?(黃、翠、白、青)這不僅是一首詩,更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你就是杜甫,你為自己寫出了這么一首詩而感到興奮,于是,你情不自禁地大聲地讀起來——
2、合上書,讀著《絕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美麗景色?
3、指名上臺拿話筒比賽讀。
4、齊背古詩,邊背邊做動作。
5、每組派一名選手上臺比賽背詩。
五、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并組詞。
2、練習默寫古詩。
六、課外作業(yè):
課外搜集描寫春天的詩,寫在采集本上。
《絕句》教學設(shè)計6
【課前預(yù)習】
1.學生在課外認真正確地朗讀詩詞。
2.有條件的從網(wǎng)上查閱有關(guān)作者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資料。
3.體會每首詩詞的情感。
【相關(guān)課程標準】
1.誦讀古代詩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通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反復(fù)誦讀詩歌,直至背誦;
2.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3.在比較中體會作者所蘊含的不同情感。
【評價任務(wù)】
1.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熟讀成誦。
2.通過重點詞語和語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過比較閱讀,體會不同體裁、不同詩詞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春景
導(dǎo)語:同學們,在這個斑斕春色單元的語文課堂里,我們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無窮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樣的,北國的春天與江南的春天風格迥異,那么在詩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帶給我們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心靈體驗?zāi)兀?/p>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詞八首》,共同來感受一下。首先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江南春絕句》和《玉樓春》兩首詩詞。
活動二:詩詞賞析探尋春景
一、讀“江南春”絕句,領(lǐng)悟詩的多方位審美
(一)賞“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讀詩歌,把握節(jié)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的是哪里的春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具體描繪了哪些景物?
明確:描繪的是江南的春景。從題目及描寫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詩中描繪了鶯歌燕語、綠柳桃紅、水村山郭、酒旗飄展,描繪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ǘ┢贰敖洗骸鼻Ч偶丫
3.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明朝學者楊慎認為應(yīng)該為“十里鶯啼綠蔭紅”,后又有人認為改為“一里”更為恰當,你認為呢?
學生討論后明確: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實際,但詩境全失。其實十里也聽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為“千里”,正極言江南地廣,是就整個江南春色說的,而不是實指某處景色。詩人描寫的景物把眼前的實景和想象中的虛景結(jié)合起來寫,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地域廣袤、氣象萬千的江南春景圖。如果不用“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
。ㄈ┨健敖洗骸鼻Ч庞乃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邊讀邊在腦海浮現(xiàn)出詩中描繪的畫面。思考一下: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回答:最后兩句在寫景中又蘊含著詩人對歷史和生活的無限感嘆:江山依舊,南朝卻早已成為歷史陳跡,統(tǒng)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沒能保佑他們。這里是寫景,更是對現(xiàn)實的諷喻,這是借古諷今的手法。
總結(jié)過渡:春天的美景引發(fā)的并不都是美好的體驗,我們也不由在杜牧這一感嘆中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那么,宋代詞人宋祁面對美好的春景又引發(fā)了他怎樣的情感呢?
二、讀“玉樓春”佳詞,探析詞的通感化手法
。ㄒ唬┵p“玉樓春”東城美景
1.學生初讀詩歌,注意停頓和把握節(jié)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學家、文學家。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了哪些景色?請用筆標出來。
明確:縠皺波紋、綠楊煙外、紅杏鬧枝頭帶來的盎然生機。
。ǘ┛邸坝駱谴骸毕Т呵樗
3.學生自讀詩歌,思考: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么?
明確:上片寫景,表現(xiàn)城市游樂生活。下片抒情,表達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問題預(yù)設(shè)1:學生經(jīng)過品讀和思考,基本能說出:上片描寫景色,下片抒發(fā)感情。教師應(yīng)給予肯定和鼓勵。并追問: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若第一個問題仍回答不到位,教師可提示:這里描寫的景色與之前的詩詞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問題預(yù)設(shè)2:作者筆下的游樂生活是怎樣的呢?為什么要這樣寫?
學生對這種概括性的問題可能感到為難,可提示:詞人對這種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愛還是厭惡?從哪里看出?
明確:作者筆下的這種生活是美好的。曉寒還在,綠楊已籠煙。在上片中極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為了下片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
問題預(yù)設(shè)3:怎樣看待詞人在下片所抒發(fā)的“及時行樂”的情感態(tài)度?
