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南》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江南》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感情。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和課文插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具有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大家喜歡學詩嗎?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人寫的詩,詩的題目是《江南》(教師板書課題,并注音。指名讀,齊讀課題。)
2、在我國的長江以南,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這里是中國有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后流過。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出示圖)這兒就是美麗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這兒有什么?(魚、荷花、采蓮的姑娘)(荷花就是蓮花,荷葉就是蓮葉,姑娘采的是蓮蓬)
。ㄍ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趣,讓他們做好閱讀學習課文的準備。)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3、檢查自讀情況。問: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用手指好課文。隨機糾正字音。
4、教師范讀、領讀。
5、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些句子?
6、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寫了江南的什么?
三、朗讀課文:
1、指讀第一行,這里的`“蓮”指的是什么?看圖:姑娘是怎樣采蓮的?
2、是!江南一帶的小河里、池塘里長滿了荷花,夏天蓮子成熟了,人們就乘著小船去采蓮。所以課文說——江南可采蓮。(指讀)
3、大家看:這滿池塘的蓮葉長得怎么樣?
(1)引導學生從顏色上來說說。
。2)引導學生從形狀上來說說。
(3)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說說蓮葉的特點。
(4)這句是贊美蓮葉的,“何”可以理解為多么,蓮葉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綠茂盛!
4、美美地朗讀第一句話。
5、看圖描述:小姑娘在蓮葉叢中一邊采蓮,一邊唱歌,聽她們唱的多快樂呀!小姑娘的歌聲驚動了誰呀?
6、看圖:魚在干什么?它們是怎么游水的呢?
7、詩句里是怎么講的?(指讀)
8、魚兒在蓮葉間游戲,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游的怎么樣?
。1)指導朗讀。
(2)比賽讀,齊讀。
。3)請學生扮演小魚活動活動。
9、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問:小朋友,當你看到魚兒那樣歡快,你心情怎么樣呢?
懷著高興的心情朗讀魚兒戲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頓。
四、背誦練習:
1、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讀好詩,還能背詩呢!
自己看圖試背。表演背。(引導學生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有規(guī)律地游動)
2、指名背誦。齊背全文。(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是背誦。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教師幫助學生設置臺階,從自己嘗試背誦、老師引背到表演背誦,讓學生裝體驗學習的快樂。)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滲透教育)
五、總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們以后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閱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后繼續(xù)努力,多閱讀多積累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
《江南》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誦讀、背誦《憶江南》。
。、理解這首詞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
3、能對這首詞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辨詩詞
1、以前同學們學過很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詞。(板書課題)
。、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詞嗎?(學生可根據(jù)“預習”或搜集到的有關(guān)詞的資料自由談。)
3、讀讀這首詞,想想詞和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二、了解作者,理解題意
1、介紹作者:
、拍阒肋@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白居易嗎?
。ㄗ寣W生自由說,可根據(jù)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撇シ乓曨l資料“白居易簡介”:
小結(jié):白居易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后世影響甚大。
2、簡介時代背景。
。、解題:
“憶江南”是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guān),而與詞的內(nèi)容一般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nèi)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或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寫自己江南情結(jié)的用意所在吧。
三、一讀再讀,讀懂課文
。、自讀《憶江南》:
、抛杂勺x,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么?
、圃僮x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借助注釋,理解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切〗M內(nèi)討論交流:你讀懂了什么?你認為這首詞的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小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2、互動學習:
、湃嘟涣骰顒。(教師注意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借助插圖仔細體會詩中意境;再讀想象更廣闊的畫面,而后語言描述。)
、朴懈星榈乩首x并練習背誦這首詞,進一步感受詞中所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受作者寫法之妙。
、潜痴b并抄寫《憶江南》。
《江南》教學設計 3
【設計理念】
古詩詞教學應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領學生走進這民族獨特的文化,從而熱愛古詩詞。本首詞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27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nèi)涵。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想象悟情,以讀為本”。引導學生讀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讀,并在反復誦讀中,感受這首詞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保醪秸J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玻苷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常斫庠~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鑒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教學準備】
。保畬W生課前搜集有關(guān)這首詞的詩人、寫作背景等資料;搜集贊美江南的詩詞。
。玻谱髡n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意境,解題入情
1.師動情導入:同學們,自古以來,江南就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處處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xiāng)”、“人間天堂”的美譽。今天,就先讓我們一塊走近江南,去領略它的美景。(課件播放配樂江南風景圖,)。
2.欣賞了江南美景,你想用什么詞來贊美江南?
3.你知道哪些贊美江南美景的古詩詞?