此題可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討論,明確:
春景的如詩如畫讓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終會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卻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認為要珍惜春光,及時行樂。不過,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時光,還是有意義的。同學們該怎樣“惜時”呢?相信大家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寫手法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討論探究:“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鬧”,而清代的李漁認為“鬧”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請你談?wù)劇棒[”的妙處。
學生討論明確:
“鬧”有爭吵、熱鬧之意。“鬧”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也把生機勃勃地大好春光都點染了出來。“鬧”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運用通感手法,化視覺形象為聽覺,把紅杏在枝頭盛開的情況點染得十分生動,讓讀者仿佛看到了鶯歌燕舞、繁花爭艷的大好春光,寫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機。因此王國維認為“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jié):春天從來是美的,然而這種美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感悟。詩人表現(xiàn)美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客觀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詩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比較閱讀領(lǐng)悟春景
三、比探杜詩、宋詞“春詩”之異同
過渡:方法交流尋捷徑。
怎樣做比較閱讀?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師生交流。
指導(dǎo)語:兩首詩詞雖然都是描寫春天美景的,因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處地位不同,因而風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結(jié)合具體語句,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齊讀這兩首詩詞,來品味兩首詩詞的異同之處。
學生討論探究后,明確:
。ㄒ唬按涸姟敝
1.《江南春》:全詩四句,寫景開闊,處處柳綠桃紅,鶯歌燕舞,有山有水。在這怡紅快綠之中,水秀山明之處,還有前朝留下來的壯麗的佛寺,若隱若現(xiàn)在朦朧煙雨之中,更增添了無限風光。這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景物,既有當時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個江南地區(qū)。
《玉樓春》著筆細節(jié):詞的上片寫景,開頭首句總寫春光明媚;二句轉(zhuǎn)為實寫“縠皺波紋”,擬人化的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四句從遠處綠楊煙外,近處紅杏鬧春,特別“鬧”字將大好春光描繪得淋漓盡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詩立意高遠,文字明白如畫,詩中景物都和“江南春”這個特定情境相適應(yīng),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的美麗景色。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樓春》:本詞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細膩。言情纏綿但不輕薄,措辭華美但不浮艷,將珍惜時光、留連春光的情懷書寫得淋漓盡致。
。ǘ按涸姟敝
1.景物:杜牧大手筆展開大圖景,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的明麗之美、朦朧之美;宋祁的詞也描寫春天的明麗美景,其中“鬧”字歷來倍受稱贊,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發(fā),百花爭春斗艷的情景。
2.筆法:兩首詩詞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景物,作者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細致的觀察景物,逼真有立體感;動靜結(jié)合使畫面更加生動,紅綠相襯,色彩十分鮮明。
四、開展“春詩”朗誦會
指導(dǎo)語: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描寫的春景、寫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應(yīng)該如何朗誦這兩首詩呢?
。▽W生議論回答后,教師略加點拔)
1.學生練習:在把握詩情的基礎(chǔ)上完成以下活動。
⑴配樂范讀。
、浦该麑W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師加以指導(dǎo)。
⑶生配樂誦讀。
2.熟讀成誦,背誦這兩首詩詞。
板書設(shè)計
鶯啼綠紅
晴景
村郭酒旗贊美
南朝數(shù)寺感嘆
雨景
樓臺煙雨
春光無限好(寫景)
贊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嘆)
熱愛生活
教學反思
亮點:
1.本教案設(shè)計注重引導(dǎo)學生學會比較閱讀,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2.在學習中,要讓學生對詩句的語言加以揣摩,明確詞語的妙處。引導(dǎo)學生要學會感悟到詩人蘊藏在詩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詩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旨在激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不足:課堂上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孩子們讀書,品味、成誦。
《絕句》教學設(shè)計7
一、情境導(dǎo)入
1、課件出示圖片:“草原圖”生背《草》
“菜花圖”生背《宿新市徐公店》
2、對對子(課件出示)
黃對()青對()
自己想一想
師出示,齊讀
白翠
黑綠
紅紅
黃鸝對()青天對()
黑()綠()
紅()紅()
二、學習古詩
杜看見這么美的景色,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句。出示古詩。
齊讀
范讀,指出“鳴”和“上”是重音
指名讀
齊讀
指出古詩的規(guī)律,一、二聲讀長一些,三、四聲讀短些。
學生自己在文中標一標。
范讀
自己讀
齊讀
指名讀
讀后你的眼前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是一副怎么樣的圖畫。
匯報交流
還看到了什么?自己學習后兩句。
匯報:看到什么?
指名讀:指導(dǎo)讀“萬里船”。
齊讀,讀出最后一句的氣勢。
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小組交流。
欣賞圖片“岷山雪景”“東吳船”感受“千秋雪”。
用古人的方式吟誦。
配樂讀。
欣賞這首歌編成的曲子,跟著唱一唱。
再讀課文。
推薦讀《江畔獨步尋花》《絕句》等。
三、書寫指導(dǎo)。
比較“嶺”和“含”
范寫
練寫
評析:今天的'主題是倡導(dǎo)游戲教學,我想要在古詩上做文章,確實很難.但是虞老師卻做到了,而且也取得了和用游戲一樣的效果.虞老師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讀古詩也是十分有趣的,可以搖頭晃腦,可以延長讀音。以對對子引入,讓學生想象古詩描寫的畫面,避免了逐字逐句地傳統(tǒng)式講解。最后還通過欣賞古詩編唱成的歌曲讓學生入情入境。
《絕句》教學設(shè)計8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絕句》這首古詩,讀準字音,認識“鷺、含、嶺、泊、吳”這幾個漢字,會寫八個漢字。
2.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詩人杜甫的愉悅心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背誦導(dǎo)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揭題:這節(jié)課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絕句,指名讀
3.理解“絕句”: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稱五言(七言)絕句。
4.了解詩人杜甫:又稱“詩圣”,在成都待過,那兒有“杜甫草堂”,此詩是戰(zhàn)爭平息后重回成都寫下的,詩人都寫了些什么呢?
二、自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同桌互相幫助糾正
2.指名展示讀,傾聽,糾正
3.齊讀
三、學習詩句,朗讀感悟
。1)
1.默讀,想想詩人在這首詩里寫了哪些景物?板書: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2.邊讀邊想像: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gòu)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么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nèi)心充滿了愉悅。
5.朗讀體現(xiàn)
(2)
1.詩人在明媚的春光里還看到了什么?千秋雪、萬里船
2、為什么會看到千秋雪?
。ㄔ娙送高^自己的窗戶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只,靜靜地?吭谠娙说募议T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像一幅畫一樣出現(xiàn)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只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么美好!
理解:沒有戰(zhàn)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nèi)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5、朗讀體現(xiàn)
6、試著背誦
四、總結(jié)延伸: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走進更豐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五、指導(dǎo)寫字
六、教學反思: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個困惑,不知道從何下手,試著能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悟,似乎又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師的引又顯得特別束手無策,一講總是會忍不住將學生該說的也說了。本課教學下來,有這樣幾點感受:
1、適當介紹時代背景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體會情感,但介紹過多、過細,學生易游離于書本。
2、詩句意思的理解不可過于死板,通過口述的方法將詩意、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lián)系,用自己的話講通順、講明白即可。有些學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詩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讓詩意明白。這點要及時地糾正和指導(dǎo);
3、要引導(dǎo)學生多讀古詩,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新課標要求,小學古詩教學是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熱愛古代文化,學會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放開手讓學生大量閱讀和背誦經(jīng)典古詩,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又能潛移默化地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絕句》教學設(shè)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chǔ)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依據(jù)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dǎo)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lǐng)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有感謝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準備
引導(dǎo)學生透景司情,通過圖畫再現(xiàn)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理解詩句大意,領(lǐng)悟“含”字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dǎo)語揭題,激發(fā)興趣
1、導(dǎo)入:同學們,我們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板書課題,齊讀)
2、指句讀“絕”。
3、指生說記字方法。師:大家都知道,絞絲旁的字多與絲線有關(guān)。所以這個字也可以這樣說:絲線染成顏色,稱為天下獨特,就是—絕。
4、擴詞:絕技、絕活、絕招。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師范讀,注意聽老師讀詩的節(jié)奏。這首詩的節(jié)奏是223。
3、自由練讀,注意節(jié)奏。
4、師生合作,接讀。
5、同桌之間像我們師生合作讀那樣讀。
6、指名一對同桌讀。
7、男女生接讀。
8、同學們讀得挺順利,但讀詩要有感情。老師準備了這首詩的配樂,教師配樂讀。
9、指名一名同學來配樂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勒了一幅怎樣畫面?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細讀古詩
1、學習第一句詩
(1)如果把詩配上畫,按詩句的描繪,應(yīng)首先畫什么?(黃鸝)
(2)出示“黃鸝”剪貼畫。詩中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什么地方呢?(柳樹間)(教師隨機板畫柳樹,并貼上黃鸝)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可見此時正是早春時節(jié),那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做什么?(鳴叫)怎樣記信這個“鳴”字(謎語:鳥兒把口張,叫聲真響亮)擴詞:一鳴驚人、鳴叫、電閃雷鳴。那么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讓我們用歡快的語調(diào)讀第一句詩,注意節(jié)奏。
2、學習第二句詩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們猜猜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白鷺)
(2)出示“白鷺”剪貼畫,并介紹: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yōu)美。
(3)詩中寫的是一只白鷺嗎?(不是)哪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藍的天空。教師把一行白鷺貼上。)
(4)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讀出畫面的美來。
3、體會詩境
(1)詩人作詩用語簡潔明快,畫面里的色彩,詩中都體現(xiàn)出來了,你找到了詩中的字嗎?老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標出來(黃、白、青、藍)。
(2)在讀課文前。同學們能不能看著畫面,結(jié)合詩句,大家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一、二句詩聯(lián)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4、學習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機勃勃,詩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這時他一抬頭,卻又被另一處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遠處的西嶺雪山(板畫西嶺)
(2)西嶺是位于成都西邊的'岷山,那里的積雪終年不化,所以詩人說“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組詞。
加一點:“今”變?yōu)椤傲睢,組詞。
現(xiàn)在我們給“令”加偏旁,按學生的匯報板書:嶺、鈴、羚、領(lǐng)、玲等,口頭組詞!傲睢弊肿兂伞昂(變的過程中說:大家看,令字一點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
師:詩人從窗口向遠望,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景色像鑲嵌在窗框里一樣。(教師邊描述邊畫窗框)
5、學習第四句詩
(1)詩人向近處看,又看見門前的什么?(船只)問:船是停著還是行駛著?(師貼船)你是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
去哪兒的船?(東吳)我們一起來背一下百家姓前兩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吳是一個姓氏。東吳是三國時期孫權(quán)在江蘇一帶建立的政權(quán),所以東吳指江蘇一帶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來。
(2)所以從東吳來的船只路途遙遠,詩中用一個詞---萬里,F(xiàn)在同學們能明白這句詩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時,橫變提,而且右半部不出頭。
(3)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齊讀三、四句詩。
四、背誦古詩
真是一首好詩啊,如此佳作,我們怎能不吟誦吟誦。
(1)自由背誦古詩。
(2)指名背誦。
(3)齊誦。
五、小結(jié)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進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相信同學們會利用這種學古詩的方法學會更多更好的古詩,有更大的收獲!