課件出示一些贊美江南美景的詩句,齊讀。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督稀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K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獥钊f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鸥Α督戏昀铨斈辍
4.介紹“江南“:關(guān)于“江南”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說法:現(xiàn)在一般指長江中下游,長江的南岸;白居易筆下的江南,指的是蘇州與杭州一帶。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以來,江南,就以她的美麗和富饒,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他們游歷江南,寫下了大量歌詠江南的詩詞。但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還數(shù)白居易的這首,只有27個字的《憶江南》。
5.那么,這首《憶江南》,究竟有著什么樣的獨特魅力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居易眼中的江南。
6、板書課題:憶江南
7.課件出示這首詞,師配樂范讀。
8.解題:“憶”是什么意思?說說詩題的意思。(詩人思念江南)
9.了解“詞”與“詞牌”。
你對詞有多少了解呢?與前兩首詩比較一下,這首詞有什么不同?(詞與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兩朵奇葩。詞興起于晚唐,繁榮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長有短,能比較靈活地反映作者要表達的內(nèi)容與思想情感。詞有不同的“詞牌”,“憶江南”就是其中之一。詞牌與音樂曲譜有關(guān),而與詞的內(nèi)容一般沒什么聯(lián)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
你還知道其它的詞牌名嗎?(漁歌子、水調(diào)歌頭、長相思)。
[設計意圖]: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開課時,利用課件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配以美麗的畫面,可立即使學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再加上優(yōu)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并茂的配樂朗讀,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向往之情,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濃厚興趣,達成“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二、初讀釋義,感知促情
1.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并讀出節(jié)奏。
2.指名讀。注意讀準“諳”;并與“暗”區(qū)別字形與字義。
3.齊讀。指導讀出節(jié)奏。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4.說說這首詞的大意。(注意“藍”的意思)
5.再讀。
[設計意圖]:初讀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礎。本首詞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第一首詞,因此,要指導讀準節(jié)奏,并初步感知詞的大意,為深入感悟做好鋪墊。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這首詞中的哪個詞點出了詩人憶江南的原因?(板書:好)
2.品1、2句。
。1)讀著這個“好”字,你們會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如:桃紅柳綠、鶯歌燕舞、草長鶯飛、溪邊浣洗、小橋流水、茶園風光、魚米之鄉(xiāng)、人杰地靈……)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卻只用一個“好”字來贊美!這個“好”字,用得多妙啊!有人說,中國的漢字,就是一幅畫,更是一首詩。詩詞是漢字中的精華,更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3)好,再一次用朗讀品味這句“江南好”。(隨機評價)
(4)“風景舊曾諳”什么意思?(理解“諳”)
。5)一個“舊曾諳”讓你體會到了什么?(說明詩人過去對江南很熟悉,所以詩人很想念江南。)
師:一個“舊曾諳”說明江南之“好”不是聽別人說的,而是當年自己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舊曾諳”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了“憶”字。古典詩詞語言精妙,我們學習古詩詞不僅僅要知道它的意思,還要懂得通過語言來品味、欣賞。
。6)再次朗讀品味這兩句。
3.品3、4句。
。1)在這么多江南美景中,讓白居易印象最深,覺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出下面的兩句詞——課件出示3、4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2)自讀這兩句,說說:這兩句寫了哪些景物?寫了哪些顏色?(日出 江花 江水;紅 綠 )
。3)這兩句詩可是流傳至今的名句呀!你認為這兩句寫得好在哪?(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借助比喻“紅勝火”和“綠如藍”,并運用了異色相襯的寫法,展現(xiàn)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
(4)指名讀。讀著讀著,這些美麗的景物和艷麗的色彩組合在一起,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學生用語言描述畫面)
。5)是啊,多美!你就是站在這江邊的詩人,你是一種怎樣的情緒?(對江南美景的贊美、思念)
指名讀,評議(引導學生邊想象畫面,邊配樂朗讀)
(6)同學們,這兩句詞啊,我們越讀越有味!這味道,其實不僅僅來自風景,還來自詞句本身的魅力,大家將上下句對照起來讀,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字數(shù)相等,上下對稱)
告訴學生,這是對偶。(同桌對讀;男女生對讀,體會對偶句的獨特魅力。)
(7)師:真是“朝霞與江花爭艷,江水共長天一色”。這是多美的畫面啊。ò鍟壕埃┙先绱嗣利,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嘆道——江南好!
4.品第5句——反問句。
。1)江南如此之好,生讀——能不憶江南?(板書:憶)
。2)這是個什么句式?
(3)你從這個反問句中體會到了什么?(詩人對江南的無限贊嘆與無盡的'思念)
(4)再讀反問句。
[設計意圖]:以“好”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熏陶感情。重抓3、4句,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讀,并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進而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最后,以反問句為歸宿點,引導學生體會濃濃的思念之情。
四、結(jié)合資料,深入悟情
師:詩人通過反問寄托身在洛陽的自己對江南的無限贊嘆與思念?墒窃娙司鞈俚膬H僅是江南的美景嗎?
1.請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詩人寫作背景資料。
2.課件出示資料鏈接:
白居易曾擔任杭州刺史。在那里他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三年任滿,公元824年,他要離開杭州了。他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詩。他又從杭州帶走了什么呢?“惟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區(qū)區(qū)小石片,卻著實地叫他安不下個心了呢。
杭州人扶老攜幼,提著酒壺,灑淚而別,白居易落淚了……他的好朋友劉禹錫曾在詩中描述蘇州人們?yōu)榘拙右姿蛣e的場面:“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白居易離開杭州之后,又擔任過蘇州刺史等職,晚年居于洛陽。
公元838年,大詩人已經(jīng)67歲了。他幾次動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遙遠,身體虛弱,難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一組《憶江南》。
詩人死于8年后的公元846年,他魂牽夢繞的杭州,他親自命名的西湖,他再也沒有能夠舊地重游!(jié)選自王旭烽《走讀西湖》
3.師:讀了這幾段文字,你對這首詞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書:情)
4.教師引讀:是啊——
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難忘的江南美景圖!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憶著……(回讀全詞)
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著……(回讀全詞)
江南好,那兒還凝聚著一幫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因此,白居易癡癡地想念著……(回讀全詞)
5.小結(jié)升華:是啊,這紅勝火的江花上,這綠如藍的江水中,藏著詩人白居易深深的情啊!這真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這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啊!詩人憶的就是這份“好”啊。ㄍ晟瓢鍟簩ⅰ昂谩⒕、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
[設計意圖]:“情到深處方知濃!绷私庠娙说谋尘百Y料之后,相信學生對這首詞會有更深的體會,能進一步體會詩人憶的不僅是江南景,還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復幾次的感情回讀中,那份情將更深,那份意將更濃。
五、拓展賞詞,濃情延續(xù)
1.師:詩人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但這一句“能不憶江南?”卻勾起了他對江南的無限懷念之情,于是便又寫下了另外兩首。
2.課件出示: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3.指名讀
4.說說從這兩首詞中,你又讀到了詩人還憶江南的什么?