《絕句》教學設(shè)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積累詠春的詩句。
4.巧妙記憶生字,有感情地讀課文。
5.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古詩的喜愛。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準備:錄音帶、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語。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的情景。那春天拂曉在作者筆下是
樣的情景呢?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這些古詩。
二、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1.學生試讀古詩,找出課文中的生字。
知 曉 眠 聞 落
2.根據(jù)拼音試讀生字,學生自己指出在讀音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3.檢查認字情況。(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抽出學生讀。
4.只認識這些字還不夠,還要記住字形。在記字形時要講究方法,同學們有哪些好方法請說出來。
5.記往了這些字形,那就要會寫這些字。教師在黑板上寫這些字,
學生仔細觀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以下生字的筆順要注意:
曉、 聞、 眠、 落、
三、朗讀指導(dǎo)。
1.這首詩語言、意境皆美,必然通過反復(fù)朗讀來感悟。老師出示課文插圖,并播放配樂朗讀的錄音進行示范。學生聽一次后,請想想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2.在朗讀時,語速成稍慢,學生跟著朗讀詩歌。
四、擴展活動。
永春的詩不少,學完《春曉》后,請再積累幾句寫春的詩句。
等閑視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第二課時
一、導(dǎo)語。
我們剛學了一首寫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學一首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唐詩《絕句》。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出示課文插圖。
同學們,你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
3.學生試讀課文,體會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應(yīng)特別注意哪幾個字的讀音?
麗 泥 沙 暖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的?
3.認讀并練寫這幾個字。
4.老師指導(dǎo)在田字格中練寫。
四、指導(dǎo)朗讀,背誦。
1.剛才同學們從畫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詩描寫了春天美麗的景色,那么就應(yīng)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喜歡、贊美)
2.還要注意詩的節(jié)奏。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五、總結(jié)課文。
1.這首詩中寫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風 花草、 凍土、 燕子 鴛鴦
2.從詩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熱愛春天的感情
《絕句》教學設(shè)計11
教學目的:
1、會認“絕、遲、融、燕、江”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萬物復(fù)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重點:
1、會認“絕、遲、融、燕、江”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萬物復(fù)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dǎo)入新課
1、教師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聽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絕句》。
2、板書課題
這首短小的絕句極其生動地描繪了美麗如畫的春天的景色?熳屛覀儊砺犅犜娙耸窃鯓痈桧炠澝来禾斓。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自己試讀課文。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指名學生讀詩句。
。ㄕ堊x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么?
。ㄟ@首詩的前兩句,畫出了由春日、春風、江山、花草構(gòu)成的闊遠而明麗的春景。詩的后兩句具體描繪銜泥的飛燕、安睡的鴛鴦,一上一下,一動一靜,相應(yīng)成趣,充滿了生機勃勃而又安寧恬適的春天氣息。)
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指導(dǎo)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指名學生背誦。
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你還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關(guān)的故事?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當當小詩人或是小作家,說幾句贊美春天的詩句吧。
《絕句》教學設(shè)計12
一、教學內(nèi)容:學習《絕句》
二、檢查“預(yù)習”,作者簡介
三、讀《絕句》
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鳴m0ng行h2ng泊b$
四、出示第二首古詩《絕句》,理解詩意
。ㄒ唬┨釂枺哼@首唐詩是誰寫的?
。ǘ督^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興到筆隨,未事先擬題,于是以“絕句”標題,解釋“絕句”。
。ㄈ┳x一讀古詩,悟懂詩句的意思。
逐詞逐句理解全詩,指導(dǎo)看圖。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自鷺上青天。
重點理解:
黃鸝:鳥名,也叫黃鶯。鳴:叫。
翠柳:翠綠色的柳樹。
從“翠柳”一詞可以看出是什么季節(jié)?
春天。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吃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說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色的柳樹上鳴叫。
。g唱)一行白鷺飛上蔚藍色的天空自由飛翔。
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重點理解:
窗含:從窗口看到!昂保喊诶锩,存在著。
西嶺: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萬代積累下來,終年不化的積雪。
千秋:時間很長。泊:?。
東吳:指江蘇一帶。
萬里船:船要行萬里路。
說句意:從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靠著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只。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四)觀察插圖,加強對詩意的理解。
1.看插圖。圖上畫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詩句的內(nèi)容?這描繪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色?(生動優(yōu)美)
2.體會作者用詞準確。
說說詩人用了哪些詞語來表現(xiàn)景色的優(yōu)美,語言的生動?
表示聲音的詞語:鳴、上。
表示顏色的詞語:黃、翠、白、青。
表示動作的詞語:鳴、上、含、泊。
詩人寫了四個景色,一句一景,寫得有聲有色、有靜有動、語言生動、景色秀美。
“鳴”、“上”兩個動詞寫出了黃鸝在柳枝上歡叫和一行白鷺從水面飛上青天的聲響
“黃”、“翠”、“白”、“青”四個色彩鮮明的詞,寫出了草堂前的景色。
這兩句寫得有聲有色,顯示出一派春意盎然的優(yōu)美景象。
“含”、“泊”兩個動詞具體寫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別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積雪這一遠景移至草堂內(nèi),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優(yōu)美的圖畫。
。ㄎ澹⿲W習詩人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討論詩人觀察景物的順序。
眼前的、天邊的、窗外的.、門前的。
順序是:由近及遠。
2.詩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述的、表達思想感情的?
詩人抓住了自然景色來描述,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笇(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ㄆ撸⿲W習有關(guān)的生字,教師重點指導(dǎo)。
“鷺”上下結(jié)構(gòu),要寫勻稱。
“含”上部今不要加點。
“吳”口天吳。
五、小結(jié)
作者寫這首詩,先寫樹上,再寫天上“黃、翠、白、青”相互映襯,構(gòu)成一幅色彩鮮明、生機勃勃的圖景,令人賞心悅目;表達了作者喜悅的心情。最后寫出了詩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襟多么開闊!通過對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默寫古詩。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文的意思。
《絕句》教學設(shè)計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絕句》,理解古詩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背誦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3、情感目標:
通過對古詩的學習,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三、教學流程:
。ㄒ唬⿲(dǎo)語揭題,激發(fā)興趣
1、導(dǎo)入:同學們喜歡讀古詩嗎?我想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幾首古詩就藏在圖畫里,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找出來,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jù)出示的圖片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
2、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麗的、多彩的。有許多人歌頌過春天,有許多人贊美過春天,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優(yōu)美的詩作。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吧。
它的題目是《絕句》(課件出示)
。ò鍟航^句,老師在田字格里書寫,生跟著老師書空)
課件出示: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4、師: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第78頁,看看杜甫所寫的這首絕句是幾言絕句。
。▽W生看后回答)
。ǘ┏踝x古詩,嘗試感悟
1、學生自由讀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古詩,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檢查生字:要讀好杜甫的《絕句》,必須穿過一個美麗的生字花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檢查學生的預(yù)習情況)
3、師:(課件出示節(jié)奏)讀詩不僅要讀準,還要讀出詩的節(jié)奏,詩的韻味,這也是絕句的一個重要的特點,讓我們通過一個游戲體會一下。
4、對對子游戲。
師:對對子,同學們都對過吧,和老師一起來對對子!
師:兩個、對生:一行
師:黃鸝、對生:白鷺
師:鳴翠柳、對生:上青天
師:兩個黃鸝鳴翠柳、對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ㄏ聝删渫希
師生合作,師1、3句,生2、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
5、師:好了,同學們,讀得快樂吧?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欣賞詩中的美景吧。
三、看圖說話,領(lǐng)悟全詩。
1、同學們快看,多么美麗的風景啊?誰來跟大家說說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板書)
2、感悟詩中的色彩。
師:美麗的風景之所以打動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這些景物的色彩嗎?
師:同學們真厲害,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藏在這四種景物中的四種美麗的顏色,那么在課前導(dǎo)學單中有沒有答對啊?
現(xiàn)在,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美麗的風景。
3、感悟前兩句。
。1)師:今天老師介紹兩個新伙伴給大家認識一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黃鸝翠柳的圖片)
師:誰來說說你看見了什么?
(生:我看見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唱歌。如果學生沒有說的很完整,比方說漏掉“兩只”“翠綠”,就提醒他們說完整。
提示:小鳥叫,可以用哪個字?(鳴,板書)
師質(zhì)疑:兩個!爸弧痹诠糯鷿h語里不做量詞用。
師:你能找到藏在這幅畫中的詩句嗎?(課件出示詩句)
。2)指導(dǎo)朗讀。
師:兩只小黃鸝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話呢,它們在說些什么?