5.再次感情朗讀這三首詞。
6.師:“古人唱歌兼唱情!”老師帶來了《憶江南》的歌曲,同學們請用心來聽。(播放江南曲聽吟唱)
師:你從這聲韻悠揚的歌曲中聽出了什么?
7.融入你們的這些感受,請大家再次朗讀這三首詞。(配上悠揚的音樂)
8.這么美的文字,這么美的畫面,值得永遠地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來,請大家將這組千古絕唱《憶江南》背誦下來吧。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建議小學階段學生要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160篇,除推薦的120篇外,其余可有教師補充推薦。一節(jié)課只讀一首詞這是不夠的,要用一篇帶多篇,增加學生古詩詞的積累。并在積累中將那份江南情延續(xù)下去。最后,在優(yōu)美抒情的《憶江南》的歌曲旋律中結(jié)束這節(jié)課,給學生留下意猶未盡的詩意美!
附:板書設計
憶江南
景
好 憶
情
(板書說明:將“好、景、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
《江南》教學設計 4
設計理念:
1.突出低年級教學生動活潑的特點,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積極引導學生做到人到、眼到、心到。
2.課堂教學力求循序漸進,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各有側(cè)重
3.重視古詩教學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充分感受古詩所描繪的美麗畫面。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還能說說這一首古詩的意思。
2.認識九個漢字,會寫“田、東、南、西、北、魚”六個生字和豎彎鉤、豎彎兩個基本筆畫。
3.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描繪的魚兒在蓮葉間嬉戲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還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這一首古詩的意思。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描繪的魚兒在蓮葉間嬉戲的畫面
教學方法:
情景創(chuàng)設、游戲、
教具準備:
cai課件、蓮葉、小魚、蓮花的制作卡片、字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
1.看插圖。
2.談話引入:江南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風景秀麗,風景如畫。你們看,那美麗的蓮池中,蓮葉茂盛,蓮花飄香,蓮蓬多飽滿啊!還有許多人在其中采蓮呢。唐代詩人盧龜蒙就用詩歌寫下了這動人的一幕。
3.出示課題齊讀。
二、自讀古詩,感知意境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生字,集中拼音多讀幾次,把字音讀準確。
2.結(jié)合詞句認讀詩句,把你會的生字讀出來,再讀出帶生字的詞語或者詩句。
3.請個別學生朗讀古詩,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認真聽,并且?guī)椭m正讀音。
4.同桌互讀,練習把古詩讀流利、讀通暢。
三、合作學習,主動識字
1.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四個人。各組小組長把課前準備的卡片拿出來讓大家一起讀一讀。
2.每一個同學選一個字,給大家說說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它,并且試著組一個詞。
3.指導學生書寫六個要求會寫的`漢字。
①仔細觀察每一個在田字格當中的位置,說說他們各有幾畫。
②說說每一個字的筆順。
③老師范寫“南、魚”
、軐W生在書上書寫,教師說筆順
⑤講評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在我國長江以南有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有清清的河水流過,一到夏天那里就盛開著美麗的蓮花,活潑可愛的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這就是美麗的江南。今天就讓我們坐上小船一起去游覽美麗的江南吧!
2.首先我們要對號入座!菊n件出示拼音】誰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3.學生根據(jù)音節(jié)寫生字。
4.講評學生的書寫情況。
5.把生字寶寶送回家。(出示字卡,東南西北,學生讀后請他貼在黑板相應的位置上。)
6.過渡:小船緩緩地向前劃,隱隱約約我們能聽見有人在唱詩呢!你聽——【播放課件】
二、學習詩文,賞析古詩
1.引入,這么好聽的古詩,我們也來讀一讀吧!翻開書,自由大聲讀課文。
2.檢查讀書情況。
3.過渡:伴隨著小朋友瑯瑯的 讀書聲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美麗的江南【移動黑板上的小船,點擊課件】你們看,這里有清清的河水,碧綠的蓮葉,鮮紅的荷花。
《江南》教學設計 5
教材簡析:
《江南》是一首采蓮歌,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yōu)美雋永,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詩句節(jié)奏輕松愉悅,表現(xiàn)了魚的靈動和采蓮人的快樂。文中所配水墨畫,花青中略帶墨韻,色彩清新,格調(diào)高雅,正所謂“水墨江南”。
教學目標:
1、利用多種方式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西”和新筆畫豎彎,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guī)范。
2、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結(jié)合插圖,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江南風景的美麗。
教學重難點:
1、利用多種方式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
2、會寫“西”和新筆畫豎彎,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guī)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江南水鄉(xiāng)圖,師描述:美麗的亭臺,彎彎的拱橋,清清的的湖水,碧綠的荷葉,粉紅的荷花,這就是美麗的江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詩歌,題目就是《江南》。
2、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課題:江南。學生借助拼音讀準課題。
3、認識生字“江”。
。1)認識“江”及偏旁三點水!敖本褪情L江,你知道哪些江的`名字呢?出示詞語認讀:、長江、黑龍江、漢江
(2)“江”的偏旁是三點水,表示跟水有關(guān)。你還知道哪些三點水的字呢?回顧以前內(nèi)容復現(xiàn)詞語:流水、小溪、小河、游泳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過渡:江南,那里自古以來就是個美麗的地方,請大家看。ǔ鍪緢D畫,播放音樂。)這么美麗的地方,課文怎么寫的呢?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難讀的字圈出來。
(3)出示課文,標紅要求會認的字,指名讀,齊讀。
。4)生字藏在課文中,讀通課文。
2、借助課文插圖,多種形式識記生字。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這就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處風景,說說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
。1)認識“蓮”。出示詞語“蓮花”“蓮葉”,認識生字“蓮”!吧彙笔遣葑诸^,一般跟植物有關(guān)。你還知道哪些草字頭的字呢?引導學生復習舊知鞏固識字,你利用生活經(jīng)驗識字。
。2)認識“采”。出示“采”的甲骨文及漢字演變,了解“采”的最初意思就是用手去摘樹上的果子。還可以“采”什么?組詞識記;采蘑菇、采茶、采蜜再讀前兩句,做到有節(jié)奏地讀。
。3)認識“魚”。碧綠的蓮葉,芬芳的荷花,荷塘中的陣陣清香吸引了好多的魚兒,出示“魚”。你知道哪些魚?借助生活識字:金魚、鯉魚、草魚、鱸魚
。4)認識“東、西、南、北”。
魚兒們在池塘里自由的游來游去,你看,它們游到xx、,游到xx,游到xx,游到xx。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利用反義詞識字。東—西、南—北
你在生活中見到過這些字嗎?引導學生利用生活實際識字。
再讀后五句,做到有節(jié)奏地朗讀。
3、出示生字,開火車鞏固識字。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西”,組詞。
2、觀察“西”,認識新筆畫豎彎,與豎彎鉤區(qū)別。學生書空新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書寫,強調(diào)書寫姿勢。
5、展示學生書寫,展評。強調(diào)要求:正確、規(guī)范、整潔。
四、回顧小結(jié)。
1、齊讀課文。
2、師總結(jié):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課文,去欣賞江南的美景。
《江南》教學設計 6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陽春三月,但是我們卻看不到花紅柳綠、春意盎然。在我們祖國有一個地方,那里一年四季都是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景色,你們想去看一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吧。課件播放《江南風景》視頻。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這就是風景如畫的江南,(板書江南)詩人白居易就曾經(jīng)在江南的蘇州和杭州做過官,江南風景之美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在回到洛陽后寫下了,《憶江南》。(板書憶)
二、感悟詩意,隨文識字。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憶字的?家族識字:找一找豎心旁的字,學生組詞,隨機出示字卡“回憶”“記憶”。你認為課題里的憶字是回憶,還是記憶,說說理由。憶江南是什么意思?
2、師配樂范讀課文,課件出示幻燈片,學生欣賞
3、自由讀,想這首詞共有幾句?
4、指生讀第一句
(1)指導讀,語速慢,“好”字重讀。指生讀,評價讀。
。2)有一個字可以概括江南美景給白居易留下的印象,是那個字?“好”你能給“好”換一個字嗎?
。3)出示字卡“景色”,說說怎樣記住景的?貼詞卡“風景”,任選其一說句話。
。4)白居易怎么知道這里風景這么美啊?第一句中有一個字說的就是熟悉的意思,你們猜猜是哪個字?出示“諳”字,說說識記方法,老師會編一句兒歌:用語音溝通會讓我們更熟悉。
過渡:江南的哪些景色給白居易留下了這么好的.印象呢?指生讀第二句詩。
。1)指導讀,指生讀。
。2)同桌讀,加上動作讀。
。3)在這句詩里,你看到了什么?還仿佛聽到了什么?(師生共同畫簡筆畫)看簡筆畫讀古詩。
過渡:看到這令人陶醉的美景,詩人白居易由衷的贊嘆:齊讀最后一句詩。
(1)這是一個什么句子?
(2)這句的意思是?
三、整體感悟,品味詩境。
。1)讓我們做小詩人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朗讀這首詞,好嗎?
(2)欣賞過江南的美景,你想說些什么?
。3)白居易把江南寫得這么美,你能體會到她對江南有著什么樣的感情?
。4)江南太美了,所以白居易認為寫一首詞不足以表達他對江南的熱愛,這只是其一,還有兩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幻燈片出示)
四、升華總結(jié):
真的不知道我們的祖國還有這么美的地方,你愛我們的祖國嗎?愛就大聲說出來。祖國我愛你。
《江南》教學設計 7
一、導入:
播放《甄嬛傳》主題曲,一首歌唱出了多少古今深情兒女的心事,歌詞中“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寥寥幾筆,詞作者就成功的刻畫了一位寂寞的閨中夫人的形象,由此可見,詞作者的文學造詣之高。其實這首歌曲的歌詞就是唐代著名的詞人溫庭筠創(chuàng)作的一首著名的詞——《菩薩蠻》。我們先來了解下這位才華橫溢的溫先生,
二、花間詞派及作者簡介
作者及寫作背景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其詩辭藻華麗,精致,內(nèi)容多寫女性生活,反映青樓閨閣的相思之情;ㄩg詞派稱他為“花間鼻祖”。
“花間派” 五代時,后蜀趙崇祚(zu ò)選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人的詞作,共計500首詞,編為《花間集》。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詞風近似,呈現(xiàn)出香軟濃艷,婉約含蓄的特點,詞作內(nèi)容多是離愁別緒和閨情綺怨,因此被稱為" 花間詞派" 。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溫庭筠的詞,叫《望江南》
。ㄒ唬├首x《望江南》
1、聽音頻賞讀,并評讀(評析朗讀的節(jié)奏、重音、語氣、感情)舒緩、(罷、獨倚、皆)
2、老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老師相信50多個學生會有50多種畫面,請同學們再次自由朗讀,并將畫面寫在橫線上,總結(jié)其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并淺描畫面。(要求:反復朗讀,讀準字音、讀出重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畫面:
4、有感情地齊讀。(配樂:望江南)
。ǘ┮庀蠓治鲑p讀《望江南》
1、引入意象含義:.