隨機采訪:小黃鸝,你在說些什么?那你的心情怎么樣?(指導(dǎo)朗讀“兩個黃鸝鳴翠柳”。
。3)師:近處的柳樹上有歡樂歌唱的黃鸝,那么遠處的藍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藍天白鷺圖)。
師: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見了一行白鷺在天上飛。)一行:橫著排叫行,豎著排叫列。
(隨機出示詩句)
師:白鷺在藍天飛翔,作者用了一個“上”字?你有什么感覺?請你來讀一讀?哪位同學能讓白鷺再往上飛高一點?(請學生朗讀)
。ㄒ恍行型瑢W賽讀,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讀前兩句詩。
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張畫!多么美麗的一張畫啊,你們喜歡嗎?(生:喜歡)此時,大家已經(jīng)和詩人心意相通了,詩人也很喜歡這風景,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你們的喜歡吧。
4、感悟后兩句。
(1)師:看過高飛的白鷺,詩人的視線開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現(xiàn)在他眼前,這美麗的景色就在這兩句詩中。一起讀一讀。(課件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師:對于這兩句詩,同學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質(zhì)疑,再讓其他知道的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絕句》教學設(shè)計14
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閑居時寫的,共寫絕句四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春景。
本詩由兩聯(lián)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首句堂前黃鸝鳴于翠柳間,是近景;次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zhuǎn)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這首詩,每句一景,其中動景、靜景,近景、遠景交錯映現(xiàn),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彩、幽美平和的畫卷,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導(dǎo)入。
同學們,大家一定很熟悉詩人杜甫吧,你知道他寫的哪些詩句呢?你們知道嗎?杜甫的家鄉(xiāng)風景秀麗,你們想不想看看那里的山水風景?請同學們看屏幕:(揭題齊讀)引導(dǎo)學生解題,介紹杜甫和古詩資料。(學生思考,了解古詩的.相關(guān)資料)
二、初讀古詩,感受古詩意境,認讀生字。
1、教師配樂范讀古詩,學生邊聽邊感受,注意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讀古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準字音,可借助認字表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
3、出示詞語卡片認讀生字。
4、開火車認讀生字。
5、小組檢查認讀生字情況,做好“漢字銀行”統(tǒng)計。
6、生字回歸課文,再讀古詩。
7、自由背誦古詩。
三、指導(dǎo)書寫。
絕:左右結(jié)構(gòu),形聲字,絕唱、杜絕。
鳴:左右結(jié)構(gòu),形聲字,鳴叫、鳴笛。
含:上下結(jié)構(gòu),會意字,包含、含義。
令:上下結(jié)構(gòu),司令、命令。
嶺:左右結(jié)構(gòu),形聲字,山嶺、群嶺。
吳:上下結(jié)構(gòu),姓吳、吳國。
船:上下結(jié)構(gòu),學習“舟子旁”,木船、船家。
1、學生找出關(guān)鍵筆畫,然后和教師一起書空。
2、學生先描寫書上虛宮格內(nèi)的生字,然后再書寫在虛宮本上。
3、教師可把播放音樂作為對學生認真書寫的獎勵,給學生以良好的熏陶。
4、學生互評,然后展示。
5、再寫。
四、處理課后習題。
1、讀一讀,寫一寫。
2、找一找,說一說。
3、找出詩中意思相對的詞語,說一說。
4、背一背對子歌。自己說一說在自然界中還有哪些相對的事物。
五、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鞏固生字。
3、編個對子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依據(jù)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dǎo)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lǐng)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看畫吟詩,吟詩想畫。
孩子們,我們已經(jīng)會很多古詩,老師想考考你們。行嗎?我們就來個看畫想詩?吹竭@幅畫,你會吟哪句詩?(課件出示)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能看畫吟詩。古代的詩人更了不起,讀著他們的古詩,眼前就會出現(xiàn)一幅幅畫。這就是詩中有畫,。今天讓我們一起再走進詩人杜甫的《絕句》中去,去欣賞詩中美麗的畫面。
二.初讀古詩,復(fù)習生字。
。ǔ鍪菊自姡┙裉煳覀円獙W習一首絕句,這可是由唐代大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哦。
1.學生自讀古詩。請你至少讀3遍。第一遍讀時,讀準字音,把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第二遍讀注意把詩讀通順,第三遍讀,要求更高一些,要注意詩的節(jié)奏,開始吧。
2.復(fù)習生字。(1)讀生字。你看,可愛的黃鸝鳥帶著生字寶寶來了,讀一讀吧。(課件出示生字,學生逐一認讀)。(2)讀詞:白鷺 包含東吳 西嶺 停泊 漂泊 泊車泊船(把后面的四個詞再讀一讀)猜一猜,你知道這里的“泊”是什么意思嗎?