意象:詩歌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義的事物。
2、請同學們再次自由朗讀找出詞中的意象。
通過詞中的四個典型意象把握賞讀情感
倚樓 斜暉 水悠悠 白蘋洲
。1)、倚樓
①、女子登樓倚望之前還做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師拓展:倚樓等待,是詩歌中的常見意象,或思念,或期待。比如白居易,比如辛棄疾,比如范仲淹(出示投影)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閨中少婦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師總結(jié):獨倚樓頭,寫盡女子的孤獨,望江倚樓,寫盡女子的期待,倚樓,皆因女子期待愛人歸來的淡淡愁思。
、、師提問:女子獨倚樓頭,她望到了愛人了嗎?顯然沒有。因為“過盡千帆皆不是”,也就是說一艘船來了,希望看見夫君的身影,結(jié)果沒有,又想說不定在下一條船上呢,直到差不多一千條船過去了,始終沒有看到夫君的身影。每一條船來,給女子帶來殷殷的希望,每一條船過,又給女子帶來無盡的失望來來往往的船只帶給女子的是反反復復的煎熬,始終等不到那個遠方的愛人我們想象一下此時女主人公會有哪些變化呢?給“皆不是”后面補充內(nèi)容。分析一下主人公這時的心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由期望,期待到焦急等待,失望)同學們覺得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這句呢?
(2)、斜暉
①、師提問:作者為何設置“夕陽西下”的背景?可否換成“晨曦”?
、凇熖釂枺涸谠姼柚,關(guān)于“夕陽”的意象描寫,同學們知道哪些?你怎樣理解詩中這一意象?生思考,可能出現(xiàn)的回答:
馬致遠的《秋思》里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游子浪跡天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李商隱有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悵惘失意。
范仲淹的《蘇幕遮》里寫到“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也是表達思念之情的。
③、師總結(jié):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積淀豐厚,拓展很有價值,夕陽是失意,是思念,是思念后失望的失意。黃昏日落最容易勾起離人的縷縷情絲,女子從清晨等到了黃昏,從希望等成了失望,女子的心也如夕陽般幾近沉落西山,所以“夕陽”意象含有女子希望轉(zhuǎn)眼成空的沉沉愁念。
。3)、水悠悠(水緩緩東流的樣子)
、僖龑W生回顧有關(guān)“水”意象的詩句,明確一般指綿長揮斬不斷的愁緒。抒不得志之愁 、寫情人相思之苦
、趲熖釂枺和鯂S有語:“一切景語皆情語”,水悠悠,你還能讀出女子那種感情悠悠?
③師總結(jié):江水東流,女子等候,日日思君不見君,滿腹憂愁,真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水悠悠,流淌的是女子的幽幽愁緒。(板書:悠悠 幽幽愁緒)一起來讀讀這句
。4)、白蘋洲
、傩睍熋}脈,江水悠悠,此情此景怎不讓女子愁情滿懷,可又是什么讓女子肝腸寸斷呢?(白蘋洲)白蘋洲是什么意思?
師提示白蘋洲:“白蘋”,水中浮草;洲,水中小陸地,暗示學生說出白蘋洲應該就是開滿白色小花的水中陸地。
、、師提問:女子“腸斷白蘋洲”,同學們覺得這“白蘋洲”在女子的生命中有什么特別回
憶嗎?
、、師肯定:同學們的猜測很有道理,且看古人這樣說:
送人發(fā),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張籍《湘江曲》)
惟見分手處,白蘋滿芳洲。(趙徵zh ēng 明《思歸》)
詩句中點明“白蘋洲”就是送別之地?梢姟鞍滋O”、“白蘋洲”的意象與送別主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可以大膽推斷:具有美妙意象的.“白蘋洲”是古代水路送別之地的泛稱,F(xiàn)在“白蘋洲”成為思婦的“腸斷”之地你理解了嗎?白蘋洲應該是兩人離別的地方,想兩人分別時可能在開滿白色蘋花的洲渚上執(zhí)手相看淚眼,愁眉緊鎖,欲語淚流。并且囑咐愛人早點歸來,你走后,我將會日日在江面的望江樓上等你歸來。可江面的太陽升了又落,船兒來了又去,遠方的你卻不見歸影。你大概是忘了曾經(jīng)的諾言,曾經(jīng)的愛,永遠不回來了吧,想到此,怎不讓女子斷腸?
這“白蘋洲”展現(xiàn)的是女子的“斷腸愁恨”。齊讀這句,注意讀出這種悲怨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古詩詞中常見意象:(出示幾句詩句)
。1)柳:“柳”,“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
(2)猿猴:哀傷、凄厲。
(3)蓮:“蓮”與“憐”音同,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4)梧桐:梧桐是凄苦、寂寞、惆悵的象征。
。5)明月:明月蘊涵思鄉(xiāng)之愁。
。6)秋雨:凄涼清冷,喚起離人的愁思。
。7)長亭 : 陸上的送別之所。
。8)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
2、小組合作探究,用意象分析法賞析溫庭筠的另一首詞《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找出這首詞的典型意象,通過意象的解讀把握詞的大致情感。詠婦女相思情事, 離愁別緒
四、總結(jié)
同學們分析得很好,對于一首詩歌有時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以閱讀鑒賞詩歌時,我們可以以解讀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再加上抓住詩眼、知人論世、對比等方法,我想即便我們與古人之間有著萬重的阻隔,但我們依然可以清晰地聽到他們的聲音,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千年的哀愁。
《江南》教學設計 8
一、教學分析
1.教學內(nèi)容分析
歌曲《憶江南》選自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本單元都是有關(guān)江南的音樂作品,圍繞著人文的主題,讓學生感受江南音樂婉約的風韻,領略江南民間獨特的習俗等。
2.教學對象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從重感性認知向重理性認知的過渡階段,同時已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本課中要學唱的歌曲《憶江南》是根據(jù)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詞譜曲的,歌中抽象描述的景致和情感,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感知并理解。
3.對教學方法及手段的選擇
本課擬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力圖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等角度感受江南的詩、歌、畫、樂、舞等的風格特點,韻味所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借助多媒體,通過視、聽、唱、動等學習活動,感受江南歌曲的意境美,學習用柔美自然的聲音演繹歌曲情緒。
2.能力目標:學生能積極參與創(chuàng)編活動,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去。
3.情感目標:從詩、畫、歌、樂、舞等幾個方面感受江南水鄉(xiāng)自然風光的`秀美清新,人文的溫婉典雅,增進對祖國秀美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會用柔美的聲音和不同的力度去表現(xiàn)歌曲。
2.能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現(xiàn)江南音樂的風格特點。
四、教學過程
。ㄒ唬┮舢嬓蕾p,入情入境
[播放音樂《春綠江南》及一組江南水鄉(xiāng)的水墨畫(音頻、圖片課件)]
1.剛才的這段樂曲和畫面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請描述出來。(清新,優(yōu)雅,柔美;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
2.音樂《春綠江南》,讓我們感受到江南清秀靈動的水,秀麗多姿的山,江南水鄉(xiāng)就像一幅幅朦朧的水墨畫,古代的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歡人杰地靈的江南,也留下了眾多的佳句名作,大家聽一聽下面這首歌詩誰的作品?
[欣賞《憶江南》范唱(課件)]
3.大家一起朗讀白居易的詞《憶江南》。(課件)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4.詞中“一紅一綠”相映襯,無需聯(lián)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再聽老師唱一遍,感受歌曲旋律:清新、柔美、明朗。
[老師范唱(課件)]
[通過觀賞水墨畫、聽賞樂曲及老師的范唱,初步感受江南風光的秀美、音樂的清新,進入美妙的學習情境]
(二)歌曲學唱,感悟情緒
1.跟琴用“en”哼唱這首“清新明朗”的旋律,注意樂句的完整性。(出示歌譜)
要求:流暢、柔美,自然,注意換氣
2.唱譜,提醒樂譜中帶有附點的音符。(動畫課件)
3.分析歌曲,填唱歌詞,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及結(jié)束句的演唱。
4.歌曲力度處理:
、俑枨忻鑼懢拔锏膬删湓挘首x,進行分析,做強弱對比,唱一唱。
②結(jié)束句的演唱。提醒演唱聲音的位置、時值。根據(jù)歌曲情緒分析加上什么力度記號去演唱合適。(動畫課件)
5.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憶江南》。
[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學生能形象地感受“mf 、 mp 、 ”這幾個力度記號在演唱中的運用,很好地將歌曲的情緒、意境表現(xiàn)出來]
(三)歌曲表現(xiàn),再現(xiàn)美景
1.情境表演。
歌聲很美,老師還想再現(xiàn)詞中的美景,請大家思考一下,用肢體語言或同學間相互合作,模擬各種景物的造型,如:隨風輕拂的垂柳;綻放的鮮花;漣漪的湖面;拱形的石橋,搖櫓的船家和穿行于美景中的游客等等。(演一演)
2.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更好地演繹歌曲的情境,選擇適合《憶江南》的演唱形式。
、僖蝗祟I唱眾人以“en”伴唱,并伴以表演。
、谟幂喅难莩问奖憩F(xiàn)游人如織,你歌我和的場景。(音頻課件)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0 0︱0 0︱江南︱好—︱風景︱……
[通過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演一演江南風光、用不同演唱形式唱一唱江南歌曲,使學生充分地感受江南音樂和風光的魅力所在]
。ㄋ模┩卣剐蕾p,歸納風格
1.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深受人們的喜愛,吸引了不少作曲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作出不同版本的歌,老師演唱一首。(說說歌曲情緒,聽后感)(視頻課件)
2.欣賞昆腔《憶江南》,感受同一主題下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所帶來的不同音樂體驗。(音頻、圖畫課件)
3.江南的山美,水美,詩美,歌美,再欣賞江南舞蹈《春綠江南》片段,跳一跳,感受江南舞蹈的意蘊。(視頻課件)
4.同學們將江南舞蹈的清麗典雅,溫婉曼妙表現(xiàn)得很到位,再唱《憶江南》并配以剛學的舞蹈動作。
[借助視頻、圖片、動畫等手段,讓學生欣賞不同版本、不同風格的《憶江南》,觀賞并親自體驗行云流水、曼妙典雅的江南舞蹈,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
(五)課堂小結(jié),課外延伸
1.我們吟詩、賞樂、輕歌、曼舞,徜徉于秀美、靈動的江南,感覺美不勝收,意猶未盡!白居易的《憶江南》還有其二、其三,課后請大家收集來,品一品,唱一唱!