3.指名讀詩:老師很想聽你們讀詩,你們能讀給我聽嗎?(四人讀,一人讀一行——個別讀——集體讀。及時評價)。
4.認識詩人。你知道杜甫嗎?(生介紹杜甫。)
師小結(jié):杜甫是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為“詩圣”。一千多年前,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資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邊建起了一座草堂。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再加上草堂周圍景色很美,他的心情特別好。一個陽春三月的一天,他看到了草堂附近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小詩。
三.再讀古詩,繪幅彩畫。
杜甫究竟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我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詩,邊聽邊在腦子里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看誰看到的畫面最美,好嗎?現(xiàn)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讓我們一起,隨著詩人的腳步,走進美麗的草堂。(老師配樂朗誦。)師:孩子們,你乘著想象的翅膀看到了什么?讓我們一起分享吧!
根據(jù)學生匯報,結(jié)合課件,相機理解每一句詩意。
預(yù)設(shè)一:我好像聽到了黃鸝在叫。你怎么知道黃鸝在叫呢?理解“鳴”。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哪兒鳴叫呢?(柳樹枝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綠、翠綠的意思)可見此時正是什么時節(jié)?(早春時節(jié))那么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想聽聽她的歌聲嗎?黃鸝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喜歡的話就讀一讀這句詩吧!
預(yù)設(shè)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鷺。(白鷺怎樣飛上藍天?說說白鷺飛翔時的樣子。想象一下你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自由地快活地飛翔,飛過——飛過——飛向蔚藍色的天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白鷺,你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感覺是怎樣的?讀出這種感覺。)
預(yù)設(shè)三:我還看到了雪。(可提問:雪在哪?哪是怎樣的雪?出示了西嶺(岷山)的圖片,讓孩子們比較:“這座山與大家平時見到的山有什么不一樣?”因勢利導(dǎo):這座山海拔高、氣溫低,積雪終年不化,所以杜甫將它稱之為“千秋雪!痹娙耸菑哪膬嚎吹礁采w積雪的西嶺山的?,是啊詩人從窗口向遠望,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于窗框之中。詩人把看到的景色當作了畫框中的一樣。所以就稱“窗含西嶺千秋雪”。你看,這千年不化的積雪給春天又增添了別樣的美!誰來讀?
預(yù)設(shè)四:我看到了船。(可提問:你知道船是停著的還是行駛的?船準備到哪里去?東吳離四川有多遠?)
師:孩子們,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來到了杜甫草堂(音樂)那正是陽春三月的一天,日光柔和,微風徐徐,詩人杜甫正在桌前研讀詩文,忽然聽到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婉轉(zhuǎn)的鳥鳴聲,他循聲望去,看到了——不經(jīng)意中又抬頭看到了——這一切多么富有情趣,富有詩情畫意!正當作者想著怎么寫詩,他的目光又投向更遙遠的地方,看到了——低頭又瞧見了——這是一幅多么和諧優(yōu)美的圖畫呀,詩人杜甫不禁詩興大發(fā),高聲吟誦——齊讀。(動態(tài)課件)
誰想當小詩人,再來吟誦吟誦,配上動作更好。(指導(dǎo)讀)
四.拓展閱讀。
師:透過杜甫這首絕句,我們欣賞了詩中的畫,感受了詩中的情。現(xiàn)在讓我們再來讀讀杜甫寫的一首五首絕句。(出示〈遲山江山麗〉自己讀一讀吧。
1.朗讀古詩。(自由讀)誰會讀?你就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小老師領(lǐng)讀——齊讀)默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向旁邊的同學請教一下。
2.質(zhì)疑問難。(預(yù)設(shè)一:“遲日”的意思:《詩經(jīng)》中有“春日遲遲”的詩句,所以后人以“遲日”指春天的太陽。)(預(yù)設(shè)二:“融”什么意思?泥土濕潤。)
3.理解詩意。展開你的想象,如果給你一支畫筆,你準備畫什么?