2.我們的祖國到處是秀麗的景色。同學們可以仿照《憶江南》的格式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下節(jié)課帶上你們的作品,贊一贊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南通。
《江南》教學設計 9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這些生字組成的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詩歌大意。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1、看圖
2、圖上畫了些什么?這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人們在干什么/這是一幅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圖景。
二、分析課題
三、初讀指導
1、范讀課文
2、自由輕聲讀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語
1、練習書空第二題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江:三點水,右邊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葉;口字旁,右邊是十
田魚西北可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二、精讀訓練
1、第一行:江南可采蓮(引導學生理解詞句義)
2、第二行:蓮葉何田田(理解蓮葉的樣子)
3、第三至七行: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通過看電視來看魚兒嬉戲的情景。
指導朗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三、鞏固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
記住本課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小結(jié):這種讓學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會比老師灌注給他們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教學反思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本詩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圖。
本詩共七行兩句,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介紹了此處是一個可以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芍^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學生通過學習古詩可初步體驗到詩中精彩的語言,受到古詩文的熏陶。可要讓剛接觸漢字的一年級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感悟到語言的凝練之美,就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必須由我們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看圖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從課題引入江南是一個魚米之鄉(xiāng),然后憑借多媒體課件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請小朋友說說江南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二、讀誦詩句,感悟美。
請小朋友們讀讀詩歌。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我讓學生讀課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圖,教師引導: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痹趯W生交流后,教師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惫膭钔瑢W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 “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再有課文要想熟讀成誦,就必須反復地讀。但我不提倡機械的反復讀,因為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讀書的興趣,嚴重壓制他們身心的發(fā)展。低年級學生的表現(xiàn)欲很強,在指導背誦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對于這個學生很感興趣,這樣課堂氣氛就比較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讀中想畫,欣賞美。
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們看畫面,猜一猜“蓮葉何田田”是寫蓮葉怎么樣的?以圖解詩,以讀代講,用想象把詩句還原成畫面,把學生帶入夢中的江南,自然地讀出了贊嘆之請。還沒讀到“魚戲蓮葉間”時,學生顯得有點坐不住了,一年級的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很難把一節(jié)四十分鐘的課堅持到底,于是,我靈機一動,話鋒一轉(zhuǎn),說:小朋友們,愿意跟著老師劃著小船到“蓮葉田田”的湖里去采摘蓮子嗎?這么一說,小朋友們的精神頓時又來了,我因勢利導——“那就讓我們劃起槳兒,去欣賞蓮葉田田吧!”話畢,輕輕地劃了起來,小朋友們也都學著他的樣子,進入了情境,有的小朋友動作太大了,影響到了同桌的小朋友劃槳,于是我說:“我們可要輕輕地劃小船哦,別碰疼了蓮葉,碰傷了荷花哦!”小朋友們都是善良的,聽我這么一說,趕緊放慢了速度,劃得很輕很輕,好象真的是泛舟湖上一樣,入情入境,就在小朋友們開心劃著小船的時候,我突然叫起來:哎呀,快看一小魚,我接著吟誦:魚戲蓮葉間——故意拖長了聲調(diào),小朋友們沒跟著接,于是我又接著說: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小朋友們明白了,有的說:魚戲蓮葉南。有的說:魚戲蓮葉北。就這樣,由發(fā)現(xiàn)小魚的驚喜而發(fā)出的叫聲不絕于耳,當時那場面的熱鬧和劃船的歡快溢于言表。這五句幾乎相同的詩句,本來學生是很難讀出層次感的,讀這五句詩時,大部分學生不解其味,只知道有魚,與上句斷開理解,抓的是“魚戲”。卻不知道此處是“互文見義”的手法,經(jīng)這么一劃槳,一發(fā)現(xiàn),一驚喜,一叫喊,小朋友們茅塞頓開,立即領悟到了這五句詩是采蓮人的驚喊,再指導朗讀自然也就輕松得多了。
這首詩簡單易讀,瑯瑯上口,故無須在背誦上花較多時間,應著重指導學生對詩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臨寫。在指導朗讀詩的第二句時,因為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學生讀起來會沒有精神,設計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很活躍,達到預先的目的。
《江南》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這首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使學生感悟著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
了解詞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對詞中所描寫的景物進行想象,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師:春天又一次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我們身邊,一說到春天,你的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哪些畫面呢?可以用一兩個詞語、一首詩、一首歌來描繪。
師:春天是美好的,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贊美她。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了一首《憶江南》(板書)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出示課件)
教師簡介詞
師:今天,老師就請這位詩人帶大家去那個處處小橋、流水、人家享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江南去走一走,看一看,他將帶我們在他的千古名作《憶江南》中,去細細地品位江南的'美,還等什么呢?趕快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賞讀詩句:
師:請同學們再輕聲的讀讀這首詞,并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詞的大概意思。理解詩句后賞讀詩詞。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初步了解了詞的大意,我們再來讀,就會越讀越有味。不相信我們試試看,請同學接著老師的話讀詞前兩句
談對江南的美,并回憶關(guān)于江南的詩句。再次引導讀詞前兩句。
過度:同學們,這首詞中讓白居易感到最美,印象最深的一道風景是什么呢?找出那最美的風景讀給大家聽
板書: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學生談對江花紅勝火,江水綠如藍的理解并帶著這份情感來讀這兩句。
(2)、出示課件,觀江南美景
再次感受江南的美,并引導學生讀出美。
(3)、江南的美景真是無法用語言能描繪的,我覺的唯有歌聲才 能將它的美充分抒發(fā)出來,讓我們一起去聆聽著美妙的歌聲。再次感悟江南的迷人。
3、關(guān)注標點“?”
師:在古代,所有的詞都沒有標點,這標點是后人為了讀停頓方便,加上去的。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老師不禁要問,如果讓你給最后一句詞加標點,除了加問號,還可以加什么?為什么?
。▽W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讀出來。)
4、深入探究,體味深情。
師:同學們,詞讀到這兒,老師的腦子里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問題,其實,在我們看來,這江花、江水都是很平常的江南景物,為什么白居易卻覺的如此的美麗?
出示課件:了解白居易的經(jīng)歷。
他將一腔思念,托付于《憶江南》,帶這這份情感再讀全詞。
五:閱讀拓展,延伸情感。
師:這么好的江南,僅用一首詞怎么能說得盡,道得完呢,所以白居易又飽含激情地寫下了另外兩首憶江南。出示:憶江南三首詞。整體感悟。
小結(jié):白居易的江南情深刻于心,江南的好也將永留我們心田,如果你也對江南有著一份別樣的情感,那么帶著這份情感好好的讀一讀,品一品這三首詞。
《憶江南》教后反思: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引導學生對江南的好風光究竟“好”在哪里的探究,既為學生的個性解讀提供了機會,也使學生對江南的美景的認識和感知更加豐富,特別是對江花、江水的引導使學生感悟著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但在授課中,引導還不夠到位,使學生對江花、江水的談的沒有設想中的那么豐富,品位語言的魅力還不夠,因此,今后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積累,多讀文感受語文的魅力。也多留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為今后掃除閱讀障礙,奠定基礎。
《江南》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自主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江、南”兩字。
3、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在自讀中感悟“田田”、“戲”及詩句意思,體會荷塘的美景和采蓮的歡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感悟“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詩意,體會荷塘的美景和采蓮的歡樂。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蓮葉、蓮蓬、小魚圖片。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課件出示江南風光組圖。
教師介紹:看,綠樹紅花,小橋流水,河中碧波蕩漾,小橋、綠樹、房屋倒映在水中,岸邊,小草青青,楊柳依依,到了夏天,滿池盛開的荷花更是吸引了許多的游人,這就是我國有名的水鄉(xiāng)——江南。
2、板書:江南,學生仿寫,記住筆順。
指名拼讀,提醒注意點,齊讀。
3、有一位詩人,在游覽江南后,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就寫下一首詩,題目叫——江南。(課件出示題目)
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詩人寫了什么呢?教師配樂朗讀。(課件出示古詩、配樂)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目視雙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不會的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卡片。
4、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感悟詩意。
1、第一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1)第一行
導入:江南水鄉(xiāng),河流眾多,許多人家房前屋后隨處可見碧波蕩漾的池塘,我們一起去看看吧。ㄕn件出示荷花、荷葉)問:你看到了什么?
師:美麗的荷花里面藏著蓮蓬,蓮蓬里結(jié)著一粒粒蓮子。當花瓣謝了的時候,蓮蓬長大了,(課件出示蓮蓬)蓮子也成熟了,這時候,水鄉(xiāng)姑娘就劃著小船來采摘蓮蓬了。(貼蓮蓬)
江南,可真是一個采蓮的.好地方。ㄕn件出示:江南可采蓮)
指名朗讀,正音,指導朗讀。
。2)第二行
師:荷花又叫蓮花,那么荷葉又叫——蓮葉。(貼蓮葉)看看,池塘里的蓮葉長得怎么樣?(大、綠、多、美)
師:小朋友,看那滿池的蓮葉,像一把把撐開的小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誰也不甘落后,一片片探出小腦袋,爭著向上長,那一顆顆滾動的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還閃閃發(fā)亮呢!誰能找到寫蓮葉的句子?
。ㄕn件出示:蓮葉何田田。)聽老師讀這句話。
指名讀,評議。
。3)指導朗讀第一句。
蓮葉長得如此茂盛鮮亮,蓮蓬又喜獲豐收,采蓮姑娘撥開蓮葉,采摘那一個個成熟的蓮蓬,這時她們的心情會怎么樣?我們一起高興地讀讀這句話,齊讀第一句。
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邊讀邊閉眼想像畫面。
2、第二句: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1)第三行
看到采蓮姑娘這么開心,小魚兒也來湊熱鬧了。ㄕn件出示小魚)看那一條條可愛的小魚在蓮葉間游來游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條小魚,在這美麗的池塘中,你最想做什么?
(課件出示:魚戲蓮葉間:)指名讀。
你從哪個詞看出小魚在做游戲?認讀:戲
。2)第四~七行
小魚兒是怎么做游戲的呢?
。ㄕn件出示: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教師引讀句子。
。ㄙN小魚)邊演示邊講述:小魚兒在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躥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溜到北面,它們在來蓮葉間到處玩耍嬉戲。你覺得這時候小魚兒怎么樣?
。3)指導朗讀第二句。
同桌互讀,推薦朗讀,喜歡的一起朗讀,表演讀,齊讀。
3、朗讀全文。
。1)導入:小朋友,讓我們跟著采蓮姑娘,劃著小船,伴著優(yōu)美的樂曲,去江南水鄉(xiāng)走一走,看一看吧!欣賞動畫。
(2)你覺得江南是個怎樣的地方?
。3)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可真美。。ò鍟好溃┪覀冩(zhèn)江,還有周圍的揚州、蘇州、無錫、浙江的杭州都屬于江南,你知道這些地方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嗎?
。4)齊讀全文,贊美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
四、指導書寫:江、南
1、認讀生字。
2、仔細觀察字形,書寫是要注意什么?
3、友情提醒書寫注意點。
4、教師范寫。
5、學生描紅。
五、總結(jié)談話
我們的祖國不僅江南這樣美麗的水鄉(xiāng),還有許多聞名于世的名山大川,山與水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因此,我們學校把山水作為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大家課后搜集一些關(guān)于山與水的詩與畫,在班上交流一下。
【《江南》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江南》教學設計06-09
《江南》優(yōu)秀教學設計11-24
《憶江南》教學設計07-05
哀江南教學設計04-22
語文《江南》教學設計05-22
《憶江南》優(yōu)秀教學設計11-24
《江南》教學設計14篇06-25
《江南》教學設計(14篇)06-25
憶江南優(yōu)秀教學設計11-18
望江南教學設計05-14