隨機提問:你怎么感受到柔柔的春風嗎?(花草彎腰)花草散發(fā)出陣陣芳香,看不見也摸不著,怎么才能讓看畫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老師總結(jié):春天到了,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下,祖國的山河多么美麗!春風輕輕地吹著,花草散發(fā)著芳香。冰凍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忙著銜泥筑巢。一對鴛鴦在溫暖的沙灘上安靜地睡覺。讓我們再來吟誦一遍這首詩吧。有興趣的小朋友把這首詩里藏著的畫畫下來。
7.鴛鴦在溫暖的沙灘上甜甜地睡著了。讓我們輕輕地把書合上,千萬不要打擾它,就讓它在甜甜的夢中去感受美麗的春天吧。
《絕句》教學設(shè)計15
教學目標
1、能掌握課文生字詞。
2、能了解古詩大意。
教學內(nèi)容
1、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2、小組討論及對話交流的基本程序。
教學材料
杜甫《絕句》教學方法
教師引領(lǐng)法、小組討論法、課堂展示法
教學課時
1課時(40分鐘)
教學課程
一、教學導(dǎo)入
師:同學們,你們在思念家鄉(xiāng)的時候是怎么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詩人杜甫的方法。(板書課題:《絕句》—杜甫)
二、初讀詩歌,梳理詞句。
投影1:閱讀古詩,完成學習任務(wù):
、 ② ③根據(jù)拼音解決生字。
根據(jù)上下文猜測生詞、難詞、關(guān)鍵詞的含義。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投影2:檢查初步閱讀情況:
①規(guī)范學生讀音,強調(diào)難字:
鸝(lí)行(háng)鷺(lù)泊(bó)②釋義: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泊:停泊。
東吳:古代吳國領(lǐng)地,江蘇省一帶。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
三、多角度閱讀并概述古詩,分組討論并宣布討論結(jié)果。
師:請1—4組的同學按序號對應(yīng)不同角度,用自己的話來概述古詩。
1、從“內(nèi)容”的角度來概述。
2、從“主題”的角度來概述。
3、從“思想感情”的角度來概述。
4、從“詩中景色”的角度來概述。
討論過程(……)
師:同學們都很積極地在討論,下面請各小組推薦一位同學來宣布討論結(jié)果。請第1組從“內(nèi)容”角度概述的同學展示。
投影3:引領(lǐng):從“內(nèi)容”的`角度來概述(講清楚時間、地點、環(huán)境、事件即可)。預(yù)設(shè):兩只黃鸝在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里迢迢開來的船只。
請第2組從“主題”角度概述的同學展示。
投影4:引領(lǐng):從“主題”的角度來概述(抓住詩人寫這首詩主要想表達的是什么)。預(yù)設(shè):詩人看見美麗的景色,想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因而非常思念故鄉(xiāng)。請第3組從“思想感情”角度概述的同學展示。
投影5:引領(lǐng):從“思想感情”的角度來概述(從這首詩中能體會到什么樣的感情)。預(yù)設(shè):詩歌前兩句還是生機勃勃的春景,后兩句詩人就陷入了哀傷的思鄉(xiāng)之情當中。請第4組從“詩中景色”角度概述的同學展示。
投影6:引領(lǐng):從“詩中景色”的角度來概述(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預(yù)設(shè):黃鸝、白鷺、積雪、船只。體會古詩的優(yōu)美之處。
課后作業(yè):抄寫古詩中的重點生字詞,背誦古詩。
寢室設(shè)計方案
設(shè)計目標:環(huán)保、溫馨、舒適。
設(shè)計內(nèi)容:美化天花板及墻壁,規(guī)范書架擺設(shè)、雜物堆放。設(shè)計材料:膠水、膠布、剪刀、泡沫彩紙板、記號筆。設(shè)計方法:成員合作、分工配合。設(shè)計時間:12小時設(shè)計過程:
1、購買材料:分兩組進行,一組前往材料區(qū);購買墻紙(溫馨色調(diào),建議米白色)、泡沫型彩紙板(紅、黃兩色)、掛鉤;另一組前往生活區(qū),購買膠水、雙面膠、剪刀、記號筆、強力清潔劑。
2、準備材料:將泡沫彩紙板剪成花瓣形狀(紅、黃兩色),大小不一,兩種顏色的花瓣交替粘緊備用。
3、全體成員首先把寢室打掃一遍,用買來的強力清潔劑把寢室的衛(wèi)生死角清理干凈。
由于寢室空間狹小,很多東西都沒地方放,比如包包之類的,所以在墻上粘貼一些掛鉤是非常有必要的。把買來的掛鉤分布均勻地貼在每個位置的旁邊,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空間又不會覺得有損美觀。
寢室進門的兩個床后面有一個大約行李箱寬的空置位置,這個位置就用來放行李箱,兩邊的空位剛好可以放進8個箱子。
4、寢室打掃干凈以后就開始貼墻紙,寢室共8人,分兩組進行,4個人負責一邊,一邊兩個人在床上負責貼紙,下面兩個人負責遞接材料。墻紙貼好之后,把之前粘好的花瓣貼在上床以上的墻紙上面,距離適中。成品效果不會讓人眼花,會帶給你一種溫馨舒適的視覺感受,達到了最初的設(shè)計目標。
【《絕句》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絕句教學設(shè)計02-07
絕句的教學設(shè)計10-07
《絕句》教學設(shè)計01-23
《絕句》教學設(shè)計02-04
《夏日絕句》教學設(shè)計06-22
杜甫《絕句》的教學設(shè)計03-28
[精品]絕句教學設(shè)計05-07
夏日絕句教學設(shè)計09-26
杜甫絕句教學設(shè)計12-16
《絕句》教學設(shè)計(15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